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詐屍客> 第二百五十七章土八路不信邪(2)

第二百五十七章土八路不信邪(2)

  三麻子吹噓要在半個月內勾搭上婦救會長王淑蘭同志。


  這種天方夜譚的事,砸死我也不信他能有這樣的本事。


  條件在那兒擺著呢。


  先說王淑蘭,人家既然能當上八路軍根據地的婦救會長,肯定是政治覺悟高,革命意志大於天,再說,人家男人姚明大同志,先不說他高大英俊體格好,單是這民兵隊長的身份就能把一般流子、混子嚇退,更甭說勾搭他老婆了。


  而三麻子呢,五十多歲的老目卡赤眼的死老頭子,尖嘴猴腮,還沒了條腿,又是極品人渣,真是要哪樣沒哪樣,那形象,那嘴臉,走在街上連狗都不會多看一眼,還想勾搭端莊賢惠,年輕有為的王淑蘭同志?吃屎去吧!


  到時人家不把你個雜種打的滿地找牙,算你丫長得帥。


  第二天一早,我們剛醒來穿上衣服,王淑蘭就用木盆端著一盆熱乎乎的水進了屋,招呼我們洗了臉,然後吃飯。


  我想起昨晚三麻子說的事,看著人家兩口子說說笑笑,恩恩愛愛的,心裡就愈發堅定,死麻子做夢去吧!不但勾搭不上人家,弄不好還要把老命搭上呢。


  而我,必須和他劃清界線,免得到時被他連累了。


  飯後,姚明大背著槍出去組織民兵訓練去了。


  王淑蘭呢,就找來村裡十幾個政治覺悟高,革命意志堅定的婦女,聚在屋裡聽三麻子演講。


  她們是揣著仰慕虔誠的信念來聽英雄演講的,三麻子也是抱著能忽悠多大就忽悠多大的宗旨演說的,反正這些山裡女人也沒見過多大世面,只要不把牛皮吹破,就一切OK!


  他走南闖北幾十年,隨便挑一個小段子,稍加演繹,就能說大半天的。且聲情並茂,抑揚頓挫,該痛苦的時候就抹淚,該激昂的時候就握拳瞪眼加咬牙,那表情,恨不得把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小鬼子吃了。


  而說到我們跟小鬼子拼殺時,又端出一副天下之大,唯我獨尊的神態,義正詞嚴,配以雙手刺殺的姿勢,活靈活現的真是驚死個人,也鼓舞死個人。


  三麻子講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把在座的婦女們催哭了三次,哈哈大笑四次,義憤填膺五次,熱血沸騰六次。


  那場面,真是比看最催淚最激情的大戲還要過癮百倍。


  婦救會長王淑蘭同志呢,她似乎也是個性情中人,在三麻子整個演講中,她一會兒破涕為笑,一會兒又咬牙切齒,最後,三麻子剛演講完畢,她就忽地從凳子上站起來,舉臂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勞苦大眾團結起來……」


  婦女們也忙舉臂呼應,這場景也把我激的熱血沸騰。雖然知道三麻子說的事是純粹忽悠,但不知不覺竟也聽進去了,看著三麻子的形象似乎也不再那麼醜陋猥瑣了。


  我能有這種潛移默化,可見在其他婦女的眼裡,包括王淑蘭,對三麻子該多麼崇拜了。


  三麻子慷慨激昂的演講完畢后,婦女們還沒聽夠,紛紛嚷著英雄再講一段。


  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婦女沖三麻子問道:「英雄大叔,你們打鬼子的時候心裡害怕不害怕?」


  三麻子呵呵一笑,道:「說實話,大妹子,沒打的時候心裡是有點怕,但一接上火,尤其是看到咱們的同胞和戰友受傷或犧牲后,立馬就紅了眼,槍打刀砍,霹靂咔嚓,半點不含糊。」他說著,抬手指了指我,「這個小夥子,我親外甥,舉著刺刀跟那鬼子官血戰了八個回合,最後一刺刀捅進了那鬼子官的胸膛里,血噴了他一身,你問問他害怕嗎?不,有的只是滿腔的仇恨,是殺敵後的痛快淋漓!這就是英雄,咱們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抱定一顆堅定的信念,都會成為英雄!」


  話剛落,大夥嘩嘩地鼓起掌來,紛紛用羨慕崇拜的眼光看著我倆。


  三麻子吹噓自己,也順便帶了我一把,夠意思!我心理也得到了莫大的虛榮感。


  那年輕婦女滿含熱淚,激動地道:「我也要向大叔、大哥學習,多殺鬼子,為我男人報仇!」


  眾人又是一陣喊好聲。


  王淑蘭介紹說,她叫李冰冰,今年春天她男人大福剛參加八路軍不到半個月,就在戰場上犧牲了。


  李冰冰禁不住抽泣起來,被大夥勸了。


  緊接著,又有幾個婦女問了,三麻子回答后,可能是怕說多了露餡,便疲憊地望了眼王淑蘭,她會意,站起來把婦女們勸走了,說胡英雄太累了,想聽等下午再來,明天、後天、大後天還會在附近村莊巡迴演講,把革命的意志和精神傳播給根據地的每一位老少婦孺,使我們團結起來,同仇敵愾,一直對外,把小鬼子趕回老家去。


  是啊,連一個沒了腿的老瘸子都能殺了那麼多鬼子,我們這些好胳膊好腿又年輕力壯的男女,能甘心落後嗎?


  婦女們戀戀不捨的走後,王淑蘭同志近水樓台先得月,坐到了炕沿上,伺候著三麻子喝了碗熱水,就央求著他再講些故事,這樣她也有東西對外面宣傳了。


  三麻子自是求之不得,先是謙虛了一番,又怪異地瞥了我一眼,我知道這傢伙要淳淳誘導王淑蘭同志了,便識趣地穿鞋下了炕,去街上溜達起來。


  這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街道都是用石板鋪就的,街道窄但乾淨。


  其時,已是上午十點多了吧,幾個扛著紅纓槍的小孩排著隊,喊著「一二一」向村口走去。


  前面路口聚著幾個婦女在眉飛色舞地嘰嘰喳喳地說笑個不停,我認出來是剛才在王淑蘭家聽演講的那幾個,其中還有那個抱著孩子的李冰冰,這感染力,還沒退呢。


  有婦女見我走來,忙跟同伴們指指戳戳,幾個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聚到了我身上。


  這他娘的,我有些扛不住了,雖然經歷過不少女人,但被幾個女人齊刷刷地盯住,跟買東西那樣品評,這還是第一次。


  我臉皮一抖,咧嘴笑道:「你們.……在這兒呀……」


  因為害羞,話也說的不順溜。如果是三麻子,肯定會大嫂妹子的叫的蜜甜,那情形就不一樣了。


  幾個婦女見我這麼靦腆,哄的一聲笑,也都羞得跑了。


  唯有那個李冰冰懷抱著孩子站在原地,痴痴地看著我,似有話要說,但又欲言又止。


  我也沒話聊呀,就沖她訕笑了笑,想幾步錯過去。


  不料,在我和她擦身而過,剛走出兩步的時候,她終於鼓起勇氣開口了:「英雄大哥.……」


  我一愣,轉頭看著她,問道:「咋了,妹子?」


  她朝後面路上往往,紅著臉低聲道:「你,能不能教我些殺鬼子的本領?我要給我男人報仇。」


  我心裡一熱,這真是個痴情而又倔強的女人啊,遂點頭道:「行,我教你扔手雷吧。」


  我說著,卻並沒挪步,也不知她要就地跟我學,還是等以後大夥聚上塊一起學。


  「那,先謝謝你,」她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大哥若不嫌棄,上我家咱說會話吧。」


  說完,她也不等我應不應,就抱著孩子轉身往衚衕里走去。


  我稍一遲疑,也跟著她走去。


  我們一前一後來到街後面的一條狹窄的小衚衕里,在第一個院門口停下。


  我估摸著這應該就是她的家了。


  抬眼望去,三間破草房,院牆的石頭也塌了半截,院門更是破的不像樣子,一陣風就能摔爛。


  「到了。」她說著,抬手推開院門,抱著孩子進去了。


  我也跟進,想隨手掩上院門,可怕別人誤會,就只好那麼敞著。


  她家的屋門也沒鎖,但房子低矮,我的個頭只能低頭而進了。


  屋裡黑乎乎,也沒啥物件,出了灶台,北牆邊下還有一口水缸,裡屋呢,一鋪火炕,炕席也破了幾個大洞,不過被褥挺新也很乾凈。


  這可能是她們結婚時娘家陪送的嫁妝吧。


  她用笤帚掃了掃炕沿,讓我坐了,又探身把熟睡的孩子往炕上放,不料,那孩子剛著席就哇哇哭了起來。


  沒辦法,她便抬腿上了炕,掀起襖衣襟就把孩子的嘴望上堵。裸露的部位旋即又掩上了。


  雖然這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但那白白的大奶卻使我心裡不由一顫,忙轉頭看向北牆。


  那個年代雖然封建,但女人奶孩子是不避諱的,不論在街頭還是在家,不論旁邊有多少人,只要孩子餓了哭了,抱過來掀起衣服就喂,這也是一種風俗和樸實的天性吧。沒有後來的那麼多講究。


  她喂著孩子,我也不能呆坐著呀,就沒話找話地瞎聊,我說起了我的身世,四歲沒了娘,六歲死了爹,從小逃荒要飯,受盡人間苦難等等。


  把個李冰冰聽的眼淚簌簌往下掉。


  她也說起了自己,因為娘家姊妹多,她又是個女孩,所以不受待見,從小就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


  十八歲那年,也就是前年,她嫁到大窯溝村來,受過婆婆的氣,後來婆婆死了,她有了孩子的三個月後,男人大福就參軍了,誰知竟一去不還鄉,撇下了她娘倆。


  李冰冰說一會哭一會,把我弄得也只好跟著嘆氣抹眼淚,勸她多往好處想,家裡有困難,村裡民兵和八路軍會幫助的,等孩子離了地,長大了,日子也就好過了。


  我們越聊越投機,越聊心越近,等她把睡熟的孩子放下,下了炕,彼此就自然而然的沒了拘束。


  我們來到院子里,我抓著塊石頭先打下了院子里的樹上的一條枯枝,手法準確而又有力。


  她羨慕的連連驚嘆,便手把手地跟著我學,我站在她身後,教她扔『手雷』的姿勢和準度,不可避免地,肢體就有些接觸。


  她也不刻意躲避,反而有些笑意嬌嗔。嘻嘻哈哈的很好玩。


  練了一會,看看太陽已掛中天,好做中午飯了。


  我們便回到了屋裡,坐在炕沿上歇息了一會,這時候,我們突然又覺得沒話聊了,而且也都局促起來。彼此也不敢直著看對方了。


  我知道,我倆都隱隱有了那點意思。


  可想想她是烈軍屬,我也不敢有邪念呀,就要走。


  她也沒留我說在這吃飯。只是跟在我身後往外走。


  待我來到院子里,她突然輕輕地叫了聲:「哥……」


  我回頭看去,見她身子依在屋門框上,幽幽地望著我,道:「你今晚能來嗎,我還想學……打鬼子。」


  我心裡一顫,忙點頭:「行!」


  轉身向院門外走去,來到衚衕里,隔著低矮的院牆轉頭一瞥,見她還在門口痴痴地望著我,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心裡一熱,彼此笑了笑,她嬌羞地轉身跑回了屋。


  我則揣著激動的心情,步子輕快地向婦救會長王淑蘭家走去。


  心裡揣測著三麻子那個雜種不知把她忽悠的咋樣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