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王平本相
徐晃一干人等心照不宣地沉默不語,待眾將散去,心腹眾將都圍上前來將王平痛陳一遍,徐晃環顧眾將不屑道:
「王平小兒仗著自己熟識漢中地形,不服我久矣,他這是存心想趁機扳倒我。若要讓他去丞相那裡搬弄是非,定有一番波折,諸位怎麼看?」
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偏將獻計道:
「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將軍不如.……」
他打了個切的手勢,雖然沒有說透,但其意不言自明。
眾人相互看看,各懷心思,但拿主意的終究還是徐晃,眾人不敢表態,最後將目光落在徐晃身上。此計自然深得徐晃心思,他本就不擅於機關算計,直來直往,既有人挑明了,他也登時動了殺機:
「既諸位與某同心,便不一不做二不休!」
他環視眾將,眾將俱無異議。
龍鬚虎自入了封神榜素來沉著,此時動了殺機,心思更為細膩。
王平身為副將,在軍中也有一定威望,若無緣無故誅殺,定要經歷一番波折,恐怕還會引起兵變,這是自己此時處境萬萬不能承受的。但只要殺了王平,剩下的事便容易處理的多了,以雷霆手段處理此事。當即拍板,殺機騰騰道:
「為免夜長夢多,今夜待眾將睡下,直接將王平抓來正法。」
眾將齊聲道:
「諾!」
千算萬算不如天算,眾將雖是徐晃心腹,卻不知散會前有一將校是與王平從大頭兵起就與王平一步一步爬到這個位置來的,關係可見一般。
他見徐晃親信都留了下來,氣氛詭異,料想是謀划關於王平的事情,只怕王平凶多吉少,散會後便急匆匆去找王平商議應對。
王平氣呼呼叫嚷:
「他還敢殺我不成?」
「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王兄,不是我說你。本來這個事情是徐晃有錯在先,但王兄你的脾氣也太過耿直,他方經大敗,正憋著一肚子火,你又何必與他做口舌之爭?」
一番話說的王平訕訕不語,那人續道:
「你臨出帳前,說的清楚要向魏王稟告。這事捅到魏王那,他徐晃難免要擔責。徐晃怎麼會不明白?他難道會坐視不理?」
王平聽了不由心驚,軍中政變最為血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現在人為刀俎,王平也亂了方寸:
「這可如何是好?」
那人苦口婆心道:
「王兄,他身為主將,將帥失和,軍之大忌!依我之見,你不如向他請個罪,服個軟。徐晃治軍嚴謹,頗有周亞夫遺風。你只是犯了以下犯上之罪,這事說大可大,說小也可小,只要王兄肯認個錯,我相信他是不會難為你的。」
王平面色一變,正視那人:
「你是來為我和徐晃說和的?」
「王兄,你這般想我,為免小視了我!」
王平滿臉歉意,但想及徐晃不由一臉正氣:
「我王平會因畏懼強權而做違心之事?若是如此,不如叫某去死!」
那人嘆了口氣:
「你這人啊,轉了幾世,這脾氣怎麼還是不變?」
「你說什麼?」
那人忙矢口否認,王平本就沒聽清楚,當即也沒有深究。
王平把這條路堵死了,也確實沒有多餘的路可走了,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渡過漢水,去向丞相請命。但渡回漢水,就要動用船隻,一旦動用船隻,必會被徐晃的人知道。如果徐晃要對自己不利,不用等自己上船,他就會給自己扣一個逃兵的罪,當場擊殺,那時自己可真是百口莫辯了。
王平橫想豎想沒想到一條計策,自他追隨曹操,便一直在徐晃帳下做事。徐晃治軍嚴謹,但性本涼薄,而王平恰恰也是這種人。本來性情相投之人應該合的來才是,可偏偏徐晃與王平都生性涼薄,王平又並不得徐晃賞識,反而在軍中頗受排擠。
他本就在軍中不順,又經此事,王平心情煩燥,終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倒了:
「媽的!索性反了!」
那人瞪大了眼睛盯著王平,王平雖是隨口一說,但隨後略一細想越發覺得此計可行,兩人的眼中漸漸肯定這個想法,王平不由一拍大腿:
「對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老子去投劉備!」
那人也接收了這個現實,淡然一笑:
「你腦子總算開殼了!既然心意已決,事不宜遲,還是早作打算。再晚,恐怕就沒機會了。」
王平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忽然意識到一件緊要事:
「許兄,莫非你不隨我去?」
那人笑著搖了搖頭,站起身來,拍了拍王平的肩頭,輕聲說了句保重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王平本想再勸,他雖是個大老粗,但並非愚鈍之人,玄即恍然,是自己有難,又何必拖累別人?想通此節,他趕緊收拾行囊。
卻說那人出了王平軍帳,不由高深一笑,自言自語道:雖是品性未變,但這麼做卻也不失為一條路。昔年你一語助我成道,今日也算我還了因果。
原來此人名喚許負,雖說在當世名不見經傳,但在西漢年間卻是位了不得的人物。許負昔年本是個江湖先生,得易家經典,深諳相面之術。
西漢名將周亞夫曾請許負算命,許負曾言其貴不可言,三年可封侯,八年可拜相,身居顯貴,但命過九年,富貴散盡便會死於飢餓。
當時的周亞夫根本不信,因為他是西漢開國名將周勃的次子,周勃雖有爵位,卻已由他長兄世襲,即使長兄死了也會由他長兄的兒子繼承,怎麼也輪不到他周亞夫。而對於他的死,周亞夫更是置之一笑,莫說真如許負所言封侯拜相,就是以現在的家世財力,也萬不會餓死的。許負卻說此是從面相所表,周亞夫根本不信,當時便承諾,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真的封侯拜相,願助許負成道。
周亞夫沒想到的是,積緣巧合下,許負的話竟一語成真,但是他也知道曾經的話再難作悔。終是為了助許負成道最後絕食吐血而亡,以成其道。
許負成道后終是不能忘了這個因果,雖然用易氏經典成道,但多半是因周亞夫之故。因果不還,終是不能超脫俗事更上層樓,所以許負才入王平大帳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