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周倉舊事

  文士被這老頭說的一頭霧水,更是聽不明白。


  這時瓊瑤緩緩睜開了眼,這老頭忙讓文士煮些白粥給她喝下去,又掏出一粒藥丸,給其服下。過了半晌瓊瑤總算能靠著枕頭起來了,這老頭才道:


  「你們縣裡是不是曾有過一場大旱災?」


  這文士一聽就想起來了,幾年前連年旱災,滿縣人死的死逃得逃,便折了大半,哪能不記得,便跟著道:


  「此地卻是有過一場大旱,那年旱情極重,縣裡死了好多人呢。」


  老頭點了點頭道:

  「此旱災後來卻降厄了一龍子,這龍子,姑娘卻認識。」


  瓊瑤一聽,自己怎麼可能認識龍子,自己都沒出過解縣,上哪能看到龍子去。誰知這老頭竟描述出一青衣男子,不正是當年自己認識的人兒嗎?瓊瑤這才知道原來他是龍子,不由大驚,老頭道:

  「此龍子為了你一言,便葬送了大好仙途。唉,也算作個情種了,去年夢中咬你的卻是他的生母,想必是氣不過你這般幸福美滿的生活。」


  瓊瑤聽著聽著竟不由哭了起來,這一旁文士聽了也很是感動,這老頭續說:


  「只是我救得了你一時,卻救不得你一世。那龍母甚有來頭,她卻見不得你們家庭和睦,這厄卻是難解。」


  文士立在一旁聽了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便求這老頭解厄,老頭亦是搖頭。此時瓊瑤卻道:

  「龍子因為我遭此大厄,我願助他再立功果,不知道長可否助我?」


  老頭聞言連連點頭,笑道:


  「姑娘開口,這卻好辦了。眼下,你與你相公情緣已盡。」


  文士聞言,不由心生酸楚,竟不由落下淚來。瓊瑤亦是淚流不止,老頭續道:


  「哎?你相公雖與你情緣已了,卻也是染了因緣。只是這緣禍他卻解不得,需你們的兒子替你們解厄了。」


  夫妻二人一聽,這怎麼可以,父母所染惡難,怎能要親子為其一併抗下?老頭見二人情狀擺手道:

  「此事也未必是壞事,人生在世歷盡世間輪迴之苦,你這兒子沒準會因禍得福也未可知。」


  夫妻二人聽后這才同意,於是瓊瑤便轉世東漢末年,而其子也落世到了東漢末年。這老頭特在其臉上點了一記朱胎,這朱胎卻是能存留記憶,存下了關羽的今世容貌。又怕其是凡夫,在亂世之中未必解得了厄,又給他吃了兩個牛狀的饅頭,故而這孩子卻有二牛之力。


  不過這孩子雖有了一身蠻力卻沒啥本事,畢竟蠻力沒有武技卻也是無用。也算這孩子頗有些際遇,後來這孩子投入亂世,在張寶帳下聽令。他一身虎力頗得張寶欣賞,又被傳了太平道術第十卷,也就是下十卷。不過此子有些笨拙,那些道術學了也等於白學。但他一身力氣了得,學得武技卻甚是了得,也在四道十一傑中佔了一席之位,位數第四。此人便是周倉,諸位現在應該知道為何這周倉如此了吧,因為種下了還報的報果。


  要說這老頭也真是給關羽幫了個大忙,不然這場因果卻是全都要算到關羽身上了。


  而其母瓊瑤也轉落人間,前文說秦宜祿的妻子杜氏便是其母,本來可過個平常生活,卻因關羽捲入三國亂局。呂布帳下便有一將領叫秦宜祿,關羽曾幸見過其妻,便一見傾心(這也難怪,前世無數姻緣牽擾,今生自有無數際遇)。後來,曹操爭討呂布,關羽便曾屢次求曹操要此女。曹操心裡自是納悶,關羽此人是個好漢(古時形容好漢不是有又是一條不近女色的真好漢一說嗎?),是什麼人能讓他如此動情?不由心生疑惑。


  後來,下邳一戰,曹操破了呂布,便留意了下此女。以曹操對關羽的鐘愛,自是不會計較一個女子,不曾想,那日剛破下邳,貪了杯酒。


  何況他那時乃是蛟身,**最強,恰恰這位杜氏長相又是極為出眾,曹操便自納了。關羽因此事一直對曹操耿耿於懷,所以屢次想要殺了曹操。


  也正是因這杜氏,所以關羽對貂嬋也並不怎麼感冒。


  不過後來此女也算得了個功果,黎山老母不忍自己弟子被一女子迷了心智,便點化了杜氏,所以杜氏早亡,被黎山老母收為女裨。


  卻說當年周倉落世以後,那老頭就叫他任心而行。這周倉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便終日胡逛。


  周倉本也是個粗人,畢竟那老頭在這母子身上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將這二人都扔到這亂世來了。所以周倉也沒學到啥,老爸雖是個文士,奈何沒人教,加之自己沒隨父母半點優點。這長相可能是因吃了牛狀饅頭吃的,滿臉橫肉,甚是難看,偏這腦袋也不聰明。


  入了世后,恰逢黃巾起義,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又一次被周倉光榮的繼承了——隨大溜。周倉本屬於農民,他雖一身虎力,但吃的也多。


  東漢末年民不聊生,節衣縮食都吃不飽,何況他這般能吃?眼見身邊的農民都加入了黃巾軍,都有飯吃,自己便也隨著身邊的農民也做了黃巾軍。


  周倉這一身虎力確實了得,更兼此人比較實誠。上陣殺敵,衝鋒陷陣,每每都沖在最前面,身上的無數刀創成了他的累累戰果。後來,在張寶的一次遭遇戰中,周倉正廝殺間,忽見離自己不遠一條青龍出現在眼前。定睛一看,竟是一長髯紅臉大漢舞動刀身,隱有青龍之相。這周倉當時一見,驚為天人,認定是自己此生良主,便有了追隨之心。其實這卻是他的朱胎看到的異相,故而有此一念。只是當年匆匆一見劉關張三兄弟便轉戰他處了,再無緣相見。何況,那時劉關張名聲微末,反都不如周倉,去哪尋得,故而反成了泡影。


  如今周倉一見關羽,如何能不激動?忙連連下拜求關羽收留,這關羽偏生對這漢子也有種說不出的好感,只是看著山上弟兄,不由問道:


  「若你走了,你的隊伍怎麼辦?」


  周倉聞言便道:


  「他們願從者從,不願意從者,我就給些盤纏遣散了就是,怎能因此而絕我心念?」


  關羽見周倉如此忠心,心中自是想收留。只是轉念一想,自己還未與大哥會面,實在不宜帶這麼多人。何況黃巾餘黨本就不怎麼受教化,要是在路上惹出事端反到不美,於是道:「我支身尋兄,卻是不宜帶這麼多人。不若等我尋見兄長,再來相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