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謀亂天下
袁紹收到劉備書信,當即與眾謀士商議,袁紹環視四周,但見田豐道:
「主公,我軍連年爭戰,軍心甚疲,倉粟無積,實不應發兵。應以農事為本,休養生息;如今明公方平復公孫瓚,理應向天子獻奏報捷,可派一使者向天子獻上捷報。如果不得通行,就明示天下曹操阻隔我與天子溝通,然後進兵屯駐黎陽,再慢慢經營河南,增作舟船,修繕軍備,分遣精銳抄擊曹操的邊境,令他不得安寧,我軍方可以逸待勞。如此,不出三年,大事可定。」
田豐所授之計,實為上策,若如此,曹操絕無勝算。如今,袁紹兵強馬壯,確是眾諸侯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若步步為營,以靜制動,蠶食周遭,誰人敢擋?
郭圖心中為之一震,他早已發覺這田豐通曉天地,計謀高深,只是他看不破田豐其人而已。聽田豐所言,心中不由一動,但看袁紹面上並無表情,不由心下稍安。郭圖用目光又掃了一眼審配與沮授二人,而他最後的目光卻落在沮授身上。
沮授、審配二人,他自是也看不破。此二人雖素來意見相佐,卻不知,二人卻源於同根,乃是聞太師師父金靈聖母座下兩個童子,一個是青衣,一個是紫衣。青衣童子性格剛正不阿,敢於死諫。而紫衣童子則智謀過人,精於算計。
聞仲方下界,金靈聖母便算出不妙,暗道聞仲糊塗,知道聞仲過了三十歲,必然內心混濁。故而在袁紹下界之時,令兩個童子下界護持,青衣童子剛正不阿,敢於犯顏直諫。而紫衣童子智謀過人,腹藏千軍,有此二人保聞仲,金靈聖母自認可以誅除凶獸且可保明主,則攻德無量,她卻哪知聖人算計?
其師通天教主早算出聞仲臨凡或有大巧遇,遠非幾番功德之事,若是經營得當,脫了那封神榜也未可知。只不過他自持身份,不便參與,只能看門下的福緣而已。金靈聖母知紫衣童子素有野心,若聞仲一死,則其必佐霸主,青龍星恐要受困。亦怕其亂了天相,故而在其身上留下赤膽忠心,只忠於袁紹一人。
二人降世人間,青衣童子化身審配,紫衣童子化身沮授,同落冀州。直至妖星董卓入主長安,袁紹鎮臂高揮,二人方隨袁紹。
二人雖同在冀州,但不同的是,在冀州時,紫衣童子便已遍眼天下英雄,暗暗算計。二人隨韓馥時,因瞧不起韓馥出身,不肯用計(韓馥只是本地一個黃鼠狼嗎,這兩人均有正果在身,自然看不上他),而韓馥也知他倆非是正神,他精於人事,知道他二人瞧不起自己,自然也看不入眼這二人,故而一直未予以重用。
此二人後見袁紹,使命感由然而生,追隨袁紹。而那時的袁紹方過而立,慧眼識人,重用此二人。
獻帝落難之時,沮授便進諫袁紹道:
「如今雖諸侯並起,然,天子尚存,將軍若迎獻帝,遷都至鄴城,挾天子而令諸侯,畜養軍馬,伐不命者,何人能抵?則天下可定,將軍功德無量。」
袁紹聞言頗通,本欲迎聖駕,可惜郭圖在側。聞沮授所言,暗贊沮授,眼珠一轉忙道:
「將軍若迎聖駕,必處處受置,天子已非年幼,若迎獻帝至此,則大大削弱軍權,實為不智。況漢室衰弱日久,要想重新興復困難重重,當今天下群雄割據,所謂諸侯爭霸,先得天下者為王。若迎天子放在身邊,每次行動都得向他請示,大勸旁落,若有違抗,就落個抗旨不尊的下場,此非上策!」
沮授聽后,反駁道:
「現在迎聖駕,是至義之事,時機恰當!如果不及早行事,自會有人趕在我們前面,到時毀之晚矣。所謂權衡在於不失時機,有功在於速度迅捷,主公,三思啊。」
此時聞太師已無興漢之心,故而沮授之計未被採用,但也令郭圖長吸一口冷氣。
紫衣童子沮授眼光之遠由此可見一般,但青衣童子卻不然。審配眼光遠沒沮授長遠,且素來恃強。
紫衣童子智計非凡素來深受金靈聖母所贊,而青衣童子自恃道法高明向來不服,下凡后更是處處與沮授意見相佐,暗中叫勁。
今番聞田豐所言,審配道:
「不然,如今將軍統四州之盛,兵威將廣,士氣正盛,不趁此時曹操兵微將寡不得人心之機北上討曹,空耗日月,而坐觀其獨大,是為下下之策。」
郭圖目視袁紹,但見袁紹眉眼之間頗為舒展,已知其意。
紫衣童子沮授聞言知其不妙,忙道:
「夫救亂誅暴,是為義兵。恃眾憑強,是為驕兵。義者無敵,驕兵必敗,況行軍制勝之策,不在強盛!曹操尊奉天子以號令天下,如今我們率軍南征,有違於義。何況取勝戰略不在於軍隊強弱,曹操法令嚴度,士卒訓練精良,將相歸心,不像公孫瓚一般是受困之人!如今放棄萬全之策而興無名之師,定不能勝!依我看,修養生息,穩紮穩打方為上策。」
郭圖聞言長笑道:
「非也非也,此時兵加曹操豈說無名?如今曹賊欺君罔上,人人得而誅之,以鄭尚書此等隱士亦不忍視之,何況明公?公理應從鄭尚書之言,與劉備共仗大義,剿滅曹賊,上合天意,下乎民情。」
袁紹面上不變,只是坐觀聽四人高談擴論。
袁紹畢竟是聞太師下凡,其用兵頗為自負,何況此時自己處於盛勢,心中早已打算出兵伐曹,但眼見謀士離心,不由得陷入深思。
正逢此時,許攸從帳外走了進來,袁紹眼前登時一亮,擺手阻住四人道:
「子遠素有見識,吾等且看他如何主張。」
四人當即不語,將目光落向許攸,許攸施禮畢,袁紹道:
「鄭尚書有書來,欲令我起兵助劉備伐曹操,子遠意下如何?」
許攸掃視眾人,卻見郭圖微微點頭,許攸與郭圖原是出自同源,只不過許攸沒有其才罷了,但此人善於阿諛奉承,精於人事,故而頗得袁紹喜愛,許攸見郭圖神色,心中已知其意,略思片刻大笑道:
「明公以眾克寡,以強攻弱,討漢賊而扶王室,為何不伐?難道明公心慈,欲令曹操做大再伐?且不可忘項羽婦人之仁啊!」
袁紹聞言哈哈大笑:
「子遠之見,正合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