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水調歌頭
第三十九章
水調歌頭
————————————
……
姜衡記得這個年輕的少爺。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南宮家族的人。
不然、姜衡連多看一眼這個傢伙都不會。
此刻燕長生的話無疑是說明了自己此時此刻為什麼來到這裡,他姜衡沒有想到南宮佳人在南岐州府的人脈竟然好到連燕子樓樓主燕長生都是她的相識。
要知道——
此刻這位南宮家的小少爺可是呆在一樓最基礎的地位,這表明即便是南宮家的人,也是有地位分別的。
或者說這裡的地位分別是根據每一個人的實力來排列的。
姜衡輕笑兩聲:「她怎麼會確定我來這裡呢?」
燕長生言道:「她說你是一個張狂的人,肯定會來這個地方得瑟一圈的。」
姜衡心裡很清楚燕長生如果真的擁有著南岐州府龐大的消息交易中樞,那麼此時此刻自己的身份想必在他那裡也是有備註的。他此刻的到來,恐怕不僅僅是因為南宮佳人在暗中為自己做的引薦,更是因為自己在青岩國攪弄的那般風雨引起了他的注意。
姜衡笑著問道:「那丫頭真這麼說?」
「那位小姐真就這麼說.……」
燕長生言道:「尤其是提到我若是有幸見到姜衡先生,一定要聽他彈奏一曲原版的《江山美人》。」
他的聲音不大,卻足夠姜衡身後的一眾人聽清楚這一句話,也聽明白這一句話。
尤以馬幼常,陸伯言等一眾國子監的學子驚奇的看著姜衡。他們忽然想起那位譜寫了《江山美人》的樂師也叫姜衡。
不會巧合到就是眼前這位一舉多得文武兩榜的新狀元郎吧!
但從種種情況來看,姜衡的確有這本事。尤其是在燕長生如此說明,更是證明了這一切。
那燕長生沒有給這些傢伙太多討論的時間,而是將聲音提高:「美酒良辰,可否容我做東,請諸位賞一杯我燕子樓的名酒。」
他的聲音自然是傳到了小二和掌柜的那裡,掌柜的立刻指揮著小二們趕緊去忙碌。
先緊著二樓那三桌開始。
姜衡對於燕長生如此大方的舉動,表示感謝的笑了笑,然後問道:「可還有什麼要求?」
燕長生搖搖頭:「沒有!」
姜衡卻是執意的說道:「那我就送你一個要求!」
燕長生明知姜衡之意,卻依舊錶達出疑惑的語氣:「哦?」
姜衡問道:「你言我是樂師,僅僅只是推測,倘若真不是該如何?」
燕長生答覆道:「我燕長生不會看走眼!」
「萬事說不定的!」
姜衡言道:「所以,我要親自證明給你瞧瞧。最主要的是,我得為那個幫我說好話的丫頭打個圓場,證明一下,她的話是真的!」
說著話,姜衡身子一動,已經從二樓那裡落到了一樓的舞台上。
打斷了那正在撫琴的歌姬:「姑娘,可否借琴一用?」
那歌姬也禮貌的起身,點頭:「公子請!」
就在姜衡抬起手要拂過那古琴時,離舞台最近的桌子那裡正陶醉在歌姬歌中南宮家的小少爺見著舞台上忽然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男人,當時就火了。
就在他幾乎要衝上台的時候,兩個小二的身影已經瞬間晃到了那南宮小少爺跟前。
那一剎那,一開始沒有注意到的姜衡方才注意到這些小二裡面竟然藏著真武境級別的修行者。
而且還不止一個,幾乎每一層樓便有兩個到三個,最多的是七樓那裡傳來七個真武境氣息的小二身影。
不愧是南岐州府,也不虧是能在南岐州府站住腳的燕子樓,底蘊果然不一般。這一個真武境放在小國,寶國那都是掌門長老級別的人物了。可是在這裡竟然只是一個小二。
兩個真武境修行者小二的阻攔讓南宮小少爺意識到舞台上去不得,眼睛也瞄到了二樓站著燕長生。
他急忙歉意的點點頭,坐回到了座位上面。
姜衡手指拂過了那古琴,撥弄了一下。
很無奈的搖搖頭:「可惜.……」
一旁的歌姬也是點點頭,又搖搖頭:「的確可惜.……」
從二樓跟著下來的燕長生好奇的問道:「可惜什麼?」
歌姬很會說話的講道:「可惜這張琴,襯不上這位公子的手!」
姜衡笑道:「姑娘過獎了!」
「我家的歌女不會隨便夸人,她如此說,定然是瞧出了先生的撫琴的水平。」燕長生揮了揮手:「去向夫人借她一把古琴過來!」
掌柜的會意,親自離開了主樓,往湖心亭去了。
不久后,掌柜的身後跟著一個跟大家閨秀一般打扮的丫鬟走回來。那丫鬟懷中抱著一把一眼便能瞧出價值不菲的古琴,丫鬟說道:「這琴叫青瑤、乃是一位舊友所贈,極少使用。今日聽聞姜先生到此,所以拿出一試、只是有一個要求。」
姜衡言道:「姑娘,直說!」
那丫鬟一字一句的吐道:「我家夫人說了,即用她的琴,她便該有要求、姜衡先生也不會介意的。」
頓了頓,看著姜衡的臉色:「不知姜先生……」
姜衡再度笑了笑,表明了自己的情緒:「但說無妨!」
丫鬟隨即說了四個字:「悲歡離合!」
一旁的燕長生追問道:「僅此四字?」
丫鬟肯定的點點頭:「僅此四字!」
「四個字……太少了.……」燕長生轉向姜衡:「不知先生.……」
姜衡卻是一臉從容,輕鬆的樣子:「四字,足以!」
說著話,將那名叫青瑤的古琴在那舞台上擺好。
比起之前的打鬥,現在舞台上這把琴,還有即將響起的曲兒才是這棟樓裡面客人的好奇點。
倒是忘了,來這風月場所的人,不是為了這些,莫非還是為了看人打架不成。
青瑤琴擺好,姜衡坐正,一手輕輕撫弄了一下琴音。
餘音繞梁,果然是一把好琴,手指輕動,琴音漸起,人也漸漸進入佳境: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