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
第103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
曹節鎩羽而歸,沒能達成初次目的,便將滿腔怒火盡數發泄到了趙庸身上。
「若非你這般蠢笨,本侯哪裡會落得被那一乳臭未乾的袁紹所譏諷,若非你肆意妄為,本侯今日豈能栽在那袁紹手中。」
曹節越說越氣,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他還從來沒有經歷過今天這般。
趙庸在身上苟延殘喘,身上的衣衫此刻到處都充斥著一道道紅色痕迹,佝僂著身軀縮成一團盡所能的將頭部保護起來。
已經沒有出氣了的他顫顫巍巍的張開了嘴:「那袁紹,咳,恐早就設下這般圈套…就等著…」
趙庸喘了個長氣,瘋狂的吮吸空氣:「…就等著中常侍向里跳,…足矣見的其心之惡。」
曹節自然明白,毫無心思的揮揮手:「給他扔出去,別在這礙著本侯眼。」
處理完這些,曹節陰冷一笑,袁紹畢竟年輕,與他作對便是與皇帝作對,與大漢作對。
這場風波傳播的飛快,經過添油加醋淡淡一番描述,如今雒陽市井,田間,上至百官,下至黎庶,對此事幾乎都知道了個遍。
看法俱不相同。
那些倍受摧殘的天下黎庶,連年累月遭受上面的貪官污吏壓榨,其中不乏宦官為了所謂之俸祿,盡數將注意打到了窮困黎庶身上。
黎庶們沒有別的本事,整日間在田裡勞作。
但他們卻擁有著這個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方式。
在得知袁紹竟然能讓曹節這般巨宦吃癟,自然是欣喜若狂,田余飯間當做談資來侃侃而談。
有了這些黎庶們的宣傳,袁紹之名很快就傳遍雒陽周邊。
而那些文武百官得知后,卻也是為之感到驕傲,震撼。
這些文武百官中半數如今俱是太傅陳蕃所徵召入雒陽為官,本身就是心懷赤忱居多。
如今袁紹狠狠地澆滅了宦官頭頂的那團火,一如往日那些前赴後繼湧進那明知是黨錮中的天下名士。
人都是有追求的。
或者說都對某種事物有著自身的需求。
所以說那些士人們為了擴大聲望便開始了互相標榜,尋求其中佼佼者品論其言談舉止,最後通過一次酣暢淋漓的聚會將其推到新的高峰。
三君,八俊,八廚等名號應運而生。
有了這些名聲作為依託,他們無論做什麼在那些士人眼中都變得合情合理。
畢竟,這些是他們推舉出來的君子做派,是要被人拎出來當做模範來學習的典範。
世人需要信仰,需要被人認可,誰也不例外。
在袁紹所不知道的背後,有著一團無形的大手在默默的推動著這一切。
袁紹自從來到雒陽,並未拜訪過任何人,也從未主動與人相交,唯一能夠拿的出手的也就是靠山太傅陳蕃,以及尚書令尹勛。
他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雒陽開始流傳著。
袁紹,士人清流,不懼權貴,恪盡職守,才學滿腹,實乃天下楷模。
當許攸將這番消息告訴他的時候,袁紹第一反應不是歡呼雀躍,反而是低下頭深深沉思。
按照劇本,這天下楷模的稱號本不該來的這麼快。
又或者說現在的袁紹還沒有做好,當這個所謂的天下楷模。
如今宦官沒消,黨爭雖未浮於表面,但終將會爆發於台前。
槍打出頭鳥,袁紹的這般風頭一時間席捲整個雒陽,這般瘋狂的態勢足矣引得一些不懷好意的態度。
其中尤以中常侍曹節。
至於其他士人,也未必鐵桶一塊,恨不得袁紹陷入牢獄的不在少數。
木秀於林風必摧。
袁紹的根基還沒有打好,經受不了幾次打擊。
「怎麼看你似乎還不甚高興?」許攸頗有些奇怪。
做人嘛,為的不就是名和利。
更何況似他們這般自詡清流的士人階層。
有了名望,便意味著擁有世間大部分人做夢都難以觸摸的升遷通道。
當官的想要獲得名望來標榜自身難上加難,但凡有絲毫機會可以傳播名望的法子都會趨之若鶩。
所以許攸才對袁紹的這般反應頓感意外,在他看來,無論如何,現在的他只應該是高興的歡呼雀躍才對。
這股毫無成本的宣傳方式足矣使得他在這雒陽朝堂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哪怕是那袁基,許攸也覺此刻不如袁紹。
「子遠被興奮沖昏了頭腦,卻不知滿堂公卿誰不是在盯著手中的一畝三分地而暗自琢磨,更何況,那曹節剛被紹一番譏諷鎩羽而歸,如此風頭豈不更添煩惱。」
袁紹搖搖頭,他也沒想到現在的世人們,對於宦官的一次失敗會產生這麼大的反應。
積壓已久的情緒就差一個導火索,好巧不巧,袁紹自己就成了執掌火焰的那個人。
他不想提前名動雒陽,更不想以此來招致袁氏子弟的忌恨。
雒陽如今,尚有袁基,袁術虎視眈眈,其職皆於要位。 現在,若是得知袁紹竟會先他一步,率先成就名聲於雒陽,指不定又要鬧起什麼幺蛾子。
這場風波若起至袁基,袁氏二話不說便會大肆渲染,動用門下所有力量,那些門生故吏俱要發揮出其自身的力量,從而來幫助袁基這位嫡長子來獲得政治名聲,進而達到推動其更進一步的打算。
袁紹嘛,一個過繼出去的庶子,法理上雖有著與袁基相同的繼承權,但終究如今袁氏並非是袁成當家做主。
一個袁氏無法培養出兩位可以顛覆一切的存在,只能選擇盡其所能將能夠代表袁氏宗族的袁基擺在明面上。
這也就意味著,實際上袁紹雖出自袁氏一門,實際上卻是藉助不到太多屬於這個天下仲姓,汝南袁氏的政治資源。
他深知這一切,無論自己做的多麼努力,想要與袁基爭奪袁氏資源,乃至袁氏家主,都是痴心妄想。
除非,袁基死了。
袁術瘋了。
或許袁紹還有一絲機會。
這一幕,袁紹見到過,起於袁氏,覆滅於袁氏。
坐落在雒陽東南方向的朱雀大道上。
一座不怎麼華麗的府邸內。
數人盤坐。
為首者面色平靜,眼中流轉的波光在不時閃爍。
「本初如今聲名鵲起,這雒陽到處都在流傳本初賢名,不以己身安危,為長官仗義執言,敢於正面衝撞曹節,風光無兩。」
袁逢說不上多開心,更多的則是無奈,對於袁紹這般行動的無能為力。
他雖為如今當朝九卿,但也同樣被家族束縛,不能獨善其身,純粹的去靠自己得思維去決定發展方向。
他需要更多的思考家族前進。
舍小家為大家也。
袁基便是那個大家,被無數袁氏予以厚望的掌權人。
袁紹則是那個被捨棄的小家,不曾被多少人熟知的庶子。
袁氏雖舉其為孝廉,初任郎官,便遠赴濮陽升遷為縣長。
這番政治資源若是放在同樣與袁紹地位相差無幾的公孫瓚身上,卻足矣令起感激涕零,歡呼雀躍。
公孫瓚同樣為婢女所生,地位低下,最終還是靠著自身的努力成為所在郡所太守女婿,進而耗費巨額錢財方才艱難得之一涿郡縣令。
與其相比,袁紹的開端已是超越了絕大部分人。
但若是與其他兩位兄弟相比,袁紹所受到的待遇便是天差地別。
不怪他人,怪就怪袁氏這個巨無霸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僅僅只是一些邊角料的資源就足矣讓其他人為之垂涎三尺。
袁基初任便是雒陽郎官,一番運作下已至六百石官員。
袁術雖是搭上了太傅秋風,在太傅極具善意的幫助下,直接出任虎賁中郎將。
而今袁紹卻是獨善其身,遊離於袁氏之外,靠著自身的努力達到了如今並不遜色袁基,袁術兩兄弟的地位。
自然會引起袁氏內部的商討。
袁逢在袁紹幼時對其倒是恩愛有加,許是出於愧疚的心裡,這份感情一直維持到袁紹長大成人,袁逢成為袁氏話事人後,這一切就開始發生了轉變。
袁紹瞬間就成了家族中不受待見的那一位。
雖然在族中倡導所謂家族子弟皆乃袁氏子弟,不以內外區分,然而實際上。
內就是內,外就是外。
不是一兩句口號就可以改變的了。
「現在,本初已至尚書僕射,我等身為袁氏,卻全無消息,此舉如何看待?」袁逢嘆了口氣。
他也想不到。
袁紹竟是這般優秀,優秀到著實有些不像話了,完全壓過了袁基的風頭,如此一來,袁基便要在原有的基礎上要向上邁出一大步。
袁紹的所作所為反倒是在這間集聚了袁氏根基的府邸內,得不到太多的好感。
更多的則是對袁紹這般莽撞行為感到憤慨。
一個庶子焉能壓住嫡子風頭。
這是今晚聚會的主題。
論如何讓袁紹主動將這天下楷模的名聲絲滑的過渡給袁基。
「本初雖為大兄之子,然其畢竟亡故,家族中終究是要靠太僕撐起,理所應當,袁氏基業自然需得士紀聚攏。」一族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言一出,在場的諸位袁氏老人皆是連連點頭。
現在的袁氏乃袁逢當家做主,非袁成所為,故自當尋之家主嫡子來繼承。
至於袁紹這位名義上的嫡長子,自然得不到這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