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狄仁傑:大唐狄公案(全集)> 第262章 大唐狄公案陸(16)

第262章 大唐狄公案陸(16)

  第262章 大唐狄公案·陸(16)

  突然他聽見身後木頭的碎裂聲。他轉回身去,看見斷開的柵欄。山崖上只留下他獨自一人。


  二十五


  經歷了一個備受折磨的夜晚,翌日上午,狄公醒得很遲。衙役給他送來早茶時,傷感地說道:「大人,仵作的妻子出了事故!昨夜她跟往常一樣去藥王山採藥草。她一定俯身在圍欄上,圍欄卻斷了開去。清晨一名獵人在山崖腳下發現了她的屍體。」


  狄公表示了惋惜,然後命他傳馬榮。房內只剩他們兩人後,狄公正色對馬榮道:「馬榮,昨晚我犯了個錯誤。你切不可把我們去墓地之事告訴別人,把它忘掉!」


  馬榮點了點大腦袋,平靜地說:「大人,我不太動腦筋,不過有一件事我是會做的,那便是聽從命令。大人說『忘掉』,那我便忘掉。」


  狄公親昵地看了他一眼,遂讓他離去。


  這時傳來敲門聲,郭大夫走了進來。狄公迅速站起身來迎接他,並鄭重地向他表示慰問。


  郭大夫抬頭用大眼睛看著狄公,眼裡充滿悲傷。


  「大人,那並非事故。」他平靜地說道,「內人對那兒了如指掌,圍欄也很結實。我知道她是自殺的。」


  狄公抬了抬眉毛。郭大夫繼續用平和的聲音說道:「大人,我供認犯有大罪。我向她求婚時,她曾警告我她殺了她前夫。我道我不在意,因為我知道她前夫是個殘暴的無賴,以傷人害獸為樂。我覺得這種人理應被除去,儘管我本人沒勇氣去做。大人,我並非那種可成大器之人。」


  他舉起手做了個絕望的手勢,然後繼續道:「當時我未問詳情,我們倆也從未再提及此事。可我知道她時常在想那件事,為疑慮所困。我理應敦促她去投案,可大人,我乃一自私之人,想到會失去她我便無法忍受……」


  他盯著地面,嘴巴抽搐著。


  「那你為何此刻提起此事?」狄公問。


  郭大夫抬起頭。


  「大人,因為我知道此乃她的願望。」他靜靜地回答道,「我清楚陸氏的審判深深觸動了她,讓她覺得必須以自殺來彌補罪過。她實乃一極其真誠之婦人,我知道她希望她犯的罪能被正式報告,這樣她便可帶著清白的記錄到來世去。故而現在我來稟報,同時也為同案而自首。」


  「你可意識到你犯的是死罪?」狄公問。


  「當然!」郭大夫驚訝地說道,「內人知道,她去后我不會在乎赴死的。」


  狄公默默地撫著鬍鬚。他深深地為這種超凡的忠誠而感到慚愧。過了片刻他才說道:「郭大夫,我不能在人死後著手調查針對你妻子的案子。她從未告訴你她如何殺了前夫,我也無法根據道聽途說的證據便去挖墳驗屍。再則,我以為,倘你妻子真的打算將她所說的罪報官,她自然會留下自供狀。」


  「那倒是真的!」郭大夫思忖著說,「我沒想到這點,我心裡亂糟糟的……」然後他又輕聲地彷彿在對自己說道,「那會很孤獨……」


  狄公離座走到他身邊,問道:「陸氏的小女孩是否住在你家?」


  「是的,」郭大夫慢慢微笑道,「她是個可愛的小傢伙!我妻子非常喜歡她。」


  「那麼郭大夫,你的職責便很清楚了。」狄公堅定地說,「陸氏一案結束后,你便領養那姑娘做你女兒。」


  郭大夫感激地看了狄公一眼,他後悔地說:「我很難過,甚至都還未因第一次驗屍時沒有找到那根針而道歉。大人!我很希望——」


  「過去的事就忘了吧!」狄公趕快打斷他。


  郭大夫跪下叩了三個頭。他站起來后簡潔地說道:「謝謝大人。」迴轉身要離去時他又補充道,「大人是個大好人!」


  郭大夫慢慢朝房門走去,狄公覺得就像臉上被鞭子重重抽了一下一般。


  他跌跌撞撞地回到案桌邊,重重地坐在椅子里。他突然想起了郭大夫所說的他妻子的疑慮。「歡樂會消逝,悲哀和悔恨長留。她原來是知道那整首詩的。唉,這專情如初的愛……」他的頭垂到了桌上。


  過了很久他才坐直了身體。一次久已忘懷的與他父親的對話突然浮現在他腦海里。三十年前他剛剛通過鄉試,便熱切地向父親陳述他對未來的大計劃。「我相信你有遠大前程,仁傑。」他父親說道,「但要做好準備,一路上有許多的苦難!而且你會發現高處不勝孤獨。」狄公當時曾自信地回答:「父親,苦難與孤獨令人堅強!」那時他未曾明白父親傷感的微笑,但現在他理解了。


  衙役端來一壺熱茶,狄公慢慢喝了一杯。他突然驚異地想道:「生活仍在繼續,這是何等奇妙,彷彿什麼也未發生過!然而洪亮死了,一對夫婦令我對自己深感羞慚,而我卻還端坐在此喝茶。生活在繼續,可我已不復是我。生活在繼續,但我已不想再參與它了。」


  他覺得無比勞累。他想著平和的退休生活,但他明白自己做不到。退隱是沒有責任感的人的事,而他卻有著太多的職責。他曾宣誓為國為民服務,而且已成婚有了子女。他不能當個負債人,如懦夫般去躲債,他要繼續幹下去。


  狄公做出這個決定后,又繼續陷入深思。


  門突然被推開,將他從沉思中驚醒。他的三名隨從跑將進來。


  「大人!」喬泰興奮地叫道,「京城來了兩名官員!他們是連夜趕來的!」狄公吃驚地看著他們,命他們讓兩位高官到客廳稍事休息,他穿戴好官服后便會儘快過去。


  狄公進入客廳,瞧見兩名身穿華麗綢緞官袍之人。他從官帽上的官階標誌知道他們是刑部的按察使。他心一沉,跪了下去。一定是件很嚴重的事。


  年長的那人趕快走到他身邊將狄公扶起,恭敬地說道:「大人切不可給下官下跪!」


  狄公目瞪口呆,任他們把自己領去坐了上座。


  年長的官員走到靠牆的高長台邊,小心地拿起放在那兒的一個黃色公文卷。他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捧著說道:「請大人宣讀聖旨!」


  狄公站起身,鞠了一個躬,再接過公文卷。他緩緩打開來,並注意將公文頂端的御印高出他的眼睛。


  那是道聖旨,用慣常的正式言辭說,為表彰原籍太原的狄仁傑十二年來的出色政績,特擢升其為大理寺正卿。聖旨上有用硃筆簽署的皇帝令。


  狄公捲起聖旨,將它放回高台,然後轉身向著京城的方向三跪九叩,感謝皇恩浩蕩。


  他站起身,兩名官員向他深深鞠躬。


  年長的恭敬道:「小的兩人被指派為大人的助手。我們已冒昧將聖旨副本交與老書吏供全城張貼,百姓可為縣令大人榮升而歡慶。明日一早我們便護送大人進京。聖上旨意是請大人儘早赴任。」


  年輕些的補充道:「大人的繼任者業已被任命,今晚便可到此。」


  狄公點頭。 「你們可去休息了。」他說道,「我要回到書房整理好公文,以便移交給繼任縣令。」


  「請允許我等協助大人。」年長的官員卑躬地說道。


  走回公堂時,狄公聽到遠處傳來的鞭炮聲。北州百姓已開始慶賀縣令的高升。


  老書吏過來迎接他們。他說衙門眾人正候在公堂上等著向狄公道賀。


  狄公走上案台,見一應文書、衙役、門丁等均跪在公案前,這次三名隨從也在其中。


  兩名按察使站在左右兩側,狄公得體地說了幾句,感謝他任期內眾人的辛勞。他宣布,每人根據各自的職銜將得到一份特別的獎勵。然後他看著十分忠誠地為他效勞並成為他朋友的三名隨從,宣布任命馬榮和喬泰為大理寺左右校尉,陶干為主簿。


  衙門眾人的歡呼聲與聚集在外面街上的人群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人們喊道:「縣令大人長命百歲!」狄公苦澀地思忖道,人生真是一出喜劇。


  狄公回到內書房,馬榮、喬泰和陶干跑進來感謝他。但當見到兩名嚴肅的官員在幫狄公脫官袍時,他們便猛然收住了腳步。


  狄公從兩人頭上向三名隨從苦澀地一笑,他們便迅速退了出去。他們關上身後的門,一下子痛苦地意識到,往昔那輕鬆同處的日子便要結束了。


  年長的官員把狄公最喜愛的毛皮軟帽遞給他。狄公是在官衙間長大的,已學會掩藏自己的感情,但看著那破舊的毛皮,他仍忍不住抬了抬眉毛。


  年輕的官員討好地說道:「直接被任命為尊貴的大理寺正卿一職,乃罕有的榮耀。一般來說,皇上是從年長的刺史中挑選的,而我猜想大人不過五十五歲而已!」


  狄公想,此人不太有觀察力,他應看得出自己才四十六歲!可是當他朝鏡中看去時,卻極其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幾日內,他的黑鬍鬚已變得灰白了。


  他將文件理出放在案桌上,給兩位官員簡單地解釋幾句。可是當看到自己常與洪亮一起研究的向農民放貸的計劃時,他忍不住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兩名官員禮貌地聽著,但他很快便察覺他們毫無興趣。他嘆了口氣,合上案卷,想起了父親的話:「高處不勝孤獨。」


  狄公的三名隨從圍坐在值班房內的柴火旁。石板地面中央的柴火熊熊地燃燒著,他們之前一直在談論洪亮,此刻則默默地看著火焰。


  接著陶干突然說道:「我不知今晚可否讓那兩個京城來的大人物有興趣玩上一把骰子!」


  馬榮抬起頭來。


  「主簿大人,你可不許再玩骰子了!」他吼道,「你現在要學會過與你身份相符的生活!感謝老天,以後我不會再看到你那油膩膩的大袍子了!」


  「到了京城,我會將它換掉的!」陶干溫和地說道,「不過馬榮,你也不可再動不動就揮拳打人了!另外,你是不是該把那些粗活兒讓年紀輕些的小夥子去幹了,兄弟?我見你頭上有白髮了!」


  馬榮用大手摸摸膝蓋。


  「啊,」他悔悟道,「我承認我的四肢時不時有點兒僵硬。」突然他咧嘴笑起來,「不過兄弟,我們這般有身份之人在京城總可獲得姑娘們的青睞了!」


  「別忘了京城中還有那些年輕的花花公子!」陶干一本正經地說道。


  馬榮的臉沉了下去。他愁眉苦臉地搔抓著頭。


  「住口,別板著臉了!」喬泰對陶干叫道,「我們上了一點兒年紀,可以獨自享受一夜安睡吧!可是兄弟們,有一樣東西是絕不會離我們而去的!」


  他抬手做舉杯狀。


  「琥珀色的美酒!」馬榮叫著跳起身來,「兄弟們,來吧,我們到城裡最好的酒館去!」


  他們將陶干夾在中間,挾著他朝大門走去。


  張宏 譯


  柳園圖奇案


  一

  「天殺的,」婦人把血肉模糊的腦袋摔到大理石地板上,氣喘吁吁地咒道,「這老鬼死沉死沉的,來,幫我把他的身子往樓梯腳挪一下。」


  婦人端詳著這具死屍,用袖筒擦了擦汗濕的臉,身上半透明的薄紗寢衣透出她玉脂般白嫩、豐潤的肌膚。她抬起頭道:「咱們就讓他橫在這兒,就像他下樓時踩空了一級台階,要麼,就像他忽然一陣頭昏眼花,摔下樓來了。讓別人去猜吧,到了他這把年紀,什麼事兒不可能呢?」


  忽然,婦人又搖頭道:「不成,我得把他的頭搬到扶梯柱子邊上,這樣別人就會認為,他是從樓上跌下來時,腦殼猛地撞到突出的扶梯柱子。哎呀,這兒夠亂的,還是你來干吧。現在像那麼一回事了。把血跡塗在白色的大理石柱子上,紅紅的很顯眼,別人不會看不見的。現在,你到樓上他的書房去拿一根蠟燭來,把蠟燭丟在上邊的樓梯口。你看,樓梯口那兒夠黑的。」


  婦人抬起頭,杏眼圓睜,焦灼不安地看著男子登上陡直的大理石樓梯。樓上影影綽綽地可見到一個月牙門,門裡是一間敞廳。門邊的案几上擺著一個大燭台,燭台里的蠟燭已行將熄滅,發出嗶嗶剝剝的聲響。


  似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婦人才透過精雕細刻的紅漆欄杆,看見上面一點燭光在樓板上移動。樓上的男子把蠟燭丟在樓梯口的大理石地板上,燭光只一閃,樓上又陷入一片漆黑。


  「快下樓來,」婦人不耐煩地輕喚一聲。忽一轉念,她俯身從死人的腳上褪下一隻軟底便鞋,扔給那個正下樓來的男子,「哎,接著,把那隻鞋子放在樓梯上。好了,這可真是天衣無縫了呢!」


  二


  狄公神情憂鬱地望著星月全無的夜空,但見陰雲密布,黑壓壓地籠罩著全城,官邸周圍的樓闕宮室、城牆雉堞全都成了黑影幢幢的一片。狄公身材魁偉,身著金絲綉蟒官袍,雙手撐著露台的大理石欄杆,身體前傾,寬闊的肩膀略微收起。露台上只點著一支蠟燭,整座城死一般地沉寂。


  「皇上及宮眷已移駕離京,文武百官也隨駕前往,」狄公聲音嘶啞地說道,「現在,此城已是閻王的囊中之物了。城中一片恐慌。」


  一名身材高大、身著戎裝的侍從靜立在狄公身後,方正、英武的臉上也顯出焦慮的神情。從他鎧甲當胸的金色雙龍標記來看,他已是尉官身份。此時他腰佩大刀,右手緊握刀柄,露台雖說高居官邸的頂樓,卻仍悶熱難當,他已然滿頭大汗。他不禁將齊眉的頭盔往腦後推搡著。


  狄公直起身子,雙手攏入袖中,依然凝視著被黑暗籠罩的都城,接著道:「白天城中不見人影,唯有頭戴兜帽的收屍人拉著大車,沿街收集死屍。到了夜晚,整座城市更是死寂一片。昔日繁都,如今死城。」他轉向侍從道:「喬泰,我總覺得在那下面,在老城的窮街陋巷、地窖暗室里,有一種不祥的東西在暗中蠢蠢欲動。不知你感覺到沒有,一股充滿死亡、腐爛氣息的瘴癘之氣正在城裡升騰、瀰漫,像一幅可怖的裹屍布覆蓋著整個都城。」


  喬泰緩緩點頭應道:「是啊,大人,這種沉寂真是可怕!瘟疫剛開始散布的時候,城中的老百姓已緊閉門戶,很少外出,但是,他們每天還抬著龍王像穿街走巷,向龍王求雨,或是到寺廟裡去求神拜佛,祈求菩薩禳災降福。當時寺廟裡鼓磬齊鳴,百姓的祈願祝禱聲日夜不絕於耳。而如今,老百姓連求神拜佛都不去了,最近一段日子,街上連小販的吆喝聲都聽不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