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攻佔南昌 預備木牌
第124章 攻佔南昌 預備木牌
二十日寅時,十三哨攻城部隊各自進入預定陣地。
南昌城周長十四里有餘,城牆高兩丈八尺五寸,牆基寬兩丈一尺,紅石打底,青磚包牆。城牆外圍護城壕十一丈寬,水深一丈。七座城門各有城樓,城門以里是瓮城,內門和外門各有千斤重。瓮城是用來誘敵深入、瓮中捉鱉的。寧王府在章江門裡,章江門是叛軍的防守重點。章江門向南到廣潤門這一里多地的城牆高兩丈九,是全城城牆最高處。
寅時天色昏暗,各哨配備的弓箭手、火銃手在各自護城壕外的陣地上,舉銃張箭,瞄準城頭,準備壓制躲在城頭敵樓、敵垛內叛軍的反擊。寬闊的護城壕成了登城部隊的運兵線,登城軍士、民壯各自乘船接近城牆。
南昌被三萬多名攻城部隊圍得似鐵桶一般。各門都是主攻方向,各段都是攻擊重點。南昌城居民分佈規律是北尊南卑,王府、官衙在南昌的西北城區。被寧王看作有天子氣的東南是進賢門,是窮人進出的門,防守相對較弱。
寅時一到,一聲號令,七門所在的各個方向,同時響起「咚咚咚」的鼓聲,打破了夜的寧靜。鼓聲是進攻的號令,三萬多軍士民壯衝殺聲四起,震懾得城頭叛軍手忙腳亂,胡亂地解放滾木,釋放礌石,拋投灰瓶,發射弩箭。城下的攀登部隊,勇敢者為了立功受獎,遭受過寧王迫害者為了報仇雪恨,膽小者畏懼督戰的軍法軍刀,個個奮勇,前仆後繼,不惜踩著同伴的屍體,向上攀爬。
守城叛軍一萬多人,歸宜春王朱拱樤統領,太監萬銳監軍。朱拱樤是第一代寧王朱權第三個兒子的後代,朱宸濠的侄兒輩。四十多歲的朱拱樤正德二年承襲王位,雖然封號是宜春,但他在袁州府的宜春縣卻沒有一畝地的產業,而且他祖上傳下來的產業隨著人口繁衍越分越薄,一家人現在每年靠年俸二千石過活,不過癮。他跟朱宸濠造反,至少可以升一級成親王,親王的祿米比郡王翻了一番還多。一點點非分之想給人生增加十分的煩惱。現在的朱拱樤正煩惱著呢!煩惱是從十五日開始的。從那天開始,他就沒睡過囫圇覺。朱拱樤自從跟著叔叔走上了造反路,對打仗的事就關心了起來。王陽明是個打仗高手……想到王陽明要來,朱拱樤就害怕。十六日一大早,他就派腳快的人到安慶給叔叔報信,求他趕緊回兵來保護南昌。前天的事讓他愁上加愁,他遵照叔叔的部署,派往新老墳場的上千伏兵,損兵折將,抱頭鼠竄回了城裡。這說明王陽明已經打到了南昌城下。朱拱樤為此心驚肉跳了一天,半夜他喝了一碗鎮靜催眠的湯藥,誰知,剛剛做上久違的美夢,他就被來王府報警的萬銳吵醒了。
驚慌失措的萬銳稟報道:「殿下,大事不好了!賊人攻城了!」
朱拱樤睡眼矇矓,脫口而出:「有孤王王叔的消息嗎?」
萬銳哆嗦著說:「殿下,國主怕是,遠水不解近渴呀!」
朱拱樤搖了搖睡意沉重的腦袋,說道:「哦,那就多派兵增援,千萬守好城,得等王叔回來!」
萬銳說道:「殿下,四面城牆,處處吃緊。已經沒兵可派了!」
朱拱樤說道:「沒兵?把老百姓趕上城頭守著!」
萬銳說道:「殿下,守兵都跑了,城裡一片混亂!」
這下,朱拱樤徹底醒了,清醒著的朱拱樤很害怕,他和萬銳一樣哆嗦著:「那、那、那,那可咋辦!」
「報——萬公公!」朱拱樤和萬銳的注意力都被這一聲警報吸引了過去,只見一個校尉過來稟報道,「萬、啊,殿下、萬公公,大事不好!進賢門被攻破了!」
朱拱樤和萬銳同聲驚叫起來。
進賢門城門雖然被填塞的磚石砌死了,也沒擋住義軍。
進賢門被攻破了。六月十四朱宸濠謀反后,三司衙門主官個個被拘押,三司衙門各部門屬官,南昌府、南昌縣和新建縣各級下屬官吏,聽聞風聲,四散各處隱身躲藏。六月二十一,三司衙門主官被釋放一部分。心懷忠義的官員,攻城之夜紛紛潛入街頭巷尾,一見守兵潰退,就趁亂造勢,火上澆油。城中變得更亂了。
一萬多守城叛軍早被墳場敗兵嚇破了膽,進賢門一失,義軍的喊殺聲很快飄遍了整個南昌城。義軍進城后,見穿叛軍軍裝的就殺。一萬多叛軍紛紛扔槍卸甲,一鬨而散。
隨著全城響起的喊殺聲,寧王府後宮內一片火光。寧王府女眷聚在一起,焚火自盡。
上午,王陽明與幕府人員進入城內,緊急安排善後事項。王陽明安排把守王府府門的義軍救火,安排人查封府庫,並在伍文定、邢珣、王懋中、劉昭的陪同下,查看王府火災現場,查獲寧王扣押的三司衙門官印九十六顆。
南昌一戰,擒獲了以宜春王朱拱樤和太監萬銳為首的叛軍一千多人,按照戰前宣傳通告,審查釋放脅從。王陽明親自登門到王城各王府、各將軍府中看望安撫,消除寧王宗親的疑慮,杜絕了朱宸濠在城中的內應。
布政使胡濂、參政劉斐、參議許效廉、按察司副使唐錦、按察司僉事賴鳳、都指揮僉事王玘等,以及在城逃散的大小官員,紛紛到軍門自首。王陽明准許各官員戴罪暫時履行職事,安定地方。 二十一日,提督衙門發布《告示七門從逆軍民》:
一切被寧府脅迫的偽指揮、偽千百戶、偽校尉和護衛及南昌前衛有家屬在省城的人家,各自安心在家,不準逃竄;如有捎信給自家父兄子弟棄惡從善、擒獲首惡到軍門報告者,官府論功行賞;逃回省城自首者,免罪。各從逆家庭,必須每天有一人到城門官處點卯登記。
二十二日,穩定住南昌局勢后,王陽明馬上召開軍事會議,會商下一步軍事行動。伍文定、邢珣、戴德孺、徐璉、王懋中、黃綉、王思等到會。
王陽明說道:「攻城之日,本院接到欽差南京守備的照會,」王陽明手拿一份信稿,「南京守備擔心叛軍攻打南京,請求本院整備軍馬,追襲叛軍。」王陽明放下信稿,拿起另一份文稿道,「這是從安慶逃回來的裘良輔等人的供詞。」王陽明放下文稿,「裘良輔是新建縣一個捐糧監生,他放假在家時,和同鄉為二兩銀子的賞金、一石糧食的口糧參加了叛軍。走到安慶,他心生畏懼,幾個同鄉一同逃了回來,到官府自首。裘良輔供稱,叛軍阻留在安慶,一直攻打不下。各位議一議,義軍下一步是不是前往安慶方向追擊叛王,王中丞?」
王懋中在豐城時就主張追擊叛王,當時他以為南昌糧足兵足,易守難攻,想不到這麼輕易就攻佔了南昌,可見自己確實是老了,思想太保守,但他轉念又一想,保守有保守的好處,至少不冒險。南京守備的照會,是沒有上下級約束的請援信。王懋中沉吟著、遲疑著說道:「依老朽看來,南昌距離安慶,與安慶距離南京,幾乎一般遠近。如果義軍追到了安慶,恐怕叛軍已經打到了南京。是不是緩不濟事,王都堂?」
王陽明點點頭,看向黃綉。
黃綉一拱手說道:「依鄙人看來,如今義軍佔領了南昌,叛軍已經成了無根的游匪。若我們與南京方面前後夾攻,可以一舉消滅叛軍。王都堂!」
王陽明點點頭,看向伍文定。
伍文定說道:「既然南京方面已經有了防備,敝府懷疑叛王還敢去南京。」
邢珣一拱手,道:「南京有了防備,北京也會有王師南下,義軍何必勞師遠奔!各位想想,前有南康、九江被賊據守,一旦義軍北上,必將遭受南康和九江叛軍的騷擾,如果叛王再回軍夾攻,鄱陽湖對義軍就危險了。」
這時,哨探來報:「報——都老爺!安慶叛軍已經南下,要回救南昌!」
王陽明對哨探說道:「知道了,再探再報!」然後對大家說道:「情況有變!大家重新會商。」
邢珣接著剛才的話頭說道:「好了,南京的危險解除了。叛軍並未受到大的損失,義軍只有堅守城池,等待朝廷發兵救援了。」
王懋中道:「守為上計。叛軍主力傾巢而出,這正是南昌城被義軍輕易攻破的原因之一。如今,叛軍勁旅回巢,一定氣勢洶洶。他要奪回老巢,他要拚命。」
王思在豐城會議上的發言被南昌的戰果驗證了,這次他很有信心地說:「一個安慶,叛軍攻打了幾天,無功而返。一則是安慶守城有法,二則證明叛軍的戰鬥力有限。以前,叛軍是靠封侯拜將的妄想在鼓著勁,如今,他們南京去不了,還得回救南昌,甚至在一個小小的安慶前敗下陣來,封侯拜將的美夢已經破滅了,戰鬥力已經打了折扣。王都堂、各位前輩,下官以為,迎擊叛軍,就像當年太祖爺鄱陽湖圍殲陳友諒一樣,我們可以以少勝多。」
王陽明笑眯眯地注視著王思,弟子有出息,是個開心事。
徐璉一拱手說道:「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南昌是叛軍的老巢,他們一定會拚死圍攻。與其困坐孤城,不如出擊!」徐璉是陝西朝邑人,王陽明、伍文定的同年進士。
王陽明點點頭說:「嗯!本院贊成這句話,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義軍既要守好城,又要主動出擊迎戰。目前叛軍前無出路,后無歸途,如喪家之犬。」王陽明說著起身,「本院命令:伍知府、邢知府、徐知府、戴知府,四位知府各領四百精兵,兵分四路,分別沿鄱陽湖岸,贛江南、中、西三條支流河道,北上埋伏,捕捉戰機!」
伍文定、邢珣、徐璉、戴德孺各自抱拳,應聲道:「下官遵命!」
王懋中和伍文定等人離開后,王陽明叫進來雷濟和蕭庾,部署任務。王陽明將半頁紙交給雷濟,吩咐道:「雷參謀、蕭義官,這兩條標語,安排木匠,分別製作成兩類木牌。第一條標語,製作成小號牌子,一尺長半尺寬為宜,至少製作一千塊;第二條標語,製作成大號木牌,三尺長兩尺寬為宜,至少製作一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