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拜訪湛母 送行三弟
第77章 拜訪湛母 送行三弟
正德九年,甲戌年,是百官進京朝覲的一年。朝廷規定,北京之外的官員每三年進京朝覲一次,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紀年中每逢「丑、辰、未、戌」,是進京朝晉的年份。每年的朝覲,從十二月十六日開始,十三個省和兩個直隸地區的文武官員分別到奉天殿外,遙望金鑾殿,給萬歲爺行朝覲大禮。這樣大的排場照例由鴻臚寺主持儀式,鴻臚寺卿親自擔當司儀。不過那是北京的鴻臚寺。南京鴻臚寺卿王陽明來北京只有磕頭的任務。
北京和南京兩個京城的官員,六年一考察,時間安排在紀年中逢「巳、亥」的年頭。甲戌年接下來就是乙亥年。四品以上的官員,可以自我鑒定。王陽明是學聖賢學問的,聖賢鑒定總是喜歡檢討自己的缺點。乙亥年的春節,王陽明在北京。回南京前,他到湛若水家辭行。
湛若水五十歲,王陽明四十四歲,兩位鬢角斑白的半老頭一見面,都是滿心歡喜。王陽明順便拜望了湛若水母親陳老夫人。
吏部尚書是楊一清,最近入了內閣,參贊機務。王陽明自我批評的《自我鑒定》,被吏部認為是道德高尚。
到了五月,王陽明接到訃告,湛若水的母親陳老夫人已於正月三十在北京去世,棺槨正好路過南京。王陽明用白紙包上碎銀子,帶上香燭和瓜果供品,來到江邊碼頭,祭奠陳老夫人。在船上,頭戴孝布的王陽明安慰著湛若水,一身孝服的湛若水悲戚地要求王陽明為母寫祭文,王陽明同意了。
祭奠過陳老夫人,回來的路上,王陽明堅定了回家孝養老奶奶的決心,為湛若水母親寫過祭文的第二天,就寫了一封辭職奏疏《自劾乞休疏》。
六月,來南京看哥哥的三弟王守文要回紹興。在碼頭上等船的時候,王陽明拉著弟弟的手,說道:「三弟,我在南京回不去,你二哥在國子監學習,只有你和四弟在家守著,回去多照顧父親,替哥哥多去看看奶奶。我先後寫了兩份辭職奏疏,想辭職卻辭不下來。」
十八歲的王守文點著頭應承。
王陽明囑咐道:「哥哥歌詩一首,給你送行。」王陽明心情平靜,仰著臉,吟誦道:
弟來哥心喜,弟去哥心悲。不為爹娘盼,哥不讓弟歸。趕上暑熱天,路上多小心。涼茶要少喝,吃飯別過飽。船邊要扶好,岸邊別嬉鬧。收心多靜坐,心靜好看書。理不在聲高,聲高長浮傲。見人少說話,沉默真如愚。交際莫輕率,忠信加謙卑。要修聖賢學,慎獨是根基。慾望嗜好多,弟弟要注意。去年是童子,今夏已成人。在家千日好,爹娘多關照。長輩要尊敬,幼小多關愛。做到這些個,全家都歡喜。學問要做好,去拜王司輿。學問不圖名,只求聖賢心。弟弟記心頭,誦與四弟知。
送走王守文,王陽明迎來了內弟諸用文和內侄諸伯陽。
這個時候,從北京傳來個消息,在南京城裡傳得沸沸揚揚。萬歲爺要派太監,萬里跋涉,學習唐僧去西天取經,去迎請西天的佛菩薩。北京滿朝官員,勸諫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到了金鑾殿。王陽明很納悶,要說西域和尚,豹房裡天天圍攏在萬歲爺身邊的,就有一百多號。這些僧人經常見聖顏,朝臣們只有初一和十五才有機會在承天殿見一見聖上,哪天萬歲爺沒興趣,初一和十五都不一定能見得著真龍天子。萬歲爺幾年前已經被封為大慶法王、自在大定慧佛了。自己就是佛了,還要去西天請佛菩薩?
去年萬歲爺為新建乾清宮,增加天下賦稅一百萬兩。今年剛過了年,北京、南京和山東就鬧飢荒需要救濟糧。去西天迎請佛菩薩的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又得花費一大筆銀子。這不是雪上加霜嗎?不行,得勸諫!鴻臚寺本來就是清閑衙門,平白吃著朝廷的俸祿已心裡有愧,遇到朝廷有事,再膽小不敢勸諫,就更不合自己的脾性。王陽明知道當今萬歲爺耳根子硬,聽不進去忠言,說不定自己又會像正德元年那樣,又廷杖又貶官。貶官就貶官吧,最好是罷官,罷了官,正好回家孝養老奶奶。
王陽明學佛幾年,學儒幾十年,要寫儒和佛比較的文章,最有心得。兩千字的《諫迎佛疏》,一氣呵成。奏疏寫好了,去西天迎請佛菩薩的大隊人馬已經上路了。奏疏成了馬後炮,沒用。王陽明正要把奏疏扔掉,正好趕上王嘉秀和蕭琦來辭行,他們要回湖廣老家。等兩位弟子行過禮,王陽明笑著說道:「我剛寫了一篇奏疏,本打算勸諫去西天迎請佛菩薩的隊伍,只是隊伍已經上路了,奏疏派不上用場了。奏疏沒用了,文章還有用。正好給你們,實夫,你抄去好好看看。子玉,你喜歡神仙,文章雖然是說佛的,與神仙一個道理。你也看看!」 王嘉秀接過來《諫迎佛疏》,與蕭琦兩個人一起閱讀起來。
王陽明介紹道:「這篇奏疏的主題就一個,西天的佛,是我們東方的聖人;我們東方的聖人,就是西天的佛。西天的佛,修行要爬雪山,過草地;我們東方的聖人,在屋子裡端坐,不出門,就把天下治理好了。說到神仙的長生,堯帝活了一百二十歲,舜帝活了一百一十歲。」
王嘉秀抬頭問道:「夫子,傳說,您要去國子監當大司成。什麼時候到任?」
國子監祭酒雅稱大司成。
王陽明笑道:「那只是傳說。楊侍御舉薦過,奏章被內閣壓住了,沒有上報。」
蕭琦遺憾地嘆息道:「夫子要是能去國子監,我們的心學會傳播得更快,會幫助更多的人!」
王陽明沉默了一下,說道:「我們自己好好修學,給天下人做個榜樣,就是傳播。你們回去,就等於心學的種子撒到了你們辰州和常德。」
王嘉秀和蕭琦鄭重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