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格物致知 迎刃而解
第44章 格物致知 迎刃而解
戊辰正德三年六月望日
晚上就寢。
右側卧,很放鬆,進入無念狀態。不經意間,腦袋中「叭」的一聲,好像什麼東西爆炸了,很輕微,卻很分明,一瞬間的事,隨著這「叭」的一聲響,從我心中爆發、瀰漫、擴散出來一種明亮的光芒,這光亮黃色中雜有藍色,明亮而柔和。這光一閃即逝。這是怎麼回事?雖然莫名其妙,我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驚慌。我的整個身心安住於這種狀態中。我雖然閉著眼,卻能覺知到周圍瀰漫著橘紅色的光芒,整個世界都處於這種柔和、舒適的橘紅色光芒中。周圍的聲音歷歷分明。
戊辰正德三年六月十六
晚上就寢。
很快入睡。睡眠中聽到王金在說話:「這裡種的稻子,沒有老家的好吃。」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他們的說話聲了。以前聽到說話,我會出定聽一聽,後來發現,他們根本沒有說什麼話,這不過是他們睡夢中的心意識罷了,被定境中的直覺捕捉到了。有時候在定境中,我還能覺知到他們起身跑出洞,其實,跑出去的只是他們的意識。
我保持著這種淺定的狀態,心裡有些念頭,念頭提出問題,直覺回答問題。念頭問:《孟子》中說的「盡心」「知性」,究竟什麼樣子?直覺答:所謂盡心,就是沒有意念和念頭的心境,因為沒有了思維的限制,心變得無邊無際,就是陸九淵先生說過的「我心即宇宙」,這是先賢體證過的,以前自己沒有親身體證,根本不相信。所謂「知性」,盡心時的心量就是這個性,在人身上,就是圓坨坨光灼灼的光團,就是人身太極。盡心知性,就是大光明境。
念頭問:什麼是誠的境界呢?什麼是貞的境界呢?直覺答:這不過是一個東西的不同叫法,就像我本名王守仁,表字伯安,號陽明子,陽明子是道家的叫法,佛家的稱謂是王守仁居士。同樣的道理,「盡心」的境界,佛家叫「不思議」,道家叫「虛靜」,儒家叫「誠」、叫「貞」,俗家叫「開心」,《易經》中叫作「易」。二程夫子叫什麼呢?對了,他們叫作「理」。這是不是說「理」就是「盡心」呢?可以這樣說!這就是說「我心」就是「理」,簡單說來,就是「心即理」。
還有一個叫法「中」,也是這個「盡心」的境界。
「心即理」,這可是一個新說法。「盡心」從哪裡來的呢?從「靜」中來的。「靜」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從「定」中來的。怎麼算是「定」呢?心意專註就是「定」。怎麼算是「靜」呢?前念已逝,后念未來,中間這個無念無慮的清凈心,就是「靜」。這是《大學》第一段的功夫階梯。過去天天讀這些,可以倒背如流,但是沒有真正的體證,經典語句是語句,自己是自己,水油兩層皮。現在,我可以說,自己知道了。什麼是「安」呢?「安」就是知而不守,任其自然而然,綿綿若存。具體反映在身心上,頭頂清涼,渾身輕若無物,身心柔潤,處於一種不可言狀的舒適中,就是心安身安。什麼叫「慮」呢?就是不思而得,不動思維念頭,一切卻明明白白,可以叫直覺。最後的結果是「得」,得什麼?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失去了很多,失去了什麼?失去了心體上的塵垢,恢復了心體本來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光明,失去了憂愁煩惱,失去了怨天尤人,失去了貪婪嗔恨,失去了愚昧無明,得到了身心安泰,得到了無畏無懼,得到了無缺無失、沒有一絲一毫虧欠的圓滿富足。還怕死嗎?心體融入了宇宙中,還怕什麼死!宇宙只是安住在永恆的一個點上,既沒有昨天,也沒有明天,哪裡還有個死呢?
「得」,就是明德。整個天下都是一心,山河大地,萬事萬物,一草一木,雞狗牛馬,甚至小到一個螞蟻,都是心裏面的東西,人會不親它們嗎?有「明德」,自然就會「親民」。那什麼是「至善」呢?至善就是時時處處處於這種「明德親民」的境界中。
真想不到,心竟然有這麼大的量,天地不缺絲毫,心就完美無缺,心,是天地間最富足的主人。
過去為什麼那麼傻,會去格竹子呢?《大學》的「止、定、靜、安、慮、得」,我走到了「明德」和「親民」,只要我功夫純熟,一定可以達到至善。過去格竹子,現在想想真是可笑。「格物致知」,「格」什麼物?格去心中的雜念就是「格」,讓心中的雜念頭和歪念頭,變純變正,就能「致知」。
既然《大學》「格物致知」有這麼簡單的捷徑,為什麼程夫子卻說《大學》是道德修學的入門功夫呢?是不是登天梯子,有直梯,有斜梯,有膽有識的攀登直梯,像六祖慧能大師,這種方法叫頓悟;膽小力弱的人爬斜梯子,像神秀大師,這種方法叫漸悟。是呀,十個指頭伸出來都有長短,人的智力體力確實有差別,要不為啥有的人短短几年從最低層級,噌噌爬到了位極人臣的地位,有的人一輩子一直做一個小小的書吏。《大學》是為了修身,書中明確說,從高高在上的聖天子,到不分白天黑夜一年四季忙活在地頭田間、大字不識的升斗小民,都要學《大學》,學修身。我得承認,我是個聰明人,是個有智慧的人,之所以以前格竹子能格出一身病,是方法路徑不對,是我當時過分崇拜先賢的緣故。現在看,朱熹先生這種格遍天下萬事萬物的路徑,自己這個有智慧的人走不通,那些鄉間耕讀傳家的鄉紳小民,更走不通。但是《大學》怎麼讓小民修身呢?古人記錄《大學》這冊修身總結,總得有個讓小民們修身的方法吧?過去孔聖人刪減詩書,態度是很嚴謹的。既然朱熹先生這個「格物」方法不可取,那就意味著朱熹先生改了《大學》的結構,並私自加進去了章節,也是不可取的。要破解這個修身方法,還是得從古本《大學》下手。
在《大學》的第一段,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句,這裡《大學》文本中出現了第一個「物」字。「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是「近道」,不是見道,更不是得道,這意味著沒有「明德」,只是接近了。從我的體證看,順著「止、定、靜、安、慮、得」這六級台階,是可以見道的。由此可見,第一段中,「物有本末」以上兩節,自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功夫有境界,完全可以見道、得道。它與「物有本末」以下四句沒有多大關係,那四句只是說「近道」,這要比前九句低一個層次。這四句應該是啟下段的,即: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以上古本《大學》第二段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的八目。我是從《大學》第一段中「止、定、靜、安、慮、得」這個功夫階梯走過來的。「格物」對我來說,只是格去心中的雜念,正一正念頭,念頭一純,直接達到「直覺」智慧,根本不需要後面的「誠意」和「正心」,這無疑是頓悟,是捷徑。現在既然我要立志傳佈道學,教育學生,學生有快有慢,就需要摸索出來這個漸悟的方法門徑。既然「物有本末」以下四句只是為了啟第二段,那就要與第二段聯繫起來看。第二段中的「格物」,說不定格的正是這個「物有本末」中的「物」。要格的這個物究竟是個什麼物呢?確定不是朱熹先生說的萬事萬物,那就意味著應該是一個很簡單的「物」。「物有本末」,此「物」是「身、家、國、天下」,身是根本,家國和天下是末節。古本《大學》第三段說得非常明白,修身是「本」,知道了這個,就是「知本」,就是「知之至也」。
「事有終始」,是什麼事呢?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事,這是事業,其中修身是開始,齊家、治國和平天下,是之後的事,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所以說終始,不說始終。
我知道了!
我出定了,待我疾步走出洞外,一輪圓月直掛中天,萬籟俱寂,四野祥和,天地和諧圓融,我在這一圓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