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王陽明(全集)> 第21章 再游西湖 重訪寺院

第21章 再游西湖 重訪寺院

  第21章 再游西湖 重訪寺院

  弘治十六年(1503)春,三十二歲的王陽明來到杭州。省城杭州是故地重遊,十一年前,王秀才從這裡取得了功名,浙江省壬子年第七十名舉人。杭州不僅是老家餘姚進京的地理橋樑,也是王陽明進京步入仕途的科舉橋樑。這次來杭州,王陽明再次面臨著把杭州作為橋樑的境遇,此岸為人世,彼岸為仙界;橋這頭為紅塵,橋那頭是空門;河這邊是有,河那邊是空;水這面是親人,水那面是路人;這邊有親情,那邊是空性;這邊有摯愛,那邊是慈悲。王陽明正徘徊在橋面上,他想走向空,但他感情上放不下有,他想跟著感覺走,但在理性上他處於兩難境地。這次,王陽明落腳於杭州西南大慈山上的虎跑寺。


  入住虎跑 拜訪妙有

  虎跑寺原名大慈定慧禪寺,這個名字含義豐富,有大慈大悲,有戒、定、慧三學,又是禪宗寺院。王陽明讀《壇經》知道,《壇經》成書的因緣就是廣東韶州刺史祈請六祖慧能大師說法的記錄。可見,過去不少官員遇上難題,喜歡找法師諮詢。梁武帝時,陶弘景高卧深山,做紅塵的政事顧問,號稱山中宰相。歷代皇宮內院和金鑾殿上,都曾有和尚、道人出沒,不少皇帝還拜和尚為國師。為什麼會這樣呢?王陽明心裡忖度著,是不是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置身紅塵外,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得更清楚?

  虎跑寺方丈法號妙有,自稱八十歲,有人說九十歲,看起來七十歲。妙有法師在方丈室接待了客居寺院的王陽明。


  王陽明一直念念不忘在宛委山陽明洞天自己丟掉自己的那次經歷。拜見妙有方丈時,官場上俗套的言語寒暄被省掉了,他開門見山地請教道:「敢問老和尚,俗人去年秋冬在紹興會稽山修行,在一次靜中竟然丟失了自己,空掉了自己。去年在九華山,聽無相寺性空法師開示說,天地間地、水、火、風四大皆空。自從去年空掉自己后,我心中的親情空沒了,愛心變淡了,自覺人世間沒有一點可留戀的。老祖宗說的天、地、人三才,怎麼會變空變虛了呢?這就是道嗎?還請老和尚慈悲開示!」


  妙有法師笑眯眯的,眼神純凈得像個孩子一樣,他笑著問道:「年輕人,你說你空了,是誰在和老衲說話呢?你說空了,你是在和誰說話呢?」


  王陽明剛進方丈室時,就覺得室內非常舒適。現在與老方丈對坐,他明顯地感覺到了老人渾身飄散出的一種淡淡的檀香味,這種馨香瀰漫在室內,讓王陽明覺得自己的頭頂清涼輕安。妙有法師純真純凈的笑,讓王陽明自覺好像被這種笑融化掉了似的。老人的問話問住了王陽明,是呀,既然世界都虛幻了,誰在和誰說話呢?

  王陽明心裡一片空白。一直以來自認智慧也被公認聰明的王陽明,不可能有解答不了的問題呀。王陽明急中作答道:「這就是說沒有空掉。既然沒有空,那就是有了,自然是我和老和尚您在說話呀。」


  妙有法師一直笑眯眯的,靜靜地笑看著王陽明,聽王陽明答完,他緊跟著問道:「年輕人,有也不是道呀!你想想,一百年後,老衲和你又在哪裡呢?」


  王陽明猶豫了一下,試探著回答道:「那還是空掉了,四大皆空。這是佛家的看家說法呀!」


  妙有法師緊跟著說道:「空也不是道,道豈能是空道。」


  王陽明隨口答道:「那就是不空不有。」


  妙有法師緊跟著問道:「不空不有是什麼?」


  王陽明脫口而出:「不空不有是妙有。就是法師您的法號。」


  妙有法師不等王陽明話音落地,急促地問道:「妙有是什麼?」


  王陽明脫口而出道:「妙有就是法師您。」


  妙有法師不給王陽明思考的餘地,句句緊逼,緊接著問道:「我是什麼?」


  王陽明這下沒有了答案,他結結巴巴道,「您、您……」


  妙有法師不等王陽明思考,又追問道:「快說!快說!」見王陽明要張嘴,伸手托著王陽明的下巴,嘴中催促道:「快說!快說!」


  王陽明心中沒有答案,他的下巴還被妙有法師一隻手托著,法師托得緊緊的,他雖下意識地要張嘴,卻張不開嘴。這邊妙有法師還在急迫地催促:「快說!快說!快說!我是什麼?」


  王陽明心中一片空白。妙有法師拿開了托在王陽明下巴下的手掌,還在催促道:「我是什麼?」


  王陽明下意識地嘴唇略張,似開未開時,妙有法師一巴掌拍在了王陽明的頭上,下手重重的。這一掌拍得王陽明眼冒金星,他還沒清醒過來,只聽妙有和尚問:「我是什麼?」


  王陽明打了一個激靈,直覺一下失去了自己的身心,心開義解。王陽明心中一下子充滿了莫以名狀的喜悅。喜悅中的王陽明也不答話,起身撲通跪在妙有法師腳前,咚咚咚,連磕三個響頭。


  王陽明起身端坐在座位上,笑眯眯的;妙有法師在座位上一直笑眯眯的,一老一少就這樣靜靜地坐著,間或對笑著互看一眼,沒有誰再說一句話。方丈室內的氣氛靜謐著、安詳著、和諧著、馨香著,一老一少清凈的心性融合在了一起,一起靜謐著、安詳著、清凈著、馨香著、喜悅著……


  就這樣靜靜地坐了半炷香的工夫,妙有法師笑眯眯地吩咐道:「近前來,到跟前來。」王陽明乖乖地、輕緩地移步到妙有法師跟前,妙有老人伸手從袖口掏出一方手帕,輕輕拭去王陽明剛剛磕頭時前額上沾上的浮塵,笑眯眯地吩咐道:「去吧!這才是剛剛上路,要在生活中去磨鍊去摔打,見道可以是空門,證道、行道必須到紅塵中去。去吧,孩子!」


  王陽明再次跪倒,再磕下三個響頭,飄然出門去了。


  西湖美景 魅力千載

  心中充滿著莫以名狀喜悅的王陽明邁著輕快的步子,陪著有事來杭州的王文轅,遊覽西湖美景。二人漫步在白堤上,欣賞著沿途美景,緬懷著唐代先賢白居易。


  王陽明感慨道:「司輿兄,回想我們大唐盛世,雄才輩出,那是一個多麼輝煌的時代呀,像一盤棋,棋盤上清一色的車、馬、炮,個個是英雄豪傑。文人不僅僅是文人,握筆,詩興勃發,氣勢豪邁;揮劍,躍馬殺敵,鬥志昂揚;從政,疏通水利,避害興利,萬民擁戴。做人如是,也不枉活一生。」 王文轅打量著來杭州前還一心要出家避世的王陽明,疑惑地慢條斯理地問道:「怎麼,伯安,又留戀紅塵了,大丈夫要出山了?」


  王陽明自嘲地笑了笑,回答道:「你看,白居易前輩,號稱香山居士,當杭州刺史時修築的大堤,造福了百姓幾百年。『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王陽明吟誦的白居易的詩句勾起了王文轅的雅興,王文轅吟誦起了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王陽明靜靜地聽著,聽到最後,也跟著吟誦,二人同聲吟誦道:「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吟誦完畢,王陽明感慨道:「司輿兄,你看看,蓬萊不僅僅在東海,我們西湖中也有。不僅僅西湖,還記得我們在山上唱誦過的《逍遙仙》嗎,『山山水水皆蓬萊』,心凈何處不凈土呀?」


  王文轅指著腳下的蘇堤回答王陽明道:「伯安,陽明山人,陽明居士,我們腳下,是蘇東坡居士修築的大堤。看來古往今來心裡乾淨的居士,不用去空守枯廟,而是專門在人間幹些修橋補路的好事了。」


  王陽明介面道:「司輿兄,人身是座廟,心是修行客。修行只修心,修心不修廟。何處不是心?何處不是廟?東坡修堤是修心,香山修堤是修廟。」


  王文轅笑著慢騰騰地說:「伯安,耍起繞口令來了,你別把我繞糊塗了。你是棋盤上的車、馬、炮,我不過是棋盤上的小卒子。」


  王陽明笑著說:「你是教書先生,歷朝歷代的車、馬、炮無不出自你們的門下。」王陽明邊欣賞湖上風光邊說,他心情愉悅,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了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王陽明扭頭看著王文轅,說道:「現在看這兩句名人名句,也並非盡善盡美。西湖天然出芙蓉,何須淡妝濃抹;自然美如畫,不用著一墨。東坡居士多餘這一抹。」


  二人來到岳王廟。王文轅搖頭嘆息道:「伯安,幸虧西湖水清澈,洗盡忠烈一世冤。這西湖算是與忠烈有緣,南岸於少保,北岸岳武穆,曠世雙豪傑,隔代兩冤案。英雄代代有,奸臣總相伴。」


  王陽明二人雙雙肅立,向岳飛塑像三鞠躬,之後一起激情地吟誦《滿江紅》。吟誦完畢,王陽明說道:「司輿兄,統帥要氣勢,你看《滿江紅》岳武穆這氣吞山河的氣勢;文人講氣節,你看於少保《石灰吟》。」王陽明隨口吟誦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王文轅嘆息道:「自古英雄惜英雄,於少保早年拜謁岳王廟時寫過一首《岳忠武王祠》,感嘆前輩的命運,想不到後來他自己竟然也……」


  王陽明站在四個鐵像前,搖了搖頭,對王文轅說道:「司輿兄,你說奸臣天生就是奸臣嗎?」


  王文轅搖搖頭回答:「誰也不是從娘胎里出來就五毒俱全的。好人是教出來的。」


  王陽明笑著說道:「你倒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好人確實是學出來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念之差,好人會變成壞人。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不住,就落得個……」王陽明說著,指了指四個鐵像,「遺臭萬年的下場。」


  王文轅大聲向那裡吐了口痰,說道:「壞人遭殃罪有應得,好人遭難實在可嘆!古有比干,今有于謙。危難出英雄,英雄多遭難。寧要清明時節的平庸,不當危難時的壞蛋。」


  王陽明沉思著回應道:「只有英雄才能擔當大義。大義當前,成仁不懼殺身,才能仁義兩全。剛才我在於謙於少保墓前,作了一副對聯,你給評判一下: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忠骨,我來湖岸吊英賢。」


  王文轅點了點頭,評判道:「伯安,你這副對子,不僅僅適用于于少保,也適用於岳武穆,兩位前賢都是仁人志士。傳說於少保被冤入獄后,沒有絲毫怨天尤人,而是心平氣和地走上刑場。大丈夫不僅僅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擔當道義,在生死面前,也能做到安然面對。」


  王陽明說:「道德之士,已經解脫了生死。你聽聽於少保的《觀書》詩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這是程頤夫子說的君子學問成熟的境界:身心朗朗,廓然大公,沒有一點私意。天地就是一本無字書,抬頭觀天晴空萬里,俯首看湖,碧水茵茵。」


  王文轅因言仔細觀察王陽明,發現王陽明身姿輕盈、身心愉悅,已經有了出塵脫俗的純凈氣質,他不由得讚歎道:「伯安,你氣質變了,渾身洋溢著道德氣象。幾個月來,你已然跨越了千山萬水。」


  王陽明淡淡地一笑答道:「氣質變化一定有,只覺得身心喜悅,無憂無慮。道德氣象還不敢說。弘治十二年參加會試時,有道論說題,論『志士仁人』,我就是以於少保和岳武穆為榜樣來論述的。我還記得當時做有文章警句:『志士是把握得定,仁人是涵養得熟。』我自覺涵養還不夠熟。」


  王文轅恭喜道:「你看這湖面,春生青蓮,秋出蓮花,春華秋實,瓜熟蒂落。」


  王陽明淡然一笑,笑容像出水青蓮一樣乾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