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準備鄉試 杭州中舉
第9章 準備鄉試 杭州中舉
弘治三年,即1490年,這年的年夜飯,爺爺王倫吃得很稱心,這碗飯是長孫媳婦親手敬奉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兒子狀元及第,封贈三代,給他這位一輩子連秀才圓領衫也沒穿過的老童生,連升三級,他也得以套上了喜慶的狀元紅袍。兒子王華還替他這位做兒子的盡了孝道,給先考槐里公贈爵修撰官號。自己修了一輩子道,道渺渺幽幽不可見,只見子子孫孫滿廳堂,知足吧!放心吧!撒手吧!
王守仁第二次經歷生死離別,第一次是賜予他生命的母親,這一次是從小愛護他關心他的爺爺。娘親,爺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昨晚上還吃湯圓呢,昨晚上還說想見見重孫子呢,昨晚上還說盼著孫子金榜題名呢……
在北京,王華年前就得到了父親病重的家信,他心裡一直為父親的病擔憂著。請假申請早早呈遞了上去。翰林院掌院學士念他心懷坦蕩,做人做事本分,有意壓下了他的請假報告,他馬上服滿九年任期,再過兩個月,就可以自動升職了。丁憂為父守孝的假期長達三年,有些不肖子孫,為了早一天陞官,故意隱瞞爹娘的喪事,但在王華心裡,爹娘比官帽子重要。一接到餘姚報喪,王華立即踏上了奔喪路。好在皇帝他老人家把孝道作為國策,考評官員時,僅孝道有一票否決權,甚至對私自掛冠而去、不辭而別奔喪的文職官員,也一概不予追究。
王華偕姨太太楊氏,三歲的女兒王守讓,回到餘姚,要為父守孝二十七個月。孝順的王華,認真研究朱熹先生的《家禮》,按圖守孝:墓地搭茅棚,身披粗硬的麻衣,吃飯喝水不沾腥葷,晚上枕著磚頭睡,三年杜絕房事。
他給自己制定了三年守孝的任務,給兒子制定了兩年準備、三年應考的科舉計劃,並為此成立了王守仁應考輔助小組。
學八股文 備戰鄉試
王守仁應考輔助小組成員如下:名譽組長王華,組長王袞,成員包括,堂叔王冕,同門叔叔王階、王宮和姑父閔牧,以上人員負責文化教育。後勤保障:楊姨娘和諸翠。王華為父悲傷,忙於守孝,只能給兒子作一次動員報告。叔父和姑父,有老秀才、老童生(沒有考上秀才,沒有功名的讀書人),雖然屢考屢敗,但是有句俗話,久病成醫,久敗成師,他們雖然不知道怎麼考好,但是不缺失敗的教訓,很熟悉怎麼考不好,這些人失敗的教訓,都想趕緊傳授給王守仁。叔父姑父本來沒有膽量輔導狀元公家的大公子,但是王華也是科舉戰場上屢敗屢考的最後微笑者,他相信這些親戚只是暫時的考場失意者,他們有能力輔助兒子。
動員會開始了。
王華:「第一,為什麼讓你在家學習,而不是去縣學府學?」
「按我朝慣例,科舉是官員出身的正經途徑,府學教授,從九品,位居品官的末流;縣學教諭,不入流,這些教育崗位上的管理者,舉人們不屑於出任,進士們更不用說了,連追求上進的國子監學生也不願干,沒辦法,哪些人來干呢?論資排輩熬年限的歲貢生們,沒有別的出路,他們只好來管理教學。所以,我們成立應考家庭輔助隊伍。你德章叔叔他們,學識和經驗很豐富。」
「第二,學習態度,既要勤奮努力,又要講究方法技巧。你很聰明,這個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成功人士中往往有不少並不聰明卻踏實認真的人,相反,很多人聰明反被聰明誤。方仲永的故事,你也聽說過,為什麼他年少聰穎,終泯然於眾?做事要有個計劃章程。列出學習日程表,詳略兼顧,要有兩年期限和一年期限的大規劃,要有半年和三個月的中等計劃,以及詳細到每個時辰的每日細則。這些你要向你叔父姑父多請教,爭取做到努力學習,善於學習。」
「第三,每天做總結日記,有功記功,有過記過。這是學習態度的問題,本來可以歸於第二條,因為重要,特意單列出來。這個有益於品德養成。具體要求就是:每天晚上臨睡前,總結一天的收穫和失誤,知識學習要總結,誠意正心方面也要總結。我一直堅持的做法,就是每晚上記錄功過,這一天有啥好的作為,甚至好的想法,就自我鼓勵,這個可以不做筆記;相反有啥不好的作為,甚至不好的想法,記錄下來,自我反省、自我剋制,甚至自我懲罰。一段時間,集中精力,克治一個毛病。一個毛病一個毛病克治,沒有毛病了,剩下的都是善了,就成仁了。這個每晚臨睡前的總結,有助於你知識、智慧和身心的全面發展。」
「第四,摸索規律,利用規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既是約束人的條條框框,也是幫助人條理清晰的蹊徑,甚至是訣竅。科舉考試,不出『四書五經』範圍,看是千頭萬緒,實有規律可循。要善於抓住核心,叫主題思想也行,核心一抓,綱舉目張。學問學問,多學善問。向書本學習,學知識,學智慧;向老師學習,學經驗。善問,問自己,問書本,問老師。小疑問,小進步,大疑惑,大覺悟,沒有疑問,不進步。學問越深,複雜問題會變簡單,一本書可能就濃縮成了一句話,甚至一兩個字,先說『四書』,比如《論語》,要學會一個『仁』字;《大學》,要知道『修身』;《孟子》,學會一個『義』字,方法是『盡心』;《中庸》,認識一個『誠』字,關於誠字,也就是婁一齋先生教你的那個『敬』字,這個『誠』字是《大學》『明明德』的方法。再說『五經』,比如萬經之首的《易經》,要掌握八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書經》,要了解什麼是『中』;《詩經》,重點三個字『思無邪』;《禮記》,核心是秩序;《春秋》,要學會分邪正。」
「第五,學好八股文,走遍全天下。這一條本來屬於第四條的內容,但是因為是科舉的核心內容,所以要重點提出來。這個,我考了好多年,這幾年蒙聖上不棄,幾次參與會試和廷試的封卷、閱卷和審卷工作,對科舉有自己的體會。剛才向你介紹了『四書五經』的題眼,那些核心是書本的題眼。考場上會考的文章題目,都是『四書五經』里的一句話或者幾句話,寫文章一定要以這一句或者幾句話為題眼,最終不能脫離中心,行文要環環相扣。這就要求做文章的人一定要熟讀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
「八股文結構嚴謹,多看欽定本範文,分析揣摩,自己心裡要形成一個清晰的結構和層次,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最後束股,師出有名,層層遞進,該對偶對偶,該排比排比,最後前後呼應,層次分明。學會八股文,你就學會了思路有條理、有規範,對今後的學習和做事大有裨益。以上講的是結構,文字上言簡意賅,不求華麗,意在說明問題,目的是考察處理政務的能力。」
「方法是,看範文,學技巧,不貪多,精研幾篇,學習解剖麻雀,條分縷析,庖丁解牛,力爭遊刃有餘。」
「第六,聖賢學問和科舉功名,相輔相成。你胸懷大志,要學做聖賢,這是好事。要知道,聖賢首先要是一個好人。要做好人,就要遵循人倫規範。你爺爺臨終囑咐你,盼你學業有成。科舉功名就是學業有成的標誌,有了功名,掌握了資源,你就可以干更多的事。聖賢是在為大眾服務中成就的。要做到,思想上不忘做聖賢這目標,行動上要主攻科舉,有先有后,先取功名。」
最後,王華喝口水,對著側室楊氏吩咐道:「這兩年給伯安調整好飲食,注意營養,但口味宜清淡。」
王華最後對王袞囑託道:「德章,你後年和伯安一起,再考一次。有功名榮身,也是對父親行最好的孝道。上一屆江西鄉試中,有一對父子同登秋榜,被傳為美談。如果你們叔侄共攀秋魁,也會成為我們餘姚的一段佳話。兩年時間,時間雖說還算寬鬆,思想上可不要放鬆,散會後,製作一塊倒計時牌,時時督促提醒伯安。」
最後,王華對三位堂弟和妹夫一一拱手,朗聲說:「各位辛苦,拜託各位了!」
王守仁在幾位長輩的協助參考下,很快制訂出了一個兩年計劃,名為《學好八股文迎接鄉試挑選》。
在前幾個月的輔導過程中,幾位叔父和姑父既高興又慚愧,高興的是侄子進步快,慚愧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學問上,侄子很快變成了老師。
王守仁白天與叔父同學「四書五經」,埋頭於《科舉範文》和《應考指南》;晚上挑燈自學,讀諸經子史,《史記》《文心雕龍》等。
按照王華的教導,他製作了日記冊,著力做《功過錄》。每日的《功過錄》像一把掃帚,掃除了他心頭不少的垃圾。
臨上考場 諄諄叮嚀
弘治五年,1492年,王守仁二十一歲。
春天的時候,父親王華結束了清苦堅韌、歷時二十七個月的丁憂守孝期,要啟程赴京繼續他的陞官事業,臨行前,他檢查了兒子的應考準備情況。
父子二人,父坐子立,父嚴肅子恭謹,進行了一場語重心長的談話。
王華:「你的學習準備功夫做得還比較紮實。從這幾篇習作看,形式上,布局謀篇結構清晰,段落之間關係嚴明;內容上,知識面視野開闊,知識點細緻入微;語言明快,思路流暢,只是在選詞造句上稍顯華麗,有些賣弄小聰明的心思。對你的學問,為父是放心的,你也要樹立信心,大膽應考,小心準備。小心什麼呢?朝廷選拔的是政治幹才,需要的是實幹家,不是文學才子,所以,語言上不要浮華,要樸實。」
「為父把鄉試情況簡要介紹一下,你好做到心中明白,考場不慌。鄉試主考官兩人,同考官四人,過去,一般選聘府學教授和有實學沒有功名的儒士,這些人官卑位低。六位考官,十天期限,要評判上千人、幾千份的卷子,有的時候難免敷衍塞責,只看開頭和結尾,說這個是要提醒你,一定注意,文章開好頭結好尾,講究龍頭鳳尾。三場考試,第一場『四書五經』八股文最重要,后兩場策論只是個參考,考官們沒時間細看,這個不是說你可以忽視后兩場,而是第一場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卷面字體要工整清晰,有些考生蠅頭小楷,像螞蟻爬,有些考生滿紙墨疙瘩,考卷上像趴著幾個屎殼郎,看得謄寫朱卷的生員們眼冒金星,這種情況下,他們難免會抄錯,結果就是考生吃虧。」
「你聰明,但記住,不能耍小聰明,中舉是目的。第一場『五經』兩道題,『四書』一道題,你只需選你的本經《禮記》,別的不要管。不要貪多逞能,誤了正事。」
「考場門禁森嚴,會布崗設哨,搜身檢查,考棚號房一號一個軍丁把守。舞弊者大門外當場戴枷示眾。我們準備充分,光明正大,沒必要搞小動作。」
「考前放鬆身心。功夫在平常,臨考不必抱佛腳,甚至去杭州可以不必帶書,只管散步靜心。」
「飲食上,俗話說,吃得太飽腦昏沉,腹中空空腦筋清。考試前,飯菜只需吃到八成飽。如此一來開卷才能才思泉涌,下筆有神。」
「提前十天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考卯時入場,寅時就要起床。」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要大膽,二要小心!為父在北京等待你的好消息。」
王守仁:「不肖兒多謝教誨,兒一定謹遵父教,力爭不辱門庭,以慰爺爺他老人家在天之靈。」 趕考船上 各說命運
考生資格先行預選,一是省按察司提學官會同當地府、縣父母官,從府學和縣學中選拔優秀生員,二是兼顧社會上的優秀儒生。浙江全省七十五個縣,五百三十萬人口,讀書人多,朝廷下達的舉人指標只有九十六個。粥少僧多,競爭激烈。好在這是在為國家輸送人才,候補舉子們的應考車船、食宿和考務雜費,由地方財政支付。
鄉試考試時間,每年固定,被稱為秋試,三場考試,定在三天,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這日子選得很顯人文關懷,秋高氣爽,冷暖適宜。考生們要提前一周到杭州,熟悉環境和適應風土。
餘姚考生王袞、孫燧、謝迪、魏朝端、王守仁等由政府官船護送到紹興,從紹興東關驛,轉乘紹興通往杭州的夜行船,夕發朝至,天明從杭州西興驛登陸。
同船候補舉子魏朝端是王守仁同學。秀才孫燧,秀才謝迪,以前有所耳聞,但因為年齡差距,彼此交往少,現在五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緣分,都成了朋友。四十四歲的王袞,三十三歲的孫燧,二十六歲的謝迪,二十一歲的王守仁,二十二歲的魏朝端,大家免不了交流讀書心得。
王袞:「很慚愧!這是鄙人第六次參加秋試。德成,你也參加兩次了,于吉,你也體驗過一次了,你們有些啥感受呀?」德成是孫燧的字,于吉是謝迪的字。
孫燧:「德章兄,多謝你前兩次提供應考經驗。我第一次應考時,心裡緊張,發揮不穩定,腦子遲鈍,文章寫得不流暢,得一句一句往外擠,寫出來總覺得文不對題、詞不達意,又手足無措,糊裡糊塗。第二次,不慌不忙,自認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只怪自己學識不成。積累經驗教訓吧。」孫燧個子不高,精瘦精瘦,眼神堅定、機警。孫秀才生辰八字五行缺火,老輩人為了求得金木水火土平衡,給他補火,起名燧字。燧是邊境長城上報警的烽火。這個名字影響了孫燧的性格和人生,在家是家庭的看家犬,晚上睡覺很輕,很警覺,床前老鼠深夜悄無聲息的散步聲,在他耳朵里幾乎是千軍萬馬的操練聲。名字這把火經常燒得很旺,煅燒的目的,老輩人也很明確地賦予在他的表字中了,就是「德成」。三十多年來,他就像景德鎮的瓷器,被千燒萬煉得很精神,身體精瘦,品行精粹,連眼神都很堅定。
謝迪:「我第一次參加時,可能是緊張,總是想小解,剛解了手坐下,馬上又想解手,幾乎沒有消停過。號房門口把守的那個軍丁,時不時伸頭往號房裡看,估計是懷疑我搞什麼小動作。按說,我的八股文習作,都是我哥哥一句一字審改的,水平還不至於拿不出手。但是第一次應考,為文的思路被一次一次的小便沖跑了。」謝迪是謝遷狀元的二弟,兄弟相差十八歲。謝迪沒有他哥哥大氣,個子不高不低,身材偏瘦,有些謹小慎微,甚至神經質。
王袞:「這考官一人一個脾性,所好各異;考生文章,風格五花八門。有的喜歡蘇東坡的豪邁氣勢,有的醉心辛棄疾的冷峻悲蒼,有的痴迷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的迷戀李清照的怨女情懷……誰知道自己的文章,能不能投考官所好,命好命壞在天了。」
孫燧:「德章兄所言差矣!愛好各不同,風格有差異,但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文章的精髓在氣節,風格不過是細枝末節罷了。」
謝迪:「兩位學兄所言,都有道理。」這位謝迪,長輩給他取名「迪」,字「于吉」,就是希望通過讀書啟迪他的智慧,好讓他的人生趨吉避凶、逢凶化吉。但現在他明顯是智慧未開,只有和稀泥的小聰明。
王袞:「德成,你說得不無道理。但是,我應考五次,『四書五經』,我篇篇背得滾瓜爛熟,哪一句,甚至哪一個字,在哪一頁哪一行,我都門兒清。作文制論,我丁是丁卯是卯,以朱子《集注》為準繩,不敢越雷池一步。自覺篇篇文章都不錯。年輕時,文章不比家兄差多少。後來還幸得家兄指點。可是這文章,就是一直入不了府學教授們的眼啊。」
孫燧:「德章兄,這個正是你的問題所在。文章有十全十美嗎?沒有吧!我們發現一個不足,馬上改進,這是進步。日積月累,力求完美。知道完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追求完美,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不知不覺,學問就進步了。如果我們自認完美,那我們就缺乏了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其實才是進步。」
王袞:「唉!我還是堅持,寫文章在人,取功名在天了!」
謝迪:「自古名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孫燧:「德章兄,于吉賢弟,吉人天相。人事盡到十二分,萬事大吉。不盡人事,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人事就是天命!」
王守仁與魏朝端兩人剛才一直在別處交流他們年輕人的話題,現在聽到叔父、孫燧和謝迪談論文章,兩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想聽聽三位久經科場之士的經驗。側耳聽了半天,王守仁很為自己叔父發窘,寫文章不好卻抱怨命運,還口口聲聲吹噓自己熟背「四書五經」。僅僅會背誦課文有什麼用?書本知識還在書本上,沒有到心裡,更沒有化成自己的智慧,《論語》上的「不怨天不尤人」一句話,他根本就沒學懂,《中庸》上也說「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當然,知天命,不能苛求每個人,但是他連自己都認識不清,竟然抱怨考官。《道德經》說,自知者明。認不清自己呢,不成了糊塗蛋了嗎?王守仁猛然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對叔父的不恭,於是他用力甩了一下頭,甩去這個不恭的念頭,插入了談話。
「德成先生,您說得有道理。文章雖然風格不同,畢竟還是有一個大家公認的評判標準。過去,我也和叔父持一樣的看法,認為主考官愛好不同,會埋沒遺漏掉好文章,今天聽您這麼一說,我改變了看法。」王守仁委婉地勸誡叔父。
魏朝端:「伯安說的是呀,家父說過,我們不去議論考官,只管做好自己的文章。天晴天陰,是老天爺的事;錄取不錄取,那是考官的事;天地良心,神靈鑒照;善惡有報,各有各的因果。」
謝迪:「好在考官有巡按御史監督。」
王袞:「誰來監督御史呢?」
魏朝端:「聖上呀!」
王袞:「誰來……」
孫燧馬上截斷王袞的話頭說:「清節說到了因果。讀書準備得好,自然會有個好結果。所謂因果不虛,是這個道理。伯安,你們叔侄,讓我怎麼稱呼呢?對德章我稱學兄,因我們都是聖人門徒。伯安,今天你叔叔在場,我和他認識早,以後,我和你還是學友兄弟,平輩稱呼。德章兄,你意下如何?」
王袞:「伯安,你德成叔學問好,多向他學習。德成、于吉,我們當長輩的,提攜後進,責無旁貸。」
孫燧:「這可愧不敢當!」
謝迪:「我可擔當不起。我自身還需要人輔導呢。」
王守仁和魏朝端:「請德成先生一定不吝賜教!」
孫燧:「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願能同登秋榜吧!」
杭州中舉 西湖賞菏
八月底,浙江省秋榜公布了。各縣秀才們等不得天明,紛紛挑燈看榜。孫燧、王守仁和魏朝端,榜上有名,王守仁名列第七十位。叔父王袞名落孫山,他只能繼續去抱怨命運了。謝迪這次不知道是不是又犯了老毛病,一到考場就尿急尿頻,蹲在茅坑前寫八股文,他也落榜了。
王袞落寞之中,多少找到了些安慰,兩年多來,以自己為首的王守仁應考輔助隊伍是有成果的。再說,狀元哥哥待他不薄,每年的俸祿,一次不落地接濟他,讓他安心讀書。已經考了六次了,三六一十八年,考到啥時候是個頭呀?就此收手吧!
王袞急於離開杭州傷心之地,借口回家報喜,向歡天喜地的舉人們辭別後,與謝迪這個天涯淪落人的同鄉一起,再次淚別西湖。
孫燧、王守仁和魏朝端,一邊西湖賞荷,一邊等待《浙江省壬子年舉人同學錄》的刊印。有了同學錄便於拜謝考官和聯絡同學,與此同時,大家一起翹首等待著省府舉辦的大型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