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請安大明宮
李亨養了一個多月的病,直到二月的時候,身體才算是緩過勁來,有了氣力。
不過這期間,張良娣入宮入宮請安時得到了一個消息:楊貴妃妹妹秦國夫人的老公的弟弟柳潭的妻子死了,想重新娶一個,就將主意打到李亨的女兒身上了,想要給這個未來皇帝做女婿,以此永保富貴。這讓李亨確實感到很驚奇,因為現在楊家的那一群人可謂是驕狂至極,十分的奢侈,像西晉的石崇一樣,凡事出行就是寶馬雕車,錦旗彩帶,一天的到晚想的是如何鬥富。仗著楊貴妃楊國忠的勢賣官鬻爵,收受賄賂,尤其是楊國忠,搜刮的財寶宛如巨山富海。而且楊國忠還是天寶五年李林甫攻擊陷害李亨的急先鋒,誰還把李亨當做一回事過。
不過秦國夫人他們既然有這樣的想法,李亨自無不可,況且這又是楊貴妃親自吩咐的,李亨也不敢不答應啊,自古以來,枕邊語、耳旁風害死了多少英雄好漢。所以兩人是一拍即合,李亨就把那個現下守寡的四女兒改嫁過去了。至於兩人的輩分?在唐朝是不講輩分的。
同時,李亨也向太醫們討要了一套五禽戲,每天早晚認認真真練了起來。這恐拍是李亨這輩子做的最認正的事情了,別人要是問起來太子在幹嘛,那就是太子在學五禽戲。確實,這具身體簡直成立李亨的夢魘,按歷史上的李亨來說,他只有九年的時間了。這對於一個生活在後世的人簡直是不可接受的。
身體漸漸恢復后后,李亨就得去大明宮請安了,雖然李亨在心裡還是頗為膈應,但這是沒辦法的事,他還要依靠這具身體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了。
二月初一,李亨早早地洗漱完畢,到了辰時時便往宮裡去請安。至於朝會,早已扔在一邊。大唐的朝會制度本就極其混亂,最初是一天一朝,但到了貞觀十三年,一方面唐朝的的各種制度、禮儀、法律都已建立,各類政務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自然不需要天天上朝了;另一方面長孫皇后的逝世讓太宗身心俱疲,遂將朝會改為三天一朝。高宗即位后,為顯示自己勤政的作風,又改為一天一朝,之後又懈怠了。武則天這個政治強人執政后,又變成了一天一朝。國無定製,自然是可以隨心所欲了,所以現在的朝會舉不舉行全靠天子的心思了。可現在的李隆基有這份心思嗎?
從東宮啟程,李亨便乘馬車,由清道率居前,內率居后,浩浩蕩蕩的往大明宮去了。不過這次李亨並沒有走大名鼎鼎的雄壯巍峨的丹鳳門,而是走建福門、光范門、昭慶門、光順門,直奔紫宸殿而去。不過李亨在大明宮外就已經下了車駕,以示對皇帝的尊敬。若從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進入,走過御道,便是帝國舉行禮儀的含元殿,含元殿稱之為外朝。經過含元殿,在向前走通過宣政門,就是宣政殿了,宣政殿是日常舉行朝會的地方。再往前通過紫宸門就是皇帝進行辦公並與宰相議政(大家常說的坐而論道)的紫宸殿,也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地方。
李亨到達紫宸殿後,卻發現皇帝並不在此,而是在蓬萊宮。蓬萊宮在紫宸殿的左後方,是楊貴妃居住的地方,在後世鼎鼎大名的梨園就在這裡。李亨磚頭看了李靜忠一眼,李靜忠便掏出一個玉佩遞給了殿里的宦官。那宦官真是大膽,收下后便興高采烈地去宮中稟告了。
李亨被傳進了蓬萊宮后,就由剛才那個宦官的帶領下進入了利園。大唐天子李隆基正在敲著羯鼓,貴妃也隨著鼓點起舞。李亨也服了這對鴛鴦,大清早不睡覺,擱這兒跳舞。楊貴妃今年已經三十四歲了,卻依舊千嬌百媚、綽約多姿,好似歲月忘記了這個人似的。穿著一身高貴鮮艷的紫色舞裙,伴隨著鼓聲旋動,恰是一朵盛開的牡丹。李隆基已經六十九歲的高齡了,依舊精神矍鑠,他不知疲倦的敲著羯鼓,為其心愛的貴妃伴奏。正是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李恆心裡暗自吐槽。
見李亨進來了,李隆基便停止擊鼓,揮揮手讓眾人退了出去,只有貴妃和高力士留了下來。李亨徑直走了過來,跪下對李隆基道:「兒臣請大人聖安。」又轉頭對楊貴妃說道:「參見貴妃娘娘。」
李隆基道:「平身吧。」見李亨起了身,有道:「三郎現下身體可好了些?」
李亨答道,「兒臣身體基本無虞,本想著再休養幾天,只是眾師傅們再三請求,昨天已在東宮開了朝參,也與眾學士們討論了些學問。」
李隆基說道:「既是好了,這國家社稷你也得擔起來。」
李亨聽的心中直吐槽,我擔個毛啊擔,讓我擔著,你倒是給個職務啊。都四十歲了,還是讓學習治國,學你敗國還差不多。現在的我除了能上道奏疏外還能幹個啥,楊國忠那樣的廢材都能身兼四十餘職,阿西吧。唉,不管幾把辛酸淚,都得憋著啊。李亨答道:「兒臣覺得現下日久承平,國家無事,政事堂的相公們也擔待得起。況且聖明無過陛下,楊相他們又忠貞無二,也出不了什麼大事。」
「嗯,國忠尚且還行,就是陳希烈此人只做應聲蟲,無謀於國事,殊為可惡。三郎以為朝中誰可用之?」李隆基又對李亨說道。
「大人英明神武,慧眼識英雄,自可選得賢相,社稷因之得福。」李亨小心翼翼的答道,就是不碰誰可以做宰相的問題。
或許是李亨的謹小慎微讓李隆基很滿意,便說道:「三郎此言不錯,國中自有賢良,何患無認為相。」說著說著便覺得索然無味了,便說到:「三郎若無它事,便退下去吧。」把李亨這個電燈泡打發了,他們又開始了沒羞沒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