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盛唐煙云:破陣子(39)

  第722章 盛唐煙云:破陣子(39)

  越琢磨,他越覺得自己卷進了一個的巨大的陰謀當中。偏偏究竟是什麼陰謀根本想像不出。回到自家寢帳之後,竟然是整夜無法入睡。第二天早上起來,立刻頂了一雙黑眼圈。好在決定結伴同行之後,商隊如何行走的事情,都不用他來操持。京師李記那邊自然派了十數名幹練的家將,把所有願意同行的商戶安排得井井有條。


  幾個昨天晚上本來沒想搭夥的小商隊,見京師來的人做事如此麻利,也都相繼改變了主意。王洵和宇文至等人也不在乎他們出爾反爾,一一接納。到了最後,竟是昨晚在黃泥墩附近歇息的所有商戶都加入了進來,林林總總有四十幾號。光是馱貨物的駱駝迤邐拉出了五六里遠,煙塵遮斷了半邊天。


  如此龐大的一支隊伍,速度自然快不到哪去。王洵等人也不著急,一邊走,一邊按照封常清事先的要求,拿出軍中的輿圖,仔細核對。沿途哪裡有水源,何處有操場。地勢如何,有沒有密林,山丘后可否能藏得住伏兵,道路與一百多年前有何變化。都由蘇慎行、宋武二人帶領著化妝成刀客的斥候仔細查驗了,一一在輿圖上註明。


  他們兄弟幾個志向遠大,總覺得以安西軍目前的實力,用不了多久,就能重現永徵年間,大唐帝國在西域的輝煌。所以做起事情來渾身都是力氣。這些舉動落在同行的商隊眼裡,卻愈發透著神秘了。


  大凡商隊西行,遇到馬賊都是強沖而過,從不與對方做任何糾纏,亦沒能力在隊伍前後左右五里之外都撒出大量哨騎。而王洵等人在白馬堡中時,學得便是如何打仗。各類警戒手段在他們眼裡屬於家常便飯,想都不想便會施展出來。再加上軍隊向來講究令行禁止,紀律森嚴,而刀客們則都是自由散漫的性子。相處時間一久,便有很多聰明人,從彼此行事風格的差別上,發現了一些端倪。


  「不對勁兒。這個李記八成不是什麼商隊?!」中午休息的時候,幾個常走西域的老掌柜碰到一起,小聲嘟囔。


  「他們要是商隊,我們田記的字型大小從此倒著寫!」有人氣急敗壞地賭咒發誓。


  然而上賊船容易下去難,此刻再想分道揚鑣,顯然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在心裡默默祈求,李記那個看上還算和氣的蘇姓掌柜能說話算話,到了目的地后,允許大夥安全離開吧!


  如此提心弔膽走了兩天半,第三天下午,便到了拔漢那,原來大唐休循州所在。李記商隊在此要逗留數日,通知大夥,願意繼續搭伴兒的在城中等候。不想耽擱時間的則可以自行離去。聞聽此言,眾商販們心裡登時鬆了一口氣,緊跟著便又念起與李記這個冒牌商隊同行的好處來。從黃泥墩到休循州這兩百餘里路,大夥甭說大波馬賊的影子都沒看見,就連幾個湊到商隊附近踩盤子的小嘍啰,都被「李記」的刀客策馬追上,毫不猶豫地從背後射成了刺蝟。


  當下,有三五支膽小的商隊提前向眾人告辭,其餘大部分,包括已經把迷惑寫在了腦門上的程家掌柜,都決定繼續與「李記」同行。畢竟船大能抗風浪。他們李記是真的商隊也好,假的商隊也罷,跟大夥根本沒什麼關係。只要他們能充當免費保鏢,大夥又何必不揣著明白裝糊塗?!

  拔汗那國王原為一突厥土酋,利用了大食與大唐爭奪西域的機會,才謀取了該城的控制權。在自立之後,該國便奉行左右逢源之策。既使向大唐納貢,又不肯將大食人得罪得太死。十餘年前,其王阿悉爛達汗因幫助唐軍消滅突騎施可汗吐火仙有功,被冊封為奉化王。此後,又因迎娶了義和公主,與大唐的關係日漸親密。


  阿悉爛達汗為人甚為機靈,曾多次試探著自請去除王號,仿照高宗時代那樣舉國內附,為休循州都督一職足矣。大唐為了對西域諸國宣揚仁德,反而遲遲沒有接受他內附的請求。雙方揣著明白裝糊塗,誰也不把最後一層窗戶紙戳破,彼此之間倒也相處得融融洽洽。每次安西軍在河中有戰事,阿悉爛達汗必然出兵相助。而每次安西軍大戰勝利,都會分下大批金銀細軟,牲畜糧食,令拔漢那將士帶著大包小裹滿意而歸。


  天寶十年的怛羅斯之戰,拔漢那又站在了大唐一方。但因為葛祿邏人中途背叛,安西軍遭到了五十年以來最嚴重的挫折。戰後,蔥嶺西北諸國陷入了大食與葛祿邏的前後夾擊當中,不得不屈膝投降。拔汗那國也只好隨波逐流,被迫與大唐中斷了聯繫。


  但阿悉爛達君臣心裡卻都非常清楚,安西軍的實力雖然遭受重大損傷,但憑藉來自中原的支持,其元氣恢復到全盛時期,也不過是三五載的事情。而大食人雖然來勢洶洶,其國富庶與強大程度卻根本不能與大唐相提並論。因此拔漢那國雖然轉奉大食為宗主,卻依舊能對治下百姓一視同仁,死活不肯像臨近的葛祿邏和柘支那樣,將國中所有與大唐有瓜葛的人等抄沒財產,貶為奴隸。


  對於這麼一幫「冥頑不靈」的傢伙,大食宗主自然十分不滿。只是因為國中內亂剛剛結束,一時也騰不出手來收拾。便只好採取老辦法,先藉助宗教勢力一點點向當地貴胄滲透,然後再尋找機會廢掉阿悉爛達,推出一個更聽話的傀儡。


  這種已經用爛了的招數,自然讓阿悉爛達君臣更為離心。所以,他們時刻都瞪大眼睛盯著安西軍的一舉一動,準備重新站隊。封常清在健馱羅大敗天方教東征軍的消息傳開后,整個西域為之震動。原先投靠天方教的地方貴胄們紛紛與背後的東家劃清界限。阿悉爛達便借著整肅治安,以防宵小趁機作亂的由頭,將國內親大食勢力狠狠收拾了一番。然而緊跟著「王師」卻止步與小勃律,遲遲不肯西進。阿悉爛達便又開始後起悔來,抱怨大相張寶貴怎麼不提醒自己些,以至於冒冒失失地鑄成了大錯。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木鹿城總督夏普·蘇倫之子,突然領著唐使偷偷到訪,怎不會令阿悉爛達君臣喜出望外?當即命人打開王宮正門,以迎接失散多年的老友名義,將王洵等人迎了進去。賓主之間相談甚歡,一天後便達成了初步協議。明年開春,大唐安西軍將擇機翻越蔥嶺。屆時,拔汗那與木鹿兩國將為嶺西諸國表率,在葯殺水畔恭迎王師。


  為了讓安西軍師出有因,拔汗那與木鹿兩國還將帶頭,彙集被葛祿邏阻斷在外的嶺北諸國,還有被大食征服的波斯、南天竺、吐火羅等,重新向大唐上表稱臣。同時,乞求王師繼續西進,徹底驅逐大食殘匪,救嶺西黎庶於水火。


  「好教上差知道,我嶺西諸國雖為同源,卻是良莠不齊。有的至今不忘大唐當年扶持救助之恩,有的卻是良心早就被狼叼了去。大食人讓他咬誰,便會咬誰!」在事先起草好的乞求王師西征的文表上第一個用了印之後,拔汗那國主阿悉爛達沉吟片刻,鄭重提醒。


  「中原有句古話,叫做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能這麼快就說服阿悉爛達重新倒向大唐,已經順利得有些出乎王洵預料,故而他並不怎麼在乎前路上可能會遇到的麻煩,「像奉化王這樣高高飛在雲端之上的,肯定能看得遠些。而某些鼠目寸光的蠢物,註定要替人馱石碑!」


  突厥人的傳統聖物為狼,但通過數代人跟中原的交流、通婚,文化上的差距已經非常小。有關龍子龍孫的傳說阿悉爛達也非常清楚,因此無需別人替自己解釋,便能明白王洵話里的意思,開心地笑了笑,將聲音提高了幾分說道:「可是那些蠢物總是自不量力,總想跟真龍一較高下。即便沒膽子飛到空中,也會躺在地上當攔路石!」


  「那就將他們搬開就是!」王洵也笑了笑,年青的面孔上寫滿了自信。「只是需要奉化王事先指明是誰即可,也免得我大唐出兵時,他又蒙起頭來裝恭順!」


  聞聽此言,幾個親唐的大臣眼睛里裡邊立刻放出了熱切的光芒,阿悉爛達倒沉得住氣,點點頭,繼續借題發揮道:「身為大唐臣子,當然要為主君分憂。只是我那幾個目光短淺的兄弟雖然有罪,他麾下的百姓卻很無辜。他們總歸算是我的同族,真不忍心讓他們再受一回亡國之痛!」 這簡直已經是在考校王洵的猜謎能力了。好在於出發之前,薛景仙已經根據木鹿城王子蘇適提供的信息,根據河中一帶可能遇到的情況,替王洵預備了足夠多的答案。假裝猶豫了片刻,王洵笑著搖頭,「我大唐對待嶺西、嶺北諸國,向來是只求一個君臣名分,不曾謀取寸土。安西軍忙著跟大食對峙,想必一時半會兒也抽不出合適的人來治理地方。依照本使的意思,與其從長安硬派一個不熟悉此地民情的官員來,還不如乾脆勞煩諸位國主多費一些心思。這樣,既酬謝了諸位鞍前馬後勞碌之功,又令地方百姓心裡不至於覺得太難過。只是本使不知道,奉化王還有多餘的精力沒有?」


  「本王屢受大唐洪恩,為陛下分憂,豈能敢推三阻四?莫說此時還年富力強,即便老得爬都爬不動了,也不敢耽誤陛下的囑託!」阿悉爛達目光大亮,再也不拉著王洵繞彎子,迫不及待地回應。


  當年在樓蘭部落,王洵的心臟承受能力早就被老狐狸康忠信給磨礪出來了,知道這些部族頭領個個是些個只要有便宜可占就不會在乎臉面的主兒。因此即便阿悉爛達此刻變臉變得再快,他也不覺有什麼突兀。點點頭,笑著回應道:「奉化王說這話就見外了。畢竟您和大唐皇帝陛下是翁婿之親,不勞煩您還要勞煩誰。即便您真的老到不願意管事那一天,不還有您的王子王孫么?照理,他們也是我大唐皇帝陛下的姻親,出頭替大唐巡狩西域最合適不過!」


  「那是,那是!」阿悉爛達見王洵如此善解人意,高興得臉上像開了花一般。


  給足了對方好處,王洵笑了笑,趁機問道,「本使初來乍到,對這邊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到底哪些豪傑依舊心向大唐。哪些目光短淺之輩已經不值得再去浪費心思,還請奉化王指點一二!!」


  「木鹿城主老蘇倫,肯定是心向大唐的。」阿悉爛達可汗看看已經把耳朵豎起來偷聽的木鹿王子蘇適,笑著介紹,「還有東曹城主咄喝,當年乃大唐所立,至今仍念念不忘陛下的看顧之恩。再有就是安息王阿斯藍,他的父兄皆為大食人所殺,若有機會復仇,定然不會放過。但距離本城最近的柘支,也就是偽大宛國主俱車鼻施,當年勾結大食人與高仙芝大將軍作對的人就是他。此後更是舉國板依了天方教。所以天使就不必到他那邊去了,免得此人為了向大食主子邀功領賞,對您老暗下毒手!」


  「哦!」王洵做恍然大悟狀,沖著阿悉爛達輕輕拱手,「若非奉化王提醒,本使差點自己把自己送入虎口當中去。這偽大宛國主既然如此可惡,本使就不給他任何機會了。待我安西大軍一到,立刻將他驅逐。只是大宛國的正朔如今流落到何方,奉化王可有他的消息?!」


  「我家大汗就是大宛王室唯一的嫡傳血脈!」


  「俱車鼻施竊父子取王位多年,我家大汗不忍見葯剎河兩岸生靈塗炭,才對他一忍再忍!」沒等阿悉爛達開口,周圍幾個貴胄已經大聲嚷嚷了起來。


  大宛在隋代為突厥所滅,其國主血脈早就被屠戮殆盡。無論是現在自稱為大宛國主的俱車鼻施,還是叫喊著要大唐為其主持公道的阿悉爛達,都屬於昭武九姓之一,如假包換的突厥血統。跟大宛國王室可以說連半點兒關係都搭不上。但既然阿悉爛達君臣這麼嚷嚷,王洵也就順水推舟,向東方拱了拱手,大聲道:「剪除奸佞,匡扶正朔,乃我大唐天朝對屬國應盡之責。本使回去后,定將此事原原本本啟奏於陛下知曉。諸位儘管放心,屆時陛下必將還奉化王一個公道!」


  「如此,小王就先感謝陛下洪恩了!」阿悉爛達一點兒也不知道謙讓,立刻敲磚釘角。


  倒是他的大相張寶貴,見自家主公表現得如此急切,心中覺得有些不妥。笑著走上前來,沖王洵長揖為禮,「拔漢那國小力弱,日後想在河中立足,還少不得仰仗大唐的扶持。然我國君臣亦不敢辜負天朝眷顧,待王師西進之時,必將披甲持戈,為王前驅!」


  「百餘年來,凡不負我大唐者,我大唐亦不會負他。」王洵避開半個身子,以上司對待下屬之禮還了個半揖,「張相乃飽學名儒,應知本使所言非虛!」


  「然也!」拔漢那大相張寶貴鄭重點頭。從貞觀年間到現在這一百三十多年裡,大唐對於主動臣服於他的屬國,的確表現得像一個忠厚長者。「正因為如此,我拔漢那君臣百姓,才不敢有負於大唐。他日王師西進,儘管集中兵力對付大食匪寇。像驅逐大宛偽王俱車鼻施這種小事,只要王師肯支援些甲杖器械,我拔汗那兒郎便可以代勞,實在不敢勞煩王師過多!」


  「嗯!」王洵輕輕皺眉。由大唐將整個大宛國打下來轉賜給阿悉爛達,和由阿悉爛達自己帶人將國土打下來,表面結果看起來差不多,本質上卻大相徑庭。仔細看了看張寶貴,他打算先把這個問題敷衍過去,「如果奉化王有此雄心的話,我大唐當然樂於見之。不過軍事上的事情本使不太懂,還是屆時由奉化王主動向封常清大將軍提出來吧。相信他也願意成全奉化王的威名!」


  「可看天使的身形和氣度,分明是個熟知兵勢的百戰將軍!」張寶貴眼睛很毒,一語便道破了王洵的身份。


  「君子有六藝,大相莫非沒聽說過么?」王洵搖搖頭,露齒而笑,「本使的確出身將門,但走得卻是科舉之道。只是家傳的武藝未曾丟下,所以看上去更像一個行伍之人罷了!」


  這個借口,倒也找不出什麼破綻來。張寶貴楞了楞,心中好生不甘。就在他準備從其他方面尋求突破的當口,宋武慢慢地踱了過來,沖著他輕輕做了揖,笑著問道:「護衛統領宋武,見過丞相大人。剛才末將聽丞相大人說話略帶些河北口音,不知道丞相大人與清河張氏可有什麼瓜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