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君情染江山> 第八十八章 黑雲壓城

第八十八章 黑雲壓城

  憑借著監聽器帶來的準確方向信息,駐守長慶的楚軍將領立即安排了2500名工兵組成的隊伍,分兩隊立即出城,第一隊1000人負責在長慶城的西和西南麵安置稍遠的兩道防線,他們把連續兩天通宵達旦準備好的油草、帶倒刺的木板和絆馬釘,立即運出城進行安置。


  第二隊1500人,則開始在長慶城西邊和西南邊,離城門5000米遠的防線位置上,加緊開挖壕溝,如今已是秋季,但是挖壕溝的楚兵們卻個個揮汗如雨。


  經過一天兩夜,守軍挖出了2米深的戰壕,這些壕溝中足以能埋伏下4000名驍勇的楚軍,到時候,他們將從壕溝中突然發起進攻,讓敵軍的先頭部隊措手不及。


  而城內的守軍,更是嚴陣以待,長慶的西門和西南門,分別有兩位楚軍大將各自帶著下屬1萬士兵駐守,而墨子則擔任統籌指揮的大任。一旦哪個門告急,墨子便要立即進行靈活的調配。


  而這時,前方打探吳軍進程的偵察兵回來了,據他們的信息,此次前來攻城的吳軍約有4萬人,他們4萬人對付我們2.5萬人,如何以少勝多,鈺萱心裏開始打鼓。而前往蒙河楚、吳邊界探查吳、楚交戰情況的另一路偵察兵還未傳來消息。


  隨著時間的臨近,墨子不斷的來到監聽的哨崗處,俯下身子,在監聽裝置前進行著聽音的判斷。午時的那次監聽之後,墨子告訴大家:\"按照行軍速度,吳軍今晚上就應該抵達長慶城下。\"

  一聽師傅這樣說,鈺萱心中的弦再一次繃緊,恐懼與不安隨之而來。但墨子又分析道:\"吳軍夜襲的可能性不大。吳軍從蒙陽河兩岸集結奔襲安慶,至少花了5天時間,人困馬乏,他們首先需要的是安營紮寨,稍作休息,我判斷,對方極有可能在明日發動攻城之舉。


  當天,長慶的大門在午時之後就關閉了,而派到城外的楚國偵察兵,打探到消息,晚上戊時,吳軍在安慶城西南方約5裏處的空地處安營紮寨。那一晚上,鈺萱站在城門上,目送著英勇的楚國4000勇士,喝完壯行的酒,視死如歸的卻又消聲無息的走進堅固的城牆下不易被察覺的一片片壕溝。


  而她雙目眺望遠方,還發現本應黑魆魆的天際遠方,因為一大片星星點點的火光而分外耀眼。同樣站在長慶堅固城牆之上的墨子,目光堅定而深邃,他指著那片星火,告訴鈺萱:\"那便是吳軍的營寨了。\"

  第二天巳時,那擂擂作響的戰鼓由遠而近,吳軍向長慶城發動了進攻,\"黑雲壓城城欲摧\",唐代詩人李賀筆下之境在鈺萱眼前真實的上演。


  一場攻與守、以寡敵眾的生死鏖就此展開!

  城外開闊的戰場上,殺氣衝天,鼓聲動魄。由遠而近向長慶城衝過來的吳軍黑壓壓一片。吳軍行進到長慶城外,楚軍布下的最遠處的第一道防線,一時間,戰馬發出痛苦的嘶鳴,然後騎在戰馬背上的吳國騎兵被發了瘋的馬兒紛紛甩了下來,而一旦他們掉落地上,則又被勾刺所傷。看來第一道防線,即覆蓋著偽裝草皮、長著倒鉤的木板與絆馬釘發揮了作用。


  帶傷衝過第一道防線的吳軍,戰戰兢兢又往前走了200米,便遇到了楚軍的第二道防線,\"放箭!\"守在城門上的楚軍將領一聲令下,一隻隻帶著火的箭矢如一簇簇火流星,立即把鋪在第二道防線上,浸過油的稻草枯枝引燃,火攻之術,確實讓來到此道防線的吳軍部隊變成了火人。


  隻不過後趕到的吳軍不是傻子,他們看到前麵部隊,連遭兩道防線所傷,便不敢輕易策馬奔突,繞開帶著倒鉤的木板,等第二道防線的熊熊烈火燃燒殆盡,後續的敵人又黑壓壓的前進了。


  等吳軍前進到了楚軍的壕溝處,真正的交戰開始了。壕溝內早已埋伏在那裏的4000多名楚國勇士英勇的拿起武器,開始在吳軍軍隊中左右橫突,並與吳國士兵貼身肉搏。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破壞吳軍的陣列,讓以為可以長驅長慶城下的吳軍再遭一擊。


  進入戰壕作戰的楚兵早已在出城之前寫下了生死狀,他們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勇猛異常。但畢竟同樣是刀槍劍戟的武器,古代戰爭拚的更多的則是人數。吳軍先是亂了陣腳,但不到半個小時後,當後麵湧來了越來越多的吳軍做支持的時候,吳軍便漸漸穩住了陣腳,而從戰壕裏衝出去殺敵的楚軍,漸漸不支。


  這時候,城牆上墨子與楚國的將領使了眼色,裏應外合的時刻到來了,厚重的城門打開了。1萬楚軍衝了出去,又是一陣殊死拚殺,吳軍萬萬沒有料到城內竟有楚軍衝出來,士氣又是一挫,吳軍驚慌起來。


  帶頭衝出去的楚軍將領叫做張計展,他勇猛異常,他手下的士兵們也都奮勇殺敵,交戰的戰場上,殺聲震天,塵土飛揚。吳軍和楚軍都豁出命去,砍殺起來。半個小時後,勝負漸分,吳軍傷亡更多,楚軍占了上風。


  這時候老天卻幫助了吳軍,一陣從西南方吹來的狂風,讓吳軍順風,楚軍逆風。風卷黃沙,迎風的楚軍戰士們一時間睜不開眼睛。這時候,見機不妙的吳軍指揮官立即下令吳軍全線後撤逃跑。


  墨子在城樓上看到此景,命鼓手敲響楚軍回縮的戰鼓,訓練有素的楚軍在將領張計展的指揮下,撤回城來。


  就這樣,吳軍第一輪攻城之戰,被墨子的三道防線以及英勇的楚軍化解了。看到吳軍又退回了長慶城外的大本營,大家都鬆了半口氣。但楚軍這邊都清楚,第一回合,隻殲滅了一小部分敵人,挫了吳軍剛開始的囂張氣焰,4萬吳軍如今估計還有3萬人,吳軍實力尚存。


  枕戈待旦的睡了兩晚上,第三日的夜晚,吳軍再次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沒了之前的三道防線,他們來到了長慶城牆下。


  攻城與守城的戰鬥,一直持續了一晚上,火光將長慶城天空照得通紅通亮。城牆上的滾石紛紛落下,箭矢遮天蔽日。幸虧有墨子在,師傅的各種守城辦法,加上全體楚國將領士兵的英勇奮戰,終於讓長慶城門不失。戰鬥持續到黎明,吳軍終於偃旗息鼓,退回了他們的陣地。


  戰鬥結束的當天黎明,鈺萱參與了人員、器械和物資的清點工作。箭矢已經消耗了三分之二,擊落雲梯的滾石也消耗了一大半。但是,所幸的是楚軍的人員傷亡還不算太大,有戰鬥力的士兵還有1.5萬人。


  整個長慶城作為後方,守城應戰來之突然,更沒有充分的準備,好在第一場交戰還沒開始的時候,墨子就已經把長慶城內所有的手工匠人都召集了起來。新的箭矢、兵器已經下了命令正加緊製造,墨子還畫出了箭矢連發機和拋石機的圖紙,他欲製造兩個威力更大的箭矢連發機,和一個可以架在城樓上的拋石機。


  墨子告訴鈺萱他這個拋石機被他改良後,極為輕巧,但準確性高,裝載石頭的重量也絲毫不遜於大機器。


  鈺萱知道若師傅的新器械果真能製造出來的話,定能大大派上用場,但隻聽說過\"臨陣磨槍\",卻沒聽說過臨陣造槍的,若是吳國不等彼此雙方喘息休整,繼續發起進攻,武器製造的時間能不能來得及,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有過了一天,傍晚時分一隻信鴿停落在軍營中,鈺萱正巧看到,她抓住了它,一位老偵察兵也在場,他看了看說道:\"太好了,這是前往蒙江吳楚邊境的偵察兵帶去的戰鴿。\"

  一聽他這樣說,鈺萱的心情變得急切又忐忑,她既想馬上看到戰報又怕結果難以接受,我忐忑的迅速從鴿子腳上扯下二寸長的帛書,逆著它裹卷的方向,帛書被逐漸展開:


  \"渡蒙江南,深入敵軍。南岸敗,北岸勝,1萬五千軍士回還,望日可達。\"

  她看著這文字,問和我一起讀這帛書文字的老兵:\"望日,是後天嗎?後天月圓?\"雖然已經在古代那麽久了,但用月亮的陰晴圓缺來表述日期的方式,鈺萱一直都不怎麽接受。


  那位老兵想了想,說:\"應該是的。\"

  看到這樣的文字,雖不是大喜但也的確不樂觀,前後三批楚軍,總共有5萬5千人走上戰爭最前沿的蒙江岸邊,但如今僅有1萬5千人返還,一大半的楚國兵士已經因殘酷的戰爭將命丟在了楚、吳交界的蒙江南北。那些獻血和生命啊,鈺萱想到這,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不過總之,這樣的消息也讓在長慶苦苦守城的楚軍有了希望。再過一天,前方的軍隊就從蒙河前線回來接應我們了,到時候,長慶城內外響應,兩麵夾擊吳軍,擊退甚至可以殲滅吳軍。


  \"隻要把這一天一夜堅守好就行了!\"鈺萱拿著簡帛的內容,一邊興奮的嚷著,一邊去找師傅。


  鈺萱在軍械製造場找到了墨子。在墨子的主持下,短短一天時間,一台箭矢連發機已經製造好了,他正帶著另兩名長慶當地的工匠在調試。對於墨子,拿起寶劍就是武士,拿起作戰圖就是軍事家,拿起工具就是製造家的大神級別的人物,鈺萱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墨子看到鈺萱遞給他的信鴿消息,眉頭一展,臉上繃緊的肌肉舒展開來,他說道:\"好,好消息。\"說完,他又命令工匠們加緊製造他的。


  這天夜裏,鈺萱被咚咚的巨響驚醒,她穿上戰袍,循聲趕往長慶南門,不死心的吳軍又開始發動攻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