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隔鍋飯香
第444章 隔鍋飯香
楚國的第一次科舉,影響力無疑十分巨大,但是距離自然而然的發動「咸使知聞」還要差一些,白圖也沒有刻意推動。
按照虞姬的預計,如果能夠一統天下,或是令科舉更加深入人心,應該就能夠直接用「咸使知聞」來公布結果。
雖說沒什麼用,但是……有牌面!
即使是現在,科舉結果發布之後,也有無數人湧出金陵,向各地擴散消息,官面上也有信號塔開始向外傳遞消息。
過幾天宋忠就會知道,自己的學生在刑科奪得榜首,不知道屆時會不會很「驚喜」。
不過對於潘濬的榜首,白圖很信得過,和宋忠不同,潘濬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雖然算不上亮眼,但也可謂功成名就。
原本歷史上,宋忠在劉琮投降曹操時,負責送降表,中途被關羽活捉,劉備雖然礙於其名聲沒有加害、將其釋放,但卻斥責其無恥,並且因為宋忠之子日後牽扯進了魏諷反曹丕的謀反案被株連,宋忠在魏吳兩國也都名聲不佳……
而潘濬在歷史上出仕吳國后,不僅有文功武勛,並且在孫權寵信權奸呂壹的時候,屢次直言力諫孫權、斥責呂壹,見孫權無動於衷后,甚至設宴百官,準備親自在家中誅殺呂壹。
故而後人對其多有讚譽!
邏輯清晰、推理能力強,還為人剛正,或許他在原本歷史上,只能算是中流的軍功無法彰顯,但是放在刑部的位置上,白圖很放心。
刑科的第二、第三,分別是賀齊、陳矯,也都是剛正不阿的性子,並且都是楚國「土著」,賀齊出身會稽郡,早年曾任郡吏,誅殺了另一名依仗山越附從,平日為禍鄉里的縣吏,並且帶人平定了事後出現的山越為亂;
陳矯則是徐州廣陵人,如今同樣在楚國範圍內,不過在歷史上是出仕魏國,出任重要的魏郡太守時,發現因為正值亂世,魏郡普遍存在有案不審,全都關起來了事的做法,於是整頓刑訟,理清了魏郡羈押了不止多久的大小案件……
刑科的前三名,白圖很滿意,但真正令白圖驚喜的,是軍科的第二郭淮,以及戶科的第二步騭!
倒不是這兩人比法正、諸葛瑾更加亮眼,而是因為這兩人是各科前三中,唯二非楚國出身的士子。
郭淮是并州太原人,太原郭氏已經夠得上世家的級別,這次郭淮是隻身南渡,不過之後將遷一部分族人來楚國定居——相當於甘氏和甘寧的情況。
步騭是徐州下邳人,歷史上步氏在徐州曹、劉、呂布大戰的那幾年,遷徙到了江東,只是如今在「白兔效應」下,徐州除了被曹操禍害過一次,之後一直在劉備的統御下,還算安定、步氏也沒有南遷。
不過步騭這次也參加了科舉,而且正準備舉族南過淮河、遷入淮南!
畢竟下邳距離淮南也只是一水之隔,原本步氏在淮南也有不少產業,在壽春還已經開了幾家工坊,遷起來也不是很心疼。
相比之下,其他士子要麼是楚國人,要麼是法正、諸葛瑾這種已經在碗里的,白圖自然更重視鍋里的,畢竟家花沒有野花香……恩,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不對,是妻不如妾、妾不如……總之這意味著楚國之外的人才,也正在被吸引到楚國。
郭淮和步騭,算是白圖從劉備和高幹那「搶」過來的!
這種情況,在一甲還有一例,而且也是名門出身,那就是涼州北地人傅干——他爹就是當初力主保全涼州的傅燮。
傅干已經年近三十,算是科舉士子中,年紀比較大的。
這年紀、這出身,自然早就出仕。
原本歷史上是仕於曹操,在袁尚要與馬騰聯合時,出使西涼、力勸馬騰與曹操聯手擊袁;而在「白兔效應」下,傅干是在漢帝脫離許都后,投奔了朝廷!
當年傅燮為了保全涼州,在朝議上呵斥崔烈,並且一貫與宦官關係不睦,大宦官趙忠以封侯利誘,也不能令傅燮改變心意,最後被踢出了朝堂,到涼州上任漢陽太守。
十五年前,王國、韓遂叛亂,因為豬隊友涼州刺史耿鄙不聽勸阻、貪功冒進身死,擔任軍司馬的馬騰帶頭投敵從叛,傅燮孤守冀縣。
當時叛軍中有數千匈奴騎兵,因為感懷傅燮仁德,在城外跪地求其出城投降,承諾會送他安全回北地,年僅十三歲的傅干,也勸說父親,痛陳劉宏昏庸、宦官當道,不如先返鄉招募鄉勇,留待日後有德之人出世……
然而傅燮卻堅稱,連商紂王都有伯夷為其守節,劉宏還沒有商紂王昏庸,他又是漢陽的太守,既然到了這步,那就只能死在這兒殉城。
同時傅燮倒也沒有愚忠到將兒子也壓上,只是說自己不能不死,卻沒有否定傅干,反而告訴他主簿楊會就是傅家的程嬰——也就是抱著趙氏孤兒逃走的那位。
最終楊會也的確帶著傅干逃離了冀縣,一方面是楊會有自己的人脈,另一方面……以傅燮的威望,許多叛軍、匈奴都不願意難為他的後人。
不過就在這一年中,傅干在朝廷中很不開心。
他能夠理解,現在漢室必須團結所有輔漢勢力,然而理解歸理解,他對於馬騰封雍侯、韓遂封翟侯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
而且傅干不是一個純粹到無我的人,既然耿耿於懷,他就會有意無意的在朝中說他們的小話,回想起來,傅干也覺得做的不是很光明磊落。
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令傅干在朝中也被董承擠兌——畢竟為了抗衡劉備,董承一直是和馬騰、韓遂交好,並且極力向劉協保證,馬、韓才是大忠臣……
傅干感覺自己繼續留在朝中,不僅不順心、甚至可能會因為心理失衡,而做些更不光明磊落的事情,於是在得知楚國科舉的消息之後掛印離去。
以「傅燮之子」的名頭,傅干剛剛來到金陵,就有不少官員願意主動為其舉薦,在傅干表示想要參加科舉之後,更是許多人都願意幫忙,最後是呂布親自做了他的舉薦人,令他免了已經來不及的縣試。
七科前三,一共十六人,全部位列一甲,除此之外,還有五人以平均分夠高的優勢,也名列一甲,二十一人中,楚國之外的人才,佔了三例,而且這還沒算之前就已經舉家遷來揚州的人才。
無疑也體現了楚國歡迎中原、巴蜀、雍涼、北方的人才,也積極入楚的決心,也令不少之前就動了心思的人才、家族,打消了疑慮、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