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養生喪死

  第37章 養生喪死

  停屍房內,趙昰看著王蕙娘,久久不語。


  陸秀夫勸道:「陛下,天氣炎熱,不宜久留,當儘快啟行。」


  趙昰輕輕揮手,道:「入殮罷。」


  立刻有民婦進來,抬起王蕙娘裝入棺材里。


  看即將封棺,趙昰突然叫道:「且慢。」


  眾人不解時,趙昰抽刀割下一縷頭髮,道:「雖追封皇后,然無金玉陪葬,便以朕一縷頭髮隨之,以為結髮之意。」


  「陛下厚愛,王氏泉下有知定當含笑。」陸秀夫說道。


  趙昰點點頭,下令封棺。


  收斂畢,軍兵抬著到了外面,只見一長排棺材,沿著街道排出去了十餘里。


  都是昨日戰死的軍民,今日統一下葬,全城官民獻出棺材以送。


  趙昰帶頭而行,諸軍次第動身,全城百姓跟隨在後。


  聽著家屬嚎啕大哭,趙昰感覺頗不是滋味。


  又能怎麼辦呢?


  就算投降蒙元平息戰火,蒙古人常劫百姓為奴,動輒虐殺,都不會把南方百姓當人看。


  現在戰死,最起碼家人能活的像個人。


  上了華蓋山,放入全城軍民連夜挖出來的坑裡,填土掩埋,堆墳立碑。


  趙昰全程扶著刀柄,肅然挺立。


  安葬完畢,禁衛打開詔書,念道:「宋皇帝旌溫州軍民敕。


  挽國元年四月初七日,元虜間道襲溫州,溫州,行在所在,皇帝駐蹕之所……諸軍死戰,傷亡八成亦無退卻者,亘古未見……危急時刻,百姓捨身護持,以血肉阻截鐵蹄,忠勇昭昭,日月為之失色……


  今有王氏蕙娘者,擋冷箭,保皇帝於無恙,追封皇后。


  有近衛陳勇、周大容……等人,皆追贈雲騎尉,有義民……追贈飛騎尉……」


  一千八百三十一人,無一遺漏,全部具名封賞。


  「多謝官家。」


  「官家仁義,三郎死的值了……」


  百姓紛紛跪下,七嘴八舌地道謝。


  「免禮,平身。」趙昰說道:「爾等愛朕,朕必不負爾等。」


  文天祥拜下,道:「誓死追隨陛下,驅逐元虜,恢復社稷!」


  「誓死追隨陛下,驅逐元虜,恢復社稷!」諸軍次第拜下。


  趙昰愣了一下,抽刀舉起,喝道:「勠力同心,驅逐元虜,恢復社稷!」


  闔城軍心空前凝聚,此時忽必烈真的來了,必然被乾的粉碎。


  盡一切可能凝聚軍民之心,這就是趙昰主持葬禮的意義。


  當然,不是安葬了就算結束的,趙昰親自帶隊,把士兵軍牌與百姓靈牌送去江心寺。


  江心寺的和尚們列隊迎接,敲著木魚打著缽,還有高僧坐在法壇上念著經,看著有模有樣。


  這一刻,趙昰覺得和尚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作用的,畢竟軍民都吃這一套。


  趙昰問陳宜中,道:「若教和尚以忠義,讓其隨軍安撫軍兵,如何?」


  「這……」這腦洞實在太大,陳宜中實在不知道怎麼接。 「殊無必要。」陸秀夫回道:「丁秩領了一眾軍教諭於江璆軍中,教育軍兵頗有成效,無須引入道士和尚。


  托鬼神行事者,必為鬼神所敗,靖康時故事猶在眼前,陛下不可不察。」


  幾句話的功夫,到了英魂殿前。


  這是江心寺自己籌建的,沒有要朝廷一粒糧一文錢,可見和尚們有錢。


  英魂殿在此,趙氏一日不滅,江心寺一日不衰,待趙氏復興,年節還會有朝廷派人祭祀甚至皇帝親至,所以和尚們願意花這個錢。


  門口,看到自己親提的對聯,趙昰有些心虛地瞄了眼文天祥。


  當初朝臣請皇帝給英魂殿提聯,趙昰腦袋一熱,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臣的吹捧固然很爽,但此刻正主就在面前,免不得心虛。


  文天祥看了,卻暗暗喝了聲彩,若非場合不對,非得拉人去喝酒不可。


  即便如此,他還是沒忍住對陳文龍說道:「陛下好文采,若是清平世界,必因此句名滿天下。」


  陳文龍說道:「當初陛下寫出此句,諸人無不驚嘆,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相信此句出於八歲幼兒之口?」


  文天祥嘆道:「詩以言志,難怪昨日陛下不退一步,若非意志堅定,如何能寫出如此絕句?此句必定名傳千古。」


  陳文龍說道:「事已至此,不成功便成仁。」


  假如有一天趙昰被元軍擒獲,大概只能自殺以明志,投降會被全天下唾罵,並且成為千古笑柄,而且忽必烈定然看不上如此欺世盜名之輩,大概率一刀殺了。


  趙昰抄了這句詩獲得了一些讚譽,卻是把自己的後路給斬絕了。


  正所謂抄詩一時爽,事敗火葬場。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即將進入殿內,眾人全部嚴肅起來。


  香鼎里香火繚繞,煙霧後面密密麻麻地排著軍牌,計有一萬六千餘,皆是廣東、福建與兩浙死於征戰的軍兵。


  眾人肅立,和尚們捧著新的名牌,一一安放好,然後奉上三牲,小皇帝親自上香禱告。


  嚴肅有餘,隆重不足,卻也是沒辦法,因為大家實在沒工夫深入研究相關禮儀,而且以目前的朝廷,也搞不了太隆重的儀式。


  即便如此,隨行軍兵依舊感動不已,恨不得自己就掛在上面去。


  下午,趙昰又去死亡百姓家拜訪。


  「趙大郎歿於王事,忠勇之心,朕深為感動,今日以飛騎尉聊表心意。」說著,趙昰從禁衛手中取過印章,遞給趙大郎父親。


  趙大父親拜下,說道:「多謝官家,大郎死得其所也。」


  趙昰扶起,說道:「阿爺以後有事,可尋衙門,若是官人不予解決,可來尋朕。」


  絕戶了的不用說,有家人的按照現役軍兵的標準給予撫恤,並且把勛爵印章賜下。


  本來趙昰提議讓百姓承襲勛爵的,畢竟人家這麼賣命,不厚待說不過去。


  這卻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對,因為那麼多軍兵同樣在賣命,要麼都不給,要麼都給,絕不能不均。


  顯然,全軍都給這個待遇是絕對給不起的,只能作罷。


  看趙昰一家家走過去,隨行圍觀的人群中有人叫道:「官家如此義氣,賣了這條命又能如何?今日便去投軍!」


  「同去!」眾多少年青年應和。


  人心凝聚,人人不畏死,即便深陷絕境亦不退縮半步,這就是趙昰忙碌一天的意義所在。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地少人多,養生多有不足,趙昰也只能在喪死上讓軍民無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