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將夜:吾為當世仙> 第149章 憑什麼故事上講得都對!(四千字大

第149章 憑什麼故事上講得都對!(四千字大

  第149章 憑什麼故事上講得都對!(四千字大章)

  長安,王宮外!


  這一場於御道石橋上,寧缺以一人之力,攔住了整個唐帝國文武群臣,向鎮北大將軍夏侯,下了生死決鬥的戰書,亦是引來了不知多少修行者的關注。


  書院十三先生與鎮北大將軍的生死決鬥,必然是一副石破天驚的局面。


  沒有人會認為有著赫赫功勛的鎮北大將軍,會敗給這位入了魔的十三先生。


  天街小雪,似乎在預示著,唐天啟元年的冤屈已然是沉冤昭雪,可人們關心的從來的都不沉冤昭雪啊!


  千古悠悠然,有多少冤魂嗟嘆。


  如果人世間的人們,關注的是那些冤屈,那麼又怎麼會有,千古悠悠然的冤屈呢?


  王宮外就是朱雀天街,小雪紛飛之下,朱雀天街之上,出現了依稀的人影,早朝散朝時,正值晨鐘響起時。


  晨光中的天街上,滿是唐國的暗侍衛,平日里就有不少,今日因為書院十三先生之事,暗侍衛也就越發的多了起來。


  書院十三先生,獨站石橋上,阻了百官之路,此舉亦是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


  在距離那石橋不過幾百步的天街廊道間,一位身形消瘦穿著道袍,背著一柄木劍的道人,環抱雙臂目光平靜的看著,石橋上那站在傘下的寧缺。


  葉蘇不禁感慨道:「冥王之子?冥王之女?邪魔外道,不足道!」


  昔年,他曾於魔宗的天下行走唐,佛宗的天下行走七念,在荒原那一道黑色的溝壑前止步不前,後來他方才知曉,在那溝壑遠處的溪水旁,坐了一位書生。


  如今十五年過去了,當年的天下行走們,又再一次匯聚於長安城中。


  這或許就是昊天,在冥冥之中給予他們的啟示,當年的人當年的事,又再一次出現了。


  不過這寧缺未免也太自不量力了些,僅僅是憑藉著洞玄境界的微末修為,居然就敢去挑戰,一位武道巔峰級別鎮北大將軍。


  一位從屍山血海中廝殺出來的鎮北大將軍,又豈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書院十三先生太過狂妄了。


  道門知守觀的天下行走葉蘇,彷彿實在看一場剛剛揭幕的大戲一般,平靜的看著唐國王宮外,那一場頗為荒唐的生死決鬥。


  而在稍微靠後的位置上,墨池苑的諸多弟子,亦是早早的等在天街的兩側。


  看熱鬧本就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心思未定的少年少女們,在看熱鬧這件事情上,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人。


  莫山山看著那些左顧右盼的師弟師妹們,看著王宮外那對主僕,說道:「以洞玄境界挑戰,武道巔峰境界,這樣的事情,在人世間的歷史上,也不曾有過。」


  「或許有過,但是不曾被記載過,可這一次書院十三先生,越境挑戰鎮北大將軍夏侯,無論勝敗與否,都必然會名流青史。」


  這很像是人世間某些話本子上的故事,比如說在人間光為流傳的秦氏孤兒,與這位書院十三先生的經歷,便頗為相似。


  話本子中的故事,所言太過於輕巧了,真正沉重的是人世間的世事。


  陳玄看著宮門外,正在宣讀聖旨的內侍,言道:「所以我們正在經歷著某一場波瀾壯闊的歷史,可這並不是話本子中的故事。」


  「故事上講的事情,不一定都對,有時候故事跟現實之間,隨時差之毫厘,卻是繆之千里之遠!」


  憑什麼故事上說的都對,報仇必須是貴族的兒子,人們喜歡聽聞這樣故事,只是因為人們從不是貴族的兒子。


  人世間的人們,喜歡聽一些波瀾壯闊的故事,但是有時候故事並不波瀾壯闊,反而很是殘酷血腥讓人聽了之後,久久都難以釋懷。


  莫山山微微點頭道:「故事上的事情不一定都對,可書院十三先生寧缺,與鎮北大將軍夏侯之間,足足差出去了一位道痴。」


  她不曾見過武道巔峰的修行者,全力出手是何等的盛況,但是即使是葉紅魚,在面對唐鎮北大將軍夏侯的時候,也不見能夠討得多少好處。


  有時候境界的察覺,無法用其他事物彌補,書院十三先生可以憑藉著元十三箭,一箭廢掉神殿的光明之子隆慶。


  但那是偷襲而成,隆慶破鏡之後,尚未穩固境界,便被寧缺一箭廢掉。


  若是以光明正大的生死絕對,即使是箭簇的速度再快,也終究會被防住。


  陳玄微笑著搖頭道:「境界之間的差距的確無法彌補,可書院十三先生寧缺,畢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如果真的那麼好殺。」


  「從寧缺逃出長安,去往那茫茫岷山的時候,就應該已經被人斬殺了,岷山中的野獸,哪一個又不致命呢?」


  這是所謂的運氣,反過來講述,就是氣運所致,因為那個黑瘦的小丫頭。


  某位神靈在人世間的化身,一神兩身一在人世間尋找某位夫子,一位天神高居神國,俯瞰整個人世間,又有誰能夠逃得過她的注視呢?


  所謂的昊天神,無法看到此間,皆室因為此城有陣,名為「驚神!」


  莫山山秀眉微蹙,言道:「可我還是不認為,書院十三先生寧缺,能夠戰勝鎮北大將軍夏侯。」


  「傳聞中,這位鎮北大將軍,只一人便嚇得,燕國供奉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鎮北大將軍夏侯,在人世間的傳聞頗多,與她老師王書聖一樣,皆為神殿的客卿。


  而且某些好事之人的評斷之中,唐鎮北大將軍夏侯的修為境界,完全不弱於十餘年前的柳白。


  不少人認為,這位身兼著唐國鎮北大將軍、神殿客卿兩份職位的夏侯,將來有不弱於柳白的資質。


  陳玄微笑道:「山主,你我二人,不妨打個賭如何?」


  莫山山遂而問道:「怎麼賭?」


  陳玄平靜的說道:「三日之後,長安城外三十裡外的大湖畔,寧缺與夏侯生死一戰,最後勝的應是寧缺。」


  「若是山主輸了,還望山主,回答我某個問題。」


  某個問題積壓在心中,已經積壓了多日,他覺得也該問一問了,或許得到的答案,可能會有些不盡如人意,但至少他曾問過。


  莫山山點頭道:「可!」


  心思聰敏的她,已然猜到了,陳玄所想要問的那個問題,但莫山山並不認為,書院十三先生寧缺,能夠在一場光明正大的決鬥中,斬殺唐鎮北大將軍夏侯。


  因為洞玄境界的書院十三先生寧缺,同唐國的鎮北大將軍夏侯之間,修為境界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些。


  陳玄看著莫山山,只是微微一笑,卻並未再多說些什麼,或許這就是人世間的人們,所認為的事情,但是對於很早之前,就擁昊天入眠的寧缺而言。


  境界的差距從來都不是問題,當那位所謂的昊天神,失去了作為神的性之後,如此的關注一人,那麼即使是寧缺,再怎麼扶不上牆,也會如有天助。


  曾欺天,需先瞞底,可寧缺已然擁昊天入眠,何須欺天瞞地呢?


  更遠處的茶樓上,顏瑟亦是在看著自己的徒弟,一步步的走入,某些人設好的圈套中。


  雖然顏瑟希望寧缺能夠擊敗夏侯,可是現在的寧缺,尚不能寫出一道神符,別說擊敗武道巔峰的夏侯了,能從其手下逃得一命,就算是邀天之倖了。


  黃楊大師看著宮門口的吵鬧不休,說道:「顏瑟,你這位徒弟,倒是極為剛烈,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或許書院有什麼,能夠克敵制勝的法寶也說不定。」


  「要知道寧缺,不僅僅是你的弟子,同時寧缺還是,夫子的第十三位親傳弟子,關門的親傳弟子。」


  「用人世間的某些話來說就是,小徒弟總是會受到很多的偏愛,所以寧缺如何會有事呢?」


  雖說夫子久不在這人世間顯聖,以至於人世間都忘記夫子的威名,可夫子一朝顯聖,必定是石破天驚,可摧枯拉朽的場面。


  顏瑟嘆息道:「我只是在擔心三日後的生死決鬥,道門真修太平道陳玄,死死的守著那一方雁鳴湖不願意讓出來。」


  「眾所周知雁鳴湖於寧缺而言,有些許的地利,現在地利已經沒有了。」


  「長安城外三十裡外的那一大湖,雖然也是早就已經封凍,可那只是尋常的一方湖。」


  「黃楊,我很擔心寧缺,道門知守觀的天下行走,佛宗的天下行走,魔宗的天下行走,都來到了這長安城中,天知道昔日的魔宗宗主,是否會來到這長安城中。」


  「我其實也很想要試一試,我這一道井字元,能否殺的了一位武道巔峰的修行者。」


  從來到茶樓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做出了決定,三日之後那一場生死決戰,若是書院不出手救人,那麼他或許會寫出,這一生中最為璀璨的神符。


  橫豎皆二,是謂之井!

  「阿彌陀佛!」


  黃楊大師口誦佛號,而後便不再言語!

  王宮外!

  鎮國大將軍許世,宣讀了那一封,為宣威將軍府滿門平反的旨意,四公主一系的官員,若非是場合不大合時宜,恐怕就要彈冠相慶了。


  石橋上,寧缺臉色依舊冷漠,冷漠的讓人看了都感到恐懼,寧缺冷漠的說道:「十五年前的冤案平反了,那些冤魂應該會很高興,可伱們還是漏掉了很多人。」


  「比如說我的父母,還有那位宣威將軍之子。」


  許世聞言詫異的問道:「寧缺,你不就是宣威將軍之子嗎?」


  「你的父母,不就是十五年前,慘死的宣威將軍夫婦嗎?」


  這一刻許世感到了深深的疑惑,暗侍衛自人世間探查到的消息難道有誤嗎?


  石橋上,寧缺繼續說道:「我的父親叫林濤,他不是什麼將軍,只是將軍府的一個門房,我的母親叫李三娘,只是宣威將軍府,一個僕婦人罷了。」


  「我從未說過,我的父母是宣威將軍夫婦,只是你們一直在一廂情願的認為而已。」


  「將軍的兒子,早就被我殺了,我記得我當年,捅了將軍的兒子很多刀。」


  「憑什麼將軍的兒子,就可以在十五年後復仇,而門房的兒子,就得乖乖的接受命運呢?」


  寧缺扭頭看向了,那朱雀天街中的人們,他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問道:「敢問道門真修大賢良師陳先生,這人世間真的有這樣的道理嗎?」


  「為求活而殺人,可有罪?」


  書上的故事都在講,只有將軍的兒子才能復仇,但是事實是,將軍的兒子,早就死在了十五年前,現在來複仇的只不過門房的兒子。


  是啊!


  沒有人會想到,門房的兒子居然也能成為顏瑟大師的徒弟,成為夫子的汽親傳弟子。


  朱雀天街,那泱泱如潮的人群中,一襲青色道袍,右胳膊上掛著一條三指寬,一尺長黃色布條的陳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高聲道:「憑什麼書上說的故事一定要對,書上的故事錯了。」


  「人世間沒有隻許將軍的兒子復仇的道理。」


  「君王一怒,那是屍山血海,可匹夫一怒而起,那是石破天驚的場面。」


  「寧先生,吾之所言,可還算稱心?」


  石橋上,寧缺恭敬行禮道:「無愧,道門真修!」


  許世的神情逐漸平靜了下來,他說道:「嗯,不錯,人世間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門房的兒子,當然可以報仇。」


  這時唐王李仲易從宮門內走出,他看著石橋上,屹立在風雪中的寧缺,說道:「將軍的兒子可以活下來,門房的兒子就必須死,這是人世間,最廢柴的想法。」


  「你同夏侯三日後的生死決鬥,朕准了!」


  「不會有不相干的人去打擾你們,你們可以在三十裡外的大湖上,了卻你們的恩恩怨怨。」


  這是很多人都期待的一戰,但李仲易又不太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可事情既然已經發了,就看書院或是顏瑟大師,該如何行事了。


  寧缺平靜的說道:「多謝陛下,這應該是最好的結果了。」


  夏侯霸氣道:「這的確是最好的結果了,這是你自己選的路,沒有人去逼你。」


  寧缺笑道:「當然沒有人逼我,我等這一天,已經足足等了十五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