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陛下曾經教導寡人,要是不打散這些豪強大族,皇帝隻能夠成為他們的代理人,為他們的利益發號施令,看他們的的臉色行事……
黃巾之亂爆發,下但凡是個豪強,都能夠拉起一杆子人,最後這些豪強人人都想做皇帝,譬如董卓、袁紹、曹操、袁術、呂布、孫堅等等,這些人打來打去,打了幾十年,可是死的最多是誰?
還是民人!
你這些想爭下的人,他們有一個是平頭百姓出身的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也是你們儒家的話,可是你們回過頭去看看,你們重視這些‘民’了嗎?
下真正犯上作亂的,遠的不單從百年三國之亂看,哪一個作亂的,不是你們的‘刑不上大夫’的大夫?
就是這一批人,他們驅趕著所謂的‘民人’,想用這些饒血肉和白骨,為他們壘起王座!
我大漢太祖高皇帝,真正的布衣出身,你在這裏口口聲聲講尊卑,意思是‘布衣民人’他們就真的很卑賤嗎?你要寡人跟著你們一起去罵他們卑賤,那寡人豈不是忘祖忘本之輩?”
劉大壯不愧是劉諶調教出來的,這一番,倒是的大殿上鴉雀無聲。
淳於琿聽劉大壯如此,要細節有細節,要有證據有證據,要大帽子也有大帽子,要是敢在詭辯的話,且不別的,光是大帽子就能把他扣死。
所以淳於琿不敢了。
“眾卿,我朝從來不因言獲罪,所以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凡道理,都是越辯越明的!大家把自認為治國的好點子、好方法,都出來嘛!”劉大壯又換上了一副十分和藹可親的麵孔,笑盈盈的道。
殿上文武百官,人人都細細的琢磨了一下,前麵劉大壯的那一番長篇大論,那些基層的工匠和農民出身的官員,人人都覺得劉大壯的好有道理,他們跪地高呼殿下英明……
那些由傳統讀書人轉變過來的新政擁護者,他們接受過紮實的儒家教育,一種根深蒂固的影響在他們的心中一時間當然難以抹去,覺得劉大壯完全否定上下尊卑,還是有失偏頗的!
別的不,單他們這些饒優越感,就是從上下尊卑有序上體現出來的!假如完全沒有了尊卑,那當官還有什麽官威?誰還來當官?當官還有什麽意思?
當然,他們十分認同劉大壯言語中體現出來的民生思想,他們覺得,讓下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能看到希望,這是無可厚非的、必須要做的!
但若要再跟劉大壯尊卑的話,就會牽扯到太祖高皇帝劉邦,劉邦作為泗水亭的亭長,妥妥的布衣出身,所以要這種人卑賤的話,那就是在罵人家的老祖宗……大帽子扣在誰的頭上都能把人扣死!
所以這些已經轉變過來、擁護新政的傳統讀書人,他們也是跪在地上,山呼“殿下英明”。
當然前麵那些義憤填膺地起現在已經亂了上下尊卑的書呆子們,也都通通閉嘴了。畢竟太祖高皇帝劉邦這種大帽子,他們還是頂不起的……
所以這群人還是勉強跪地,嘴唇動了動,在人群中濫竽充數,也算是喊過令下英明這四個字。
“啟稟殿下,硬幣樣幣壓出來了!已經呈給陛下看過了,要不要現在呈上大殿,殿下您過目?”工部侍郎劉國鋼突然上殿來了,奏道。
“快快快!快拿過來呀,這兩不就是盼這個事兒嗎?”
劉國鋼於是親自捧著一盤子樣幣送到了,劉大壯眼前。
這些樣幣十分的精美,幣麵光滑鋥亮,圖案清晰,那種大額的金銀幣,自不用了,光彩奪目,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就連那些額的銅幣,也顯得金燦燦的,光可鑒人,充斥著工業美腑…
劉大壯細細的摸索了每一個硬幣,讚歎道:“沒想到我們竟然可以把錢做得這麽美!啊,誰有以前的銅幣拿出幾個來,放在一起,比比看……”
於是就有人摸出了幾個以前的銅鑄幣,呈了上來,劉大壯哈哈大笑道:“端下去,讓大家傳著看看!讓大家看看那些被儒生斥為末節道的技術,現在做出來的這些東西!”
“殿下,這種錢,是銅做的?”右相諸葛瞻捏著一枚銅幣,問道。
“沒錯!是銅的!”
“是啊,拿在手裏確實比黃金要輕一點,也硬的多!可平時老夫所見的銅,並不是這個顏色啊!”
其實劉大壯知道現在的這個銅幣用的是黃銅,也就是銅鋅合金,沒什麽大不聊東西,就是這樣弄出來顏色特別好看而已……
但這個時候劉大壯覺得還是弄一點玄虛為好,畢竟這玩意兒要很快推向市場去,現在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因為現在站在大殿上的這一群人,他們都是這個帝國的利益既得者。
因為原來他們大多數就是貴族,手上有很多的閑錢,在企業改製的時候,他們都入了股,甚至買下好多營造廠在經營!所以,他們賺了很多,手上現在都有很多的錢……
所以劉大壯覺得,要讓他們認為現在新弄出來的這一批錢,都是極好的東西,很值錢……
這樣一來,他們就很樂意把他們原來的錢以比較低廉的價格,來換取這種新的錢……
原來的那些銅鑄幣,煉出來也都是好銅,用這些煉出來的銅,再做成新的銅幣,這樣單單從貨幣兌換這一個渠道,劉大壯就可以狠狠的敲他們一筆……
劉大壯的這個如意算盤,打的是成功的。殿上已經有人發問了:“殿下,現在新出的這種五十銖銅幣,是要用原來的五株錢來換嗎?”
“沒錯,必須要用原來的五銖錢來換!”
“那換這樣一個銅幣,得原來的五銖錢十個呀!現在的這個五十株的錢,難道從分量上來,就能抵得上十個五銖錢嗎?”
“單單從分量上來講,那當然是抵不上十個五銖錢錢的!是這個錢裏麵有特殊的東西,很值錢,而且獨步下,除了大漢鑄幣廠,下再沒有誰能夠造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