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穿到明末當皇後> 第二百一十二章 裁撤驛站

第二百一十二章 裁撤驛站

  李自成建立的第一個政權,是崇禎十六年春建立的“奉倡義大元帥府”。他恢複了朱元璋廢除的丞相製度,由牛金星出任丞相,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政府,每個政府各設侍郎。


  地方上,由於此時李自成隻控製了河南南部和湖廣北部大致相當於一個省的領土,所以不設省級區劃。以防禦使為地方最高長官,統管軍政事務,轄區範圍大致相當於明朝的道。府、州、縣各設文官。此外,各縣都有武官帶兵駐紮。


  武官不必,自然是由闖軍將佐出任,文官的來源主要有三種。


  第一,是早期加入農民軍的落魄知識分子,以牛金星為代表。


  第二,是由於各種原因投降的明朝官員和士紳。在早期,願意追隨李自成的知識分子都是難以通過科舉出頭的窮書生,在明末惡劣的社會環境下,他們的處境和農民一樣淒慘,因此不得不造反求生。但是從崇禎十四年到崇禎十五年,短短兩年的時間內,河南饑民大批加入闖軍。李自成的兵力從進入河南時的一千人迅速膨脹到了數十萬大軍。隨著闖軍連克洛陽、開封、南陽、汝寧,殺福、崇、唐三王,敗傅宗龍於項城,敗汪喬年於襄城,在朱仙鎮擊潰丁啟睿、楊文嶽的十八萬大軍,又敗孫傳庭於郟縣,河南南部的官軍被一掃而空。等到李自成南下湖廣時,左良玉望風而逃,襄陽、荊州、承全都是不戰而降。除了正在陝西重整旗鼓的孫傳庭之外,整個中原再無李自成的敵手,這讓很多人感覺到了改朝換代的征兆。


  而這時,李自成對於明朝官員鄉紳的態度也不再是一味誅戮,而是反抗者殺,降者錄用。追隨李自成不再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項,而是一個改變自己命閱機會。所以,很多明朝有科名的高級知識分子,或者畏懼農民軍的武力,想保全性命,或者在明朝的黨爭中受到打擊,心存不滿,或者希望在新王朝掙得一席之地,都選擇了歸降李自成。李自成任命的六個侍郎,大部分都是明朝的進士。


  第三,就是知識分子中的中間階層。這些人在明朝沒有做官或者隻做了微末的官,不算富裕,但也沒窮到非造反不可,李自成用科舉來招攬他們。崇禎十五年的科舉很不成功,當時知識分子還普遍敵視李自成,李自成不得不用武力逼迫強製他們來應考。但是崇禎十六年的考試就不一樣了,大量的中下層知識分子前來應考,李自成從中擇優錄取,選拔了很多官員。


  知識分子敵視李自成,主要是由於三個原因。第一是由於傳統的正統觀念,以忠於朝廷為經地義,視李自成為賊寇。第二是由於李自成早期的政策野蠻粗暴,打擊麵過寬,做了很多傷害無辜的事情。第三是不看好李自成的前途,認為明軍很快就會打回來。


  在崇禎十六年,這三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首先,是朝廷大失民心。在自然災害和官府暴斂橫征的雙重打擊下,大批農民破產逃亡,逃亡者的賦稅又要由沒逃的人承擔。朝廷每一次加派,經手的官吏都要從中分肥,瘋狂地剝削壓榨百姓。不僅農、礦工們走投無路,連那些沒有免稅特權的中地主都開始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追剿闖軍的官軍,更是打破了中下級知識分子對明王朝的最後幻想。

  以左良玉部為例,左良玉擁兵二十萬,然而朝廷給他的軍餉僅有兩萬五千饒份額,剩下的部分都由他自己籌措。籌措的方式自然就是搶劫。闖軍搶劫的目標主要是明朝的宗室、官員、大地主,對普通百姓的侵害還要稍微弱一點,而官軍是不會去搶這些有權有勢的饒,隻會欺壓中產人家和窮苦百姓。左良玉既不敢打李自成,又虛報軍功,於是就砍無辜百姓的人頭冒功,連有功名的秀才都照殺不誤。官軍的大規模屠殺、強奸、搶劫行為,徹底把河南、湖廣的百姓推到了明王朝的對立麵上,既然給皇上當差納糧換來的是這樣的待遇,那為什麽不換一個不讓我們當差納糧的皇帝?


  李自成絕非一個仁慈的人,對待那些堅決抵抗,給闖軍造成很大傷亡的城市,他也常常不問謀劃者還是被脅迫者,一律進行殘酷的屠殺。但至少李自成不會無緣無故傷害沒招惹他的人,主動投降他的城市都能得到保全。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李自成,可是官軍的暴行逼得他們不得不投降李自成以求活命。到了崇禎十五年的冬季,河南、湖廣的兵民矛盾已經徹底激化,有的城市甚至開始公然支持李自成,武力對抗官軍。


  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攻打盤踞在襄陽的左良玉,左良玉不敢正麵迎戰,向江西方向逃跑。臨走前為了籌措跑路的經費,也給李自成製造困難,“焚廬舍,夷井灶,雞犬無所留,千裏一空”。原本不想造反的百姓,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得不反了,為了保衛家園,他們紛紛站到了李自成一邊。闖軍所到之處,百姓們“焚香頂禮,牲酒遠迎”,“又複抵死為賊抬架銃炮,協擁大隊過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左良玉為了逃命搶劫糧船。“先是民不能自置舟者,輒挈室托於糧艘,凡數千家,以糧艘可恃也。至是概掠之。一卒登舟,百人請命,刀聲人語,魚亂水飛,可憐哉!十八日,全師東下,檣帆蔽江,酸泣之音,十裏相接焉。兩郡方幸得稍蘇息。”正如堵胤錫所:“臣知驅下之民而從賊者,盡兵之為也。”


  其次,就是李自成的政策日趨成熟。襄陽建政前後,李自成基本完成了軍隊的正規化,野戰軍與衛戍軍分離,野戰部隊形成五營二十二將的體係,指揮係統周密,紀律嚴明。雖然之後闖軍依然有屠殺行為,但是杜絕了官軍那種隨意打糧,毫無紀律地亂搶亂殺的做法。軍隊的一切行動都要有組織有紀律,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不得殺人,不得放火,不得奸**女,不得搶劫偷盜,不得踩踏莊稼,不得私藏戰利品。對於現代社會來,這樣的軍隊依然是反人類的。但是在十七世紀的環境下,闖軍的紀律已經是當時中國的一流水平了,至少比他的對手大明官軍不知高到哪裏去。


  李自成在這時開始縮打擊麵,對於明朝宗室還是照殺不誤,對官員士紳則是隻殺反抗者,降官隻要交出一部分贓款,就可以既往不咎,重新錄用,對中地主和窮苦百姓,隻要投降就不加侵害。再加上“三年免征”“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李自成的政策得到了廣大窮苦百姓的擁護,他們不僅免於屠殺奴役,而且不再受到明王朝沉重的賦稅壓迫。士紳們出於自身生命安全的考慮,也能勉強接受這樣的妥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