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盧循
「不管如何內藏蘊化改變經絡肺腑,肉身總逃不過一個成住壞空。」太上道主如是說道:「懷海有天竺祖宗留下來的金剛法脈能不休不壞,楚鳳歌勝在年輕,陛下以為無銘靠什麼長生?」
李旭沉默不語,現在開腦洞猜也能猜的出來,道聖多半掌握了什麼意識轉移,創造肉體的技術,而且還具有推廣的能力,不然這位太上道主掰下來的小指是怎麼一回事、
只是現在還不能確定,這種創造肉體轉移意識的技術到底是這位武林高手土法鍊鋼的自我創造還是由來有道的繼承和改進。
若是後者,那就更令人深思。
「道聖的武功我是見過的,特別是他在意念之上的修為,我意即天意的精妙手段,所以他在神意之上的修為當今世上應該無人可比。所以根基應該應在神意之上,然後他還另外有一種培養肉身的技術,然後通過神意轉移,更改肉身,從此得以長生。」
李旭頓了一下,這些都是他總結了岳顧寒的經歷以及各方信息匯總整理分析以後的總結。
「不過我以為道聖無銘的所謂長生,應該有缺陷。」
李旭皺著眉頭:「江湖人言道聖行事往往瘋癲,時而清醒時而昏昧,顯然他這條路子走得倒也是很辛苦。所以才會到處傳功搞奇遇,我統計了有據可查,能夠確定為道聖提攜或者遇道聖有關的武林人士,而這些人所得到的武功,則完全不同。」
李旭說著看了一眼普祥,這個數據是提點刑獄使司的文吏們總結了江湖上的許多流言故事,回溯了過去三十年的時間,並且通過了各種手段進行了調查核實的結果。
「在過去三十年間,與道聖有關的所謂奇遇,能夠落實的一共有七十四人,平均一年就至少有兩位苦大仇深的被綠人士或者被人鄙視天生廢材得到了所謂的奇遇。」
李旭笑著說:「陳將軍普祥算是一位奇迹播種機,我們的道聖簡直就是一個奇遇製造機。」
說著,皇帝神色一凜:「不過若是我們這邊的調查不錯,道聖製造奇遇的次數正在減少,在二十年前,他幾乎一年就要製造四次奇遇,七十四次的奇遇,幾乎全部都是在二十年前發生的。」
「十年前,道聖製造奇遇的次數開始減少,武功的相似性也大大提高。」
李旭知道,這位太上道主的肉身顯然就是道聖改造過得,甚至可以說這位就體驗過道聖轉移意識的高妙手段,可以說是同道聖一樣隱藏在江湖大幕之後的鏡中人。
無銘的秘密,這位應該也很清楚,甚至親身經歷了不少。
「而最近十年內,得到道聖提攜的人,更是寥寥,只有三人,其中自杜停杯之後,江湖上的奇遇幾乎就沒有同道聖有關的了。」
太上道主的臉上沒有表情,只是一雙灰濛濛的眼睛看著李旭。
「陛下怎麼看?」
「我覺得經過了近千年的反複製造奇遇,尋找常人驗證功法,道聖基本上已經找到了改變其固有缺陷的方法,並且一點點進行著有目的的完善,在杜停杯之後,道聖幾乎已經不必再製造所謂的奇遇了,道聖未來很可能就不會再是瘋瘋癲癲的武林傳說,而是真實行走於大地之上的人間之神。」
這是李旭的推斷,李旭從來就不認為如同道聖這樣的人傑會一直容忍自己處於瘋瘋癲癲的狀態,也不認為道聖這一千多年來的嘗試毫無效果。
拜託,那可是道聖無銘,李旭所知道前後兩個世界里第一個做到了意識永續傳遞的人物。
這位摸索出了長生之路的第一人又有什麼做不到的?長生都行,難道還治不好一個瘋病?
太上道主的臉上終於有了變化。
「陛下果然不凡,的確,三年之前道聖便已經明確了改善其現狀的辦法,並且清醒靈明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多。」
「先生也是不凡,一枚尾指說掰就掰,能將道聖的情況了解的這麼清楚,一年有幾天清醒都瞭若指掌。只是在下想問上一句,太平道的林道主,朕還算是清楚,您這位太上道主,我可真是對不上號。」
江湖上有很多武功超絕的高手,他們往往聲名顯赫。當然也有很多不出名的高手,他們或者是年紀不大,還沒有嶄露頭角,亦或者就是野心勃勃操弄著什麼陰謀。
一個武林高手差不多三四十年沒有出來折騰,只能說他是一個清心寡欲的人,是一個脫離了種種低級趣味的人。
但是你不找事,並不意味著事就不會來找你。
就好比那羅延同志,僅僅因為脾氣好武功高就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成了漠北青年們蹭熱度的主要對象。
最終還是熬不住一怒成了殺人魔王,後來回鶻內戰還要偷渡到大虞來當外教維持生活。
太上道主無疑是一位高手。
這樣一位高手在江湖上沒有留下什麼聲名和痕迹,普祥這麼一個太平道的高層幹部都不曉得他這麼一位「道主」。
李旭對於這一點很好奇。
皇帝很想知道這位到底是個什麼來路?
「太平道創於後漢末年,大賢良師得南華真人受《太平清領道》三捲成為當世第一高手,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之名起義,后被鎮壓。」太上道主緩緩說道:「那位大賢良師雖然身死,但是其道統法脈倒是傳承了下來。那位化身南華真人的無銘也就沒有一日不曾放棄過控制太平道為己用的想法。」
「天師道本出自巴蜀,歸魏之後轉為強盛,這本來不過是道聖的一步閑棋。只是陛下也應該有所體悟,大凡人傑,鮮有甘於屈居人下之輩。歷任大賢良師未嘗沒有反對無銘的心思,那時無銘瘋癲日重,他們也就有了自立的機會和想法。」
「時值西晉末年,天下大亂,胡羯為禍,太平道著實也脫離了道聖的控制一段時間。不過無銘借用天師道之力,寇謙之在北,杜子恭在南,并力打壓太平道,最終將太平道重新收回旗下。」
李旭知道雖然後世將道教視為中國本土的傳統宗教,但是在漢末魏晉之時,道教卻是一等一的新玩意。
太平道搬弄著不知道什麼神明化用而來的「中黃太乙」,以符水治病,組建教團,搞武裝革命。
而天師道則直接打著「新出太上」「橫掃六天故氣」的名頭,到處破山伐廟,將白帝、赤帝、青帝這些六天故氣一掃而空。最終為三清四御替換靈威仰、含樞紐的基礎。
現在想來,這一切背後竟然也有道聖無銘的影子,這一位的「聖」字實在是實至名歸。
「伴隨著道聖漸漸消除隱患,日漸靈明,天師道與太平道也就漸漸整合為一體。」老道士看著普祥眼中震驚的神色:「無銘日漸清醒,拴在其他人脖子里的狗鏈子也就越來越重,現在的太平道主又哪有當年前輩們的氣度?」
言下之意,這位當年恐怕也是一位不把道聖放在眼裡的人物。
「敢問一句,道長年高几何?」
李旭眉頭一挑,按捺不住問道。
「若論生辰,那是四百七十六歲了,若是問這麼一具水池子里泡出來的軀殼,那也就不過四五十年而已。」
李旭若有所思,若是壽辰如此,那這位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無外乎孫恩、盧循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