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要錦衣衛去看朱文圭,這可是在朝野轟動了。
瞬間這個消息就成為了朱祁鎮登基以來引爆的最大一枚炸彈,炸的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或是瞠目結舌!
皇帝想幹什麼?
斬盡殺絕,還是要更進一步的限制建庶人?
建庶人,這是對朱允炆幼子的稱呼。
靖難成功之後,朱允炆和大兒子消失,剩下的幼子朱文圭還在吃奶的年齡,朱棣也下不去手,就把他弄到鳳陽叫人養著,與世隔絕。
朱以擴道:「他不知道外面.……」
朱祁鎮有些艱難地說道:「什麼都不知道,連牛羊都沒見過。」
群臣默然,朱祁鎮有些糾結的道:「朕……再多的錯都過去了,文皇帝宣皇帝大抵是忘記了他……」
朱祁鎮必須要為朱棣和朱瞻基撇清,不過想起自己四十多歲的叔叔,他就有些糾結。
當他被眾人捧著,那個連孩子都不如的人在鳳陽孤苦無依,連雞鴨魚鵝都不認識。
「建庶人無功於國,亦無害於國,讓他出來,給他娶妻……有些事終歸需要一個了結,那就從朕這裡開始吧!」
「陛下.……」
群臣心中一驚,有人欣慰,有人惶然,有人茫然……
「陛下,此事……再商榷可好?」
楊士奇出班道:「陛下,那畢竟是……建庶人,若是有人別有用心,到時候這便是現成的大旗,臣以為還是……這樣吧。」
雖然楊士奇覺得放了也挺好,不過他的立場是首輔。
若是有人把朱文圭給弄走了,到時候拉起建文帝兒子的大旗,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跟著造反?
一部分臣子都紛紛點頭,旋即都建議維持原樣最好。
朱祁鎮聽著這些話,然後起身走到前方,俯瞰群臣。淡淡的道:「大明立國非前宋,非前唐,乃是太祖高皇帝披荊斬棘,帶著大家一步步推起了大明。朕雖蒙昧,卻也知道民心所向之處,天下無敵。」
朱祁鎮看了一眼群臣,說道:「民心在,則大明存。民心不在,不說建庶人,百姓都會揭竿而起!」
這個.……怎麼像是文皇帝說話的風格呢?
群臣肅然,彷彿是看到了朱棣站在那裡,手中還握著鎮紙。
朱祁鎮負手而立,朗聲道:「若是帝王無德,民生窘迫,外敵入侵,那就是天滅之!若是百姓棄朕而取建庶人,那便是朕無德,天人共棄,朕無怨!」
群臣心中一震,不禁抬頭看著上面那位年輕的帝王,心中五味雜陳。
這分明就是王者之道啊!
群臣不再說話,朱祁鎮隨即吩咐下去,讓人去鳳陽傳旨。
這是個胸懷寬廣而勇敢的皇帝!
「皇帝是這般說的?」
「是的娘娘,陛下還讓人去鳳陽,說是要把建庶人放出來,讓他娶妻生子。」
躺在病榻上太皇太後點點頭,幽幽的道:「此事倒是為難了皇帝,不過能放出來也是好事。」 ……
「放出建庶人,陛下的胸襟讓人敬佩,諸位,可看到了嗎?陛下的胸襟!」
楊溥在值房裡興奮的道:「陛下不以過往恩仇為念,你們想想史冊中的那些,那些可能活命?」
皇位之爭中,失敗者別說是被幽禁,活命都不可能。
「想想前宋,宋太祖的子孫還有幾個?」
文人就喜歡用陰謀的眼光去看待王朝更替,趙匡胤幾個兒子的結局自然會被揣測一番,然後各種陰謀論都出來了。
政治就沒有乾淨的,幾位輔臣心中轉著這個念頭,卻倍感欣慰。 ……
「陛下確實是在興利除弊,僅此就可證明了他的胸襟。」
楊溥和楊士奇倆位老臣在值房中討論著。
「我也沒想到陛下會如此豁達,不過這是好事。強硬只能是帝王的一面,剛不可久。陛下放了建庶人之後,那些擔心會稍微少一些,至少站住了腳。其後.……」
「藩王?」
楊士奇說道:「蜀王被廢,貶為庶人,近日北鎮撫司頻繁造訪各地藩王」
楊溥道:「陛下是有些那個意思,不過還在斟酌,主要還是要看諸藩的應對。」
楊士奇道:「這有些輕舉妄動了,那些藩王在各地依存多年,一旦各地風起雲湧,誰去疲於奔命?到時候山河破碎,等休養生息之後,那又是一個輪迴,何來的振興大明?」
楊溥無奈道:「我勸過,不過陛下卻有自己的心思,你該知道,藩王就像是一條條無形的鎖鏈,讓大明有些難受,陛下肯定是想打破這些鎖鏈。」
「急了些,太年輕了!」
楊士奇道:「殺戮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藩王那麼多,全殺了,或是全都收拾了,這名聲也壞了。陛下曾經和我提過,外封。」
「像襄王那樣么,襄王我自然是信得過的,若是蜀王福王之流,到時候各自為國,互相廝殺,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就像是陛下今日所說的,若是大明國內民不聊生,那何不如讓同根同源的人來收了它。」 ……
張環如今也算是宮中的人氣太監,自從朱祁鎮登基之後,正好大換血重用了他。
如今的張環雖然麾下無人,可乾清宮前全是他的地盤,也算朱祁鎮貼身太監。
陽光不錯,但這對於想讓乾清宮外面纖塵不染的張環來說,陽光是個大麻煩。
他眯著眼,忍著被反射回來的光線刺酸眼睛的難受,仔細的鏟著一塊新泥,渾然不顧其它。
人來人往,大家都習慣了在乾清宮前看到這個身影,依舊穿梭不息。
「是城外的泥!」
張環清理完了之後,歡喜的嚷道,然後他就看到了一個人。
蒼白的面色,獃滯的表情,驚懼的眼神。
這是個四十多歲,看著很疲憊的中年人,身著布衣,舉止拘束。他的頭髮還濕漉漉的,多半是剛沐浴。
「你是誰?」
張環感覺是看到了好朋友,就起身問道。
年輕人的身後有三個錦衣衛,其中一人說道:「張環,別多事。建庶人,請上去吧。」
年輕人的身體顫抖一下,對張環笑了笑,然後緩緩的拾級而上,腳步沉重,彷彿是不願意進殿。
年輕人進了大殿。
留在下面的那個老太監緊張的看著青年人的背影,不住的搓著手。 ……
朱以擴走到朱祁鎮身邊說說了些什麼。
「建庶人來了?」
「讓他進來。」
朱祁鎮只是想見見他,當年之事說不清對錯,不過他卻是無辜的。見一面,安安他的心,也算是皇帝的心意。
等朱祁鎮看到建庶人時,心中有些不忍。
這就是個被嚇壞的中年人!
「見過.……見過陛下。」
他的禮儀大概是這一路上有人教過,所以看著還算是齊整。
可等他抬頭時,卻淚流滿面。
「我是誰?」
朱文圭從兩歲就被幽禁在鳳陽的廣安宮中,身邊除去侍奉的那個太監之外,別無他人。
茫然的朱文圭忘卻了害怕,只是問道:「我是誰?」
「你是我的叔叔。」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艱難地說道。
朱文圭茫然地問道:「叔叔是……是什麼?」
「我不知道,我有些怕,我要隨安,隨安在哪?隨安!隨安!」
朱文圭有些惶恐的看著四周。
「陛下,隨安就是……建庶人身邊唯一侍奉的太監。」
朱文圭被關在廣安宮中,從嬰兒時代起,他的身邊就只有一個太監。外面只給飯食,他唯一的親人就是那位叫做隨安的老太監如今已有六十多歲.……
他對外界的認知都源於那個隨安!
「陛下,建庶人.……什麼都不認識,連牛羊都不知道.……」
朱祁鎮搖搖頭,說道:「那個隨安可來了?讓他進來。」
稍後,一個駝背的老太監被引了進來。
「殿下.……」
老太監一看到惶然的朱文圭,就顫顫巍巍的過去,抱住他,低聲道:「殿下,沒事了,沒事了。」
朱祁鎮木然的看著這一幕。
朱文圭在老太監的懷裡哭道:「隨安,我們回去,我們回家去。」
老太監安慰道:「好,咱們回去,回家去。」
等朱文圭的情緒穩定后,老太監跪下道:「陛下,殿下有些不諳世事,若有冒犯之處,懇請陛下懲罰老奴。」
「你……起來。」
等老太監起身後,朱祁鎮問道:「在鳳陽可艱難?」
老太監笑了笑,嘴裡看著少了大半牙齒。他說道:「陛下,老奴和殿下在廣安宮相依為命,倒也少了許多勾心鬥角,還好。」
這是一個已經把生死拋在腦後的太監!
他居然敢稱呼朱文圭為殿下,如此的放肆!
朱祁鎮並未介懷,他說道:「建庶人的年紀已到不惑,朕準備給他找個女子,你看如何?」
朱祁鎮在尊重著這個老太監,居然像是請示對方家長般的詢問。
殿內的人都肅然起敬。
他們敬佩著隨安,也敬佩著朱祁鎮的心胸。
隨安咧嘴笑了,跪下道:「殿下人到中年未曾見過女子,老奴一心就想著讓殿下有個能照顧他的女人,多謝陛下!」
說完他就叩頭。額頭和地磚碰撞發出的聲音讓大殿內鴉雀無聲。
朱祁鎮叫人扶他起來,說道:「你很好。朕準備讓建庶人在鳳陽宮外居住,到時候你幫著他看看地方,朕再讓鳳陽那邊調派幾個伺候的人過去,好生的過日子。」
隨安的眸色微黯,說道:「陛下請放心,殿下只想安生度日,並無那等心思。」
朱祁鎮笑了笑,說道:「朕也沒想過這事,不過是想找人幫你們罷了,以後每月給錢糧,若是漏了,可上書京城,朕自然會處置。」
說是這樣說,真能不擔心么,就算不擔心此二人,萬一居心叵測之輩擄走二人……
隨安應了,朱文圭茫然的看著他,問道:「隨安,錢糧是什麼?」
隨安聞言慈愛的道:「殿下,錢能買東西吃,糧就是咱們平日里吃的那些飯食。」
朱文圭歡喜的道:「那能吃肉了嗎?」
隨安的眼睛有些紅,他哽咽道:「能,回頭老奴就做肉給殿下吃。」
朱祁鎮看著這一幕,只覺得胸中憋悶,說道:「以後你們可在鳳陽自由出入,想出城玩儘管去。好了,去吧。」
「多謝陛下!」
隨安狂喜的謝恩,朱文圭茫然站在那裡,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關了幾十年。 ……
路上老太監不停的絮絮叨叨。
「殿下,您以後也會有孩子。」
「嗯嗯嗯,會有的,要個好看的孩子,我給他做飯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