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中唐當皇帝> 第047章 帝王貪污斂天下

第047章 帝王貪污斂天下

  皇帝李適收復了頑固藩鎮、打敗了宿敵吐蕃又降服了番邦諸國,頓時覺得自己是中興明主、盛世賢君。自「安史之亂」后終於實現了大唐的中興,這讓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李適無比的高興,成就感爆棚。

  隨後他竟突然產生了自己當宰相的衝動。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適甚至下詔停止大臣在前殿奏事,詔曰:「公卿庶僚自今勿令正牙奏事,如有陳秦,宜延英門請對。」就是大臣們不用來宣政殿報告事務了,有重要事情必須當面奏報就到延英殿大門登記,請求召見。

  不上朝並不是李適貪圖享樂去了,而是他要獨攬大權、事事躬親。甚至親自選用自縣令以上的所有官員,以致宰相和中書省只負責頒布文書,形同虛設。

  作為大唐帝國的皇帝李適肯定是日理萬機,除了要處理國家大事,竟連底層官員都親自任命。在李寧眼裡,除了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這麼拚命外,就數他這位皇曾祖了。

  你可能要問了,年過六十的他不會過度勞累,為何依舊樂此不疲?

  原來李適選拔官員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標準,那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賄賂他。

  在李寧前世的認知里,皇帝公然大肆賣官,收取賄賂的只有東漢靈帝和唐朝德宗兩位奇葩了,他們賣官還都賣得花樣別出。

  東漢靈帝起碼還把官職明碼標價,價高者得。而李適則全憑喜好,為了美化賣官,將官員的賄賂稱為「進奉」,每月進貢一次,稱為月進,每日進奉一次,稱為日進。當有職位空缺時自然優先考慮「進奉」之人。

  除了公然賣官之外,李適還專門搞出了各種收取賄賂的項目,他讓天下各道各鎮及各州各縣都要進奉的「稅外方圓」和「用度羨餘」,這些錢都進了他自己的小金庫,小日子過得無比滋潤。

  除此之外,他還縱容宦官以「宮市」、「五坊」之名敲詐勒索。所謂「宮市」就是供應皇家日常生活用度的專屬交易市場。

  「宮市」自古就有,甚至宮市比其他地方更容易獲利。乃至後世的清朝光緒皇帝以為雞蛋是昂貴的食物,一個竟然要三兩銀子。宦官獲得巨大利潤,自然也不在乎多付一點錢。

  但此時的宦官們仗著皇帝的寵信常常低價購買物品,甚至直接巧取豪奪,還強制百姓進宮市交易。

  「五坊」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和犬坊,專門負責在民間尋找寵物,供宮廷貴族賞玩。韓愈三次考博學宏詞失敗后就曾作《感二鳥賦》,揭露這一現象。

  五坊公差將捕鳥網放在在井口、門口,阻止百姓喝水、出行。若有百姓質疑,公差們就蜂擁而上、拳打腳踢。被打之人只能拿錢消災,否則就會被公差以「妨礙公務」之罪抓進大牢。

  李適對於錢財的熱愛不是沒有原因的,從平定安史之亂到後來的削藩,朝廷軍隊每每都因錢財不足而束手束腳、難盡全功。

  代宗皇帝(李適之父)命劉晏改革鹽鐵制度。國家獲取了一定的錢財,才平定了「安史之亂」。所以李適一登基就緊抓財政,根據宰相楊炎、韓滉、劉晏等大臣的建議,實行兩稅法。兩稅法規定: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徵收;戶不分主客,以當時的居住地,編人戶籍;每戶按資產交納戶稅,按畝交納地稅,取消以徵收穀物、布匹等實物為主的租庸調製和一切雜役、雜稅。

  可以說兩稅法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和進步。它使唐朝中期以來極端混亂的稅製得到統一;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使封建朝廷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鬆;擴大了稅源,規定貴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稅,保證和增加了國家的財政稅收,也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但這變相削藩的舉措,不久后就引起了藩鎮叛亂。皇帝李適也迫不得已,流亡奉天,回京后又連年與吐蕃苦戰。這樣貧苦的日子更讓李適明白了錢財的重要性。他緊抓財政,以心腹寵臣裴延齡為戶部侍郎叛度支,大肆斂財,后又恢復徵收茶稅。

  茶一直是非常古老且受歡迎的飲品。唐朝以前,人們飲茶採用的是煮茶法。所謂煮茶法就是直接采生茶葉烹煮成羹湯而飲。飲茶就好像喝蔬茶湯,因此茶被人稱之為「茗粥」。茶中還是加入鹽、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等等。唐朝漸漸出現茶餅類的干茶,把茶餅磨成粉末煮飲,同樣加入鹽、蔥、姜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中唐時茶聖陸羽創造了「煎茶法」。煎茶法是先將鍋中水煮到冒出魚眼大的氣泡,根據水量加入鹽調味,嘗嘗水的味道。當鍋邊連續冒出氣泡時,舀出一瓢開水,並用竹夾在水中攪動使之形成水渦,再用茶勺取適量的茶末投入水渦中心。等鍋中水面波浪翻滾時,倒回舀出的水停止沸騰。

  自茶聖陸羽大力推廣「煎茶法」以來,特別是前任皇帝代宗(李適之父)尤其愛這種飲茶之法,極力推崇,飲茶之風得以迅速風靡大唐。文人雅士、達官貴族人人皆以飲茶為樂。

  所以德宗李適剛剛繼位后,茶稅和兩稅法一起開始實行。四年之後李適遭遇「奉天之難」廢止了茶稅。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時恢復徵收茶稅。

  貞元末年,以俱文珍、楊志廉、孫榮義為首的宦官們蒙蔽聖聽,比曾經的霍仙鳴、竇文場還要囂張跋扈。很多大臣紛紛上奏彈劾他們。然而皇帝李適不顧朝臣們的彈劾,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做處理。

  大肆斂財很快充實了李適的私人小金庫,皇宮大內奢靡之風漸起。

  話說安史之亂后,大明宮遭受戰亂,損壞嚴重,忙於平亂的肅、代二帝無暇顧及大明宮的修繕。主要還是因為大唐財政窘迫、國庫空虛,無力承修浩大工程。德宗李適繼位后,國家財力狀況才有所好轉,又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大唐恢復了昔日的繁華。

  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自信心爆棚的李適決定修繕大明宮。作為國家象徵的含元殿迎來大修,歷時一年多。大明宮其他的宮殿也不同程度的修繕一番,又在太液池新建了不少亭台廊院,麟德殿前的會慶亭就是此時增建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