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 驗明正身
張還生年紀輕輕卻已身藏諸多隱秘,可與其複雜的際遇相反,他明處的經歷實在是簡單之至,就是一個在旭國陰海郡南陽府慈濟堂中長大的孤兒而已,短短几句話便講的清清楚楚。
而聽過張還生的講述,陸吾寧仔細對應著手中卷宗,一一印證,最終點點頭道:「這少年的描述倒是和赤熊衛查的完全一致。
看來應該沒什麼欺瞞之處,茂松公、青檀公,你們覺得呢?」
說話間,他目光轉向左右,望向那道袍老人和身穿錦袍的老者,見他們一個神情淡定,一個面沉似水卻都雙雙點了點頭頭,便微微一笑道:「既然兩位老大人也是如此覺得,那我便要勘驗血脈了。」
聽到這話,大堂兩旁坐在木椅上的青袍、綠衣隨侍小官中,有一個方面大臉的青年臉色陰晴不定的猶豫了一下,突然咬了咬牙,開口說道:「大人,這少年過往的經歷確實查勘無誤。
可最近幾月的行蹤卻十分詭秘,先是年前說是跑海,突然就失蹤了許多時日,後來回了南陽之後緊接著便又不見了蹤影…」
他的話還沒講完,坐在其對面的一個身軀胖大的中年官員,臉上突然露出似笑非笑之色,插嘴道:「董大人,我們大理寺奉旨資證的乃是這少年的身世,你管他最近的行蹤做什麼。
那旭國陰海郡南陽城本就是海商匯聚之地,跑海的商人、夥計一去外邦百日、千日的不見蹤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你卻非的用詭秘來形容,未免有些不妥吧。」
「陳大人,我說詭秘自然有我的道理,」那方臉小官聞言,臉孔一下漲的通紅,急聲辦道:「這少年在南陽慈濟堂中呆了十一年之久,一直說自己患有離魂之症,不管是讀書還是做事,一旦超過半個時辰,就頭疼欲死。
是以文不成,武不就。
結果離開慈濟堂后十餘年的頑疾,竟然不知何時便醫好了,還馬上就成了海商夥計,遠走異邦,這還不詭秘嗎?」
眾人聽到這話,不由將目光轉向張還生,就聽他一愣過後,顯得頗為羞愧的解釋道:「其實我從來就沒得過什麼離魂之症,是送我進慈濟堂的鐘無離校尉,怕我說露了出身大須彌寺的來歷惹禍,所以幫著扯得謊。
從此別人再問我的出身來歷,我便一概都說不記得了。
後來在慈濟堂里念書,旁人讀幾日的文章,我看一遍就能背下,實在覺得無聊,就借著離魂症的由頭走脫回屋裡休息,一來二去便成了常例。
至於海商嗎,我從小就覺悟了駕馭風息的天命之力,後來又能噴雲吐霧,雖然礙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典故,不敢四處宣揚…」
「且住,且住。」聽到這話,陸吾寧雙目睜大的擺手,止住了張還生的話頭,「少年人,你剛才可是說自己除了御風之力外,還覺悟了噴雲吐霧的天命力量?」
「正是。」張還生恭恭敬敬的答道。
話音剛落,陸吾寧已吩咐道:「且施展出來,讓我等瞧瞧。」
張還生聞言道一聲,「是。」,心念轉動之下,召喚來獵獵颶風呼嘯於大堂之上,奇怪的是,那風息卻只回蕩於丈許寬的一小片地方,刮著那處磚石翻動,可周圍卻連一絲微風都未泄出。
等到十幾息過後,他又突然張口,將那股烈風吸入腹中,噴出一股雲霧,將整個後堂籠罩於煙雲之中。
「春芒君三種天命之力,此子就覺悟了兩種,如此崢嶸少年,看來必是青檀公遺下的血脈無疑了。」見此情形,那陸吾寧哈哈一笑,揮揮衣袖,將滿堂雲霧收入袖中,扭頭望著那道袍老者說道,顯然已經先自確認了張還生的身份。
而那道袍老者聞言,只是淡淡一笑的點了點頭,便是默許了陸吾寧的話,卻再無其他表現。
見他如此態度,陸吾寧也沒在多言,目光轉向那錦袍老人,笑著說道:「茂松公,青檀公已確認無疑了,不知您意下如何?」
那錦袍老人聞言也不開口,雙目中突然冒起一股玄黑之氣,右手拇指上銳利指甲在左手掌心一劃,破開一道傷口,流出幾滴黑紅色的血液。
那黑血現世后,便像岩漿一樣的翻滾不已,升騰出一股赤黑相間的霧氣,被臉色變得慘白的錦袍老人一甩了,直接罩住了張還生,透過毛孔,滲透進來了他的身軀之中。
頃刻間,張還生就覺得周身一熱,頭腦一陣渾噩,緊接著肉身中蘊含的混沌力量便被莫名激發了出來,七竅中湧出團團黑氣,人也像是木偶一般,獃獃立在當場。
見此異像,那一直眉頭深鎖的錦袍老人終於臉色一變,沉寂片刻,低聲說道:「此子體內蘊含著無序之力,不是源自混沌,便是來自大淵,應該有我張家燭九陰的血脈無疑。」
「這麼說,茂松公您是認可他為熊京張氏的嫡系長孫了。」聽到這話,陸吾寧笑笑問道。
「陸大人,我張氏祖宗血脈已有神應,不認還能如何。」錦袍老人面無表情的回答一句,站起身來,吩咐背後侍奉的一個布衣老僕道:「我們熊京張家的嫡系長孫,總不好住在官驛之中。
慶鋤,你一會安排著將這孩子接過府里,按著身份安頓下來,不可苛刻。」
「遵命,老爺。」布衣老僕聞言,躬身答道。
這時,張還生巧好從渾渾噩噩中清醒過來,恍惚間感覺如果做夢似的回憶起剛才發生了什麼,不由目光一凜,警覺的望向那錦袍老人。
而那錦袍老人對於張還生凜冽的目光根本視若無睹,面無表情的朝陸吾寧以那道袍老者拱了拱手道:「青檀公、陸大人,此子的身份既已確認,我便先告辭了,咱們異日再會。」,便大步向門外走去。
不過經過張還生身邊時,他腳步卻是一慢,沉聲說道:「你體內的大淵之力已經足可修鍊我熊京張氏的《大禍黑日經》,觀想燭九陰真身,今晚便開始了吧。」,之後才又加快步伐,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