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白幡先行
第三十三章白幡先行
第二天醒來,兄弟五人屁股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只是宿醉導致的頭痛是不可避免的。
武令感覺頭都不是自己的,昨天晚上屠小龍和陳生元一直壓酒,導致了五人被判了五十軍棍。
軍棍是醉酒的時候打的,不痛,可頭痛可是現在才有的,武令開始懷念都勻酸湯粉,來一碗就可以解酒。
看著其餘四個一同挨板子的都還在睡,武令也繼續躺下,沒有酸湯粉就只能多睡一會,讓身體自己恢復了。
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武令才被飢餓叫了起來,發現四人還在睡,看來昨天的酒的確給力。
「延年,延年……」
胡延年睜開眼睛,一陣劇烈的頭痛感襲來,不由得摸著太陽穴直揉。
「令子哥,什麼時候了?」
還沒睜開眼,胡延年就想問起這麼早幹嘛,完全沒有日上三竿的覺悟。
武令沒有告訴胡延年時辰,而是去叫醒其他三人。
等四人感覺好受一些,一行五人便囂張的向伙房殺去,囂張二字來自於他們帶著血漬破爛的褲子。
還不等五人到伙房就聽到大地傳來震動,騎兵,大隊的騎兵。接著聽到雷霆轟鳴,壓抑著每一個人。
「是白甲重騎,我們上牆頭看看。」
武令四人不知道,呆過白甲重騎的林文彥可是很清楚,這是白甲重騎全力奔襲才會有的動靜。
武令一上城牆就有些心虛,因為不遠處便是白甲小妞,那把虎頭刀柄的短刀可還在懷裡,要是小妞看到自己變白了突然來查,那就是死路一條。
「令子哥,快看。」
武令往胡延年所指的方向看去,五千白甲重騎組成一個三角形的鋒矢陣奔襲而來。
帶動著發動隆隆作響,重騎所過之處草地上的草人便沒了蹤影。
這就如同另一個世界的坦克集群,面對步兵、騎兵都是碾壓,而且恐怖的是這個世界還沒有類似反坦克武器,這樣一隻重騎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白甲重騎又讓武令見識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白甲高速衝鋒而過,竟然能在萬步之內直接調轉,再次從武令眼前衝鋒而過。
上千米的距離,想要大隊騎兵轉向是必須能過做到的,但直接調轉實屬難以做到。
看到武令感到驚訝,林文彥又興起了,這種顯擺學識的時候怎麼能不出手。
「我們看到的只是白甲的威武和強大的戰鬥力,而看到細節。例如剛才的掉頭衝鋒裡面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先是保持陣形,只有陣形完整重騎才有他應當有的衝擊力。衝鋒之時速度達到最高速度但還有相互協同。
衝鋒之時,陣形必須緊湊整齊,甚至於到了馬蹄落地的時間都要相同,所以白甲的任何一匹馬都會自動調整步子。
這後面有著一千人專門負責訓練新馬,所以白甲營每年只能補充三百到五百主馬,白甲營能保持五千重騎是身後一萬兩千輔兵做出的貢獻,因為次馬與輔馬都是他們調教出來的。
再說調轉,衝過敵陣的時候白甲會放任馬匹自己控制速度,這時候的馬匹經過高速衝鋒之後帶著的慣性能衝破敵陣。
衝出敵陣的白甲是最脆弱的也是最強大的,這時候的白甲隊形最亂但馬匹自身的慣性力量能撞死一頭牛。
百步之後,主帥會通過自己的親衛傳遞消息,看到那十幾個背負著十幾面不同顏色的人沒有,他們負責著整個隊伍的調動。
拿出綠色的旗子代表前方安全,這時候要逐漸減慢馬速,等速度到可以接受之時營旗會帶著整個白甲轉向。」
林文彥有些得意,自己也是白甲一員啊。
武令則是在思考著這套指揮系統的漏洞,想比前世每人一個通訊器,白甲營的溝通實在太簡陋了。
自己要是有了一隻部隊,肯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揮系統。
白甲女子有些與他有著同樣,但久覓無門,最後只能作罷。
這套方法已經被白甲視為傳承,老兵帶新兵,只有找到比這一套有效很多的指揮方式才能讓白甲更換。
武令不搭理林文彥,不代表沒人搭理,屠小龍對於白甲重騎有很大的興趣。
「二哥,那這白甲的戰鬥方式不就很容易被看破,被敵人針對?」
林文彥強忍著,他認武令和胡延年為兄弟可屠小龍和陳生元他就……
但林文彥還是回答了屠小龍:「白甲豎營旗一千多年,征戰一千多年,白甲六次只餘數人,為何?」
屠小龍搖頭表示不解,林文彥接著又道:「那是因為白甲為堂堂之師,如若泰山,征戰超過百次,從未遇能針對白甲重騎布下陷阱的對手。」
屠小龍總結林文彥的話就是,白甲重騎厲害,所以沒有人能等到看到白甲重騎弱點的那一刻。
屠小龍和林文彥對話的時間內,演武場上出現了變化,白甲以城門為中界線一分為二,中間讓出一條大道。
氣氛為之凝重起來,一切嘈雜都沒有了。
「抽刀~」
抽刀之聲果真如同一把刀插入每個人的心裡。
遠處一隊人馬開始出現在所有人視線當中,他們並非白甲,這一刻他們有著比白甲更加尊貴的榮譽。
先行者為白幡,更在營旗之前,白幡後面是整整十八架白馬車架,每個車架之上盡豎白幡。
那首武令只聽過一次的歌謠再次響起,透露出無限悲涼。
君只見,白甲旗幟森然,君不見,白甲墳頭白幡。
君只見,白甲凱旋而歸,君不見,白甲染血沙場。
君只見,白甲縱馬山河,君不見,白甲馬革裹屍。
君只見,浩瀚國土穩如山,君不見,唐勇白甲盡帶紅。
武令也跟著吟唱起來。
是啊,君只見萬世太平,君只見富庶安康。君不見血灑邊疆,君不見男兒熱淚盈眶。
為國戍邊,榮而悲。
緩緩進城的白馬車架不知會再讓多少人家再豎白幡,立新墳。
世人皆知軍人當為國死,哪知老婦老漢家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