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嫡女世子妃> 第十二章、進宮變故

第十二章、進宮變故

  要說封號看寵愛這回事,是真的存在。


  比方說昭華長公主吧,她是諸位公主里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皇帝給的封號,看看,昭、華,無論拆開了拼在一起都是頂好的意思。


  像較為受寵的端雲公主,好歹也佔了一個端莊的意思在裡頭,淳安公主呢,就安安康康。


  又如景豫郡主,景和豫,一個是光彩,一個是歡樂之意,給自己兄弟嫡女用,正合適。


  在其他的,不被皇帝看在眼裡的那些,禮部隨便擬個打發了就算了。還有些運氣不好惹了皇帝的,會賜下帶著含義不好或是不好聽的封號。


  另一層意思說來,皇帝給出的意思就是——「你們得捧著這個人」或是「老子不喜歡這個人」表達。


  比起後宮其他公主,昭華長公主得寵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她長相肖似皇帝。


  如果說朱承瑾像瑞王三分,那昭華長公主就像皇帝七分。朱家世世代代都沒有過醜人,當今皇帝雖然四十多了,且愛美人,整日縱慾,但當年也是帝都有名的佳公子。


  昭華長公主身著寬袍大袖的繁雜宮裝,金線綉邊,彩絲描畫在火紅如烈焰的裙擺上,隨著走動迎風而動。周皇后看著迎面而來的女兒,眼底含著一絲欣慰,她的女兒是這死寂宮苑裡最耀眼的一抹紅。


  「母后今日身體可好?」昭華長公主完全繼承了周后的玲瓏八面,想想吧,她每天拍的都是誰的馬屁,能從一片混亂里搶來皇位的皇帝太后,牢牢把持後宮的周皇后。


  周皇后笑道:「我素來有些苦夏,不過今年精神頭倒比往年好些。」


  昭華陪著母親閑話幾句,說出自己來意:「今兒個景豫進宮,我想著母后也要去皇祖母那兒,咱們索性一道,我正有些事情要與母后商議。」


  周皇后道:「安國公夫人遞了牌子,說不準一會兒就來。我依稀記得,她家那個大小姐,也有十一二歲了吧?幾年沒見,倒是記得不大清楚了。」問顏庭陸。


  顏庭陸在一邊伺候著,把母女二人的話聽了全套,此時回話:「娘娘記得不錯,安國公府林大小姐今年該是十二歲了。」


  「安國公夫人前些日子還在打聽靖平侯世子,今日就突然帶閨女進宮,」昭華眉眼凌厲起來,像足了周后,「想必是景福宮那位傳了什麼消息出去。靖平侯世子是好,哪有皇子正妃來的富貴榮華。父皇前幾日還在愁著老四正妃人選的事兒,他們既然這麼想拴在一條繩子上,若是求到母後面前,母后千萬得成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笑安國公還敢作出一派大公無私的模樣。


  安國公夫人也是,把靖平侯府和津北侯府當大白菜呢,挑挑揀揀,殊不知這兩家也看不上林念笙。只有賀貴妃,急著把掌管宗人府的安國公拉上自己的船,最保險的可不就是娶了她家閨女。


  昭華長公主看清楚的,周皇后只有看的更透徹,拍拍閨女的手示意安心:「安國公府世子夫人是寧遠侯顧家的小姐,顧家與周家有姻親,聽說她有好消息了,下次你們姐妹得空聚會的時候,別忘了多關照她。」


  昭華與母親達成默契,笑著反手握緊母親兩手,道:「母親放心,顧家姐姐我以前見過幾次,是個明白人,賢惠文雅,女兒很喜歡她。」


  顏庭陸站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口口關心,心道,大小兩個主子,真是半點活路不給景福宮啊。這是想要釜底抽薪呢,即使四皇子娶了林念笙,安國公世子襲爵,對繼母所出的妹妹能有幾分照顧?


  正陽宮母女二人已經定下了這事,丁佩還在猶豫。


  「四皇子母妃得寵,雖說外家不顯,但是自己也才幹出眾,頗得皇上看重。」丁佩已經習慣跟女兒商量事,尤其是大事。「賀貴妃也託人給我遞來了信兒,女兒,若是真的,這可是一樁天大的富貴。」


  林念笙道:「母親也說了,賀貴妃正得寵,父親只是在朝中有些名望,手裡沒兵權,賀貴妃肯讓女兒做正妃?」上輩子,她搶男人沒搶得過朱承瑾,反而被壞了名聲。一頂小轎抬進四皇子府,做了個側妃。即使憑著相貌聰慧深的四皇子寵愛,也被那賤人壓得死死的!只因嫡庶之別!


  不錯,她就是愛四皇子,四皇子同樣愛她!即使她不是正妃,還是在四皇子登基后,被一道詔書立為了中宮皇后。可惜她只差一步!如果不是昭華長公主逼宮造反,她一定會和四郎成為最恩愛的帝后!

  一個昭華,一個景豫。她要讓她們這輩子,一個永無長公主第一人的風光,另一個,要試試被搶走親事,聲名掃地的感覺如何!


  「我的兒,怎麼你反倒這時糊塗起來了,」丁佩欣慰又驕傲,「咱們國公府的嫡女,難道做不成他四皇子的正妃?太后皇后健在,他正是需要咱們家在宗室里的那股東風。」


  林念笙恍然,上輩子她不得太后青眼,又因丁佩挑揀各家世子風評不佳,兼之與皇帝親侄女景豫郡主搶男人落敗,嫁進四皇子府做側妃已經是不錯的了。可是今生,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她既然要做,必然要做四郎的正妃!要堂堂正正踏進正陽宮!


  丁佩看女兒垂首不語,只當女兒家嬌羞,苦口婆心的教導:「賀貴妃與皇後娘娘一向是不和的,但是四皇子的親事,必然要從皇後面前走一遭,今日你進宮,千萬得守好禮儀,不能出什麼亂子。」


  「女兒懂得。」


  「只要皇后挑不出錯處,賀貴妃冠寵後宮,這門親事還不是定了下來,我兒是有大福氣的人!」女兒富貴了,兒子難不成沒個好前程?


  收拾收拾,進宮!


  三撥人各有心思,朱承瑾的可算是最單純不過了。


  八年時間,她是真的和太后還有世子弟弟有了親情。乍然分離這幾天,還真有些想念壽康宮的日子,只需要學一些宮規,後宮嬪妃戰火燒不到她身上,哪裡需要面對王府後院形形色色的女人。


  一大早起來用了早膳,所有東西就都收拾好了,只等朱承宛一起。


  滿堂珠玉二人伺候著朱承瑾整理衣飾,瞧著主子心情好,還說著吉祥話湊趣:「太後娘娘身子康健,福壽延綿,世子爺又聰明伶俐,郡主只消放寬心就是了。」


  舒適安逸的氛圍讓朱承瑾心境也鬆懈平和下來,道:「滿堂最是促狹,一大早說著這些好話,堪比喜鵲了。」順手賞二人一人一對耳璫。


  福熙院主僕相得,和樂融融。


  珠玉眼尖,看著門口侍女猶猶豫豫的要進不進,幾步跨到門邊,輕聲呵斥:「有什麼事情只管說,作什麼這幅模樣!」


  她是郡主面前得用的丫鬟,訓斥起比她還大幾歲的侍女來分毫不留情面。


  那侍女趕緊低頭認錯:「珠玉姐姐,奴婢瞧著郡主心情正好,不知道該不該擾了郡主雅興。」頓了頓又急著道,「宛小姐遣了丫頭來,要回稟郡主,說……說是宛小姐病了,起不來身。」


  珠玉面色一凝,打發了這侍女,緩步到朱承瑾身邊,「郡主,宛小姐那邊出事兒了。」


  朱承瑾「哦?」了一聲,面上不見悲喜,「宛姐姐不是笨人,只要今天還有一口氣,她都會撐著過來。再說了,她小心謹慎慣了,這麼大的事兒,如何會只派個丫頭過來。進宮的事情且緩一緩,我倒要看看這些人還有什麼后招!」


  滿堂珠玉對視一眼,不約而同覺得,朱承宛病了這事,十有八九是丁側妃乾的。


  不止她們倆,全府知道這個消息的,都覺得是丁側妃的鍋,誰讓她平日猖狂,這次肯定是懷恨在心,怨恨宛小姐推拒她看好的親事,反而跟郡主一條心呢!

  其實這事,還真不是丁側妃乾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