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船頭談話
黛玉眼中是詫異,看來康熙真的不能小覷,若是說那些人豺狼虎豹,那麼這康熙絕對是最好的獵人,明白狐狸的狡猾,豺狼虎豹的狠毒,明白了,不覺啞然,然後抬頭看著康熙:「老爺子這樣叫我出來看風景,有什麼用意?」既然他什麼都知道,黛玉懷疑他將自己都算計在了裡面。
康熙呵呵一笑,一手捋捋鬍子:「風景如畫,如何能不請你這小丫頭一同看看。」
黛玉一笑:「老爺子說的好,風景如畫,而此刻在這裡雖然如畫,但是在黃河那邊卻是一片悲哀了。」
康熙看著黛玉:「丫頭,這會你總可以說一點了吧。這一個家中,兒孫多是好事情嗎?」
黛玉先不語,只沉默片刻,然後看著康熙道:「老爺子如何就認為我會知道很多,畢竟我是一個小孩子,同齡之人絕對不會如我這般好管閑事,知道一些不該知道的。」
康熙笑了起來:「看,你已經說了你的了,可見你必然知道一些事情,既然如此,為何就不能先告訴了我呢。」
黛玉微微嘆了口氣,然後又看了康熙一會,才道:「老爺子,我不想瞞你,別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或者說是那些身居高位者只知道謀求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道自古以來這黃河邊百姓的悲哀,從古到今,這黃河是成了眾皇朝皇帝的心腹之患,但是能治理好黃河的卻是寥寥無幾,此番黃河決堤,兩岸的農家必然遭遇水災,而如此一來,這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老爺子你為百姓著想,依照先祖皇帝的遺願,對於百姓也實行了永不加賦這樣的命令,但是這永不加賦並不能給百姓帶來多少好處,反而給了那些高位者不少利益,買地,圈地,因為不需要繳稅,如此就可以見眾多的土地歸為自己,而這些土地從何而來,就是從百姓手中,如現在這樣災荒一起,百姓沒有吃的,就只有砸鍋賣鐵,而在手中的土地自然就賣出去,反正賣了還能租來種,而賣的的銀子至少還能維持家中各人一些生計,如此,窮的人是越發的窮,而富的人也就是越發的富了。」說到這裡黛玉深深嘆了口氣。
康熙微微一愣,然後點了點頭:「我一直以為永不加賦是為了百姓著想,想不到裡面竟然還有這樣的糾葛。」
黛玉笑了笑道:「其實那兩個府中豈是也一樣,他們買下了一些百姓手中的田地,然後租了出去,如此就能坐享其成,而如此一來府中的收入也越發的多了,不然你想想,那麼兩大家子人,就靠一點俸祿,能維持嗎?」
康熙點了點頭:「你繼續說。」
黛玉微微一笑:「兒孫多自然是好事情,人家都說了這多子多福,但也要看是如何的子孫。
府中的幾個公子爺都是好的,只是少主人從小在你身邊養大,因此多了嬌慣,畢竟你素來對他的教養是以當家人為主,如此一來自然造成了他那個唯他不可的局面,少主人的性格人此,其實老爺你有一大半原因。」
康熙嘆了口氣:「你說的沒錯,對於他的教養真的是我的過錯。」
黛玉點了點頭,然後繼續道:「大公子的性格魯莽耿直,但是不可說是出自對少主人的嫉妒,畢竟素來嫡長兩字,他佔一個長,但是結果卻是一個人上人,一個卻只能是臣。」
康熙點頭:「沒錯,丫頭,的確如此,那麼其他幾個呢?」
黛玉笑了笑:「三公子勇猛,但是如今因為腿部的意外讓他不會在去爭奪什麼,所以三公子暫時不會有什麼想法。」
「老四呢?」康熙看著黛玉。
黛玉笑了起來:「四公子,冷漠,高傲,公正,鐵面無私,這樣的人沒有人緣,但是做事極其公平。」
康熙笑了起來:「果然如此。你繼續說。」
黛玉只笑道:「那五公子自小喜歡佛經,因此是個平和之人,六公子就不說了,自小夭折,想來是老爺子的心頭疼,七公子也是和平之人,不會做什麼錯事,接下來的是八公子,這八公子是個賢德之人,但是太賢了反而顯得虛偽,九公子是個生意人,而且凡事都聽八公子的,算是好兄弟,十公子也不例外,魯莽的性格,卻愛聽八公子的話,十一公子就不說了,十二公子跟五公子,七公子都是差不多性格,十三公子是個俠義之人,在江湖中必然能成為大俠,但是在府中卻會害了他,十四公子和四公子是同母,但是性格有所區別,而最大的區別,這十四公子和八公子走的太近了,似乎會犯了老爺子的忌諱。」
康熙聽了哈哈大笑:「丫頭,你足不出戶,如何知道的這般詳細。」
黛玉眨眨眼睛:「我說了,我不過是道聽途說。」黛玉原本不想說,不過如今突然覺得說了也好,至少說不定能從這些事情中看出康熙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康熙點了點頭:「那麼你認為這次黃河絕對,老四有幾分把握。」
黛玉笑了笑:「得罪人的事情他不會少做,因此人都得罪了,若還沒有效果,他不是顯得無能了嗎,而且若真是這樣無能的人,老爺子會派了去嗎?
黛玉話落,康熙含笑點頭:「丫頭啊,看來只有你了解我的用意啊,老四就是這脾氣讓我才放心將這事情教給他去做。」
黛玉聽了這話,只看著康熙,似乎想看穿他真正的用意。
康熙見黛玉這般看自己有點好奇了:「做什麼這樣看著我啊?」
黛玉微微搖頭:「既然你如此信任他,為何你又要秘密前去?」
康熙笑了笑:「這人啊不能一塵不動的在一個地方,那樣會變成朽木,我雖然明白他的性格,但是若是我不借口離開,只怕很多人會來說他的壞話,一句兩句我不放心上,但是十句五十句的我總不能不管,還不如自己走一趟,心中有底,以後若真有人來說話了,我也能一一駁回他們的理由。」
黛玉明白了康熙的用心,這就是帝皇家的悲哀,胤禛的性子康熙很明白,也明白他不會徇私,但是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情,得罪的不管是地方官員,這牽動一根線,就能牽出一串蛤蟆,這個道理黛玉很明白,而若是有人要跟康熙說胤禛的壞話。康熙自然不聽,但是一個兩個能壓制,多了呢,他總不能不管,所以還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接自己去一趟,了解始末,然後將來也能壓制那些人。
黛玉明白了康熙的心思,卻不敢苟同康熙的做法,嘆了口氣:「老爺子,雖然明白你的想法,但是真的不敢苟同你的做法,我明白你這樣做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看清楚一切,但是你知道嗎,你這樣做很容易傷人的。」
康熙有點迷惑的看著黛玉:「你為何這樣說。」
黛玉嘆了口氣:「老爺子,我是個小孩子,但是我看過很多書籍,自古以來帝皇家少的就是親情,你的那幾個兒子都太優秀了,優秀的兒子太多,往往會出現很多紛爭,就算你有通天的本領,這清官難斷家務事,你認為你一定能讓您那幾個兒子知道本份嗎?」
本份,康熙聽到這兩個字心中一驚,是啊,自己經歷的太多了,但是自己卻一直在以帝皇的位置看待一切,因此忽略了那幾個兒子,忘記了他們是自己的骨血,這樣一來難免就疏忽提醒他們注意本分了,這樣的話,惹出這麼多事情,看來其實說穿了是自己的罪過了。
想到這裡,康熙無奈的嘆了口氣,然後卻有疑惑的看著黛玉:「丫頭,你到底幾歲?」
黛玉一愣,然後笑了笑:「老爺子犯渾了,我八歲。」
康熙微微搖頭:「但是就算是我都未能看清的事情,你一個八歲稚童卻了解如此深,難道,你真的只是一個簡單的閨閣千金嗎?」
黛玉苦澀一笑:「老爺子,我說了,我要平淡過日子,你非要我說,我說了,如今你又懷疑我,如此我還不如不說,今日算是黛玉過了,請老爺子也忘記今日我所說的吧。」
康熙聽了后微微搖頭:「丫頭,我並不是有心要試探你什麼,只是雖然知道你似乎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如你這般的見識真的是少之又少,就算是孝庄太后在世,她如你這般年紀的時候,只怕也沒你看的這般通透吧。」
黛玉笑了起來:「孝庄太后,她是個奇女子,她八歲的時候如何,我可不知道,但是我卻知道她絕對過的比我精彩,因為聽說當時蒙古各部落可是內亂很多。」
康熙聽了笑了起來,然後點了點頭:「沒錯沒錯,你這丫頭果然是個怪人。」
黛玉笑道:「老爺子,我做個怪人不要緊,但是你可別讓人知道了,我不想再做別人眼中的怪人。」
康熙點了點頭,不過卻語重心長的道:「丫頭,有時候你竭力想隱藏你的能力是不可能的,我希望你明白,老天既然給了你這樣的能力,也許有它的用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