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全民修鍊在清朝> 第四百二十五章 海上輕騎兵(求訂閱)

第四百二十五章 海上輕騎兵(求訂閱)

  張四成本來就是出身十三洋行的大掌柜,還是從學徒到掌柜一步步爬上去的職業經理人,對這種行政管理工作很擅長,又有在廣州執政多年的經驗,算是做這個事情的最適合的人員了。


  至於李仙,就干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那就是帶一支強大的軍隊出海,為混元宗獲取各種發展所需的資源。


  大員島和福建之間有一條狹窄的海峽相隔,凡是到杭州或上海做生意的外國船隻或中國船隻,都要過這條海峽才行。


  李仙做的第一步,就是帶著一支船隊從大員島北部出發,在這海峽進行狩獵。


  在李仙帶領一支十幾艘軍艦的分艦隊,出現在福州的閩江入海口的時候,福州的官員和商人們明顯都缺乏心裡準備。


  「檢查所有進出閩江的船隻,看看有沒有私自販運鴉片的。」李仙指著眼前大大小小的中國船隻,下達命令。


  李仙率領的這支分艦隊,只有十二艘船,其中有兩艘是華夏軍這些年仿製的西洋軟帆船戰艦,相當於英國的巡洋艦級別,排水量只有八百噸,優點是速度相當快;

  此外,還有兩艘仿製的明輪蒸汽船,排水量六百噸左右,船舶兩邊都有兩層樓高的命輪,速度非常快,但抗火炮能力差,但凡有一兩發炮彈命中兩側的命輪,就有可能導致戰船失去行動能力;


  另外還有六艘中國式硬帆船,排水量在六百噸到八百噸之間,屬於常見的平底式帆船,跟後世有名的耆英號差不多;


  最後兩艘則是小型蒸汽機船,只是採用螺旋槳推進方式,而不是歷史更悠久的明輪推進方式。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李仙的海軍建設理念。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應該算是大航海時代的末期,正好屬於傳統帆船逐漸退出舞台,蒸汽船越來越受關注的時候。


  在這個時代,西洋各國海軍的主力是火力強勁的戰列艦,排水量從一千噸到五千噸以上,攜帶的火炮數量有五十多門到九十多門,甚至有達到一百門炮以上的。


  這種戰列艦才是海上強國的寵兒,可以說戰列艦的數量直接決定該國海軍在國際上的地位。


  華夏軍建造海軍的時候,一開始也想過生產這種戰列艦,但不久就放棄了,首先是這種戰列艦太貴,每艘至少三十萬兩以上,建造后維護費用也非常高昂;

  更要命的是,這種戰列艦火力強大,但速度都不高,屬於海上的重甲騎士,遇到敵人只能死磕到底,不可能逃跑的。


  考慮到華夏軍的假想敵是強大的英國海軍,而且英國海軍恰恰是擁有戰列艦噸位達到二十五萬噸以上的恐怖大國,比美國、法國、俄羅斯、義大利、西班牙等七八個歐洲強國戰列艦噸位總和還要多一些的強國,與這樣的強國硬拼武力明顯是不明智的。(這時代的英國就是這麼牛逼)

  於是,李仙對海軍提出的要求就是「你可以打不過敵人,但一定要跑得過對方」,也就是以保存自身實力為第一要務。


  在這樣的理念下,海軍就開始悲催了,原先想獲得的巨型戰列艦都被否了,代之而來的就是速度超快的巡洋艦集群,同時其海上作戰方式也發生重大變化,也就是放棄在海上與敵人決戰的戰術,而是遇到敵人就第一時間開始逃跑,然後趁著敵人不備才偷襲別人,如夜裡偷襲港口或把武者送到敵人船上,展開接舷戰等。


  總之,與陸軍的自封天下無敵相比,海軍的作戰方式就猥瑣得多了,更傾向於輕騎兵戰術或土匪戰術,從不與敵人硬拼,一直周旋直到發現敵人破綻后才趁虛而入。


  如此戰術,就能解釋李仙的艦隊里為什麼會有兩艘輕型巡洋艦和兩艘明輪蒸汽船了。


  不過,讓海軍抱怨不已的是,原來說好的戰列艦改成巡洋艦,那也罷了,全軍採用輕型戰列艦,在這時代的中國海域也能拉風一把,沒想到建造到後來,李仙甚至不願意給海軍全程配備巡洋艦和蒸汽船等正規戰船,還要塞進來大量中式硬帆船。


  中國的平底福船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帆船,在近海航行或做商船運輸貨物都沒問題,但因為其結構特點,船體不夠堅固,又不能裝備太多火炮,根本就不適合做戰艦。


  可是,在李仙和玄正等上層的高壓政策下,海軍上下也只能哭喪著臉,接受這些福船進入戰鬥序列。


  其實,李仙堅持在海軍廣泛使用這些福船,並不是什麼愛國情操爆發,認為中國人就應該用中國的船型,而是有很多現實的考量。


  首先,平底福船速度相當快,抗風暴能力卓著,英國人隨便買艘八百噸左右的貨運商船(也就是耆英號),第一次航行就能繞過好望角到達紐約,然後又從美國順利到達英國,幾乎航行大半個地球,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要知道耆英號原先只是下南洋的數百艘福船中的一員,這就說明其他福船也應具備類似能力和性能。


  其次,福船的建造成本非常低,排水量八百噸的福船售價也就一萬兩左右,如果是八百噸的西洋軟帆船,價格怎麼說也得在兩萬四千兩左右,貴了一倍以上。


  其三,福船因為是平底船,載貨能力出眾,八百噸的船能載兩百五十噸到三百噸的貨物;而西洋的軟帆船,千噸級遠洋商船能載的貨物也就在兩百五十噸左右。


  其四,最關鍵的是,福船的建造周期非常短,只有高大的西洋帆船的十分之一,甚至比這更短的也有。


  比如,在各種物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艘福船開始建造到下水,只需要二十天的三十天左右,這還是傳統普通造船廠的做法,華夏軍的造船廠採用滑輪和蒸汽室等西洋技術以後,能把這建造周期再縮短一些。


  如果換上差不多的西洋帆船,從建造到下水,至少要花一年到一年半時間,就是達到兩年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李仙算了一下,自己只要建造一個船塢,那麼一年之內就能生產出十艘以上的八百噸級戰船,這比起只獲得一艘西洋戰船,有吸引力多了。


  至於中國帆船不夠堅固,兩三發炮彈就有可能被打壞,這點小小的缺陷自動被李仙忽略,反正華夏軍的海軍建成后也不會跟英國軍艦硬拼,能扛兩發炮彈和能扛兩百發炮彈,其實沒什麼區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