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兵敗而歸
時間回到鼓打二更,光祿城四周的長城上,烽火四起。成廉接到陶勝的命令下令出擊,五百步兵簇擁著撞車來到光祿城北門。他們只等城頭的戰火,喊殺聲響起,他們便用撞車撞向城門。
一盞茶的時間過去了,光祿城還是安靜的令人毛骨悚然。成廉警覺地觀察著四周,多年戎馬,讓他在空氣中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
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光祿城內響起了喊殺聲。隨著成廉一聲令下,漢軍的撞車重重的撞向城門。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光祿城門並沒有閂嚴,撞車一下便撞開了城門。
「所有人隱蔽在撞車之後!」眼見城門緩緩打開,成廉下令道。
果不其然,城門一開,上千支箭便從城門內射出,虧得成廉事先下令,否則在這窄小的城門口,定留下百餘具漢軍的屍體。
得益於成廉臨危不亂的指揮,漢軍突遇伏軍,沒有亂了陣腳,借著撞車的掩護此時已經沖入城內。
鮮卑人的計劃又落空了,隨著漢軍殺入城內,他們再次被迫近身肉搏。成廉所部只有五百步卒,自然是不能亂戰,他帶領著部隊有節奏的邊打邊退,不一會便退到了城門的門洞內。
光祿城門寬不過七八丈,最多容下幾十步卒正面交鋒。成廉立於漢軍最前方,手持長矛,頗有一夫當關的氣勢。
登城步道處,呼河和光祿城的部隊也找到了狹長的地勢,魏越、劉何、王賀帶著各自的親兵,撐起了第一道防線。他們身後的將士們,沒有因此而懈怠,只要前面有戰友倒下了,立刻會有人補上他們的位置。
這註定是一場慘烈的戰爭,沒有兵種配合、沒有統一指揮,拼的只是勇氣與體力。
鮮卑人沒想到,呂布、成廉二人,一個多智而善奇謀,一個沉穩而驍勇,愣是把這盤死棋給盤活了。
成千上萬的鮮卑軍,苦於戰場不夠開闊,不能全部投入戰場。後續趕來的幾千騎兵只能下馬,等待前方的戰友倒下,自己才能補上。
蒲頭在帥營中焦急的關注著戰場的情況,焦急的來回踱著步子。這是一場不能失敗的戰爭,一萬兵馬如果死傷過半,那麼無論能否贏下這場戰鬥,他都沒有能力挺進五原郡了。
「蒲頭大人何必自亂陣腳?」說話的是拓跋力微,戰場失控,他表現出了與年齡極度不相當的沉穩,對蒲頭說道:「城外的二百騎兵,蒲頭大人可是忘了?」
對啊!城外還有二百騎兵埋伏著呢。蒲頭心裡不由再次佩服起拓跋力微這個小鬼頭來。他這二百騎伏兵,不止可以阻敵退路,更可以殺入城門,將城門口的騎兵一一掩殺。
果然,呼嘯的馬蹄聲伴隨著喊殺聲從成廉率領的宿虜軍身後殺出。身經百戰的宿虜戰士,回頭看到城門口進來的二百騎,各個面如死灰。
冷兵器時代,二百騎兵便是二百輛坦克,在沒有防禦工事的情況下,二百騎兵掩殺千把步兵,跟玩似的。
更何況他們此時正在狹小的門洞之中,前方是數倍於己的敵軍,後面是呼嘯而來的鐵騎,逃無可逃。
「將士們,隨我殺出一條血路,與呼河部隊匯合。」成廉話音未落,便抓住面前的鮮卑兵,推著他的身體,全力向前沖,愣是在鮮卑軍的包圍圈內,衝出了一條路。
成廉的決斷不過是杯水車薪,能夠跟隨成廉沖入敵陣的不到一百人。后列士兵慘遭鮮卑騎兵掩殺,死於馬蹄之下的便有一百餘眾。
「奉先小心!」成廉終於殺出重圍,一眼便見到拉赫曼的冷刀子從呂布背後襲去,這一刀如果下去,呂布必人頭落地,急得成廉喊聲都破了音。
我滴媽呀!你就剩這兩個半人還有心管我呢?呂布眼見著成廉的渾身是血,身後跟著的也只有三五十步卒,對他笑道:「你還是小心你自己吧!」
呂布話音未落,便聽到耳旁一陣風聲。大刀掄的如此之狠,呂布不用看就知道是拉赫曼。
電光火石之間,呂布低頭奪過拉赫曼的大刀,然後拔出佩刀回身就是橫掃一刀。
拉赫曼本以為自己已經贏了,卻不想呂布刀鋒已至,躲閃不及,肚子上開了一個口子。
機會來了,呂布沒有時間和拉赫曼過多糾纏。他一直注視著城門之處,鮮卑的二百騎兵沒有繼續進攻的空間,駐足在城門處眺望著登城踏步處的戰況。
呂布沖成廉打了個手勢,成廉會意的點點頭,二人帶著剛剛殺出重圍的四五十人,再次向城門處殺回。
宿虜的好男兒啊!明知必死,無一畏戰。他們全都參與過宿虜城外的戰役,親眼所見飛將呂布宛如蒼鷹,千軍萬馬擒得敵將蒲頭;驍將成廉更是鐵打的男兒,沒有呂布那麼強橫的身手,但憑鋼鐵般的意志,殺得蒲頭一陣駭然。
成廉眼見著一名士兵幫自己擋下了一刀倒在血泊之中,發瘋似的在鮮卑陣中一陣猛砍。呂布要冷靜許多,身為現代特種兵,他太懂得如何在刀槍林離生存了。
衝出鮮卑步兵的包圍圈,呂布、成廉身邊已經沒有了步卒。四十名大漢健兒,全部死在了鮮卑人的刀下,唯有他和氣喘吁吁的成廉,面對著居高臨下的鮮卑騎兵。
鮮卑騎兵策馬而動,呂布也動了。三十米衝刺大飛腳,這是部隊的體罰項目。三十米的衝刺距離,整個人躍起兩米多高,腳在前頭在後,身體與對面平行的踹出去,落地的時候,衣褲全都磨破,身體一側都是血粼粼的磨痕。
呂布從沒想過,這招會在實戰中用到。但如今面對鮮卑騎兵,此招甚好。呂布一腳就把對面的鮮卑騎兵踹到馬下,然後把馬讓給了成廉,示意他騎馬逃出城去。
成廉對著呂布搖搖頭,城中還有我大漢將士,怎可一人逃走。成廉帶著無比悲壯的心情,撥馬回頭,面對鮮卑軍中千軍萬馬。
他知道,此行必死,耳旁回想起名將馬援的話: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看著視死如歸的成廉,呂布心中說不出的滋味。魏越、魏續、劉何、王賀的面龐一一在眼前閃過,真的要棄他們不顧嗎?
拼了!反正也死過一次了!想著,呂布奪過一匹駿馬,然後向成廉跟成廉吼道:「虎逼,沖也順著城牆沖啊!」
奉先妙計啊!成廉只是心中想想,沒敢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呂布一定會說:奉你妹啊!
登城踏步本離城門不遠,二人策馬沿著城牆衝去,後面還跟著近二百騎鮮卑騎兵,一路上鮮卑兵自然的讓出一條路,他們誰都不想死在馬蹄之下。
魏續的戎裝此時也是血紅,眼見著呂布和成廉引了一隊鮮卑騎兵過來大呼不好,連忙指揮部隊道:「速速登城!」
鮮卑人等的就是這一刻,登城步道能有多大?魏續一聲令下,漢軍中一陣混亂。
鮮卑人眼見兩軍拉開了距離,漢軍又在登城,立刻收起馬刀,換上弓箭,頓時一陣箭雨直奔漢軍。
魏續這個山炮,也不部署一下,說撤就撤,呂布眼見著漢軍相互擠撞,登城速度不快。連忙策馬吸引著身後追逐的二百鮮卑鐵騎,再次向鮮卑陣營衝去。
呂布的目的達到了,鮮卑人怕誤傷自己的騎兵,停止了射擊。但是他自己卻再次陷入了鮮卑人的包圍圈。
登城的漢軍都不是孬種,見狀就要下城和鮮卑人拼了,卻聽到成廉大吼一聲:「速速登城,別枉費了呂將軍一番苦心。」眾將這才重新開始登城。
有了成廉的指揮,漢軍登城有了章法。成廉親自帥眾殿後,身中數十刀卻堅持不退,直到呂布一個撐桿跳從鮮卑軍中飛出,才有成廉接應著登上了城頭。
此一役,漢軍死傷者十之七八。倖存者無不感念呂布大恩,下城之後齊齊跪倒,感念呂布大恩。
呂布此時身上也掛了不少彩,哪有心思理他們。見他們怎麼說都不起來,轉身獨自向大營方向走去,心道:你們樂意跪就跪吧,我扛不住了,需要趕緊找個大夫。
是役,以鮮卑軍大勝而告終。鑒於南城方向,鑒於都尉候奉一直沒有進攻,蒲頭沒有下令追擊,呂布等人安全回到了漢營。
陶勝眼見著呂布領回一眾殘兵敗將,臉上微漏慍色,問道:「如此慘敗,何故?」
「何你妹啊?」呂布看陶勝氣就不打一處來,怒道:「老子在裡面拚命,你帶這一千精騎在外面凹造型,還有臉問我為啥慘敗?」
「陶大人,方才城中步戰。若一千精騎傾出,必能救出被俘光祿城部隊,為何陶大人遲遲不出兵?」說話的是劉何,這仗打得窩囊,他倒要問問陶勝是怎麼想的,
「混賬!」一幫殘兵敗將居然敢指責我?陶勝怒道:「爾等新敗不思己過,反倒推脫責任於本官,小心軍法處置。」
成廉見陶勝動怒,忙勸慰道:「鮮卑營中早知我軍今夜出擊,城中埋伏良弓數千,城外更是埋伏二百鐵騎,我軍之敗,實乃軍機泄露所治,望大人明察。」
「真有此事?」聽了成廉的話,陶勝態度緩和了幾分,說道:「那是本官失察了,眾將先回營整頓,待我稟報都尉,再議戰事。」
「將士死傷殆盡,何言回營修整。」就在眾將垂頭喪氣,剛要回營的時候,侯成怒道:「即知城中有伏兵,何不退兵。」
要不是魏續這二貨衝出去了,我早就退兵了。這話呂布自然不能說出來,只能沉默。
劉何雖然是刺頭,但呂布不開口他自然不會說,氣氛頓時詭異起來。
眾人不語,侯成就更來勁了,對陶勝說道:「陶大人,軍機泄露,我軍危矣,何不立即徹查眾營,未嘗無所獲。」
連夜徹查,也算是個法子。陶勝應允之後,吩咐可信之人,挨營排查,重點留意各將領書信往來。
這一查,從三更足足查到破曉。百餘兵士,事無巨細,每個營房都沒有放過。細作沒有查出,卻查出了魏文姬等一眾女眷。
在漢朝,軍中有女人是大忌。武帝時,李廣之孫李陵,深入匈奴腹地,與匈奴單于交戰與草原之上。李陵見部隊士氣不高,便下令徹查軍中女眷,將她們找出來全都殺了。
說來也怪,這一殺漢軍士氣爆棚,五千步卒居然殺退了匈奴數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