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晉末逐鹿> 二百二十七節 吳興郡(十八)

二百二十七節 吳興郡(十八)

  當夜子時,吳興郡城頭的箏聲又渺渺傳來。


  「咚咚、咚咚、」一連串的鼓聲從天師道營中傳出,黑暗中鼓聲如雷,震的各營帳篷簌簌發抖,雖然掩不住箏聲的天籟之音,但箏聲也不能如昨夜那般勾魂攝魄。


  箏聲和鼓聲纏鬥近一個時辰,才逐漸消失。


  「娘的,一個臭娘們頂的上千軍萬馬,攻了一個月城死亡人數也不過萬,她奏了一首曲子便跑了一萬人。」盧循狠狠說道。


  孫恩一笑,說:「未起事前,感覺本教人多勢眾,起兵后才發現,人力必有窮盡時,謝道韞一代奇女子,果然不同凡響。」


  「準備過年吧,我打算派人輪流出去準備攻城器械,你看如何?」盧循問道。


  「行。」孫恩平靜的應了一聲,說:「吳興郡城久攻不下,原來一直觀望的勢力難保不會在本教背後捅刀子,因此,吳興郡城在正月中務必拿下。」


  「放心,我會盡全力的。」盧循咬著牙答應下來,立刻心事重重。


  整個年關中,吳興郡城內外在憂慮重重中渡過,江南各方力量在年末歲初禱告中,多了一分內容,各自祈盼自己擁護的一方早些取得勝利。


  謝東衣的毒傷一直未愈,司馬雪迫於承諾,便留在謝府過年,不過和謝道韞提出要求,除了謝東衣和謝道韞外,不想多見其餘任何人。


  謝道韞一笑應允,年關中,司馬雪拈香禱告,企盼上蒼保佑早日尋見大叔!


  年關前,在高恩華的安排下,陽大牛帶衛子怡兩個人一起奔赴燕境昆嵛山,衛子怡獨自回來后,衛子怡一臉喜色連連點頭,兩人心照不宣的守護這個秘密,並開始安派一些準備。


  年關過後,年前一直漫天飛舞的大雪終於停止肆虐人間,風中傳來一絲絲暖意,一股股生命在天地間燥動萌生,吳興郡城內人們的臉上有一點點笑意。


  「咚咚、咚咚、」天師道攻城的鼓聲及時響起,將城內百姓剛露出笑意及時憋了回去。


  「殺啊。」震天的喊殺聲中,天師鬼卒們又如潮水般湧向城頭,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剛開一戰,城上城下立刻血肉橫飛死傷無數。


  年關中十餘天的時間,盧循安派騎兵出處尋找木材,趕在進攻前,又做出二百餘架拋石機,有了十餘天的準備,從四外搜來的石頭堆積如山,甫一衝鋒,數百架拋石機此起彼伏,斗大的石頭不時砸向城中。


  城內也有應對之策,除了城頭以外,城內的民夫行走時,全部順著房層的死角走,將守城物品搬上城頭后,又順著城邊溜走,因此傷亡不大。


  「轟隆隆」一聲響,一個黑色箭長時間被石頭反覆砸擊塌了下去,城下一架雲梯登時架了過來,守城的晉軍撐起一越巨大牛皮縫製的方幕防著石頭和箭矢的攻擊,探頭向城下一瞄,搬起一塊砸上來的石頭狠狠砸了下去。


  城下登時響起一片慘叫聲,可過了不久,倚在城頭的雲梯又顫動起來,說明下面又有人攀爬上來。


  一根長長的竹竿伸過來抵住雲梯,狠狠一推,將雲梯狠狠推開,時間不長,這架雲梯又倚了上來……

  吳興郡攻城戰開始前,郝柏便令人在城內挖了一個壕溝,說是要防範天師道派人挖地道偷襲,在正月里的一晚上,壕溝中的水「唰」了一陷進地中。


  在壕溝邊負責警戒的天極宗弟子一聲大叫,剛鑽出壕溝的數十名嶺南修士頓時被亂石砸死,天亮后屍體便被掛到城頭上示眾。


  城西由益州「祭酒」鄭方率領的天師道掘土築城,怎乃上天降佑吳興郡城,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罩下,地面上的泥土堅如金石,年關前後的數十日間,土山還沒堆到一人高,鄭方又氣又急,一病不起。


  年後第六天,一股寒風吹來,一片片小青雪又打著旋兒,從天空飄落,晉軍最希望天氣寒冷,天氣一寒冷,天師鬼卒攀爬雲梯便十分緩慢,甚至有的鬼座剛爬近城頭時,自己跌下城頭。


  吳興郡太守府中,謝氏兄弟和吳興郡城中的一些士族族長齊聚。


  「二哥不必眉頭緊鎖,米教在曠野上無依無靠,僅憑一些破布帳蓬禦寒。」謝道韞拈茶笑道:「江南的春季不比冬季暖和多少,餓不死他們,算他們耐熬。」


  謝邈道:「話雖如此,但米賊一日不退,我這心就一直懸著放不下來。」


  「京口大哥已數次向建康朝廷上書,請求出兵增援。」謝道韞道:「司馬元顯想來再也找不到借口拖延,只要大哥的北府軍一到,與吳興郡守軍合二為一,必大破米教。」


  「北府軍能來救我們嘛?」


  「謝將軍什麼時間能到吳興郡?」


  「太好了。吳興郡有救了。」


  一直面帶憂色的吳興士族長們登時歡聲雷動,吳興郡中只有步軍,步軍守城有餘,而進攻機動性太差,若威震天下的北府軍一動,兵力人數上佔優勢不說,而且還有了大量騎兵,可以出城主動攻擊。


  建康城中,西府中,司馬元顯正在圍爐飲酒。


  參軍張法順進室稟報:「京口刺史謝琰每日一道奏書,請求出兵增援吳興郡。」


  「謝琰既然急著出戰,便准他出戰,據報米賊已派兵在吳興郡北據險而守,顯然就是防範京口援兵之意。」司馬元顯抿了一口酒,慢慢說道:「謝琰出兵后,你派人在米賊大營附近傳播風聲,讓米教的人防著點兒.……。


  「諾,將軍這一箭雙鵰之計,實在高明。」張法順諂媚笑著退出府去。


  京口刺史府中,謝琰玉身長立,宣傳讓劉牢之暫時坐鎮京口,自已率兵解吳興郡之圍。


  張牢之道:「大帥,米賊人數眾多,大帥不可親身犯險地,還是讓本將帶兵出戰比較妥當。」


  「米賊人馬再多,能多過當年前秦百萬大軍么?」謝琰不屑道:「本帥就算比家父稍遜,殺米賊一群烏合之眾還綽綽有餘!」


  謝琰是京口主帥,既然戰意已決,其餘部將也不便再有異議,當下點集二萬北府軍,帶上足夠糧草,快速向吳興郡進軍。


  天地間白雪蒼茫,曠野一片銀裝素裹。


  謝琰無心觀賞雪景,令北府軍騎兵卸下笨重的鎧甲,沿著官道輕裝前進,兩日後,大軍越過吳郡,進入吳興郡境內。


  「報……」一名北府軍斥喉匆匆來報:「前方數十里處,發現一股天師道人馬在拒坡而守。」


  「直接殺過去!」謝琰傲然道:「小小米賊能翻起什麼大風浪?」


  一片低低的山樑上,天師道大片軍旗飄蕩,軍旗下一列列天師鬼卒持械而立,在坡頂嚴陣以待,山城半山腰上陳列著大量的木柵鹿角。


  謝琰令大軍迅速擺也戰陣應敵,又命軍中修士至山巒左右偵察,一柱香時間后,軍中修士回稟,除了正面天師道兵士約有萬餘外,山巒四周一馬平坡,茫茫白雪一片,沒有發現伏兵。


  北府軍征戰多年訓練有素,陣前豎起堅盾長槍,輕騎兵迅速兩邊壓住陣角,重騎兵隱在陣后急速穿上重鎧甲,沉悶的號聲在曠野中嘶吼回蕩,將士們清神一振,人人屏氣凝神,等待主帥謝琰的衝鋒令。


  「聽聞米賊逢戰時,都要前綴符紙,服下仙丸,便能不懼生死。」謝琰眯縫著眼,仔細向山巒上打量,忽地笑道:「兒郎們一會衝上去,砍腦袋時可需用力些,免得砍不掉他們的腦袋。」


  周圍將官們一時哈哈大笑,有將官便保證,若一刀砍不下天師道鬼卒的腦袋,情願將自已的腦袋砍下來,獻給謝琰。


  「兒郎們,沖吧,砍下一顆米賊狗頭賞銀十兩!」


  輕騎兵率先一線奔出,馬蹄踏破殘雪,噠、噠、一陣風般沖向山坡,重騎兵隨後跟出,蹄聲如雷,如一陣移動的鐵山,震撼的山坡微微顫抖,沉重的殺意直衝雲宵。


  天師道戰陣前迅速搖晃旗幟,躲在木柵鹿角後面的鬼卒將盾牌撐住,把長槍從盾牌中伸了出去,戰陣中的弓箭手拉滿弓弦,等待射擊的命令。


  輕騎兵如旋風般接近,在一箭之外,已將一片箭雨向天師道戰陣潑來,迅捷分成兩股,轉身從兩翼向重騎兵身後兜返,前隊立刻變成后隊。


  天師道的弓箭手們一愣神,手上拉滿的弓箭便泄了力,重騎兵在輕騎兵后疾風般衝出,馬蹄翻飛長槍如林,片刻間便能看清馬上騎兵的眼晴。


  「卡嚓、卡嚓、」一聲聲沉悶的響聲中,半山坡的木柵鹿角被挑飛擊碎,一排鐵騎撞入天師道戰陣中.……

  一輛輛巨大鐵車撞入人群中,一股股鮮血在陽光下刺目濺噴,將地面殘雪溶化,後面一排排重甲鐵騎驚濤般湧來,不論前面是敵人還是同袍,均如戰車般碾過。


  普通鬼卒在重甲鐵騎前顯得渺小卑微,刀槍砍刺在鐵甲上,只留下一聲響,連騎兵一根汗毛也傷不動。


  天師道戰陣中修士的各種法器在人群中耀眼閃爍,時時擊得重甲鐵騎血崩肉潰,天師道最前方的防禦戰陣被衝破以後,陣中鬼卒們以血肉之軀直接抗擊重甲鐵騎的衝擊和碾壓。


  時間不長,天師防禦隊型已然開始混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