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千里鏡
雖然蘇長青認為章旻青的想法太激進,有失寬仁,但現實情況下,蘇長青不認為章旻青的想法有實現的可能,可也確實算是一個法子。
之所以他會這麼認為,是他清楚,以當下朝廷的內憂外患,那裡還有力量派出一支水師去征服西洋諸國?為了抵擋來自北方的威脅,九邊耗費彌巨。加上從收到的邸報上看,年前西南諸番又勾結叛亂,朝廷派遣劉綎為總兵官,統兵進剿。這場戰事,怕是沒有兩三年,也難以平息。
東南沿海的水師,從眼下看,也難堪大任。不要說去征服西洋,就連他寧波府家門口海面上的劉老倌、王癩痢之流的海賊,想要剿滅都有心無力。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認為章旻青的想法是異想天開的臆想。反倒是覺得象章旻青這樣的年輕人,小小年紀就能關心國是真是難能可貴。九邊和西南的事,章旻青看不到邸報自然無從知曉,這不能怪他。
有心再要和章旻青說幾句,卻發現此刻又有人來交卷,於是也就暫且打消了這個念頭,揮手讓章旻青下堂去,等候龍門開了,先回家去。
未時二刻,龍門開了,考場里放出了第一批交卷的考生。侯在外面的七斤和劉毛蛋急忙上去迎接,接過了章旻青手裡提著的考箱。
一旁的王家家僕也上來詢問,是不是要送章旻青先回王家休息洗漱。從子時出門,折騰到現在,七八個時辰過去,確實該休息一下。
「等會我們自行回去,你們還是安心候在這裡,等王兄出來好了。」
抬頭看看天色尚早,章旻青拒絕了王家家僕的好意,他想去城裡的街市逛逛。
寧波是海貿重鎮,這裡的街市也異常的繁華熱鬧。綢布店、茶葉行、瓷器行、珠寶行、飯館茶肆鱗次櫛比。走在平整的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在路過一家珠寶行的時候,停下了腳步。
想起這段時間,自己格外的忙,似乎有點冷落了賀寶兒這個小丫頭,章旻青就打算進去給小丫頭買點禮物送給她。
步搖、髮釵、鐲子、耳墜、玉佩……,章旻青順著櫃檯一樣樣的看過去。突然,他站住了身子,眼光盯在了櫃檯里的一個絨布襯的長盒子,再也移不開了。
「掌柜的,這個望遠鏡賣多少錢?」
吸引住章旻青目光的,是一具黃銅鏤花的兩截望遠鏡。
「望遠鏡?哦,客官,您說的是這個千里鏡啊。不瞞客官說,這可是敝店的鎮店之寶,是我家東家從泉州帶回來的,據說,當時整個泉州,也就只有這麼一個。現下,咱們寧波府也只這麼一個,這是泰西來的寶貝。客官要是想要,我給客官一個實價,四百兩銀子不二價。」
聽到有人問這個千里鏡,店鋪老闆可是喜出望外。這個東西當時是他的東家在泉州,從一個泰西人那裡買來的。最初,他覺得用這個千里鏡能看到遠處的景物,是個寶貝,雖然看到的景象是倒著的。
可拿回寧波之後,儘管當時許多人看了都漬漬稱奇,但因為看到的景象是倒著的,讓人很不習慣。獵奇過後,真要他們掏錢買,卻是乏人問津。
於是,這架千里鏡的價格,也從最初開價一千兩,逐步下降到如今的四百兩。以至於東家自己都覺得當時是上了當,高價買回了一個雞肋。
現在有人對它表示出了興趣,店鋪老闆當然很高興,終於有希望把這個累贅脫手了。
四百兩?這次輪到章旻青牙疼了,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章旻青的老爹章騫在世的時候,以他的官俸也得四年不吃不喝才夠。
可轉念一想,這東西可真的是寶貝啊,他記得,最早的望遠鏡是在1608年問世的,現在是1612年,就已經從歐洲流傳過來了?只是好像最初的望遠鏡,由於是兩片凹透鏡組成的,當中少了塊凸透鏡,所以看到的影像應該是反的。
「掌柜的,能讓我看看嗎?」
章旻青提出了要求。
接過望遠鏡,放在眼上一看,果不其然,圖像是反的,說明這還是最原始的望遠鏡。跟著他的七斤和劉毛蛋也都好奇的輪流拿來看了。
「看到的東西是倒過來的,雖然新奇,實無大用。掌柜的,這價錢有點高啊。」
章旻青一面開口和店鋪老闆砍價,一面在心裡琢磨著這東西是自己畫圖找工匠做,還是買回去做個樣子,改進后,再讓工匠仿造,那個選擇更划得來。
「那客官覺得這寶貝能出什麼價?」
聽到又是因為看到的圖像是倒著的原因,客戶喪失了購買的慾望,掌柜的的臉上苦得要滴出水來了。此刻,他更是打定主意,要把這個東西快點出手。
「看過這個東西的樣式,找個工匠照著做一個出來,應該也費不了百兩銀子。我覺得,一百兩如何?」
章旻青的這一刀砍得很兇,說的卻是實話。
前世他帶隊在連雲港集訓時,到過那裡的東海縣,知道那裡盛產天然水晶。眼下這個時代,那裡被稱作海州。如果派人去那裡收購水晶回來打磨製作,做出一個望遠鏡樣品的成本應該差不多百兩左右。當然,要是大量生產,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客官所言,雖然不無道理,可也未必一定能成,或許花了錢卻什麼也沒做出來也不一定。小老兒這畢竟是個成品,買回去就能用。而且,客官也不能讓小老兒虧本吧?」
掌柜的聽章旻青說要自己做,心裡恨得咬牙,可他卻知道,這東西就是賣個稀奇。真要有人照這個樣子做出來,他這個東西怕是一百兩也賣不到了。
只是他當然不甘心就這樣讓章旻青把價錢砍到了地板價,不死心的繼續找理由遊說著。
「我也這麼想,所以才沒走么。那掌柜的覺得什麼價能賣?」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章旻青也不認為他還的價就能成交,但不要再多太多才行。
「三百兩!」
「一百兩!」
「二百五十兩!」
「一百兩!」
「二百二十兩!」
「一百兩!」
「二百兩,真的不能再低了!」
「一百兩!」
「客官,你這可不是誠心要買的樣子,這樣,我虧一點,一百八十兩。」
「好吧,我不對,一百二十兩。」
「一百五十兩,再低,我就等著看客官自己做的了。」
「成交!」
兩個人一番的討價還價,最終價格定在了一百五十兩。聽到章旻青嘴裡冒出的「成交」兩個字,掌柜的心裡終於鬆了口氣。這個千里鏡東家買來是一百二十兩,本算是保住了,包袱總算甩掉了。
價錢雖然談好了,章旻青身上可沒這麼多錢。讓七斤掏出身上僅有的五兩銀子付了定錢,又為賀寶兒挑了一個價錢二錢銀子的步搖。和掌柜的約定好,章旻青回去后,派人拿著定錢的收據和銀子來完成交易,章旻青才帶著七斤他們走出珠寶行。
「公子,這個東西有什麼用?這麼老貴的。」
出了門,劉毛蛋就開口向章旻青問道。在他看來,一百五十兩銀子,無疑是個天價,買這麼個東西,他有些不解。
「七斤,你和他說說,要是當年你爹新叔手上有這個東西,會怎麼樣?」
章旻青並沒有直接回答劉毛蛋的問題,而是轉頭向七斤說道。
這並不是章旻青不屑於作答,而是他培養七斤的一種方式,如果七斤的答案不能讓他滿意,他才會出口糾正。
「我爹做夜不收那會,要是手裡有了這個,遠處的敵營就像在眼前一樣,就不用冒險藏到敵人跟前去刺探軍情了。我爺爺那時要有這個,他和好多的叔公們也就不會把命丟給倭賊了。」
七斤的爺爺當年也是戚家軍的一員,說起這個望遠鏡的用途,七斤不由得想到了去打探敵情,死在倭寇手中的爺爺來,說道後面,聲音里都帶出了哭腔。
「你現在明白了吧?百多兩的銀子和許多的人命比,那個更重要?」
看到七斤都快哭出來了,章旻青也就不再難為他,接過話頭,誘導著劉毛蛋。
「我知道了,公子買了它,肯定還會仿製出來許多個,這樣能救更多的人命。」
劉毛蛋的認識很樸素,他聽章旻青這麼說,自然就只想到能救人命,卻想不到更多了。
「能早點看清敵情,就能根據敵情排兵布陣,就能更多的打勝仗,那好處,豈止是救命。」
一旁的七斤聽劉毛蛋這麼說,立刻端起了師兄的架勢介面說道。
由於季三虎他們都跟著章新甲學夜不收的偵察和潛伏技巧,他們都把章新甲尊為師傅。先入師門為大,作為章新甲的兒子,七斤也被季三虎他們尊為師兄。劉毛蛋雖然當時有傷在身,沒去跟著學,但他也跟著大哥季三虎一樣,見到七斤就尊他為師兄。
章旻青笑看著這兩個人嘰嘰喳喳的說得熱鬧,也不去制止他們,自顧自的領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