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投誠
次日,張循和姬政率領兩萬精銳繞道行軍,避開艾陵北側山脈,向齊國腹地進發。蕭攝並未跟隨,而是留在營中負責部隊後勤。
行軍六日之後,行程已經過半。時值中午,部隊經過一處山村,這山村不過二三十戶草屋,不知什麼原因,村中已經空無一人。
突然,偵察部隊在山村外圍發現了十幾個可疑人員,張循隨即命令俞刻前去搜捕。俞刻帶人快馬加鞭,捉住其中十人,只可惜剩下幾個人卻鑽進山林之中,沒了蹤影。
一番審訊之後,張循得知,那些可疑人員是齊國細作,他們守在這裡是為了探查吳國聯軍是否繞道前來。
俞刻跪在張循面前,自責道:「都怪我,放跑了幾人,這下齊國人肯定知曉我軍行蹤了,屬下有罪!」
張循擺手道:「無礙,我們兩萬人行軍,本來就不可能不被發現。更何況,我們這次的目標並不是攻下臨淄,而是迫使翼谷主力回救,為大部隊創造進攻腹地的條件。所以,齊國人知道就知道吧。」
姬政點頭道:「沒錯,我們不僅要讓齊國人知道,還需要讓齊國人重視,接下來幾日甚至可以大張旗鼓,誘使齊軍分兵抵禦。」
「嗯,姬將軍說的對,如此一來,我們也必須做好交戰的準備了。」
「正是。」
俞刻還是心神不安,他擰著眉頭,問道:「大將軍,這十個俘虜如何處理?」
張循想了想,說道:「先押著吧。」
隨後,張循命令部隊原地休整,埋鍋造飯。這些日子行軍艱難,而且戰事臨近,張循特令後勤加餐,全軍上下均有肉食。
俞刻在山中射來一隻野雞,烤好之後給張循送了過去,張循欣喜,命俞刻叫姬政來一起食用。
可是俞刻找了一圈,卻沒有發現姬政。
此時,姬政帶著士兵給十個俘虜送來了飯菜,俘虜們一看飯食,興奮極了,想不到身為俘虜竟能吃到肉食。這些日子裡,他們天天蹲守在山林邊,有上頓沒下頓,苦不堪言,如今能吃到這頓熱乎乎的飯簡直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俘虜們狼吞虎咽起來,有個二十齣頭的俘虜甚至一邊吃,一邊哭訴,他說自己是難民,逃難到齊國當兵,但齊國待遇很差,他說自己不想留在齊國了,打算到吳國去謀生。
姬政坐到他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後背,讓他慢點吃,他哭著點了點頭。然而就在他捧起碗,舔掉碗里最後一粒米飯時,姬政突然拔出重黎劍,一劍刺穿了他的胸膛。
隨後,幾個士兵也紛紛拔出刀劍,向俘虜們刺去。
「不!住手!」
張循大喊著,然而姬政已經將重黎劍刺入了最後一個俘虜的胸膛。
「小……小……不,姬將軍,你,你在幹什麼!」
姬政表情冷漠,一抬手,指著倒在地上的屍體說道:「我在處理俘虜。」
「處理俘虜?他們……他們已經投降了!幹嘛要殺他們?!」
「不然呢?我們是急行軍,而且已經出來六天了,總不能將他們再押送回博城的俘虜營吧。」
張循支支吾吾道:「我們……我們可以帶著他們……」
姬政割掉俘虜身上的一塊衣服,拿著那塊布擦拭手中的重黎劍,平靜的問道:「帶著他們?難道一直帶到齊國么?呵呵,要不然就只能放了他們,等他們再拐回來殺我們。」
張循無話可說,只是注視著姬政,在他看來,此時的姬政竟是那樣陌生。
「我們已經仁至義盡了,至少他們剛剛吃了一頓飽飯,而且死的時候也沒有更多痛苦。」
張循深深吸了一口氣,血腥的味道頓時灌滿了他的鼻息,他不願意再看姬政,轉身大步離去了。回到營地,看著那隻香噴噴的烤雞,張循只覺得噁心,他命令俞刻端走,然後他找出那壺珍藏的綃裾酒,狠狠灌了一大口。
離開大部隊第十天,兩萬精銳已經繞過翼谷抵達了齊國腹地,這裡距離翼谷關內不足百里,距離都城臨淄也只剩三百餘里。張循率部來到一片開闊地,果然在這裡發現了大量齊國軍隊,看來齊國人分兵阻擊了。
俞刻探明之後向張循彙報,「張將軍,前方有四萬多齊軍,是我軍兩倍。我們無法避開他們,該如何應敵?」
張循看著姬政,問道:「姬將軍,有什麼想法。」
「不交戰。」
「怎講?」
「我們的任務是牽制齊軍,如果齊軍分出四萬人來阻擊我們,那麼留守翼谷關內的人馬就不多了。所以,我們要保持對峙,牽制齊國兵力。」
張循點了點頭,命俞刻傳令,「建立陣地,嚴守防線,沒有我的命令,不得出擊。」
姬政補充道:「另外還須派人嚴密監視翼谷方面的動態,我估計吳王準備行動了。」
「嗯!大戰在即了!」
與此同時,駐紮在艾陵以西的聯軍營地里突然來了一個人,這人名為郭術,自稱是齊國副將,他來此的目的是代表主將向吳王投誠。
吳王好奇,他雖然並不相信齊國人會投誠,但還是打算見一見這個叫郭術的人。
郭術四十歲的樣子,身材高大,器宇不凡,他大步走進營帳,恭敬而不失體面的向吳王行禮,而後遞上了主將親手撰寫的投誠書。
吳王接過投誠書,讀了一遍,不禁大笑道:「哈哈,投誠?這種騙三歲小孩的把戲,你們真的以為本王會相信?」
周圍眾將領也跟著哄堂大笑。蕭攝站在最後面,卻並沒有跟著大笑,他只是歪過腦袋,好奇的看著郭術。
郭術不急不躁,笑道:「如果這是騙局,那麼的確連三歲小孩都騙不了,可是陛下不妨反過來想想,如果我軍不是真心投誠,我又為什麼要拿著這種低級的騙術來送命呢?」
吳王想了想,點頭道:「好,姑且不論你是真心還是假意,既然你們要投誠,總要有個理由吧。」
「陛下分兵繞行,按照行軍速度推算,那兩萬精銳應該已經繞過翼谷抵達我國腹地了。」
吳王看了眼一旁的沙盤,點頭道:「嗯,看來你們偵查做的還可以。」
郭術繼續說道:「兩萬兵馬遠道而來,其實本不足為懼,臨淄城中還有守軍五千,禁衛三千,周邊三城還共有守軍一萬。如果將這些兵力全部集結,完全可以依託臨淄的高大城牆守上半年。但我王得知吳國精銳繞道來襲,惶恐不安,無論如何也要從翼谷關內調動四萬大軍阻擊。單是這樣還不夠,我王擔心會有更多的吳軍繞過翼谷,便繼續從翼谷關內抽調主力回防都城。如此一來,翼谷空虛,根本不可能守住。因此我才代表將軍前來投誠。」
「哈哈,不錯,本王等的就是你們分兵!其實我軍已經偵查到了你們的動向,這幾日翼谷關內兵力頻繁調動,人馬也越來越少,據本王估計,翼谷關內的兵力已經不足兩萬!」
郭術點頭,無奈的說道:「陛下的估計很準確。」
「本王原本就計劃在這兩天攻入翼谷,哼哼,看來你們投誠的時機很正確。說吧,你們的誠意如何?」
「陛下如果接受我們投誠的條件,今晚我就撤下翼谷守軍,打開翼谷關城門,並清空關內駐軍。」
「呵呵?只怕我們大軍剛剛進入翼谷隘口,就會被你們的伏兵殺個片甲不留吧?」
「陛下的顧慮在所難免,但陛下也要知道,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如果陛下不接受我們投誠,我們也只能負隅頑抗,拼力死戰。到那時,翼谷兩萬齊人即便全部戰死,恐怕也要拉上五六萬吳國人墊背!」
「大膽!」一名小將抽出佩劍,就要上前,卻被吳王制止。
吳王示意眾人安靜,他沉思了片刻,說道:「好,本王接受你們投誠,今晚,本王會派三百人為先頭部隊,待佔領翼谷之後,大軍再進入關內。」
「一言為定!明日上午,將軍和我會帶兵向陛下投誠。」郭術行禮道。
「好,你回去吧,事成之後,我會重用你。但如果這背後有什麼把戲,待我攻破臨淄之時,定將你及家人碎屍萬段!」
「陛下放心!」
晚上,吳王命人前去勘察,發現此時的翼谷與往日大不相同。過去幾天,翼谷關內總是能看到明亮的篝火,翼谷兩側的山林中也常常有火光閃現,而今晚,整個翼谷一片漆黑。
於是,吳王命三百人為先頭部隊,沿著山林兩側搜索前進。先頭部隊沒有遭遇到任何敵情,很快便通過翼谷抵達了翼谷關。
果然,正如郭術說的那樣,翼谷關城門大開,沒有一個守軍,先頭部隊立即佔領了翼谷關,並以翼谷關為依託,繼續進入關內偵查。
關內也一樣,沒有一個人。
吳王大喜,看來投誠之事並非虛假,雖然他內心深處仍有一絲顧慮,但他已經在此地駐紮十餘天了,早就浮躁難耐,強烈的求勝心驅使他揮師入關。於是,吳王命令大軍向翼谷關內挺進。朦朧的月光下,大軍緩緩穿過狹窄的翼谷。
一個時辰之後,六萬主力順利通過了翼谷,並立即在關內修建防禦陣地。吳王見狀,便由中軍護衛,繼續深入翼谷。
很快,吳王穿過了翼谷,他登上翼谷關城樓,眺望著狹長的翼谷,不禁感嘆道:「這裡的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如果強攻的話,恐怕還真要搭上三萬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