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禮
不過大概是因為小說和各種影視劇的影響,大家很多都知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道家名言,又或者受這些影響有自己的理解,但往往這種理解都是很局限的,如果這時候自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道家或道的真理,那隻能說是一種貢高我慢,甚至可以說是離道越來越遠了,因為不僅沒有找到自然,反而越發的特立獨行,這樣是不好的。
道德經里還說:「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其中第一個就是慈,柔慈謙下,順萬物而成,而不是自以為超或自以為立於無的地方,要知道有與無是相對的,沒有誰更高,甚至說欲無,也是一種有。
當然在這裡引用莊子來說的很多,實際上莊子是側重於道的體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非常雜,很不好說,一會我借用下佛教的概念來闡述,可能更好理解。
之所以說借用佛教的概念,是因為類似道家這種出世入世之爭,在佛教也是出現了的,其實其他的宗教和學說理論也都是出現了這種爭執的,這是爭執,但又相互依存相互進步,大概也是陰陽的對立與同存的道理也可用在這吧。
佛教的爭端是在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幾百年之後,出現了兩派,一派是上部座,另一派叫大眾部,梵語是摩訶僧祗部,這兩部分開的時候大概是公元前四百年,也就恰好是諸子百家的時代,這段時間是全世界所有思想的啟蒙時期,所以很多的問題也都可追溯到這時候。
在那時,佛教的上座部認為應嚴格按照佛陀的言教來奉行,不可更改一點。
而當時古印度的文化是類似於莊子裡面,否認現實,追求永恆不變的那個恆常道體的一種文化土壤,所以早期的原始佛教也不是很提倡入世,早期佛教的理論,三法印三無漏學四諦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
注重解脫,同時也像莊子里的很多思想一樣,否認現世的一些東西,認為現實的東西都是不恆常的,而是在不斷變化的,三法印開頭說諸行無常,認為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中,有生就有滅,這是不可更改的鐵律。
在這個基礎上,執著於某一時的禮法,顯然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因緣的變化,這些都是在變的,所以提倡自我的超脫,求取寂靜涅槃。
這裡的寂靜涅槃,不可以理解為無,也不能理解為有,可以理解為合於道的狀態,如此就可斷除一切生死煩惱,證入清靜逍遙之境。
但是在此後不久,佛教逐漸成型以後,這種模式就逐漸開始出現問題,具體教理上的甄別這裡不多說了,非常的繁雜,各種經典論藏,說幾年都說不完,有興趣的也可以自己去了解,不過先提醒下,比哲學還燒腦。
就說對於現實來說,上部座認為修行的極果就是成為大阿羅漢,而阿羅漢的成就是自我的成就,並不需要和現實有太大關係,甚至提倡避世。
但是當時有另外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不對,認為不能一概的避世,對於佛陀的教法也認為可以在不改變核心的基礎上,做出一些變通,這一部分就是大眾部,他們認為可以為了傳播佛陀的教法而做出一些妥協。
往後的發展,大眾部在龍樹菩薩出現后,大乘思想開始完善,不再認為極果是阿羅漢,而是認為可以追求至高無上的佛果,而從人到成佛的路上要修行菩薩道,直到積累巴拉密足夠,然後成佛。
菩薩這個詞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清靜覺悟的意思,薩埵則是眾生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覺有情。
有情或者說眾生,是被無明所覆的,阿羅漢是清靜得道的聖人,菩薩介於這中間,即有菩提的智慧,同時也還屬於有情,後世大乘的發展,像是華嚴經中,菩薩有五十二階,從發菩提心到成佛,最初也只是凡人,像我們熟知的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這些,都是等覺菩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是大的意思,也就是大菩薩。
而等覺菩薩,又稱一身補處菩薩,就是說很快就要成佛了,斷絕最後一品無明,即可成佛。
在大眾部也就是後來的大乘來看,菩薩道才是所必行的,而菩薩道是伴隨度眾護生的事業的,也就是說一定要有其現實意義存在,如果沒有度眾護生,那麼是無法成佛的,也就是說要強調慈悲心。
而上部座則認為,想要從凡人到成佛,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積累巴拉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入輪迴,在無盡的輪迴中修行,最後才能成佛,相比起來,求取阿羅漢果這一世就可以成就,成就后就可以了斷生死,同時為了護持自己戒行的清靜,在很多時候不要管的麻煩就不要管。
大乘北傳佛教,和南傳上部座,互相之間的辯論,和教理的融合,也經過了幾千年了,各自都有各自的東西,但是佛教核心的東西實際上還是沒變的。
在上部座,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四聖諦,苦集滅道這些,在大乘里將其概括成一個詞就是空性。
像是之前說道家的時候說到的,有與無都是相對的,在這裡也是如此,生死,陰陽,有無都只是相對的概念,置於有而說無,或是站在無的角度上說有,其實都是不對的,因為跳不出那個思維的慣性。
而跳出那個慣性的就是空性,空性是非無非有,但又涵攝有與無的一種近道的概念,從宗教的角度來說是無法用言語來表述的,只可以意會,而且一旦會了,馬上就開悟了,這就是聖凡的區別了。
不過一般來說不要覺得自己開悟了,因為覺得自己開悟的一定沒有真正開悟,而且有個更實際的檢驗方法,空性一了,像是四大皆空,就會有些神通出現了,比如說想隱身就隱身,如果做不到的僦別多想了,當然我也做不到。
以上是玩笑,說回來,這個空性就是一種體,如果不知道空性,那麼慈悲就只是人天善乘,所謂人天善乘就是說行善的得好報,來世或者今世可以得到很多善報,那種大善人甚至可以成為天人之類的。
天人是六道之首,但還是輪迴里的,打個比方,天人就像是人類社會的官員一樣,雖然主管很多事也有很多權利神通,但還是要受到生死的制約。
而以空性為攝持,才能超出輪迴,但如果只講空性,而不說慈悲,就無法成就菩薩道,也就只能早早的證入涅槃。
用這個來對應道家,其實也可以說無論是黃老道還是老莊道,乃至之後的道教,無論怎麼變,形勢如何,對道本身的認知並未變,只是不同的表現和見解的方式不同而已。。
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認為象長得是蒲扇,摸到尾巴的認為象長得像繩子,而真正了達空性開悟的人,便是看到了大象的人,但是看到以後他卻依舊無法對還是盲人的同伴說象是什麼樣,只能對摸到尾巴的說,你說的不對,你再往前摸點。
對摸到象耳朵的人說,你的不對,你再往後摸點,如果這時恰好兩個盲人見了面,一個說該往前摸,另一個則說該往後摸。
說回到動畫上,天宗和人宗,便是一個摸到耳朵,一個摸到尾巴的,老子莊子是睜開眼的人,當然我們這些在這裡爭論的也都還是盲人,我們在閱讀先聖經典的時候,所起的分執便是因為各自際遇和理解不同所摸到的象不同的部位。
也因此紛爭由此而起。
這裡還是用開頭那句話結尾」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儒家思想,最為現代人詬病的,就是其中的禮思想,五四運動的時候被貶為封建禮教,一概打倒,加之西方思想中自由民主的宣傳,所以很多人對儒家思想產生了一種天然的排斥心理,好像覺得儒家思想就是奴才思想,是過時的,應該被打入歷史的深淵裡的。
其實對於儒家的禮,我之前已經提到過了一些,在儒家開始的時候,禮就是一種人文規範,一種約定俗成的東西,像是在日本吃麵條要出聲,聲音越大越表現對廚師的尊重,在義大利吃面就不行,發聲被視為不禮貌。
這些都是禮,其實禮的本質源於和諧,就是說禮是為了秩序的穩定與社會的和諧而存在的。
不過在現代,多不用禮這個詞了,而是改用了另一個詞就是文明,上下公交車排隊,不隨地大小便,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等等,這些在現代是文明的標誌,在古代也屬於禮的一種。
現代對禮的惡意,其實多是緣於對傳統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否認,其實這個否認部分是對的,因為伴隨發展,到了現代社會,人的獨立自主性開始完善,人們開始追求人格和尊嚴,過去的一些束縛就會開始改變。
但這絕對不是說不要禮,而是捨去舊禮,而這種變化是不斷的,每一個新的時代都會有適應時代的東西出現,也會有不適應的東西消亡。
其實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真要說起來,體系太龐大了,非得弄成課來慢慢講,在這裡顯然沒辦法,只能抽點有代表性的來講。
這裡先提一句話「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當先。」在現代社會,一些新的思潮逐漸開放,有些東西就顯得有些不自然了,比如說這句話,爭議蠻大的。
這裡先來說一說,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和現代解的其實並不同,包括很多語文老師解也未必對,這裡慢慢來說,當然如果意見不同的也不強求,可以提出來慢慢討論。
首先就是淫這個字,這個字現在多是解為那啥了,其實這種解法並不對,因為在早期,這個字是指過多的,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這裡的樂解法很多,可以說是快樂,也可以說是男女之間交往的愛情,愛情好不好?孔子也說好,但是好東西不能過頭,一過頭,樂不思蜀就慘了。
以上這句話也是,還有一句富貴不能淫,這些都是指過頭的意思,道家講物極必反,這裡也是如此,所有的惡,都是從把握不住,然後放縱開始產生的,人要有管控自己的能力,如果管不住了,惡就因此而生了。
剛剛忘了說,這兩句話的首和先,都不是說其最高的,也就是說不是淫是最惡的,也不是說孝就是最善的,往往這樣理解也是最為人詬病的。
其實正確的理解,首和先都是指開始的意思,所有惡的開始都是因為無節制的放縱,所有的善都是從孝順父母開始的。
儒家有一本孝經,現代被罵的挺慘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孝經里的一句話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看到這句話,很多受了現代教育的人就要開罵了,這不是妨礙人格自由嗎?好像理個髮都不行,其實這就是斷章取義的惡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