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誌> 第61章 機會

第61章 機會

  其實趙鼎也知道如今大宋朝麵臨的不僅僅隻是金人南侵的問題,更多的問題反而在大宋朝自己本身。


  然而,想要解決這些難題卻並不是那麽簡單。否則,當初正如王安石那樣的大才之人,最後也隻能折戟沉沙。


  而且,如今的大宋朝比之前神宗時期,問題更是突出。如今的大宋朝就像是一位暮氣沉沉的年邁老者,渾身上下皆是病痛。


  可也正如趙桓所說,想要改變這些問題,讓這位暮年老者重新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勢必要行一些手段。


  也正是因為這樣,趙鼎才沒有去阻止趙桓的意思。隻不過,趙鼎對於趙桓想要改變大宋朝的現狀,的確不容易。


  如若一旦失敗,勢必會教人粉身碎骨。


  見趙鼎許久沒有開口說話,趙桓再次突然開口說道:“這些問題不是我們去解決,勢必將來還是需要人去解決。”


  “但是,待得他日再來解決,怕更是會難上加難。”


  趙桓說的其實已經很委婉了,毫不客氣的說,這些問題隻要日積月累之後,亡國也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但是,這種話趙桓卻不能當著趙鼎的麵說。更何況,既然趙鼎已經猜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麽對目前積累的這些問題會導致將來何種後果,想必他心裏也應該清楚。


  果然,當聽到趙桓說的這句話,趙鼎終於開了口。


  隻見他長歎了一口氣,無奈道:“既然官家已經做了決定,臣便一同跟隨你便是。”


  盡管到了這個時候,趙鼎並不清楚趙桓將要具體如何行事,但是他依舊選擇了支持趙桓。


  這不僅僅隻是因為趙鼎相信趙桓,而且說實話,趙鼎心中其實也是對此十分的期待。


  如若,趙桓當真能解決了這些問題,那麽他趙鼎勢必會將在史冊之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趙鼎為官雖說也是為了報效朝廷,但是誰心裏又沒有一個能流芳百世的夢想。


  其實對於趙鼎心裏是怎麽想的,趙桓並不是很關心。趙桓想要的隻不過是趙鼎的一個態度。


  經過這麽長一段時間的接觸,趙桓漸漸地發現趙鼎這個人的能力其實要比他想象之中還要強上不少。


  為人低調,心思縝密。同時又不拘泥於小結,該仁慈的時候仁慈,該狠辣的時候狠辣,甚至有時候為了能夠達到目的,也可以不折手段。


  所以,在接下來自己推行一些政策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幫手。


  正當趙桓說服趙鼎上自己這條船的時候,耿南仲府上也同樣進行著一個小會議。


  這一次的會議,耿南仲並沒有邀請李邦彥等人,而是尋了兩個自己的死黨。


  所以,此時坐在廳中的除了耿南仲自己,還有唐恪以及聶山。


  剛待三人盡數落坐,耿南仲便笑著說道:“今日朝堂之上鬧得這一處可實在是讓人貽笑大方。”


  見耿南仲提及此事,唐恪與聶山也是紛紛搖頭笑著。


  不過,聶山卻突然眼睛一亮,對耿南仲說道:“希道,某覺得此事倒是給我們一個機會。”


  原本隻是將徐處仁與吳敏一事當作笑話來看的耿南仲見聶山突然說了這麽一句,一時沒能領會他的意思,於是便收斂了笑容,一臉疑惑地看著聶山。


  而同樣不理解的唐恪也對聶山問道:“賁遠,你這是何意?”


  見唐恪這麽問起,聶山也沒有絲毫拐彎抹角的意思,於是便刻意壓低了聲音,解釋道:“雖說我等如今答應了李邦彥等人相助鄆王成事,如若此事一成,以我等如今的權勢怕會吃虧。”


  唐恪依舊滿臉疑惑,但是耿南仲聽了聶山的這番話,卻是已經完全明白了過來。


  於是,隻聽耿南仲對聶山問道:“賁遠之意,可是到陛下那裏彈劾二人,事後由我等來接替他們?”


  唐恪此時才明白聶山之前那話的意思,於是便開口追問道:“果真如此?”


  聞言,聶山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從今日之事可以看出徐處仁本就不會與我等站到一方,那不如直接將他貶出京都。”


  當聽到聶山想要借助此事將徐處仁貶出京都,耿南仲卻顯得有些猶豫。


  畢竟,在此之前,耿南仲與吳敏二人的關係並未交惡。


  如若當真借助此事將徐處仁貶出京都,那麽吳敏勢必也會遭受到牽連。


  見耿南仲並未表態,反而這般猶豫,聶山哪裏不知曉耿南仲如此猶豫的原因。


  於是,聶山便繼續開口說道:“反正吳敏並未答應相助鄆王,一旦我等事成之後,他與我等終歸已是兩路人。”


  唐恪也不傻,隻要將吳敏與徐處仁擠走,那麽自己在仕途上也很有可能更進一步。


  所以,唐恪這時也連忙對耿南仲開口說道:“賁遠所言甚是,我等終歸與他不是一路人。”


  見唐恪與聶山都這麽勸說自己,耿南仲心裏也出現了動搖。


  耿南仲動搖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想著等將吳敏擠走後,自己能夠頂替他的位置。


  先不說如今趙桓對耿南仲的態度發生的改變,而且,一旦助鄆王上位,那麽自己帝師的身份依舊不會改變。所以,到時候,自己入相也是必然的趨勢。


  動搖的原因正是因為耿南仲也覺得聶山之前說的話很在理,如若一旦事成,那麽自己與李邦彥等人依舊還是會有競爭。


  隻有將如聶山以及唐恪他們爭奪更多的話語權,才是鞏固自己地位的唯一方法。


  “此事由何人去辦?”耿南仲下定了決心,便對聶山二人問道。


  聞言,聶山似乎心中早就有了人選,於是便連忙說道:“除了少愚怕是也沒人更合適了。”


  耿南仲知道聶山所說的少愚便是如今的禦史中丞李回。


  可畢竟雙方並無太多的交情,為了這種事情突然找李回幫忙,怕是人家也不會輕易地答應。


  似乎是猜到了耿南仲心中所想,唐恪這個時候卻是說道:“希道可以找李邦彥他們幫忙。”


  自己這幫人與李回的確是沒有什麽太大交情,但是李邦彥他們那邊就難說了。


  而且,如今雙方算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僅僅隻是讓李邦彥他們幫這麽一個忙,想必他們也不會拒絕。


  於是,經過唐恪與聶山的提醒,耿南仲便將此事給答應了下來。


  ps:最近工作比較忙,經常出差。之前的存稿已經耗盡,接下來的更新會不太穩定!抱歉!!!等過了這陣,下個月應該會緩過來,實在不好意思。


  這章用手機碼的,一會兒回宿舍看看還能不能再碼一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