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誌> 第15章 萬般慶幸

第15章 萬般慶幸

  這日,趙桓於文德殿召見了李綱、趙鼎以及何灌三人。


  據史料記載,何灌本應建議白時中,不可將禁軍精銳盡數交予梁方平駐守黎陽。


  原因很簡單,此次金軍南侵是傾全國之力遠征,兵鋒強盛,怕是難以抵擋。就算是最後取得勝利,勢必也是會讓大宋朝的精銳受到重創。


  更何況,萬一結果不理想,更是損失慘重。不如留兵守衛都城。


  結果,白時中不但沒有聽從,反而在第二天建議宋欽宗下令何灌率軍出征。


  原先禁軍的精銳部隊便已經盡數被梁方平帶到北方,自己手底下僅僅隻是剩下一些老弱,根本就沒有什麽戰鬥力,所以推辭。


  結果,朝廷不允,更是強行任命他為武泰軍節度使以及河東河北製置副使,率兩萬人前往駐防。


  可更讓人無語的是,當時實際上撥給他的僅僅隻有幾千人。無奈之下,何灌隻能臨時招募百姓從軍。


  要知道,東京城的百姓經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又有誰還懂得打仗?

  最後,何灌隻有率領著這些新兵蛋子駐兵滑州。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剛等他抵達,就見梁方平率領的十萬大軍潰敗而逃。


  一群新兵蛋子見了,竟然一哄而散。


  無奈,何灌隻能退回東京,並且要求入城麵見宋欽宗解釋。


  打了敗仗,還讓何灌入宮解釋。這種事情宋欽宗與白時中等人如何能做?這不就證明高位者所做的決策是錯誤的嗎?

  所以,宋欽宗不但沒有讓何灌入城,更是命他駐守東京城以西。


  這個時候的何灌已經完全明白,自己這一次必死無疑。


  於是,何灌便率軍於東京城以西與金軍大戰三天,最後以身殉國。


  縱觀數千年曆史,謀朝篡位固然可恥。


  但是,因書生誤國之事更是讓人可恨。


  趙桓即位之初召見何灌的時候,趙桓就已經想起了有關何灌的事跡。


  所以,當初在安慰何灌之後,便特地留了心。不但沒有派他上前線,更是將他留在了身邊。


  也正是因為受到何灌這件事情的啟發,所以當初趙桓才給前線的將士發了不予抵抗的詔命。


  以至於,如今不但守衛京都的軍事力量強盛,更是讓何灌這等猛將避免過早殉國。


  要知道,既然要與金人相抗,最為寶貴的就是這些良將。所以,能保存下來的,趙桓必定會竭盡所能不讓他們過早殉國。


  待三人見禮之後,趙桓就對李綱問道:“李卿,如今京都守衛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見趙桓問起,李綱連忙應道:“回官家,臣已經安排妥當。”


  “所有水門也在今日盡數堵住,並且,昨日也照官家所命,讓何都侯監督火藥窯子作(軍器監下設專門製造火箭、火球之類的工廠)以及十一作(同為軍器監下設專門製造猛火油的工廠)加緊製造霹靂炮以及猛火油。”


  經李綱提起,趙桓這才想起來,自己的確在前日特意提醒過李綱,並且還將此事交予何灌去負責。


  於是,趙桓便向何灌問道:“何卿,朕問你,如今這猛火油以及霹靂炮製造一事詳情如何?”


  何灌見趙桓問起,便連忙說道:“回官家,臣已按官家的意思,命人加緊製造猛火油以及霹靂炮。若無意外,兩日後便能夠盡數投入使用。”


  聞言,趙桓滿意地點了點頭,“金軍不退,猛火油以及霹靂炮的製造便一日不能懈怠。”


  何灌連忙應下。


  金軍難敵。


  一方麵固然是有文臣胡亂指揮,另一方麵則是金人的騎兵戰力非凡。


  而金人的騎兵所依賴便是戰馬,隻要能夠找到針對這些戰馬有效的方法,將會大大縮小宋金兩軍的實力差距。


  霹靂炮也就是類似於炸藥包,隻不過它是利用投石機投射出去,殺傷力自然也不能與後世的那些火器相比。


  這猛火油便是如同後世的燃燒彈,不但對於騎兵有顯著的殺傷力,而且對於步兵也是有足夠的殺傷力。


  隻不過這製造猛火油的原料稀缺,多數由外朝進貢。


  當然了,這猛火油以及霹靂炮倒也不是趙桓想出來的,而是李綱一早就想到的應敵之策。


  據史料記載,這猛火油最早能追溯到東漢,到了北宋這種裝備雖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射程較短。


  當初在李綱提議之下,趙桓還特地去看了一下。雖說當時就發現了兩者都存在很多不足,可如今時間緊迫,並沒有多加幹涉。


  隻能將一些想法押後,等擊退了金軍再鼓勵發展科技,從而來提高這些裝備的性能。


  然而,這個時候趙鼎卻開口說道:“稟官家,臣有一事要奏。”


  趙鼎能成為南宋中興賢相之首,自然有他獨到之處。


  所以,趙桓毫不思索地說道:“趙卿但說無妨。”


  聞言,趙鼎這才說道:“昨日臣與李相一同巡城之際,突然想起早年間看的一本書籍中記載之事。”


  “與李相商議之後,都覺得可行。所以,臣以為或許在與金人的騎兵交戰之時,我大宋將士不必過於被動。”


  “哦?”趙桓驚訝,看了一眼李綱。


  見李綱點了點頭,趙桓就越加對趙鼎提出的建議感興趣。


  而趙鼎也繼續說道:“金人過於依賴戰馬,在兩軍對壘之時,我們大可命一隊將士手握長刀,專砍馬腳。”


  “馬腳受傷,金人的騎兵勢必就能喪失作戰力。”


  麻紮刀?


  這真是自己的疏忽,怎麽就沒有想到這個辦法?

  等等,這不應該是嶽飛的嶽家軍所創之法嗎?為何,如今趙鼎便已將這個破敵之法想到?

  難倒是因為自己的緣故,讓原本的曆史軌跡出現了這麽大的偏離?


  或者,這家夥也是跟自己一樣穿越而來?難怪靖康之變以前這麽低調。


  很快,接下來的對話,趙桓就知道是自己多想了。


  由於好奇,所以趙桓連忙開口問道:“趙卿是如何想到此法的?”


  這時候,李綱卻出言替趙鼎向趙桓將事情的詳細經過講述了一遍。


  原來早年間,趙鼎無意之中在一本書籍之中看到了有關南北朝時期侯景之亂的一場戰役。


  當時,侯景與慕容紹宗兩軍對壘之時。麵對慕容紹宗的騎兵,軍事鬼才侯景便是指派了一支敢死隊迎戰。


  兩軍相交之際,這支敢死隊不但沒有躍起與慕容紹宗的騎兵格鬥,而是專門瞄著腰下的下三路,掄起手中的刀子對馬腿人腿就是一頓猛砍。


  以至於,兩軍剛一見麵,慕容紹宗的騎兵就倒了一大片。其他將士看了,頓時大驚,兵陣搖動,立馬潰敗,死傷無數。


  最後,就連慕容紹宗自己本人也從馬背上摔下來,差點被生擒。


  趙鼎正是想起了有關這場戰役的記載,這才將這個主意與李綱商議。二人都覺得這個辦法妥當,這才將方法告知趙桓。


  聽了李綱的講述,趙桓心中感慨萬千,同時也十分慶幸。


  慶幸自己能夠遇到趙鼎,慶幸趙鼎能夠想起這場戰役。


  同時更是慶幸自己當初沒有自大到以自己一人之力來想辦法對抗金人,而是信任了李綱、趙鼎等人。


  要知道,這麻紮刀可是來後嶽飛克製金人騎兵的重要兵器。


  既然想到了這個辦法,趙桓又豈能不用?於是,便對趙鼎說道:“趙卿聽命!”


  “臣在!”趙鼎連忙應道。


  “即刻起,升你為工部侍郎,全權督辦此事。李卿從旁協助,以免有人刻意怠慢,耽擱了進度。”


  “謝陛下!”趙鼎謝道。同時,李綱也連忙應道:“臣領命!”


  接著,趙桓又對何灌說道:“何卿,即日起朕命你為忠武將軍,負責在禁軍之中挑選敢死隊。”


  “待趙侍郎的麻紮刀鑄成,便砍斷金人馬腳!”


  “謝陛下,臣定不負聖上所托!”何灌也連忙應道。


  這次,趙桓突然想起一事,與對何灌說道:“朕聽聞何將軍素以箭法著稱,命你迅速組建一隊箭法高超的弓箭手,到時候與金人交戰,朕另有它用。”


  “臣領命!”何灌再次開口應道。


  見此,趙桓這才說道:“你二人立馬去操辦此事。”


  趙鼎與何灌二人領命,唱諾之後,便匆匆離去。


  至於為什麽趙桓將這種長刀命名為麻紮刀,他們不願多管。麻紮刀就麻紮刀吧,反正隻要能破敵便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