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誌> 第2章 皇權更替

第2章 皇權更替

  “官家,何都候差人來報。方才鄆王殿下率隨從欲闖宮門,已被其攔下。”


  一位內侍匆匆進了宮殿,對急得如同熱鍋上螞蟻的宋徽宗趙佶稟報。


  聞言,趙佶大驚。


  鄆王趙楷闖宮實在是出乎了趙佶的預料,盡管自己喜歡這個無比耀眼的皇子,但這時候也不能夠放縱他這般亂來。


  於是,趙佶便連忙開口說道:“命人擬詔,即刻起革除鄆王提舉皇城司等一切職務……”


  不待趙佶話音落地,又有一位內侍匆匆進來,對趙佶說道:“稟官家,太子已答應即位!”


  聞言,趙佶大鬆了一口氣,心情卻有些惆悵。


  不過很快,趙佶又對之前那位內侍說道:“給鄆王傳話,讓他安生做個親王。”


  內侍應了一聲,隨即便快步離去……


  因為一次闖宮事件,不但沒有讓趙佶改變主意的意思,反而直接卸了鄆王所有職務,這是讓趙桓以及其他大臣不曾想到的事情。


  此刻的趙桓獨自一人坐在福寧殿,心神依舊有些恍惚。


  盡管對於這北宋目前的詳細情況並不太了解,但是據自己對於曆史那模糊的記憶,趙桓覺得如今一切似乎還不算太晚。


  先不說之後才崛起的那些年輕將領,至少現在那些老將還都健在。


  隻要不出昏招,宋軍對金軍大可一戰。而且,鹿死誰手還尚不可知。


  問題是,接下來自己該怎麽規避那些弊端,又該怎麽擴大那些優勢。


  所以,現在的趙桓正不斷地努力回憶著自己所熟悉的曆史,尤其是對於戰局有利的文臣武將。


  同時也招來內侍,將有關宋代官職的資料送了過來,仔細翻閱。


  既然已經答應即位,準備一搏,那就必須組建一個可靠的班底。


  因為單靠自己一個人是絕對不行的,尤其這廟堂之中還有那幫主和派。


  ……


  次日,恍恍惚惚的趙桓在李綱等人的陪同下,一起到了福寧殿前麵的垂拱殿。


  昨晚那幫文臣武將在垂拱殿等了趙桓一整天,也不見新君趙桓的影子。


  當時,要不是因為吳敏等人覺得讓這麽多人在這裏幹等著有損新君的威嚴,否則這些人得在這裏熬個通宵。


  即便如此,這些大臣回府後也是滿懷心思,沒一個人能睡著,一早又匆忙趕來。


  新君即位儀式繁瑣,但因為趙桓有些心不在焉,所以也不曾覺得枯燥。


  隻是如同傀儡一般,見人問起意見,便點頭答應。


  諸多大臣多少也聽說了趙桓昨日不願即位的事情,嘴上沒人敢提,但心裏卻也各懷心思。


  今日的朝會內容主要就是圍繞皇權更替這個話題在進行的。


  除了宣詔趙桓即皇帝位,趙佶為太上皇並移居龍德宮之外,還任命了少宰李邦彥為龍德宮使,太保領樞密院事蔡攸、門下侍郎吳敏為副使。


  同時,赦免大逆、反叛以下囚犯罪行,文武百官升秩一等,賞賜各軍。


  立妃子朱氏為皇後,任命太子詹事耿南仲為簽書樞密院事等等。


  事情很快便處理完,趙桓也讓眾人散朝離去。


  不過,很快趙桓又命內侍將依舊任職太常少卿的李綱傳召回來。


  “朕知曉如今的局勢,不知李少卿有何對策?”


  待李綱見禮之後,趙桓便對李綱問道。


  聞言,李綱正色道:“抗金!”


  僅僅隻是簡單的兩個字,足以表明李綱抗金的決心。


  見此,趙桓忍不住翻了下白眼。


  盡管李綱有些答非所問,但趙桓卻是十分理解他。


  要知道,以他們對原先那位趙桓懦弱性格的了解,趙桓還真未必有決心與金軍一戰。


  趙桓自然也明白李綱的用心,但自己現在明顯不是解釋的時候,而且自己也犯不著給他解釋。


  於是,趙桓便再次問道:“李少卿對此可有什麽對策?”


  趙桓的態度有些強硬,倒也不太像軟弱的樣子,李綱便說道:“方法有三。”


  正等著李綱解釋的趙桓見他突然不說話了,心中有些無語。


  李綱這家夥怎麽這般性格,說個話還要斷斷續續的,這是想要讓自己主動開口詢問呐。


  自己可不能遂了他的願,也不再開口。


  李綱卻不知道如今的趙桓其實早就換了人,見趙桓半天不說話,心中略有失落。


  於是,便主動開口說道:“一,望官家下詔京東、淮西、兩浙等各地募兵勤王……”


  “可!”不待李綱將話說完,趙桓便應道。


  李綱不由一愣,又再次開口說道:“二,組織京都軍民修築防禦,於此備戰金軍……”


  “可!”


  “三,導向輿論,鼓舞士氣。”


  “可!”


  趙桓接連答應了李綱三項對策,並不是因為趙桓有多麽相信李綱,而是經過一整夜的思考,趙桓也暫時隻能想到這些。


  君臣二人隻不過是不謀而合罷了。


  可一想如今李綱僅是太常少卿,行事可能多有不便,趙桓便開口對內侍說道:“命人擬詔,即日起,升李少卿為尚書右丞,兼東京留守,兼親征行營使,負責京都防禦。”


  內侍應了一聲,便快步離去。


  李綱被趙桓接連的任命給整懵了,一時竟忘了拜謝。而趙桓也不急,就這麽看著他。


  半晌之後,回來神來的李綱連忙拜謝,“臣定不負聖恩!”


  作揖的雙手還在顫抖,連著說話的聲音也在不斷地顫抖。


  李綱不是因為趙桓升他做什麽官位,也不是為了能身兼多職,而是因為趙桓對他的這一份信任。


  為臣者,最在意的便是這份信任。


  見此,趙桓咧嘴一笑,起身走近李綱。


  李綱連忙往後退開一步。


  趙桓不以為意,笑著低聲說道:“京都便依仗李卿了,誓與金軍死抗到底!”


  “臣甘願粉身碎骨!”李綱再拜。


  “去吧!”趙桓揮了揮手,便讓李綱退去。


  李綱退去之後,趙桓便對身邊的內侍問道:“昨夜鄆王闖宮……”


  見趙桓問起這事,內侍不待趙桓話音落地,便連忙將昨夜所發生的事情詳細講述了一遍。


  聞言,趙桓點了點頭。而內侍卻又開口說道:“昨夜太上官家那邊得知了此事,太上官家已差人革除了鄆王殿下的一切職務。”


  趙桓不由一愣,這倒是有些出乎了他的預料。


  但是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一些關節,便也不再過多計較。


  而且,今日朝拜的時候,鄆王好像也已經前來。


  雖見他神色有些失落,卻也並未有任何不甘,想必也是做好了老老實實當個臣子的準備了。


  既然如此,趙桓也犯不上在這個時候計較這些。


  隻要鄆王真的安心當個王爺,趙桓便可以不計較這事。


  不然,絕不會手軟。


  緊接著,趙桓又對內侍說道:“宣何灌與陳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