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魏始皇> 91我的姐姐在三年前嫁給了平原君

91我的姐姐在三年前嫁給了平原君

  秦軍有攻下大梁、攻滅魏國的信心,魏無忌亦有擊敗秦軍、守衛魏國的決心。


  那一日的遭遇戰後,秦軍又多次出動,攻擊鴻溝北岸的魏軍大營。


  在魏軍的死守之下,秦軍未能討了好去,但魏軍傷亡亦多,許多傷兵得不到救治,被溺死在鴻溝之中。


  一個月下來,無忌曬得又瘦又黑,再加上整天愁眉苦臉,像是老了十歲。


  這天傍晚,又一輪防守戰打完之後,無忌叫來了龐煖和范雎。


  「不能再這麼下去,柔不可守啊。」


  龐煖道:「說的沒錯,但是魏軍的野戰能力,比起秦軍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就算是用驃騎營和虎賁軍,也數量太少,根本無法在野戰中取得勝利。」


  無忌長嘆一聲:「如之奈何!」


  一直以來都沒什麼發言的范雎這時卻道:「既然硬拼拼不過,不如換條路走。」


  龐煖臉上的刀疤一動:「縱橫嗎?」


  「不錯。五國伐齊的合縱盟誓猶在耳邊,秦國卻大肆進攻魏國,是背信棄義之舉。若是能聯合三晉和燕國,向秦國一起施壓,秦軍或可不戰而退。」


  無忌聽后,不禁眼前一亮。龐煖卻是搖頭道:「都說三晉同氣連枝,我看這就是一句笑話。韓國倒向秦國,這已是必然之事,否則秦國沒法越過韓國的國境來進攻大梁。至於趙國么……眼下趙國國力之強,或許已經直追秦國,但正因為有了趙國的默許,秦國才放心地以安城為基地,對魏國用兵。若要行合縱之策,得先破了秦國的連橫,難,難啊。」


  無忌想了想道:「我在信陵時,為萬人之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主宰信陵一地的大政方針,因為我是信陵的領主。但此時在大梁,要軍權沒軍權,就算是給父王獻策的機會都很有限,手中雖有五千精兵,卻還是要盡量愛惜兵力,不能損失太多。我在大梁,已經沒什麼用處了。」


  龐煖和范雎兩人聽后,都是沉默下來。


  「對於魏國來說,從外交上破局,或許不是唯一的辦法。但是對我來說,想要通過戰爭來破局,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我只能選擇合縱。」


  范雎道:「我隨公子一同前去。」


  龐煖卻說:「既然如此,那我也有封信給邯鄲的故人,信陵君既然要北上,不妨為我做一回信使。」


  無忌眉毛一挑:「你怎知我要去邯鄲?」


  「韓國羸弱,業已成為秦國附庸,因此韓都新鄭不可去,去了也是徒勞。燕國路途遙遠,而且其主力仍在齊國,燕王要發兵,必須是樂毅抽調人手前來,這一來一回的時間太長,不划算。信陵君分身乏術,要儘快破掉秦國連橫的話,必須去趙國。」


  「先生所料不錯。我會修書一封,送到大梁城裡,屆時還得先生帶著虎賁和驃騎撤回大梁,等待我的消息。卻不知你在邯鄲的那位故人是誰?」


  無忌想著自己手裡的人才不夠,而龐煖能力超強,他的朋友想必也非庸手,就起了招攬之意。


  不料龐煖卻道:「那人乃是趙國王室庶流,單名一個奢字。」


  無忌的眼皮跳了兩跳,驚道:「竟然是趙奢!」


  「信陵君竟也知道趙奢?」這次,反倒是龐煖驚訝了。


  「哈……一年前在濟西戰場上跟廉頗、樂毅聊的時候,提到過,只是知道有這個名字而已。」


  無忌忙不迭地掩飾過去,不由得心裡發癢。


  「趙奢這傢伙,跟我一樣是有劣跡的,但是他一心為國,寧願在邯鄲做個田部吏,也是倔驢一頭。」


  提及故人,龐煖一向冷峻的刀疤臉上竟有了笑容。


  「事不宜遲,我這就上書父王,請求出使趙國。」


  無忌的上書送到王宮的時候,魏王正召集了孟嘗君、芒卯商量對策。


  魏王和孟嘗君商量的對策,無非是破秦、趙之連橫,立魏、趙、燕三國合縱的策略。


  魏王把無忌的建議這麼一說,孟嘗君高興地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英雄所見略同,信陵君也如此主張,大王應該可以安心了吧。合縱之策,可行!」


  「然而,此番合縱的使者人選……丞相有何高見?」


  「文本意是自去燕國,芒卯大夫出使趙國,但既然信陵君亦有提議,不妨讓他去邯鄲了。」


  魏王正要一口贊同,驀地想起此去路途遙遠、還要穿過秦軍佔領區,遂道:「路途艱險,並不安全,還是算了,依舊讓芒卯出使魏國罷。芒卯走鴻溝大營的時候順便停一下,把他給我叫回來。」


  次日,芒卯出城北上,路過魏軍鴻溝大營時,告訴無忌說,王上要他回大梁。


  無忌當場就不樂意了,思前想後,乾脆直接帶著侍衛圍住了芒卯,號稱是「護送」芒卯北上,實際上是和芒卯一同去了。


  無忌偽裝成芒卯的侍衛,向北進入了戰區。


  兩天後,龐煖才派人到大梁城內,稟報魏王說信陵君已經跟著芒卯大夫一起走了。


  魏王氣得吹鬍子瞪眼,但此時芒卯、魏無忌一行人已距大梁有百里開外,卻是不可能再追回來的。


  從秦軍佔領區穿過時,魏無忌等人並未遭受秦軍的刻意刁難,但無忌卻感到自己胸腔內燃氣了熊熊怒火,漸漸滋生了彌天恨意。


  秦軍以首級記功,故而在攻略六國城池時,下層的士兵經常屠戮青壯,攻破城池后亦常常劫掠。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百姓皆習耕戰,若是僅僅依靠國內耕作生產的物資,怎夠支持秦軍在外的連續作戰?


  無忌看見,過往的繁華城邑變成了一片廢墟。有的地方因抵抗劇烈而被屠城,然後再一把火燒掉,一了百了。


  魏國境內,本是城邑密集、人口眾多,但經過秦國佔領區的這一段路,無忌卻幾乎沒見到活著的魏人。


  「但願是他們都跑到南方去了,跑到北方去也可以……」


  無忌綳著臉走了一路,直到在黎陽渡河,心情才稍稍平復。


  渡河之後,他們取道內黃、鄴城,在鄴城稍作休整后,穿過趙國南長城,就到了趙都邯鄲附近了。


  望見邯鄲那極為寬闊綿長的城郭時,芒卯終於開口問道:


  「兩年前,在合縱伐齊之戰時,我就已見識過信陵君的過人謀略。此行,不知公子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魏無忌平靜地道,「芒卯大夫智謀過人,是不爭的事實。無忌年幼膚淺,並沒有什麼能夠指手畫腳的地方。只不過……我的姐姐在三年前嫁給了平原君,所以我打算先去平原君府看看。」


  見無忌給足了自己面子,芒卯鬆了口氣,試探道:「那就請信陵君委屈幾日,暫時做此行的副使如何?」


  「沒有問題,走吧,我還是第一次來邯鄲呢。」


  剛進了邯鄲城,無忌就看見前方有人鬧哄哄地湊成一團,心中好奇,直接帶人湊了過去。


  他看見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竟然被一堆人捆了起來,還被人用刀戳著脊梁骨。


  「這是誰?」


  「趙奢!」


  在聽到這個名字時,無忌悚然一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