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魏始皇> 4章 權臣是檢驗君王權威的唯一標準

4章 權臣是檢驗君王權威的唯一標準

  無忌的冠禮在半個月後如期舉行。


  這套儀式複雜的大禮,耗費了他整整一天的時間。


  在魏國的太廟裡,王族的宗正崢公為魏無忌先後加了竹冠、皮冠和文冠,意味「三加冠」。


  魏無忌亦得表字「子孝」,往小了說,是要孝父母、敬親朋,往大了說,便是「無愧於天地」。


  傍晚的時候,加冠后的無忌回到王宮參加晚宴,據說,當日魏國的貴族們飲宴達旦,狂歡了整夜。


  數日之後,魏無忌跟在大哥魏圉的身後,第一次參加魏國的朝會。


  這亦是他邁向政壇的第一步。


  戰國的朝會並不像後來的早朝一樣,其最大的區別就是大家一起坐。


  朝堂之上,不僅君王有資格坐下,所有的入朝官員也都有各自的坐席。


  君臣之別所有,但尊卑之念卻遠未如後世那般積重難返。


  眾人各自落座后,內侍高呼朝會開始,立刻就有人舉起了手中的笏板,高聲道:


  「子孝已行冠禮,卻無封地,此事有些不成體統。臣弟以為,可封子孝於信陵,稱信陵君。」


  誰這麼挺我?


  魏無忌望過去,發現說話的人正是魏國大司農魏齊。魏齊是魏王的弟弟,無忌的叔叔,生得高大俊逸,風采斐然。無忌對魏齊並不熟悉,也不存在好感或者惡意,為何他要幫著自己說話?


  此言一出,頓時有不少人附議。


  東方六國曆來有給嫡系公子封君、封地的傳統,這也是自數百年前就延續下來的、壯大宗族勢力的最好辦法。


  無忌在加冠之際沒有被封君,著實是反常的現象。


  見此情狀,高座上的魏王向魏無忌這邊望了過來,對著他點了點頭,露出寵溺的表情。


  他本是面向愁苦,常年難得一笑,此刻看著魏無忌,臉上的皺紋竟全都舒展開來,綻放出慈父的笑容。


  見到魏王首肯,魏無忌遂立起身來道: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無忌以稚子之身,少年加冠已非尋常,若是再驟得數縣之封地,不知要讓前線奮戰的將士們作何感想?當今戰國之世,我魏無忌志在征伐四方,為魏之上將!封君、封地的事情,不如待我立下稍許功勞,再作商量吧。」


  魏無忌年方十六,已是身長七尺七寸,他今日穿了一身紅色深衣,更趁得面如冠玉,光彩照人。


  ——並非是魏王不重視這個嫡出的王子,而是魏無忌有志於建功立業,不願白受封賞。


  這樣的解釋,足以讓大部分人滿意。


  「真是沒想到,無忌公子竟是如此高風亮節,魏齊沒有異議!」


  眾人亦紛紛附和。


  稍許,太子魏圉又舉起了笏板道:


  「逢澤一帶乃是公室禁苑,本不該出現盜匪。但日前孟嘗君與無忌在逢澤南畔田獵,卻被悍匪劫殺,此事不可不防。我記得先惠文王時,曾與逢澤以南造有行宮,如今尚未全然朽壞,不如加以修葺,亦可作為父王秋狩時的駐蹕之地。」


  逢澤是魏國發掘鴻溝時,將水流引入窪地形成的巨大人工湖。而魏圉所提到的「先惠文王」,乃是一度主導著魏國於戰國早期爭雄的魏惠王魏罃,他生活奢侈,在位期間曾大興土木。


  聽到魏圉建議修葺逢澤南畔那座荒廢的行宮,魏王似有意動,問道:

  「修葺行宮的費用幾多?」


  「大約千金。」


  一千金啊,魏王點了點頭,表示這個費用完全可以接受,正要開口答允,不料台下孟嘗君忽然道:

  「且慢!一千金,已抵得上十戶中產之家的資材,王上三思啊!」


  嗯?魏無忌忍不住挑了挑眉毛,孟嘗君這是個什麼意思?

  孟嘗君作為當時盜匪打劫的直接受害人之一,按理說應該贊成修葺行宮的呀。


  難道他是為了跟太子唱反調?


  高座上的魏王見有人反對,心頭頓時有了不喜,但見反對的人是孟嘗君,這份不喜頓時又變成忌憚。


  「那丞相的意思是?」


  「文以為,用千金之資修葺一座行宮,已是耗費甚巨,不如用這些錢招徠列國游士,再擇優選派,出任官職,換來的回報,又何止千金啊。」


  招攬人才?


  這倒也算是正事,但簡單的「招徠游士,擇優而錄」這幾個字,實在是太過籠統。


  這種「正確的廢話」,在任何時候都會有人說,都會有人應,但到底該怎麼做,往往說出這種話的人本身都不知道。


  另一邊,魏圉當然不甘心被晾著,又道:

  「歷年的秋狩乃是國之大典,父王的安全亦是重中之重。因此,更加需要保障逢澤禁苑內的治安,不僅要防止山民偷獵,更要提放盜匪流竄。兒臣以為,不僅要修葺行宮,還要選派甲士三十人,長期駐守!望父王明鑒!」


  這個時候,大司農魏齊亦站出來道:


  「臣弟也以為太子所言甚當,逢澤南畔的行宮確需修葺。」


  得,二比一了,看來孟嘗君這下要認栽了吧。


  魏無忌不無得意地想到。


  一國之君想要在王室禁苑裡修葺一座荒廢的行宮,這麼小的事情,孟嘗君作為丞相,竟然以招攬人才為借口反對,只能說孟嘗君錯估了形勢,凈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魏王亦是頷首:「就照太子所言去辦。」


  可是,孟嘗君似乎仍然不願意放棄,緊跟在魏王之後道:


  「文以為,還是招徠人才更加要緊,相信在座的諸位大人,也是這麼想的。」


  哈?其他人會跟他想的一樣?魏無忌對此嗤之以鼻。


  丞相的權勢的確有可能讓太子或者其他的宗室子弟吃癟,可丞相再大,又怎麼大得過國君?

  孟嘗君大概並不贊同無忌的想法,他只是轉身環顧四周,問道:

  「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眾臣紛紛起身,不約而同地道:


  「丞相所言極是,臣附議!」


  什麼?

  無忌忍不住瞪圓了雙眼。


  為何眾人都贊同孟嘗君的觀點?

  對於這樣的逆轉,孟嘗君似乎毫無意外,臉上儘是大公無私的表情道:

  「請王上收回成命!」


  「請王上收回成命!」


  眾臣一呼百應。


  魏王的臉色黑了下來,魏無忌亦是在角落裡驚得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玩?

  這……就是「傳說」級別的權臣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