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258章 今有報紙

第258章 今有報紙

  「自古以來,為民伸冤者,多是敢於得罪權貴而為民請命的名臣。」


  「然窮翻史書像這樣的清官、重臣又有幾人?」


  「更令人憤恨難平的是,這些名臣在得罪了權貴之後,鮮有能全身而退者?」


  「與其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名臣清官,不如讓民眾掌握自己命運。」


  「庶民若想維護自家權利,必須要有直抒胸臆之處,且還要有人敢為庶民說話!」


  「百姓受了委屈,可通過報館揭露違法亂紀的官員,以引起輿論關注。」


  「有了輿論關注,才會對違法亂紀的官員形成威懾,官府才會派御史調查。」


  「難道大都護準備讓潛來主持報館事宜?」


  說著陶潛用手指了指自己鼻尖兒,滿臉不敢置信之色。


  之前陶潛絕然沒想到,衛朔會給他安排這樣一份差事。


  可以說,到報館做事最附和陶潛心意。


  這樣他既不用理會官場上的蠅營狗苟,又能通過手中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還能藉此養家糊口,可謂是一舉三得。


  「正是!」衛朔笑著點點頭。


  他選擇陶潛署理報館,一來看中此人風骨俱佳,不畏權貴,敢於直言。


  二來也是因為對方初來乍到,跟河西本地利益集團沒有絲毫瓜葛,能夠站在更加公允的角度做事。


  「這,這……這,我什麼時候開始做事?」陶潛一時間有些迫不及待。


  「呵呵呵,元亮先生莫急,眼下報館還在籌建當中,至少也得到些時日才能正常營業。」


  「另外,作為河西第一家報館開業,必須有重量級事件報道,以打響自身名頭。」


  「正好先生可趁此間隙,前往河西各處視察,除了搜集素材外,還可親身體驗一下觀風使職責。」


  「等將來報館開業,還得靠元亮先生負責培訓觀風使。」


  「元亮先生,此乃河西第一家民間報館,朔希望你今後能秉承說真話、講事實之原則,做到實事求是、不偏不倚,既不歪曲事實,也不胡亂跟風造謠。」


  「請大都護放心,潛願以人格擔保,絕不做有違良心之事。」


  「嗯,元亮先生節操,朔還是信得過。」


  「另外,你無需擔心有官府干擾,朔會警告眾人不得插手報館經營。」


  「如此潛就放心啦!」


  「說實話在下最擔心的便是,一旦報館揭露出官員惡行,官府不去查辦相關責任人,反倒上門找報館麻煩。」


  「今有大都護一番承諾,潛總算放下心來。」


  「哈哈哈,元亮先生但請放心,一旦有官員無故上門找事,你可直接到都護府找我。」


  「另外,你也可以找體業、道和他們。」


  「今天我把兩人帶來,就是讓大家互相認識一下,也好方便先生將來上門辦事。」


  這時宋繇起身沖陶潛拱拱手道:「還請元亮先生放心,有繇在,定保報館一切順利。」


  「多謝長史大人。」陶潛不敢怠慢,急忙起身回禮。


  接下來眾人圍繞著報館展開了激烈討論,其他的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偏偏在給報紙取名字時大家又發生了爭吵。


  「大都護,叫《河西旬報》也太直白了吧?」陶潛非常不滿這個名字,沒有一點兒文化內涵。


  「直白不好嗎?多通俗易懂啊!既點名了報館出處,又告訴外人一旬發行一次。」


  「別整那些酸不拉幾的東西,你要明白,報館代表普通庶人,你整得太高雅,又有多少人能看懂?」


  「可即便全是大白話,那些普通庶民也不見得都識字啊?」


  「他們雖然看不明白,卻總聽得懂吧?」


  「元亮先生有所不知,河西已連續七年大規模普及教育。」


  「朔雖不敢保證治下人人都認識字,但至少每家每戶都有人在學堂念書。」


  「當這些年輕人回到家時,就可以把報紙念給家人聽,所以內容一定要淺顯易懂。」


  雖然陶潛被衛朔說服了,可他心裡始終有些不甘心,總覺得文人的東西就該高雅。


  衛朔似乎看透了陶潛心思,只聽他又道:「當然了,我也不反對,將來有暇你弄一份內容高雅的報紙。」


  「對了,大都護,一份報紙要賣多少錢?」


  「暫時先定三文錢一份吧。」


  「這……這價格是不是有點高啊?普通人買不起吧?」


  「這價格確實不低,但你要明白能買得起報紙的人會是一般人嗎?」


  「可以想象,除非河西經濟實現大發展,否則報紙短時間內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奢侈品。」


  「既然大部分人買不起報紙,那怎麼才能讓庶民接受報紙呢?」


  「這就要靠那些遍布各地的酒樓、茶館,在這種地方有許多說書的人。」


  「你們可以將報紙賣給他們,讓他們每天充當報紙解說員。」


  「這樣庶民就算是不認識字,或者買不起報紙,卻不影響他們喜歡上報紙!」


  在商量完價格之後,陶潛又跟衛朔商量了報紙版面問題。


  由於《河西旬報》定位的消費人群是寒門士子、商人、手工業者、個體戶、富農等。


  因此,整個版面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共分四開八版。


  按照兩人商定的結果,第一版為標題新聞,全報介紹;二、三、四版為時聞政事;五、六版為專欄,專題;七版為廣告,八版靈活機動。


  眾人都覺得一開始先這麼辦幾期,以後根據情況再慢慢增加版面。


  「大都護,這……這收費廣告……」陶潛最不願讓俗物玷污了報紙這件神聖事業。


  「呵呵,如果沒錢,你的報館該如何經營下去?」


  「你不會覺得靠賣報紙就能收回成本吧?」


  「廣告就是今後報館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有了這份收入,報館才能自給自足。」


  「只有完全不依靠別人,報館才能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看待各種問題!」


  接下來,衛朔幾人圍繞著如何經營報館展開了激烈討論。


  從後世經驗看,對新聞出版物來說,前幾期最為重要。


  雖說當前沒有競爭對手,可前幾期的效應和影響力依舊不容忽視。


  若想抓住人們眼球,吸引外界關注,前幾期內容必須具有轟動性才行。


  「以元亮先生之見,首期刊登何事為佳?」


  「按說稱藩東晉、隴右大捷皆為轟動一時之大事,然可惜如今皆成往事,只能暫作為副刊內容。」


  「至於詩詞佳作、士人聚會等,雖能引起讀書人追捧,卻對一般百姓無甚吸引力。」


  「而《河西旬報》主旨在於為庶民咽喉,故在下以為首期當以報道庶民為要。」


  「哈哈哈,元亮先生之言深得我心!」


  「朔正有意整頓吏治,先生可借報館開業之機,先私下裡走訪一下各地,將查出來的問題係數刊登出來。」


  一聽此言,陶潛立馬激動起來。他彷彿看到無數貪官污吏,在他筆下絕望的倒下。


  衛朔看了一眼激動地陶潛,好心提醒道:「元亮先生,為了配合你暗訪,我會讓都護府給你出具相關文書,不過你不要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


  「須知此行危險重重,弄不好還有性命之危。」


  「哈哈哈,只要能讓貪官污吏得到懲罰,我不在乎什麼危險。」


  「距離報館真正開業還有月余時間,潛正可藉此機會在河西暗訪一下。」


  ……


  「主公,臣觀報紙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更有教化萬民、影響輿論之功效,您為何將此利器授予普通人?」


  「為何不能由官府來操作?」


  剛離開陶家,宋繇就忍不住向衛朔問出了心底疑惑。


  衛朔看了一眼宋繇,輕輕搖了搖頭。


  「體業,你不要想著什麼都讓官府來做。」


  「那樣只能造成機構臃腫,降低官府辦事效率,同時也容易形成利益集團。」


  「報紙這個行業,交由民間舉辦更能發揮監督作用,官府只要做好督導之責就行。」


  「輿論猶如一把雙刃劍,既不能管束太嚴,使其失去監督之用,又不能過於放縱以免被宵小利用。」


  「其中分寸,要靠官府自己把握,爭取將輿論引向有利的一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