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國文娛> 第903章 高盛高管保爾森

第903章 高盛高管保爾森

  1995年2月,春節假日結束后。


  林棋回到香港新創業電子集團的總部,將一些過年期間積壓重要項目,快刀斬亂麻,不重要的快速處理掉。而少數重要的,則是需要他一個個的解決。


  比如,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布局上市IPO,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這個時代的人們當局者迷,不知道未來的趨勢,林棋卻是因為先知先覺,看的一清二楚。90年代,個人計算機市場的年銷售量,其實已經接近於增長的極限。未來十年,計算機銷售增速會越來越緩慢。


  且,隨著計算機硬體的性能增長速度趨緩,十年後,用戶升級換代機器的慾望越來越低,導致計算機越來越耐用,計算機市場的年銷量,也是會持續的走低,一年比一年低,很難看到銷售反彈機型。


  可以說,21世紀初的幾年內,計算機市場的銷量其實就會見頂。


  而等到智能手機、平板等等新的智能終端的問世,進一步會降低計算機的重要性。雖然,手機和平板,並未完全代替計算機,但是,毫無疑問,分流了大量計算機的用戶。


  與此同時,在發展增量用戶方面,智能手機的門檻比計算機更低,導致,後世以用戶數量來看,智能手機的用戶數量,將會遠遠超過計算機的用戶數量。


  也就是說,不能在智能手機時代之前,將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變現的話,將來,肯定會隨著計算機過氣,營收、利潤持續下降,估值也是會不斷縮水貶值,想要上市也賣不上好價格!

  而做生意賺錢多慢多難啊?

  上市之後,牛市泡麵吹起來之後,無論是在估值巔峰增發新股圈錢,還是拋售股票來套現,都是能提前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未來的利潤,提前通過資本市場兌現。


  所以,牛市從來都是資本割韭菜的,而熊市則是為牛市還債的。


  然而,牛市的利益,其實大部分都是被大資本拿走了,但是熊市償債的卻多半是看不清真相的散戶。


  散戶在算計上市公司,如果每年增長25%,十年後十倍,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很多大股東,一面將故事講的很美好,但轉手在泡米吹的最大的時期,50倍甚至100倍市盈率,不拋售套現是傻子!

  市場上有幾個公司,50倍100倍市盈率的,能靠著十年二十年的經營和增長,能賺回泡米巔峰的市值那麼多的利潤?沒有多少!鳳毛麟角!拿萬科、茅台、微軟、格力、海爾、騰訊之類的優秀企業的百倍成長神話來忽悠投資者,但是,捫心自問,幾百家上市公司裡面,能出一個那樣的公司嗎?就算是過去增長堪稱神話,但是能保證,未來還能跟過去幾十年一樣嗎?


  也正是因為不確定,且,企業經營掙錢的速度太慢了。


  所以,很多的資本,選擇是在泡沫吹的最大的時期,一口氣拋售公司的股票,100市盈率拋售,100年的利潤,提前拿到手了,還要辛苦賺錢的公司做什麼?

  就算公司每年的利潤有增長,但事實上,企業增速的平均值,跟GDP增速的差不多,上市公司增速平均值,最多比GDP稍快一籌。可想而知,100倍市盈率拋售的股票,絕大部分,未來三十年五十年,想要賺到100倍市盈率的市值,其實並不那麼容易的。


  90年代末,全球資本市場大部分都處於估值或是泡沫的巔峰期。21世紀之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股票市場指數,都是遠低於1999年的水平。一方面是90年代,歐洲的股票普遍存在泡沫,雖然,不如日本1989年的泡沫那麼大,但是,問題是,歐洲經濟之後20多年基本上停滯,進一步了投資者對於回報的預期越來越低,市場的估值自然也是不斷的縮水。


  某種程度上,全球絕大部分的國家的資本市場,在90年代處於巔峰。之後,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指數超過了90年代。


  就算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楷模美國資本市場而言,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也是吹起5000點巨大的泡沫。泡沫被戳破之後,創下1100點新低。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有500家以上破產,40%退市,80%的公司跌幅超過80%,蒸發的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之後,也是用了15年時間,才重新回到5000點,並且,在2018年,創下8000點指數巔峰,吹起堪比2000年5000點的泡沫。


  90年代納斯達克為中心,全球吹起的科網泡沫。任何跟科技、互聯網掛鉤的上市公司,就算是不賺錢,純粹的燒錢吹泡沫,一樣會被另眼相看。更何況,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研發製造計算機終端,是消費者和投資者,能看得懂摸得著的計算機巨頭。


  由於,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僅算是目前這個時代的天之驕子,但換到下一個版本,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現在的業務,就堪稱是破銅爛鐵,不太值錢了。


  現在是高科技,十年後,計算機行業僅屬於過氣的製造業,估值直接參考家電產業,甚至,由於研發成本遠超過家電,毛利率不見得比家電龍頭企業更高,所以,可能估值還不如一些家電企業。


  林棋計劃是在21世紀來臨之前,要讓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而能容的下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這麼大盤子的,目前,放眼世界只剩下美國資本市場。


  林棋也不是刻意想要去割美國的韭菜,但是……問題是,全球其他國家的韭菜太過於分散,想要割足夠的韭菜,只能在美國市場去割!


  「林先生,盤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這件事,我之前跟高天先生談過,原則上,我們非常樂意幫助你們,完成在全球IPO融資史上,都應該算是史詩級別的大項目,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你們胃口太大了,居然要2000億美元的估值,IPO發行15%股份計,將會是300億美元的IPO,你知道,這是不可能做到的!」高盛公司的代表保爾森,搖頭表示說道,「100億美元的融資,也堪稱是天文數字,您居然這麼大胃口,一口氣要融資300億美元。這已經比美國股市歷史上最高的融資紀錄都要超出2倍了!」


  保爾森,現在是高盛投行部門的負責人,再過一年多,應該就是高盛的CEO,後來又是高盛董事長兼CEO。高盛公司在他手上,才是真正的超過了華爾街其他的巨頭,成為了市場真正的王者。


  而後來,保爾森卸任高盛公司的高管職務之後,下一份工作,則是美國財政部長。


  華爾街的投資銀行高管和財政部長之間可以自由切換,本質上,是因為,美國政府是——偽裝成政府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美國最重要的政治,就是財閥們的生意和利益。能讓美國擁有巨大能量的財閥和資本賺到錢,才是稱職的美國總統。否則,做再多的事情,都是不稱職的。


  美國政治的本質,就是各種生意,農業生意、製造業生意、地產生意、醫藥生意、互聯網生意、石油生意、軍工生意。總統具體要談那個板塊的生意,就看總統的基本盤是那個板塊的。


  如果總統是軍工利益集團、石油利益集團為主,那麼,多半是談石油和軍工生意。而且,普通的軍工產品出口,是難以餵飽很多軍工利益集團,所以,經常是軍工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總統會直接找借口出兵打仗,透支美國政府的財政,製造大量的赤字來給軍工利益集團的股東們帶來訂單和利潤。與此同時,如果軍工和石油結合起來捧上台的總統,多半是要打石油出口國,因為,這樣不僅僅軍工利益集團能帶來長期的訂單和利潤,就連石油板塊的利潤,也給搞上去了。


  也正是因為,美國政治的本質,從來就是生意,之所以,資本要讓自己的利益代表上去競選總統,因為,等於是選自己的代表去當美利堅股份有限公司的CEO!CEO雖然僅是管家,但是,有自己人當管家的股東,總比光佔有大量的股權,也是大股東之一的利益集團,但卻因為管理層不是自己人,而被架空了的利益集團要好。


  美國的體制就是給國內大大小小,不同的財閥和利益集團的生意服務,所以,美國歷屆總統,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代替美國企業,跟其他的國家談生意。


  後世是不靠譜總統,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談生意,談利益。看起來,不太像政客,有點讓人摸不清頭腦,但實際上,這很美國總統。


  就如,現在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表面上看起來,不像不靠譜那麼瘋,不會將美國優先掛在口頭上,而是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倡導者。


  但是,柯林頓任期內,對於原本在經濟上已經投降的日本,也是發起過貿易戰爭。即使之前,日本已經持續跪了一輪又一輪,但柯林頓覺得還不夠,畢竟,日本之前下跪是給別的總統跪,在他任期內日本還未再跪一遍呢。雖然,日本此前已經在關稅、匯率、經濟政策等方面已經滿足了美國的要求,但汽車產業,美國還是競爭不過日企。所以,為了滿足美國汽車巨頭的利益,柯林頓任期內,卻是不斷敲打日本汽車產業,95年先是單方面對日本車企增加100%關稅,之後,以此敲詐勒索,要求日本的汽車企業必須要「自願」採購美國的汽車零部件,不滿足美國的勒索,100%關稅僅是開始,單方面經濟打壓和制裁,會不斷加碼升級。本來日本車企的零部件成本低廉,根本就不需要美國提供的昂貴零配件,但是,美國就是這麼流氓,用政治力量來實行強買強賣,迫使日本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向美國單方面讓利。


  由於,日本已經跪習慣了,象徵性的抗議一下,僅堅持幾個月,之後,迅速的再次投降。之後,日本的GDP和資本市場,一直在底部徘徊很難增長,本質上,都是因為利益被美國割走了!

  美國主要是在德國、日本駐軍,德國10萬美軍,日本僅次於德國。所以,割日本和德國的肉,是最容易的事情。德國有點難辦,因為,德國會跟歐盟抱團。所以,美國想要割羊毛,第一選項往往的日本。


  所以,歷任美國總統,都喜歡跟日本談生意,以此來刷政績。


  之前,日本簽署的一堆條約,是給之前的美國總統刷政績,而柯林頓任期內,還需要繼續刷一遍。


  某種程度上,日本經濟稍微有反彈跡象,就被打壓下去了,主要也是因為,美國總統喜歡找日本「談生意」。每次美國跟日本談完一輪生意,日本經濟都會萎靡不振一段時間,而美國相關行業,卻是吃了一頓補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