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成漢帝國> 第一百零一章 拒不受封

第一百零一章 拒不受封

  第101章:(拒不受封)

  天授四年二月十七,大司徒皇甫南帶著公孫龍給上官尹風的詔書再次來到了南陽,由於上一次的被拒絕,皇甫南站在南陽城門前,手裡端著詔書,心裡五味陳雜.……

  黃維得到消息后早早的就在北門迎接皇甫南:「卑職黃維,在此等候司徒大人多時了,請到府衙一敘.……」


  南陽府衙內


  當皇甫南念完詔書之後,上官尹風站起身,直接朝身後的椅子上坐了去,皇甫南很是納悶的看著他:「東王,此是為何?」


  「司徒大人,實不相瞞,自從洛陽自提削藩一事之後,皇上的做法已經讓我寒了心,作為臣子,我已經盡了我父親應該盡的那份力,但是現在,我可以直接告訴你,這個詔書,我不接,你還是把它帶回去吧.……」以前上官尹風不說這些話是形勢所迫,但今時不同往日,他手裡已經有了神機營,火器部隊的出現足以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即便是現在造反,公孫龍也沒有任何辦法應對.……

  「東王.……」皇甫南聽完上官尹風的話后愣在原地,雖然來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此行可能沒有順利,但是他也不認為上官尹風會直接拒絕詔書:「東王,皇上待你不薄,何故如此?」


  「司徒大人此言差矣……」慕容雪從後堂慢慢的走進大堂之內,沿途而過的錦衣衛和其他將領都非常的尊敬的稱呼其『夫人』:「皇上若是真的是我夫君為肱股之臣,豈會答應其削藩的理由?」說著慕容雪便將手裡拿著的一卷詔書放在了上官尹風旁邊的的桌子上.……

  上官尹風輕輕的將慕容雪摟到身邊,然後看了看桌子上的詔書道:「司徒大人,這是四年前皇上登基之時給我的詔書,現在勞煩你將這封詔書送回去,我相信皇上自會明白其中的意思.……」


  黃維走到桌子旁邊,雙手抓起詔書就遞給了站在堂中的皇甫南:「司徒大人,請.……」


  皇甫南身後的隨從伸手接過了詔書,皇甫南長長的嘆了聲氣,道:「天要亡公孫家,看來沒有什麼好辦法啊.……」


  皇甫南也知道上官尹風的意圖,就是想氣公孫龍,但是現在居然把之前的冊封詔書讓他自己帶回去給公孫龍,就是明顯的不滿,也就是不願意再為成家王朝效力,此行確實是白跑了一趟.……

  「司徒大人,還有一事.……」上官尹風站起身,從慕容雪手裡接過一封信,遞給皇甫南:「大人,此信是我親手書寫,還望大人轉交給皇帝……」


  上官尹風都已經稱呼公孫龍皇帝,而不是皇上或者是陛下,就已經證明了其去意已決,皇甫南接過信,搖了搖頭,拱手道別之後,便在隨從的攙扶下離開了府衙,一刻也不停留的趕回洛陽……

  「黃維.……」上官尹風看著黃維,然後指了指已經離開的皇甫南:「派出北鎮撫司的人,一路護送皇甫大人回京,按照計劃行事……」


  「諾……」


  五天後,京都洛陽,天守閣

  「皇帝陛下親啟,臣上官尹風,自太祖皇帝重用一刻起,便盡心儘力於朝廷,河北戰局結束之時,臣年二十,時至今日,已去五載有餘,臣之忠心,天地可鑒,然皇上聞天下事知之甚少,馭下之術未能尚全,朝中重臣,排除異己,臣為保命,不得不自提削藩,然皇上言臣為安天下之人,臣至今時念起,甚覺笑然,如今天下之亂,朝中將領不得重用,除守邊關,無發揮之地,臣有一不情之請,大司馬袁歡雖敗,但其忠義可嘉,其子渙忠勇異常,還望皇帝陛下能留之一用,以安朝廷,吾父欠公孫家之恩情,臣已然報完,除心死之外,再無一念,上官尹風親筆……」


  上官尹風的這封信里說出了對公孫龍重用張氏一族的滿,其次是闡明了他已經不願意再為其效力,信中言語滿是對公孫龍的怨氣,而公孫龍看完這封信之後,直接命令內侍將其燒掉,其原因不言而喻……

  天授四年四月初,河北再次傳來戰報,張梁在巨鹿遭到了李延慶的包圍,五萬軍隊在十五萬叛軍的攻城戰中被全數消滅乾淨,張梁也未能逃脫,被李延慶活捉,轉而帶去了滄州袁景初的大營,幾日後,便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庄州.……

  遠在靈壽小縣的柴尚得知此事後,帶著僅存的三萬人馬一路南下,在半道碰見了鄧禹的軍隊,原來,得到消息的鄧禹是來救援柴尚,而救柴尚,也是上官尹風的命令,柴尚也帶著軍隊進入了井陘關,由此,河北全境全數落入袁景初的手中,袁景初也將大燕帝國的王旗插滿了河北境內……

  李延慶自此一戰之後,在袁景初的帳下可謂風光無限,超過了大將軍袁龍,除征南大將軍一職外,並被加封為平鄉侯,也是袁景初手下被封侯的第一人.……

  河北陷落之後,洛陽朝廷是一片驚慌,左丞相張洞之子張棟隨即被封為征北大將軍,都督全軍事物,帶軍十萬,前往安陽禦敵;由於朝廷上保袁派的力爭,加之上官尹風為袁氏求情一事,張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在朝會上同意了以兵部尚書為首等保袁派提出的將袁渙放出,加之為用,以戴罪立功……

  袁渙在走出天牢的那一刻仰天長嘯,兩行眼淚從臉頰滑落,出獄前袁歡的尊尊教誨讓他銘記於心,且在之後他也知道了此次能安全出獄,全靠上官尹風的力保,由此,也讓袁渙更加的尊敬上官尹風……

  袁渙得脫后,便被安排去了張棟的帳下,為副先鋒一職,戴罪立功,正先鋒一職被張棟的親信兼領,雖然袁渙得以再次進入軍營,但其依然備受張氏一族的打壓,鬱郁不得志,且任何艱難的事情都由其去做,可謂吃盡了苦頭……

  山西方面,文泰安排拓跋俊分兵前往霍州駐守,除了對晉陽形成包圍之勢外,還對臨州的慕容霸形成了威懾,令其不敢盲目向前,雖然賀英一直在勸慕容霸帶軍前進,只可惜,被關西鐵騎打怕了的慕容霸是一直龜縮在臨州……

  另一方面,由於晉陽一戰文泰失利之後,拓跋文宏再也坐不住,也不管群臣的勸解,率關西境內後備十五萬大軍御駕親征,進駐呂梁城.……

  此次拓跋文宏帶走了關西境內全數的後備軍,加之文泰及拓跋俊手中的十五萬人馬,共計三十萬人,且隨軍前來的全數都是關西名將,拓跋文宏此舉也有背水一戰之勢.……

  山西,呂梁城內


  「報……」一名眉清目秀,穿著銀白色盔甲的男子走進呂梁城府衙大堂內,畢恭畢敬的朝另一名穿著銀白色盔甲,披著紅色披風的男子說道:「陛下,漢軍有使前來……」


  穿著銀白色盔甲,長得眉清目秀的男子名叫文鴦,而坐在堂中披著紅色披風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凉皇帝拓跋文宏;由於劉玄的更始政權對外宣布其是大漢皇族之後,為重振漢室而起,所以,天下的人包括拓跋文宏,都稱呼其為『漢軍』.……

  「讓他進來……」拓跋文宏正想和劉玄來一場決戰,現在劉玄的使者來了,正好可以探測一下對方的虛實……

  在一名護衛的帶領下,一名錦衣男子走進了大堂內,堂中兩側拓跋文宏的將領都冷冷的看著錦衣男子,露出了一股子殺氣,錦衣男子看了看坐在堂正中的拓跋文宏后,拱手頗為尊敬的說道:「我乃大漢皇帝御派使者祭遵,見過大凉皇帝陛下……」


  沒錯,錦衣男子正是祭遵,由於其出使南陽之後成功勸說上官尹風,此次前來呂梁與拓跋文宏結盟的重任也被劉玄委派給了他,歷史上祭遵之口才也是頗為厲害……

  「祭遵.……」拓跋文宏見著祭遵如此恭敬,便拿出了皇帝的派頭來:「你這麼遠跑來我呂梁大營,是想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