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撤兵命令
第100章:(撤兵命令)
十幾天後,庄州的歐陽慶鄧禹,安陽的錢夢龍等人都收到了錦衣衛送去的上官尹風的親筆信,先說安陽,當錢夢龍收到上官尹風的信之後,非常迅速的在第二天就率軍離開了安陽城,由此可見,錢夢龍其實對於上官尹風的要求他早就做了完全的準備,悉數撤走了安陽境內的軍隊,就連慕容光都是跟著錢夢龍離開了駐地平鄉,前往南陽……
歐陽慶這邊,收到信件他按照要求只拆了上官尹風給他的一封,信中除了要求他們撤往井陘關及緣由外,還要將另一封信交給井陘關守將,作為通關的憑證.……
由於歐陽慶及鄧禹手中共有十五萬大軍,所以他們足足用了五天的時間才將庄州城中的士兵全數撤走,前往井陘關.……
上官尹風的撤軍命令下達十五天之後,當錢夢龍率領三萬人繞道許昌的時候,洛陽的公孫龍才知道了情況,頓時叫苦不迭.……
京都洛陽,天授宮
「看來東王是真的要棄朕而去了.……」公孫龍苦笑著搖著頭,當年他聽信張洞等人的安排,同意了上官尹風的請求,結果引得上官尹風記仇,不願再次幫助與他:「祖宗基業,恐怕要毀於朕之手……」
「皇上.……」尚書令張之站出隊列,沉聲說道:「大將軍現在依然是我朝的官員,依臣之見,還是先行回復大將軍的所有職務,以期大將軍能回心轉意,只要消除了河北的叛亂,再說以後的事情也不遲,請皇上三思.……」
張之雖然是張洞的兒子,但其審時度勢的魄力要比他父親張洞要高的許多,否則,公孫龍也不會將張之看做其重要臣子之一……
「荒繆.……」張洞厲聲反駁張之的話道:「如今我朝仍有大軍數十萬,河北之地也未曾被擊破,重鎮庄州仍在官軍手中,更有滎陽王及宜城亭侯此等勇將,何須要讓大將軍再次出馬?」
張洞的意圖很明顯,就是不想再讓上官尹風帶兵平叛,且他很不高興張之居然為上官尹風說好話,而他口中的『數十萬大軍』,指的是滎陽王賀英及宜城亭侯司馬欣手中的軍隊,賀英在孟津關有軍七萬,司馬欣在龍門關口有軍十四萬,這些也是公孫龍能調動的精銳部隊.……
「臣認為左丞相言之有理.……」右丞相張松展出隊列,沉聲附和道:「且冀州侯歐陽慶手中還有十五萬大軍,足以抵抗河北叛軍.……」
「且臨州還有陽城侯慕容霸十萬大軍,足足可以消滅袁氏叛軍.……」張洞在張松說完,慢慢的補充道.……
而就在此時,一個讓整個朝廷都為之一震的消息傳來了洛陽,一名身穿便裝的中年男子在內侍的引領下著急的走入皇宮,此人是皇甫南手下御前行走司的一名暗探:「卑職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公孫龍有些好奇的看著眼前的此人,他並不認識,倒是一旁的皇甫南認出了此人,便道:「你是負責河北情報的人?」
中年男子點點頭,然後朝著公孫龍說道:「啟稟皇上,卑職是負責河北情報的組織人,八天前,冀州侯歐陽慶及大將軍手下大將鄧禹率領庄州城內十五萬大軍全數前往了更始政權治下的井陘關,且進入了關內,之後去向不明,卑職覺得此事事關重大,所以不得不親自前來京城向皇上稟告此事.……」
『轟』的一聲殿中熱鬧非凡,文武大臣都在討論這件事情,引起公孫龍聽完之後差點沒有坐住……
「此言當真,消息可靠?」張洞可以說比公孫龍還要著急.……
「回丞相大人,消息可靠,卑職手下的人一路尾隨,冀州侯在井陘關關外待了兩日後,便被放進了關內,之後再無跡象.……」其實他最初也是以為這是歐陽慶的計謀,結果在原地等了兩天之後沒有見井陘關發生任何打鬥,便知道事情不妙,於是趕緊回來報告.……
此時的公孫龍和張洞這些人是很清楚情況的,歐陽慶的離去,也就是放棄了整個河北,且他們不是撤回安陽,而是去了更始政權所轄的地域,任何人都會首先猜到歐陽慶投降了劉玄……
「想不到歐陽慶如此卑鄙,居然干出此等齷齪之事來,實則讓人憎恨……」張洞恨恨的說道,他現在很後悔沒有勸公孫龍革去歐陽慶的職務.……
「啊……」公孫龍突然大叫一聲,口中噴出一口鮮血,便暈死了過去.……
天守閣,公孫龍寢宮
寢殿內站著六個人,左丞相張洞、右丞相張松、尚書令張之、大司徒皇甫南、中書令張國、驍騎將軍張爽,其中張氏一黨就佔了四人,皇甫南是典型的隱忍派,而張爽就是典型的******……
說到張爽,投誠之後並沒有封侯,張洞陳述了張爽在何靖手下時期的種種罪行,但公孫龍念其洛陽平亂有功,便封其為驍騎大將軍,官升一級,也可謂是因禍得福……
此六人現在是成家王朝實際上的文武領頭人,公孫龍召他們來天守閣,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朕有罪……」
六人還未回過神,突然間公孫龍如此說話,嚇得六人趕緊跪下,低頭不語……
公孫龍在內侍的幫助下慢慢的做起身,背靠著床,他的身體很虛弱,嘴唇都是白色的:「先皇勞其一生所打下來的江山,將要毀在朕的手裡,朕有罪啊……」說著公孫龍便自責的錘了錘胸口.……
「還望皇上保重龍體.……」張洞首先開口,畢竟他是六人當中官職最高的一個,也是他最有資格開口說話.……
公孫龍慢慢的轉過頭,看著張洞身後跪著的其他五人,心裡一陣波瀾,三個都是張洞一黨的人,張爽又不能完全託付,只有皇甫南可靠,畢竟是公孫述的老臣,深的公孫述的信任:「朕安天下四載,然亂世並未終結,如今歐陽慶率軍叛逃,河北之地再無險可守,巨鹿已經成為雞肋,遼東地區的將士日夜期盼的援軍也在鹽山覆滅,朕之罪,朕之罪啊.……」
「皇上.……」張洞大聲的叫著:「皇上,老臣有罪,還請皇上責罰.……」
「丞相何罪之有?」公孫龍眼睛一亮,好奇的看著張洞.……
「老臣有負囑託,害的河北丟失,是老臣的失職.……」張洞說著便老淚縱橫,不停的用袖子去拂拭眼角的淚水.……
其實張洞哪裡知道這是公孫龍的計謀,先前公孫龍氣得吐血也是真的,不過那是因為他氣自己遭到了張洞一黨的把持,而上官尹風拒絕他讓他心裡很是難過,就好像公孫龍自己說過的一般,「安天下者,非卿之屬也」,這是當年南陽盟誓,公孫龍寫給上官尹風的親筆信,而現在,為了皇權不顧天下亂世削藩,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朕現在有意復東王之職,丞相可有異議?」公孫龍慢條斯理的說道,俗話說趁熱打鐵,公孫龍要的就是這種情況……
張洞聞言愣了愣,雖然心裡一萬個不情願,但是現在大勢所趨,賀英、司馬欣、慕容霸三人的軍不可以再次調動,一旦調動,西北和北方之地便無兵可守,所以,現在只能再次請上官尹風出山,去平定河北的叛亂:「一切全憑皇上做主.……」
公孫龍長舒一口氣,他終於得到了他想要聽見的話,於是點點頭,看了看跪在地下的張國道:「傳旨中書令,恢復上官尹風東王稱號,復其大司馬大將軍一職,王爵世襲罔替,永世為東王……」
「臣遵旨……」張國以頭觸地,高聲回答道.……
「司徒大人,朕想讓你親自去南陽給東王傳旨,你可願意?」公孫龍看著皇甫南,在他看來,皇甫南和上官尹風的父親上官逸雲關係匪淺,由他親自去,也可以讓上官尹風看出自己很重視他.……
「臣遵旨……」皇甫南應聲后臉上再次露出了苦笑的表情,去的結果這次是真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