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爭奪冀州(1)
姜盛這些日子在操持大婚之事,原定的草原之行就難以實現了,於是令趙雲帶少量隨從去往草原與褚燕接頭,按著姜盛團隊最初的計劃,要褚燕出兵牽制公孫瓚,防止公孫瓚進一步蠶食冀州。
袁紹現在已被打得夠嗆,還不敢放開了膽子搞冀州,姜盛暫時也不考慮軍事上牽制袁紹,但他知道歷史記載的韓馥讓冀州給袁紹的事,現在袁紹艱難,難保他不對韓馥下手,於是派荀攸面見韓馥。
荀攸也是潁川人,所以就以同鄉的名義拜訪韓馥。
「韓使君(對州牧的稱呼)別來無恙啊!」荀攸原本在朝中任黃門侍郎時與韓馥相識。
「哎呀公達,數年不見,你越發消減了,正好要與你引見你族叔。」
「族叔?可是文若?」文若是荀彧的表字,荀攸與荀彧年齡相仿,輩份上差了一輩,平時非正式場合一般以表字相稱,荀攸聽說荀彧舉家來冀州,所以有此問。
「非也!文若答應來冀州,但不知何故,尚未到達,我引見的乃是荀諶。」
「荀諶?他不是投袁紹了嗎?怎會來此?」荀攸滿腹疑惑。
「投袁紹?沒有啊,他前幾日才來此做客,為我謀划大事的。」
「使君,切莫被荀諶蒙蔽啊!他早已是袁紹的謀士了,此番來此必是為袁紹當說客啊!」
「哈哈,公達為何要污衊族叔呢?冀州危難,我正是用人之際,友若正是來此幫我的,你也可以為我出謀劃策,以解冀州之危啊!」
「在下並非污衊,只是言及事實而已。若是不信,使君大人可向荀諶問計,一問便知。」
「既然如此,就請公達同往。若是並非如你所言,本官可就懷疑你的人品了。」
「在下不便與荀諶相見,還望使君見諒!在下就在此處相候,若是果被在下說中,還請使君萬不可允諾!」
韓馥半信半疑,決定試一試。荀攸得知袁紹的人已經來此運作,心中暗驚,幸虧還沒有實質的行動,於是盤算著怎樣把冀州搶過來。
韓馥在書房召見了荀諶,「友若啊,冀州黑山、黃巾生亂,公孫瓚步步蠶食,我該怎麼辦呢?」
荀諶看了看韓馥,見韓馥確實無計可施,就道:「使君大人可將自己與諸侯群雄比較過?」
韓馥搖了搖頭,「不曾比,友若有話不妨直說。」
「使君大人,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寬厚仁愛及吸收天下人才方面,比起袁紹來怎麼樣?」
韓馥心中一動,看來荀攸之言並無虛假,他面不改色,說道:「我不如袁紹。」
「那麼面臨危難能出奇制勝,智謀勇氣遠超常人,這方面您跟袁紹比起來又怎麼樣?」
「我不如他。」
「世代普施恩惠,天下各家皆服,您比起袁紹又如何?」
「我不如他。」
「是,渤海雖然是一個郡,其實相當於州,現在使君您三方面均不如袁紹,但長期位居袁紹之上,而袁紹乃當世豪傑,必定不甘心居於您之下。現在公孫瓚兵鋒不可抵擋,而袁紹也有精銳之師,兩支隊伍共謀冀州,則冀州的危亡立刻就會到來。袁紹乃是使君的故舊,又是同盟,眼下的辦法,不若將冀州讓與袁紹,袁紹必定會對您感恩戴德,還可以挫敗公孫瓚的圖謀。這樣既保住了冀州,又全了使君讓賢之美名,何樂而不為呢?」
韓馥道:「袁紹雖說三方面優於我,但現在屢遭敗績,連渤海都保不住,何談挫敗公孫瓚?」
「使君此言差矣,公孫瓚強佔渤海半壁,乃是借兵勇之盛,袁紹兵少,但勝多負少,多次挫敗公孫瓚。袁紹之能,相必使君大人也多有耳聞,現在缺的是精兵,只要冀州兵馬歸入袁紹麾下,則公孫瓚必敗無疑!使君大人,請早作決斷啊!」
韓馥有些猶豫,荀諶說的也有些道理,但想到荀攸的話,韓馥並不急於表態,於是道:「友若言之有理,但事關冀州命運,我還要思慮一番。」
荀諶道:「事情緊急,使君大人不要再猶豫了,一旦公孫瓚成事,則回天無力啊!」
韓馥道:「容我考慮一夜!」
荀諶也知道催得過急,必會遭韓馥反感,於是出言告退,自回客店去了。
韓馥回到書房,見到荀攸,說道:「果如公達所言,荀諶是勸我把冀州讓給袁紹,既救冀州,又有讓賢之美名。」
「使君可是應了?」
「沒呢,不過我琢磨著,荀諶的話也有道理。」
「使君,萬萬不可讓冀州給袁紹,袁紹對冀州覬覦已久,之前公孫瓚攻略冀州,就是出自袁紹的攛掇,若不是因為公孫越之死,袁紹與公孫瓚還是同盟,現在袁紹屢敗於公孫瓚,所以才想不費吹灰之力,而得冀州。」
「那依你之見,我該如何應對冀州之難啊?」
「現在袁紹實力弱小,還要防備公孫瓚和黃巾賊,必無暇西顧。幽州牧劉虞向來不喜公孫瓚,使君可遣使與劉虞聯絡,只要劉虞出兵節制公孫瓚,公孫瓚也不敢不顧其根本,如此一來,可暫時解脫危局。冀州人多糧足,只要使君動員百姓,共守冀州,以博大胸懷招募天下英雄,則冀州可保無憂。」
「公達是好計策,但現在兵臨城下,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兩人正說著,別駕閔純急匆匆地過來,「主公!主公!不好了!黃巾賊破了廣川!黑山賊郭大賢破了欒城!」
「啊!」韓馥嚇得一哆嗦,連忙召集長史耿武和騎都尉沮授議事。
「如此危急時刻,我想把冀州讓給袁紹!」
「主公,萬萬不可!」沮授道,「冀州雖然狹小,但能披甲上陣的足有百萬人,儲備的糧草物資足夠支撐十年。袁紹一個外來人,軍隊疲弱,仰我鼻息,只要給他斷了供給,立刻可以餓死他,為什麼要把冀州送給他呢?」
「我過去是袁氏的屬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紹。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謙讓,這是古人很看重的,各位為什麼覺得不好呢?」
荀攸道:「使君大人,若是一定要讓冀州,與其給袁紹,還不如讓給右將軍姜盛!」
「姜盛?」韓馥及眾人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