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鬥爭開始
可憐那鹽鐵官平日里作威作福,此時被姜盛的一番質問嚇得尿了褲子,早有圍觀的百姓認出了這位鹽鐵官張渾。
看樣子姜盛是不想讓這張渾好過了,夏侯蘭出了營帳朗聲道:「我家主公乃欽點的樂安太守,此番奉了皇上的旨意,來治理樂安郡。這鹽鐵官僭越職權、目無尊上,依律暫時收監待審。聽說這鹽鐵官在樂安期間多有不法,且與黃巾徒眾來往密切,只是查無實據,若是各位鄉親父老之前受其所害者,太守大人必定會為民做主,決不食言!」
圍觀的百姓們都開始議論紛紛,楊鳳聽得夏侯蘭如此說法,知道姜盛是想收拾張渾了,於是令軍士將張渾困得結結實實,扔在地上,一眾家丁僕役也都被圍在一處。
百姓見如此光景,確信這位新來的太守大人是真正來收拾張渾的,於是有膽大者喊道:「我要告發他,我家祖上留有薄田三畝,他說田中有鐵礦,就派人強佔了我家的農田,秋收時顆粒無收,現在我全家都在四處乞討,我最小的兒子也餓死了!」
「我家的房子被徵用……」
「我孫女被他搶去做小妾……」
百姓群情激奮,紛紛控訴張渾,可謂是惡貫滿盈,還有群眾說前幾任太守都是上任后沒幾天就暴病身亡的。這個線索讓夏侯蘭上了心。
「大哥,百姓所說是否可信?」夏侯蘭回帳內問姜盛。
姜盛道:「我派人做過調查,均有樂安太守暴病身亡的消息,後來就無人敢來樂安郡任職了。」
「那麼這些太守定是死於張渾之手,大哥,你說怎麼辦?」夏侯蘭一語中的。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謀害朝廷命官一事須要坐實。」姜盛的意思很明顯,只要能給張渾安上的罪名都要嚴肅處理。
張渾的護稅兵丁足有兩千人,但張渾在姜盛掌握之下,他們投鼠忌器,都不敢輕舉妄動,被姜盛的衛隊堵在一處大宅院內繳了械。
為了防止生變,姜盛派出十名信使分頭去尋找張郃,讓他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趕到臨濟,穩控局勢。
好在這些護稅兵丁平時仗著張渾的保護才敢作威作福,現在張渾被姜盛控制了,他們就沒了脾氣,五十餘名衛兵就看住了足有兩千人在內的大院。
其實姜盛此時就是個賭徒,他分析這個張渾肯定與卞喜有關聯,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好硬著頭皮幹了,若是卞喜來此時來攻,護稅兵丁再趁勢反制,那姜盛就會敗得很慘。
卞喜此刻也是在賭,樂安黃巾本來就與這張渾沆瀣一氣,他卞喜來了之後,由於身懷高級渠帥的令印,樂安黃巾奉卞喜為主,這張渾就與卞喜勾搭上了,樂安百姓不服張渾的,卞喜就派人抄家滅族。
卞喜也不傻,張渾利用他,他也不會給張渾當槍使,故意留下線索,讓百姓以為是張渾的人冒充黃巾兵作的惡。雖然很多壞事都是卞喜他們做的,但百姓卻都記在了張渾頭上。
姜盛抓了張渾,這張渾十有八九得完蛋,卞喜考慮到這一點了,若是救張渾,一旦失敗,那他卞喜就徹底成了姜盛的敵人;若是救出了張渾,其實也是白瞎。姜盛衛隊的戰力是驚人的,要是抓不到張渾,姜盛來報復卞喜的話,那卞喜是真的沒有活路了,而他張渾就算逃出生天也蹦躂不了幾天,更不用說來救卞喜。
若是心理素質過硬的話,卞喜只要仔細謀劃一番,跟護稅兵丁聯手,姜盛必敗無疑。但他對於姜盛都有心理陰影了,再三考慮之後,還是決定不冒險了。
可轉眼一想,若是張渾買通了姜盛或者聯繫上朝中的人說情,說不定姜盛就饒了他,到時候卞喜見死不救的行為可就得罪了張渾,今後就不好過了,正好姜盛已經張榜勸說百姓主動站出來控告張渾,分明就是想除掉張渾,他卞喜何不痛打落水狗呢?
此後幾天,太守府都會收到匿名狀子,內容包括何時何地張渾做了什麼壞事,其中提到了前幾任太守被謀害的過程,而且還寫明了埋屍的地點。
夏侯蘭帶人按著狀子所描述的地點調查,果然查到了前幾任太守的骸骨,而且還有黃巾的旗號標誌。可以肯定,這些匿名狀子是出自黃巾殘部中人。
這是誰在幫我呢?還是誰在想整倒張渾呢?姜盛百思不得其解,由於事關重大,姜盛將張渾轉移到隱秘處嚴加審問。
楊鳳山賊出身,雖然算是正直,但對付山寨中私通外人的叛賊還是很有一套的,刑訊逼供的事也做了不少,這張渾就交給楊鳳審訊。
姜盛出身特種兵,雖然偵察衝鋒是專家,但對於逼供這種事卻是不會的,眼不見心不煩,就讓楊鳳做吧。
經過三天三夜的逼供,這張渾說了實話,前幾任太守都是他讓黃巾賊做掉的,還說這都是出於張讓的授意。
姜盛看到供詞后,大喜,就把這些匿名狀紙抄本和張渾供詞的抄本交給留京的于禁,讓他設法轉交給張讓。
姜盛在這些材料後面又附了一封簡短的書信,「微臣受大人恩惠,原本想與張渾合作,但他指示黃巾賊謀害於我,微臣不得已而為之。若是大人能夠體諒微臣,那這件事就你知我知,張渾私通亂黨的事,就由微臣嚴懲吧。」
夏侯蘭道:「大哥,你若是把這個交給張讓,這不是明擺著撕破臉皮嗎?請三思啊!」
姜盛道:「張渾手底下的嘍啰不少,我們抓張渾的事恐怕早已傳到張讓那裡了。與其明著撕破臉皮,還不如給他這份重禮,讓他消停點。其實我也不想這麼早就跟他撕破臉皮,只是這張渾太過混蛋,主動上門來找抽。」
「找抽?找抽是什麼意思?」夏侯蘭聽不懂這後世傳來的詞。
「找抽就是欠收拾的意思。」
張渾是張讓的義子,這些年一直統治樂安郡,沒少給張讓好處。從這些狀紙內容來看,或多或少都與張讓有關,姜盛此舉的目的很明顯,張渾落入姜盛手中了,而且有證據表明張渾的行徑與張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