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形勢2
明亡原因有很多,財政崩潰覺得是最重要的原因。李自成自西安東征而來,大明朝廷自孫傳庭一死,已經是無兵,無將,無餉。此時國庫囊空底凈,內帑也是老鼠走空的狀況。於是崇禎令勛貴國戚,太監,百官助餉,以納銀三萬兩為上等,可加官進爵。明朝官員工資標準基本歷史最低水平,而且還是朱元璋按照開國時的物價標準定的最低工資,過了將近三百多年,物價已經上漲數倍,工資還是原樣,甚至朝廷還有很多時候發不出工資,或者只發一半,官員不貪污基本沒有辦法生活。
崇禎也是知道自己底下的官員沒有清官,官員都靠貪污致富,雖然文官平時談的都是以身報國,但是用銀子報國是萬萬不能的,大學士之內至多捐助幾百兩,其他官員都是幾十兩上下,都是家計艱難,為官清廉如水。當時崇禎派太監徐高,密諭國丈嘉定伯周奎,讓他納銀十二萬兩給其他臣工作個榜樣。周奎不肯答應,說是「老臣安得多金?」一口咬定最多捐一萬兩。崇禎認為捐的太少,要周奎至少拿出二萬兩。周奎派人向自己的女兒周皇后求助,周皇后暗中派人送去五千兩。周奎不僅自己一個銅子不搭,反將周皇後送來的五千兩銀子扣下兩千,只捐助三千兩應命。
國戚當中只有太康伯張國紀捐助二萬兩,被崇禎封為侯爵。崇禎見百官和勛貴國戚都是一毛不拔,於是實行攤派,先是規定每個衙門必須捐銀多少,後來又按官員籍貫,規定每省仕京官僚捐助多少,如江南籍的要八千,江北籍的四千,浙江六千,湖廣五千,陝西四千,山東四千等等。本來就是大廈將傾,許多官員本身就已經準備跑路,於是京官紛紛辭官告免,崇禎無可奈何,只能作罷。
太監對皇權本來應該最最忠心,結果為了捐助銀子,忠心也就不值錢了。傳說東廠掌印太監王之心最有錢,僅藏銀一項就有三十多萬兩,崇禎叫他慷慨輸將,王之心推諉道「連年家計消乏」,僅獻銀一萬兩。其他的太監也是一個個裝苦叫窮,有的在住房門上貼上「此房急賣」,有的就拿著古董字畫去出售,都是一副破家抒難,舉家為國的樣子。
崇禎層層命令,絞盡腦汁,文武百官加上內臣太監捐助為國的銀子不過區區二十萬兩而已。而後來京城被破,東廠掌印太監王之心被抄家,抄家所得的銀子加金銀器物就超過了三十萬兩,後來王之心自己也被李自成軍所殺。李自成軍進京之後對皇親國戚一律抄家,文武大臣全部追贓助餉(綁架勒索,嚴刑拷打,大肆搶劫),黃金白銀加各種黃金器物合計,一共在京城弄到了七千多萬兩白銀。
崇禎無兵無餉於是上朝時對大臣們說:「朕非亡國之君,事事皆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見於地下。朕願督師,親決一戰,身死沙場無所恨,但死不瞑目耳。」說完酣然淚下,作悲戚狀。
「國事如此,非陛下之過,實是臣等無能,如今闖賊東來,怎能讓皇上以身犯險,臣等願粉身以報,替天子出征。」從首輔陳演到大學士,大臣都一一報名請求代替,後來李建泰報名,崇禎才答應。李建泰為人貪生怕死,即無馭將之才,也無應變之策,崇禎選李建泰為督師,只因李建泰是山西大富商,崇禎無兵無餉,指望李建泰為國出力,破家以抒國難。可是李建泰的老家曲沃,已經要被李自成佔領,有錢也不是自己的了。於是李建泰說道「臣家曲沃,願出私財餉軍,不煩官帑,請提師以西。」
崇禎在正陽門設宴,為李建泰送行,還用金杯賜酒,賜尚方寶劍,「文官自監軍,兵備道及餉司,府州縣等官,武官自副,參以下,情真罪當,即從尚方從事。」禮遇之隆,前所未有,李建泰受到這樣隆厚的禮遇,也為之感泣,誓以死報。后在保定投降李自成部將劉芳亮。
早在二月時分,崇禎已經下了招天下兵馬進京勤王詔,也調山海關的寧遠總兵吳山桂山海關總兵高第帶關寧軍放棄山海關進京勤王,同時傳招薊鎮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鳳廬總兵黃得功,援剿總兵官左良玉率部勤王。此時這些兵將雖說屬於大明旗下,但是大明已經發不出軍餉,他們都是自己在地方就地徵發搶掠,對朝廷已經不大理睬,成為實質性的軍閥。崇禎為了討好這些地方軍頭,對五人都封了伯爵,吳三桂為平西伯,唐通為定西伯,劉澤清為東平伯,左良玉為寧南伯,黃得功為靖南伯。終明一代除了跟朱元璋打天下,和跟朱棣靖難之役起家的功臣之外,之後都無人封過爵位,戚繼光,俞大猷之類不管多大的功勛都沒有封爵,皇朝末世,名器已不值錢,一下封了五個。
可是這五個封爵的人,除了唐通之外沒有一個人帶兵來勤王,而唐通帶了兩萬多士兵來到京城,駐紮齊化門外。崇禎親自賜宴,慰勞唐通。唐通表示「願捐軀報效,使元兇速就殲夷。」崇禎很是高興,賞唐通本人白銀四十兩,兵丁沒人五錢銀。卻做死的想憑這點銀子收買官兵,還立馬派太監杜之秩充任監軍,想控制軍隊。這種做法激怒了唐通,他把朝廷賜給的東西摔在地上,對部將說:「皇上加封我為太師,又封我伯爵,又以內官節制反上我,是我不敵一奴才也。」於是借口自己帶領的兵員數「寡於賊,不敵,戰此平地,尤不敵,當往居庸關設險以待。」上梳之後,不等朝廷回復,拉起隊伍就走了。后在居庸關和監軍杜之秩一起投降李自成。
吳三桂接到調兵勤王的命令不是立刻進京勤王,而是仗著旨意從寧遠進關之後,在山海關吞併山海關總兵高第的兵馬,所謂統一號令。當李自成打進了京城,還在山海關「整頓兵馬」。
左良玉和黃得功都在長江以南,對此時的聖旨都是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