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何進專權 宦官行險
百官呼拜已畢,袁紹入宮收蹇碩。蹇碩驚慌走入御園,花陰下為中常侍郭勝所殺。蹇碩所領禁軍,全部被郭勝接收。
袁紹對何進進言道:「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全部誅殺,以絕後患。」中常侍張讓幾人聽到消息,慌忙向何太后哭道:「當初設謀陷害大將軍,只有賽碩一人,並不幹臣等事。今大將軍聽袁紹之言,想盡誅臣等,乞娘娘憐憫!」
何太后安尉道:「你們不要驚慌,我自當保你們。」傳旨宣何進進宮。太后對何進道:「我與你出身寒微,非張讓等,怎能享此富貴?今蹇碩不仁,既已伏誅,你聽信人言,想盡誅宦官?」
何進聽了,出來對眾官說:「蹇碩設謀害我,誅滅其全族。其餘不必妄加殘害。」袁紹道:「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源。」何進堅定地說:「我意已決,你不要多言。」眾官無奈退朝。
次日,太后命何進參錄尚書事,其餘盡封官職。自此宮中、朝庭之事全部落入何氏之手。董太后心中不滿,秘宣張讓等入宮商議說:「何進之妹,當初是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繼皇帝位后,內外臣僚,都變成了她的心腹。威權過重,我將如何?」
張讓奏道:「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董太后大喜。次日設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參朝政。
何太后見董太後有意專權,心思良久,在宮中設一宴,請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後起身捧杯再拜道:「我等都是婦人,參預朝政,不合適宜。昔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現在我等應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這才是國家之幸。希望您能聽從。」
董太后大怒道:「你當初鴆死王美人,還沒有算帳。今天不過是倚靠你的兒子為君,兄長何進之勢。再敢亂言,我讓驃騎斬殺你的兄長,易如反掌!」
何太后回敬道:「我好言相勸,如何反說我?」
董太后道:「你家屠沽小輩,有何見識!」
兩宮互相爭執,張讓等各勸回宮。何太后心中憤怒,連夜召何進入宮,告訴剛才的事情。
何進大怒,召三公共議。安排大臣上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適宜久居宮中,應該遷回河間安置,限定當日出宮。」何進一面派人送走董大后,一面親點禁軍,包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
董重知道事急,只得在後堂自刎。何進這才散兵離開。中常侍張讓、段珪見董太后一枝已廢,心中惶恐,只得用金珠美玉結好何進弟弟何苗及母親舞陽君,請他們經常向何太后美言。
董太后被送走之後,何進並未放下,暗使人在河間驛庭鴆殺了董大后。
一天,司隸校尉袁紹來見何進道:「張讓、段珪等在外散布流言,說是大將軍鴆殺了董太后,是想圖謀大事。此時不誅殺閹宦,往後必為大禍。以前竇武想誅殺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現在大將軍兄弟,都是英俊之士。只要想做,事情就在在掌握中。此為天意,不可錯失。」
何進看了袁紹一眼,道:「且容我商議一下。」何進左右密報張讓。張讓大驚,急求告何苗。何苗安尉張讓一番,上奏何太后道:「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政,專務殺伐。現在無端又想殺十常侍,這是取亂之道。」
何大后聽了他的話,招何進進宮道:「中官統領禁省,漢家規制。先帝新棄天下,你就想誅殺舊臣,是對祖先不尊重啊!」何進本是沒決斷之人,聽了太后的話,只得同意。
袁紹見何進臉色不好,試探著問道:「事情怎樣?」
何進嘆口氣道:「此事不知誰傳到太后耳中。剛才太后招我進去訓話,不允誅殺宦官。沒奈何?」
袁紹進言道:「既如此,大將軍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請命誅殺閹豎。那個時候,不容太后不從。」
何進大喜道:「此計大妙!」於是準備發檄至各州,秘召雄師入京。
主薄陳琳急道:「大將軍不可!俗語說: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何況國家大事?現在將軍倚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誅殺宦官,如鼓洪爐燎毛髮耳。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反外檄大臣,召雄師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必不能成功,反生亂啦。」
何進笑道:「此懦夫之見!一旦雄師入京,太后惶恐,同意除去宦官。到時我一言可退雄兵,誰敢違抗?」
傍邊一人鼓掌大笑說:「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眾人一看,是曹操。
曹操對何進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如今若要治罪,找一獄吏足也。何必召外兵?如此大動干戈,事情必然暴露。我預料必將失敗。」
何進大怒道:「孟德懷有私心嗎?」曹操無語,回家后對身邊的隨從道:「亂天下人,必是何進。」
正在河東觀望的董桌並不知道這些。此時手中拿著一封何進的秘信大喜,又擔心是何進之計,誘騙自己進京,但如此群雄聚會的良機又覺得不能錯過。躊躇半晌,定下心來,讓自己的女婿中郎將牛輔鎮守河東,自己帶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望洛陽進發。走到新安附近,董桌擔心有詐,不走了。派人前去偵察虛實並給何進送信上書道:「中常侍張讓等竊據寵幸,攪亂天下,臣聽說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潰癰雖痛,勝似它侵入體內。昔趙鞅興晉陽之兵,以驅逐君主身邊的惡人。如今臣鳴鼓到洛陽,抓捕張讓等人,以清除奸惡污穢。」
何進得到董桌的上表,非常高興,出示給大臣觀看。
侍御史鄭泰勸到:「董卓就是一隻豺狼,引入京城,必吃人。」
何進大笑道:「公多疑,不足謀大事。」
盧植也勸到:「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制止他,讓他不要來了,免致生亂。」何進不聽,派人去迎接董卓。鄭泰、盧植見何進一意孤行,棄官回府。
張讓等人聽到何進招外兵進京,心中驚慌。商議道:「這必是何進陰謀,妄想殺我等。我們必須先下手,不然只有等待滅族了。」於是秘密埋伏几十名刀斧手在長樂宮嘉德門內,然後去找太后道:「大將軍矯詔召外兵入京,是想誅殺我們,請娘娘垂憐。」
何太后詫異道:「竟有這等事?你們可去大將軍府認錯,由我作保。」
張讓等哭道:「娘娘!如我們去到大將軍府,不用大將軍動手,就會被捏得粉碎。請娘娘請大將軍入內,親自同他說情。不然,臣等願意死在娘娘的面前。」
何太后見張讓說得如此凄慘,點頭同意。
何進接到太后詔書,就起身進宮。主簿陳琳勸道:「太后此詔,必是大將軍徵召外軍計劃暴露,是十常侍的陰謀。大將軍切不可前去,去了必有禍端。」
何進笑道:「太后招我,有何禍事?」
曹操道:「不如先招十常侍出來,大將軍再進去。」
何進笑道:「此小兒之見,我掌天下之權,十常侍又能對我怎樣?」
袁紹道:「不如由我帶甲士隨身護衛,以防不測。」
何進允許。袁紹、曹操各帶五百名甲士進到青瑣門,將兵士交由虎賁中郎將袁術統領。兩人又帶劍護衛何進至長樂宮前。太後跟前的小黃門傳懿旨道:「太后宣大將軍,其他人等不得擅入。」將袁紹、曹操阻在門外。
何進大笑道:「本初、孟德不必多慮,誰敢動我?」說罷昂然而入。
剛到嘉德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何進大驚,張讓厲聲斥責道:「董太後有什麼罪,需要鴆死她?國母葬禮,你託疾不到。你本是屠沽小輩。是我等推薦給天子,得到富貴,不思報效,還想謀害。你說我等污濁,那清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