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劉宏崩駕 劉辨正位
中平五年以後,皇帝劉宏的身體越來越差,料想命不久了,對自己的皇位繼承人始終不放心。劉宏十五歲大婚,一連幾個兒子都告夭折,後來皇后何氏為他生了一子,取名辨,劉宏擔心養不活,就寄養在一位道人那裡。
幾年之後,王美人又為劉宏生一子,取名協。隨後王美人被人施毒而死。劉宏擔心二子協的安全,將劉協放在自己的母親董太后那裡撫養。隨後宣布立何氏為皇后,在劉辨十歲時才將他領回來。
隨著兩個兒子長大,皇帝劉宏也越來越煩惱。大子劉辨為人軟弱無主見,讓劉宏很是憂心,這讓他如何能放心將皇位傳給他呢?二子劉協聰明伶俐,做事極有決斷,覺得像極了自己。
可是,劉辨已早立為太子,國舅何進更是身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現在大漢動蕩不安,也讓劉宏不敢輕舉妄動。
劉宏自十二歲入宮繼皇帝位,飽受大將軍竇武的欺凌,深知外戚專權的利害。眼見國舅何進手握重兵,一旦自己不在了,其權勢可想而知。思之再三,決定建立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以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夏牟為左軍校尉,淳于瓊為右軍校尉,以上軍校尉蹇碩統領全軍,聽命於皇帝。
這樣一來,劉宏稍稍放心一點。蹇碩雖掌重兵,對何進仍是十分顧忌,特別是幾大校尉中袁紹、曹操、淳于瓊等對大將軍何進十分親近,讓蹇碩無可奈何。清楚天子想立二子協為帝,於是建議皇帝派何進出兵長安,平定邊章、韓遂。
何進出身屠戶,因妹子入宮為貴人,生皇子辯,立為皇后才得以為官。黃巾叛亂時才得到重任,賜任大將軍,統領全國軍隊,平定黃巾。何進接到皇帝的詔書後,與眾謀臣商議,又得宮中消息,知道這是蹇碩的陰謀。
隨後何進上表皇帝:「國家累遭兵災,軍資短缺,現徐、兗二州黃巾又起,急需平定,請陛下先派虎賁中郎將袁紹前去進剿。待袁中郎將返回后,我再領兵西去,為國分憂。」
劉宏應允。
中平六年,皇帝劉宏的身體更差了,在朝中,除了不放心大將軍何進,還有一人也令他感到憂心。這人就是前將軍董桌。這董桌自中平元年替代盧植征討黃巾張角失敗,解除兵權后一直無事。
中平二年,北地先零羌推舉湟中義從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死護羌校尉泠征,劫持金城人邊章、韓遂,殺金城太守陳懿,統領涼州金城軍政。
後來,邊章,韓遂偽托誅殺宦官為名,率數萬騎兵攻打三輔,逼近漢家皇陵。董桌賄賂十常侍,靈帝重啟董卓為中郎將,隨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征討邊章,韓遂。
皇甫嵩因久戰無功被免。朝廷另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代替皇甫嵩。另拜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一起受張溫節制。張溫、董卓與韓遂、邊章打了幾仗沒有成功。
六月,有流星如火,光長十餘丈,從邊章、韓遂營中上空劃過,驢馬嘶鳴。韓遂等以為不祥,退回金城。董卓與右扶風鮑鴻等聯兵進攻,大破邊章、韓遂,斬首數千級。邊章、韓敗走榆中,張溫派遣周慎率三萬人追擊,反被邊章、韓遂圍攻,周慎潰逃。
董卓另率兵三萬征討先零羌。董卓在望垣北也被羌胡包圍,糧食斷絕,進退危急。董桌心生一計,紮營河邊,假裝以捕魚為食,暗中截斷河水。過河之後決開河堤,等羌胡兵追過來時,河水已深,只得退回,董卓全師而還。
在回歸途中,董桌肆意斬殺先零羌牧民假冒叛兵領功。被賜封鰲鄉侯。中平五年秋,韓遂以為邊章報仇為由,挾持漢陽人王國,兵圍陳倉。朝庭拜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共同領兵鎮守長安。因董桌與皇甫嵩意見不合,皇甫嵩讓董桌為後軍,自己在劉石的協助下,擊殺王國,擊破韓遂,凱旋歸來。
皇帝劉宏大喜,大封有功之臣,此時劉宏就想解除董桌兵權,徵召董桌為少府。董桌深知亂世兵權重要,那裡肯放。向皇帝上書道:「我所帶領的皇中歸附勇士及秦胡兵向我訴說:糧餉不夠,朝庭發放的東西也用完了,現在老婆孩子都要挨餓受凍,他們拉著我的車不讓我上路。羌胡人狼心狗肺,我不能禁止,只得違命留下來安撫他們。以後有事再奏。」
接到董桌上奏,劉宏大怒,罵道:「無理之極!」將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
張讓對劉宏道:「董桌貪戀的不過是權利,不如調他到并州任并州牧。順勢讓他將軍隊交給皇甫嵩。」劉宏點頭同意。董桌接到招書後,與眾將及幕僚商議,隨即移兵河東,就任并州牧。並去信上奏道:「臣無深謀遠慮,又無壯舉。承皇上錯愛,讓臣掌兵十年,大小士卒與臣親近日久。留戀臣的養育之恩,願意為臣效力,希望臣將他們帶在身邊,效力邊疆。」於是帶兵駐守河東,靜觀朝庭變化。
劉宏看完信,瞪著張讓道:「這亂臣賊子,竟敢抗命。將後來擾亂朝庭必是此人。」張讓上前道:「皇上身體重要,何況皇上春秋正盛,再圖不遲,宮裡新招了幾個女子,讓她們為皇上解解泛。」劉宏嘆道:「還是阿父體貼我。」
中平六年四月,皇帝劉宏的身體眼見著不行了。更對自己的皇位繼承人不放心,董太后也勸皇帝立皇子協為太子。劉宏自己也極為偏愛皇子協,只是何進大權在握不敢輕動。
此時病危,中常侍蹇碩上奏說:「若想立協,必先殺何進,以絕後患。」劉宏同意他的意見,宣何進入宮。何進剛至宮門,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交好,傳言何進道:「不可入宮。蹇碩想謀殺大將軍。」
何進接到消息,大驚,急忙逃回私宅,召集諸位大臣,謀划誅殺宦官。
座上有一人挺身而出說:「宦官之勢,起自沖、質之時。朝廷滋蔓極廣,怎能殺盡?倘若謀事不密,必有滅族之禍。請仔細考慮。」
何進一看,是典軍校尉曹操。何進叱責道:「你一個小輩怎知朝廷大事!」眾人商議未果,潘隱到了,說:「皇帝駕崩。賽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喪,矯詔宣何國舅入宮,以絕後患,冊立皇子協為帝。」
剛說完,使命到了,宣何進火速入宮,安排後事。曹操說:「為今之計,先正君位,然後圖賊。」何進站起來大聲道:「諸公誰敢與我正君討賊?」一人站出來大聲道:「願借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殺盡閹豎,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進一看,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名紹,字本初。司隸校尉。何進大喜,親點御林軍五千。袁紹全身披掛,何進帶何顒、荀攸、鄭泰等大臣三十餘名,相繼而入,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繼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