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6章 聯合艦隊的突擊
2015·掃黃打非·凈網行動正在緊密進行中,閱文集團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提交資料。
請作者們寫作時務必警醒:不要出現違規違法內容,不要懷有僥倖心理。後果嚴重,請勿自誤。(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這支日本偵察部隊指揮官的腦抽,造成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後果,那就是他們身後的大部隊,並不知道中國的部隊已經主動前出了,還在為了能夠儘快趕到港口,一直保持在高速行軍狀態。
畢竟歷史位面的日本,計算到了二戰的時候,他們的電台質量也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只要不出意外的話,這玩意總是壞的』,在這個海軍假日都還沒有到來的時間段,就更是搞不出靠譜的無線電來了。
雖然說是從國外進口了一些,可惜他們那點可憐的外匯,根本買不起太多高大上的小型軍用無線電,海軍上好歹還能用大型無線電頂一下,苦逼的陸軍馬鹿門,就只有師團司令部才有資格裝備了。
然後他們的騎兵營,就一直是依靠傳令兵來回傳偵察到的情報,一直沒有騎兵營傳令兵往回跑,被后發的參謀誤認為一直沒有情況,然後就大搖大擺的繼續高速行軍了。
行軍狀態下的輕步兵隊伍,遇到裝甲部隊的直接衝擊,那個下場自然就是美不勝收了,要知道新中華皇家陸軍這十八個師,雖然從名字上說是步兵師,而且部隊也確實是依靠兩條腿行軍的,不過他們在編製裡面可是有裝甲營的。
按照最新修正過的編製,每一個步兵師都下轄一個直屬裝甲營,每個營裝備有54輛59式輕型突擊炮,當然了此59非彼59,這裡裝備的59和共和國裝備的那款經典中坦毫無關係,而是AMX1390的非官方稱謂,因為那個編號實在太複雜,所以好多人就想著要給它起個外號。
林封有一次無意中調侃過,說這車既然有五對負重輪,又有一門90MM坦克炮,那不正好有5又有9,不如乾脆叫他59好了,然後因為當時聽見的人比較多,這個稱號又朗朗上口,所以後來大家就乾脆把這個車改名叫59了。
接到前鋒接敵的消息之後,第九步兵師的師長吳佩孚大喜過望,首先就通報了海軍坐標,召喚了一頓火力覆蓋,然後直接把裝甲營派了出來,配合著一個旅的部隊,從正面直接沖了上去。
要知道這個時間段,全世界的戰列艦一般才十來公里的射程,日本人想著他們距離海邊至少還有二十多公里,就對海軍的炮擊沒有絲毫的防備,沒想到中國這邊已經把射程提高到了三十多公里,被三十六門大口徑艦炮一輪覆蓋,就傷亡慘重了。
剛被炮轟打散,還沒有來得及整隊,就遇到裝甲突擊,然後整整一個步兵師團的部隊,就在指揮混亂之下放了鴨子,被緊接著衝上來的部隊打了一個全軍覆沒,這下子日本軍部算是炸了鍋了。
要知道日本的海陸軍向來不合,扯起後腿賣起隊友來,比對付敵對國家還狠,之前日本好不容易掌握了內閣,搞定了自己的八八艦隊計劃,正準備接著搞一個十十艦隊計劃呢。
沒想到一戰打完了之後,陸軍卻利用參加歐戰的機會,弄出了十八個新的師團來,而且找了諸多借口就是不願意裁員,想要把常設師團數量直接翻倍,這讓海軍如何能忍啊。
所以剛開戰那幾天,海軍一直穩坐不動,就是等著看陸軍的笑話,好找到借口讓陸軍放棄擴軍計劃,好把更多的軍費撈到海軍的盤子裡面來,沒想到陸軍的笑話鬧得太大了,這下子兩邊都兜不住了。
開戰才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有三個師團的部隊必須撤下來休整,而且還有一個師團全軍覆沒了,這個損失一經有點傷筋動骨的意思了,要知道整個朝鮮半島上,日軍才總共有八個師團的部隊,要是繼續按照這個進度打下去,豈不是再有一個星期,就要被人趕下海了。
想要改變這種困局,陸軍的那些馬鹿是指望不上了,這對外打仗么,還是得看我們聯合艦隊的,聯合艦隊的司令長官山下源太郎,就是帶著這樣一個信念,點齊了自己手頭所有的主力艦,準備前往朝鮮半島,截斷仁川港的海上補給線,給陸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要是光看紙面上的數據,這個時期的日本聯合艦隊還是蠻強的,他們擁有八條戰列艦和八條戰列巡洋艦,雖然裝甲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數量略少,但是湊合一下還是勉強夠用的。
而起這十六條主力艦都正在當打之年,扶桑、山城兩條扶桑級服役還不到八年,伊勢、日向這兩條伊勢級服役還不夠四年,金剛、比睿、榛名、霧島四條金剛級戰巡同樣服役不到八年。
長門、陸奧、加賀、土佐這四條長門級戰列艦,因為八八艦隊計劃而提前出現,工期要求比較嚴格,而且造船技術上沒有多大進步,只是對伊勢級服役期間發現的問題作了些修正,把落伍的炮郭式副炮改成了炮塔式,總體性能和參數和伊勢級差不多。
天城、赤誠、愛宕、高雄這四條天城級戰巡同樣如此,航速、裝甲、火力上都和金剛級差不多,只是在小處進行了一些小修小補的改進,和歷史上那一級同名的圖紙艦並沒有多少的關係。
就算是如此,十六條主力艦上加起來,也擁有一百六十門35。6厘米雙聯裝艦炮了,而中華皇家海軍艦隊當中,卻只有山東級戰列艦,作為內華達級戰列艦的改進型,各自擁有四座三聯裝356MM艦炮,加起來才三十六門同級艦炮,日本擁有四倍火力的壓倒性優勢。
雖然日德蘭海戰證明了,飛機也能對戰艦具備一定的威脅,不過那一次德國人亂糟糟的進攻,也對外釋放了一個錯誤的信號,那就是水面艦隊只需要組織好防空,飛機很難對主力艦造成有效傷害。
所以在明知道東海全境都在中華皇家空軍打擊範圍內,日本聯合艦隊還是毫不猶豫的上陣了,反正日德蘭海戰的時候他們也圍觀過,飛機轟炸對小型艦艇倒是威脅很大,但是沒有任何一條主力艦是被飛機擊沉的。
有鑒於此,聯合艦隊立刻集合了所有主力艦,花了三天時間大搖大擺的,從對馬海峽進入了東海地區,並且順著朝鮮半島的海岸線,進入了黃海地區,直奔著仁川港就過去了。
正在他們看到一路上沒有遇到攔截,以為中華皇家海軍認慫了的時候,就看到了有一個大隊的飛機來到了他們的頭頂,清一色的都是天藍色塗裝的飛行薄餅,而且統一掛載了空射魚雷。
對此山下源太郎剛開始還不以為意,只是下令水兵做好防空準備,然後就看到,天上的那些飛機,並沒有試圖突破防空火力的意圖,而是隔著十來公里之外,就直接投下了掛載著的武器。
日本那些經過月月火水木金金訓練的瞭望員,當然遠遠的就看出來投下去的是魚雷了,關鍵是電動魚雷這玩意和熱動力魚雷不一樣,在水下航行的時候是沒有氣泡之類的航跡的。
想要穿透海水看到水下的魚雷,除了那些寫輪眼之類的魔幻設定,正常人類不管如何訓練,都是不可能做得到的,然後他們就不得不實力接鍋了,無數的空射魚雷,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地下,直接命中了他們腳下的戰艦。
第一輪的三十六條空射魚雷,有十多發因為入水姿勢不太好的原因,導引頭沒有搜索到目標,全部都跑錯方向脫靶了,只有二十多發成功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然後就奔著這些戰艦過去了。
聯合艦隊在看到飛機的那一刻起,就將陣型變成了適合防空的輪型陣,所有的主力艦都藏在內層,而外層則是一些峰風級驅逐艦,這是一級排水量只有一千二百噸的遠洋驅逐艦,是在山海關級護衛艦刺激下提前出現的產品。
因為本來就身處外圍,而且一直在移動補位當中,發出的螺旋槳噪音自然就比較大,把絕大多數的魚雷吸引了過去,有幾條倒霉的驅逐艦,在短短的一分鐘時間內連續被連續命中多發魚雷,現實世界可沒有啥大破保護,自然是瞬間爆炸完成了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