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趙四娘家> 第二百零二章 沿街叫賣

第二百零二章 沿街叫賣

  其實百味堂運作了一個月後,趙四娘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她不是沒有想過降低申領條件。然而她粗粗統計了一下,棚戶區里需要救助的老幼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就算只給每戶兩個名額,估計也有四五百號人,這遠遠超過了百味堂的承受能力。


  誠然,依照趙四娘家的家底,擴大百味堂,每天多給四五百人供飯,她家並非是承擔不起。可以說,只要她願意就完全可以做到。


  可當趙四娘想到每天要聚集近千號人兩次,其中大部分還是不知根底的黑戶,就會從心底生出恐懼來——這烏壓壓的,陣仗實在太大!一天兩天還行,若是天天如此,不要說她家能力有限hold不住,就連不管事兒的朝廷多半也會擔心發生動亂而出手阻攔呀!


  趙四娘幾經思考後,還是決定維持原狀。哪怕家裡那幾個老好人輪番相勸,這事兒她都始終沒有鬆口。


  不過百味堂雖然沒向廣大棚民開放,趙四娘家卻用另一種方式來周濟棚民。生意不斷壯大的她家不斷地在建新鋪子、新作坊,這就需要大量人手。每當這時,她家都會優先考慮棚民,先後多次從棚戶區找人打下手。活兒不見得有多重多難,卻給了他們幽都賣死力氣的最高工錢,還包三頓油水很足的飯菜。若是飯菜有多,還允許他們打包帶回家。


  然而相比起龐大的棚民隊伍,趙四娘家所招人員的數量極為有限,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當她看到好些棚民們被香氣吸引過來,眼巴巴地望著大鍋,不知怎的,竟然生出几絲歉疚之情來。


  於是她計較一番后,又在百味堂後面另支起一口大鍋,等殺好第二頭豬后,又燉了一鍋全豬湯。然後宣布不管男女老幼見者有份,只需自備容器。就給領取熱湯。


  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那兩口巨大的鑄鐵鍋里依然不斷發出咕嚕咕嚕地聲響,附近飄滿了濃郁的香氣。仔細辨別一下,就會發現兩口鍋里冒出的香氣頗有不同。


  百味堂前的那口鍋里燉著的湯里沒有加醬料。裡面是奶白色湯汁,口味醇香;百味堂后的那口鍋里燉著的湯里則加了趙四娘家特製的大醬以及小紅辣椒若干,醬香濃郁,鮮辣爽口。


  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去選擇排不同的隊伍。如此一來。熙熙攘攘的人流就一分為二。再加上有了前兩天的經驗,百味堂附近人很多卻不混亂。


  只見人們手裡拿著從家裡來帶的大碗,有序地排著隊伍。隊伍里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雖然今兒才臘月二十六,還沒到過年的正日子,可大伙兒卻比往年過大年還要高興,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


  儘管外頭在發放年貨和免費派湯,一派熙熙攘攘,但百味堂裡面依然井然有序地正常營業著。就在剛才,晌午的三百份主食銷售一空。今天百味堂的營業算是結束了。


  百味堂的九個員工在把鋪子收拾得乾乾淨淨后,除了三個婦人急著回去照看孩子先走一步,剩下的六個人都主動留下來幫忙,其中就有褚小樓的娘親周氏。


  如今褚小樓他爹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儘管還不能出去攬活兒,但生活已經能夠自理,因而周氏也就不忙著回家。這會兒她見年貨發放處雖然有些繁忙,但那兒原本就有趙四娘和從各處調來的夥計在操持,加上新加入的幾個百味堂的夥計,人手已是綽綽有餘。於是有著一手不錯的灶上工夫的她想了想。轉而去百食坊里幫著做起酥糖來。


  這個百食坊就是趙三郎蓋來安置那些孩子的,青磚草頂十分獨特,就在百味堂的不遠處。


  百食坊雖帶了個「食」字卻不是百味堂那樣的食鋪,確切地說它應該是一個食品加工作坊。儘管宅子的大門上似模似樣地掛著個「百食坊」的招牌。因為作為作坊的它不必對外營業,大門兩邊的倒座房沒有改成門臉兒,而是直接做了倉庫。後面的三間正房是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的宿舍。兩間耳房則一個充當廚房,一個充當茅房。院子里的四間廂房裡就是作坊所在。


  想當初,趙四娘拿出七錢銀子幫忙修完屋頂后,在趙三郎的苦苦「哀求」下。又忍痛掏出一兩銀子來給他們做本錢。


  若在靜海,一兩銀子拿去做小生意或許可能,可在幽州,呵呵,幾乎是天方夜譚。可眼見趙四娘這條路是走不通了,趙三郎又不好意思再向家裡其他人伸手要錢。無奈之下,只得利用家裡的資源,以成本價內部購買了一批飴糖,還從姜氏手上白拿了好些滷水料包,打算做些低投資的吃食。


  於是,稍稍添置了些簡易的家當后,名為百食坊的小作坊就開工了。作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製作切糖,是在東廂房;另一部分則製作滷味,是在西廂房。


  最初的時候,那些孩子們天不亮就開始在作坊里忙碌起來,等到精心製作的成品新鮮出爐后,他們也不顧朝露會打濕衣服,就踏著第一縷晨光出發了。到了城南之後,孩子們中間小一些的或兩個或三個結伴而行,提著籃子走街串巷;大一些的則挑著擔子沿街叫賣。


  百食坊出品的切糖都以飴糖為原料,有芝麻糖、花生糖和核桃糖等多個品種。別看其中大部分切糖都很大眾化,基本上別的糖鋪都有銷售。但只要吃過的人就會發現他家口味清甜,比起別家用紅糖或是白糖製成的切糖,另有一番滋味。當然了,有人喜歡清甜口味,就有人獨愛重甜口味,這個全憑個人喜好。飴糖製成的切糖從口味上來說,並不能夠勝過傳統切糖。但是百食坊的切糖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價格低廉,售價只有別家切糖的三分之二,這就吸引了許多精打細算的城南小市民,沒過多久百食坊價廉物美的名聲就漸漸在城南的街頭巷尾傳開了。


  切糖的生意好,滷味的生意也不差。因為剛開始時本錢不夠,食材自然用不起雞鴨魚肉,就只能選用毛豆、土豆和豆乾之類不值錢的素菜,再有就是趙三郎從自家鋪子里搜羅而來的雞下水和雞爪。儘管都是些「賤物」。且孩子們還把不準火候,奈何趙四娘家的鹵料太過出眾,哪怕味道稍有欠缺,回味悠長的獨特口味還是吸引了大批回頭客。當孩子們唱著叫賣小調時。隨時會有聞訊而來的食客過來要上一份兒,這已經成為城南街頭的一景。


  客似雲來的生意很快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賺到第一桶金的孩子們沒多久就結束了四處叫賣的生涯。百食坊先是在城南夜市租了兩個固定的攤位,一個賣切糖,一個賣滷味。前不久又在城南的石橋街和嘉善街各租下一個小小的檔口。用以銷售各式糖果和滷味。


  「小陸子,怎麼這麼快就回來啦?」周氏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駕著驢車回來,便問道。


  這少年名叫陸小田,他還另有兩個小夥伴,同伴三人負責在石橋街的檔口裡賣糖。按理說,鋪子要開到傍晚時分才會關張,這會兒才過晌午陸小田就匆匆忙忙跑了回來,周氏見狀好生納悶。


  「褚家嬸嬸,我是回來拿貨的。剛剛有個路過的客商起底了咱家所有的龍鬚糖,鋪子里一下子就斷貨了。可還是有好些人想買,大哥就派我回來取貨。」陸小田笑著答道。


  「哎呀,早上的時候茗香樓的掌柜捎信兒來說,他家要訂花生酥糖和芝麻核桃切糖各二十斤,讓咱儘快趕出來。咱這一上午都在趕他家的單子呢,龍鬚糖就沒來得及做,估計家裡就剩下十來斤了。」這群孩子里唯一的女孩子陸錦皺眉道。


  「這可怎麼好?原以為二十三之後就不會多少人會賣糖了,畢竟家家戶戶都有好些灶糖存著呢!誰知道府城人這麼喜歡吃糖,都這個時候了還買個不停。」說著說著,陸小田靈機一動。提議道:「要不,我讓西廂那邊別做滷味了,都過來幫忙做糖吧?」


  「雖說晚上冷得個要死,可還是有好些人出來逛夜市。滷雞粉的生意還是旺的不得了。對了,聽西廂那邊吹牛說,最近有好多人特意跑去整隻整隻地訂滷雞。」陸錦說到這兒,心裡頭微酸,撇撇嘴道:「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西廂那邊正卯足著勁兒在做滷雞呢!你去喊了也白喊。」


  趙三郎可不是摳門兒的趙四娘。他絕對稱得上「燕國好東家」。他不但給孩子們按時分發月錢,還把絕大部分利潤都以獎金的形式分給了孩子們,就連剩下的一小部分也用來給百食坊添置家當等,依然用在了孩子們身上。不過趙三郎給孩子們發的獎金數額各不相同。原來他學著趙四娘的法子,按照每個孩子的績效來分發獎金。


  剛開始的時候,賣出去的貨物數量不多,績效獎金也就看不出多大差別。可隨著百食坊的日益壯大,區別也就漸漸呈現出來了。特別是,生意做大后,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明確劃分了製糖和制鹵兩個部門,各自分管一部分孩子並給他們安排固定的崗位各司其責,就連績效獎金也跟著各自部門的盈利走。


  直到這個時候,許多孩子們才猛然發現製糖部門也就是東廂那邊的盈利要遠高於制鹵部門也就是西廂那邊,分到東廂那邊的孩子都暗自竊喜。不過很快,他們就竊喜不起來了。


  原來西廂那邊的掌事趙思源很有想法,手裡一有現錢,就開始琢磨著如何用這些錢把生意做大做強。他在心裡計較了一番,他家滷水素菜的生意雖不錯,卻遠不如滷水雞肝、滷水雞胗和滷水雞爪等賺錢,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得從這方面著手。這幾樣吃食的原料全部由趙四娘家免費提供,而她家之所以會有這麼些雞下水和雞腳,絕大部分是依靠紅火的罈子雞生意。但不知為何,她家似乎無意擴大這門生意,即便每天供不應求,都不增加罈子雞的數量。因而,他家能夠拿到的雞下水和雞腳的數量就頗為有限,這就限制了他家生意的發展。


  無法從趙四娘家得到更多原料,那從別家獲取怎麼樣呢?別家自然不會免費給,那他家花錢買呢?應該會答應吧。於是,他就輾轉於城南各家酒樓之間,靠著之前走街串巷時混了個熟臉兒,成功從多家酒樓那兒低價收購來好些雞下水。這樣一來就有了充足的原料保障,西廂那邊的盈利也隨之蹭蹭蹭往上升。


  過了不久,現錢多起來的他就大膽提議西廂那邊去買整雞回來鹵。高投資給西廂那邊帶來了高回報,沒過多久西廂那邊就在嘉善街上盤下了一個檔口來。


  即便東廂那邊也很努力,也想出了做酥糖的主意,后又在石橋街盤下一個檔口。無奈差距太大,拍馬也趕不上西廂的步伐。自然,東廂那邊的收入也遠不及西廂那邊,這就不能不讓陸錦等人泛酸了。


  儘管東廂的小傢伙們有些眼紅對面西廂,更因為沒有足夠的庫存而煩惱著,可是能夠看得出他們渾身上下都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不過這種幸福感卻沒能感染到在扒在門外窺視多時的黑臉大漢,愁眉不展的他正憂心著——過完這個年,他身邊又會少很多鄉親吧?


  陸錦曾為了生計不得不在外討生活,作為一個女孩子,即便身邊有同族照應著,她也得特別小心,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有別於常人的警覺性。最近她總是感覺有人躲在暗處窺視她。


  就在方才,之前訂的四十斤糖終於全部做完,大伙兒就打算讓陸小田回城南時一起帶過去。這會兒陸錦正在院子里幫忙裝貨。(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