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方永豐一行在海上徘徊了許久, 派出去的小船也陸續回來了。


  可是依然找不到林海萍的蹤跡。


  他們這次出海本就是為了護船, 並非為了遠航,眼看著船上的物資越來越少,不得已只能回到月港。


  船上的人都是跟著林海萍的老人, 眼見她活下來的希望渺茫, 船上的氣氛也越來越凝重。


  史賓自被救后, 一直呆在自己的船艙內沒有出來。陳恕拿進去的飯菜也幾乎沒有動過。


  回了漳州, 史賓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的宅子。自當年選擇出海,他就分析過大明朝海域的形勢, 每次出航, 心裡都是抱著再也回不來的念頭。可偏偏老天爺要的不是他這個閹人的命。


  漳州海師失了林海萍這個鎮撫,但卻並未因此而消沉。方永豐一直強迫自己打起精神來進行操練, 這是林海萍花費了所有心血才鑄就的海師, 絕不能毀在自己手裡。


  史賓渾渾噩噩地過了好幾日,終於打起了精神。他從上了鎖的小抽屜里取了一個盒子, 而後去了漳州海師的營地。


  方永豐看著桌上一疊厚厚的銀票, 「敢問公公,這是什麼意思?」


  史賓淡淡道:「找幾個可靠的人去找,見不著屍首,我就權當她還活著。」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只要一日沒有見到林海萍的屍體,他就不信那女子死了。閉上眼,耳邊聽見的是她朗朗笑聲。睜開眼,她歪著頭湊近了, 似乎想要嚇唬自己。迎面撲來的海風帶著她身上的氣息,身上盔甲的紅色系帶隨風拂動,不時打在他的手上。


  一切都彷彿觸手可及。可真的伸出手去,卻什麼都沒有。


  方永豐默默地將銀子推過去,「救大當家是我們的事,不勞公公費心。」


  史賓按住他的手,「一旦選擇出海尋人,沒有幾年是做不來的。這些錢,就當是辛苦錢了。」頓了頓,又道,「若是有人會佛郎機話,或是倭話,再好不過。」


  方永豐一愣,旋即紅了眼眶,「落在他們的手裡,我倒寧願她死了。」匕首被狠狠扎進桌上,「她生性剛烈,哪裡受得了被侮辱。」


  史賓仍舊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只要她活著,無論變成什麼樣,我都願意接她回來。」


  「一年也罷,十年也好。二十年、三十年,我會窮盡自己的一生去找。如果最後散盡家財,也尋不得人,那我就親自出海。」


  方永豐好似第一次認識史賓一樣,他衝過去抓起史賓的衣襟,「這些話,這些話你為什麼不早些告訴她呢?!」他的臉上不斷落下淚,怒吼道,「你明明知道她的心意!」


  史賓將他的手從自己身上扯開,「這是我和她的事,毋須你擔心。」他起身,「我一月後就啟程北上,去京師覲見聖上。漳州之事,就全賴你了。」


  方永豐咬牙,「你倒是好,丟下一切去見那個狗皇帝。你可曾想過,若是大明海師立得起來,若是沿海一帶遍布市舶司,各處皆有海師護航,我們這一路走來,又豈會如此艱難!」


  「我知道。」史賓再沒多說什麼,將銀票留下,揚長而去。


  方永豐將匕首拔出,戳在銀票上。狂風大作,吹得銀票不斷翻動著,卻因被匕首牢牢釘著,而吹不散。


  之後的一個月,史賓一直在漳州一帶忙碌著,頻繁出入各個熟識的海商家中。待事情妥當后,又馬不停蹄地離開漳州。


  一路日夜兼程,史賓這次沒有帶任何物什銀兩入京,又不坐馬車,腳程奇快無比。入京后,他遞交了覲見的要求,回到自己在京中的宅子,等著宮裡的召見。


  「公公,你回來了。」一個失了左手的男子替他開門,「家裡一切都好。」他頓了頓,猶疑地問道,「公公你果真要將這宅子賣了?」


  史賓「嗯」了一聲,走進去轉了一圈,「東西都收拾好了?」


  「誒,昨兒個就收拾妥當了。」


  史賓點頭,「全搬去隔壁那所宅子吧。」


  男子向他行了禮,就出門去找腳夫過來搬東西。史賓的東西並不多,又不過是搬去隔壁,所以清理起來很快。


  史賓最後看了眼這宅子,將門關上。


  這宅子已經有了主人,明日就會搬過來了。


  不過幾步路的功夫,史賓就到了新家。這是他幾月前剛剛買下的。原本這戶人家並不想賣,是史賓出了高價,才說動了人。


  原本,這是要送給林海萍的。就連房契上,都是寫著她的名字。


  「以後,我們就做鄰居好不好?」


  史賓站在堆滿了物什的院中,閉上眼。


  門前種了一顆櫻花樹,已是過了花期,只見綠葉簇簇,而不見落英繽紛。史賓想得到,林海萍一定會在初春站在底下,抬頭去看上面如雲的花兒,落下的櫻花瓣灑在她的身上,猶如一個仙子。


  沿著牆根,是一排茉莉。還未盛開,全是大大小小的白色花苞。不出海的時候,林海萍最喜歡在晨間摘了茉莉花,編成花環戴在頭上。到了夜裡頭,茉莉依次盛開,擦肩而過時,茉莉的馨香沁人心脾。


  院中還種了兩株紫藤,兩兩相對,沿著石制長廊纏綿在一起。春時,那甜膩的花香叫人不覺皺眉,到了夏日,此處就是乘涼最好的地方。


  「哎,我聽說倭國人以紫色為貴重,說紫藤的寓意是甜蜜的等待。你說,是不是哄著那等小丫頭片子玩兒的?」


  等待哪裡有甜蜜的?只有無盡的苦澀,獨自留在原處,等著不知何時回來的歸人。


  史賓睜開眼,慢慢走進裡頭去。林海萍不喜歡桐木,嫌棄太輕了,也不愛紅木,嫌那太貴重了。


  「我這樣的粗俗的人,哪裡配用得上好東西。」


  所以史賓挑的傢具,是曲柳木做的。


  正堂擺著一座小小的木船造型,極精緻。是史賓在漳州讓手藝最好的工匠給做的,花了重金。這是他和林海萍第一次見面時所坐的船。


  主屋是留給林海萍住的,屋前有成片的南天竹。


  「冬日結的小果子,紅紅的,好不可愛。只是聽說若無人修剪,就丑得要命。」


  無妨,往後他會來修剪的。


  屋子裡,入目滿是深深淺淺的紅。紅色的紗幔,紅色的床帳,紅色的褥子。


  就好像婚房一樣。


  「吶,我最喜歡紅色了。往後家裡頭,什麼都要紅的。我也穿一身紅的。」


  史賓知道這未盡之言,是在問自己,權當就這麼嫁給他了,好不好?


  獨臂男子在院中將箱子一一打開,把裡頭東西慢慢挪進廂房去。那裡以後會是史賓的住所。


  史賓站在站在院中,抬頭望著天空。


  湛藍,無雲。


  胡不歸。


  第二日,宮裡就召了史賓去見。


  史賓脫下了宮外穿的素袍子,重新換上華貴的蟒服。這是天子親賜的。他站在乾清宮前,仰望著金色的琉璃瓦。


  多年不回京,原來兩宮都已經建好了。


  當年,他以為自己再不會回來的,而今又再次站在了這裡。


  史賓深吸一口氣,走進乾清宮。「陛下。」


  「起來吧。」朱翊鈞已經得知史賓商船遇襲,林海萍下落不明的消息。他的心情很是不好,林海萍這支水師,是整個大明朝現在最為精銳的。「可有找著人了?」


  史賓搖頭,「尚未。」他強迫自己打起精神,「奴才這次回京,是奏請陛下別抹了林鎮撫的頭銜。」


  朱翊鈞沉默了一會兒,「你覺得她還會回來?」


  「不管回不回來,留著,總比沒了好。」史賓向朱翊鈞長長一揖,「懇請陛下額外開恩。」


  朱翊鈞點頭,「准了。」


  「另有一事。」史賓直起身子,道,「奴才奏請開關。」


  這卻是叫朱翊鈞為難了。林海萍的鎮撫銜能留,是因為她本身就是招安的,可以例外。可開關一事,涉及到太多。先前朱常漵已經提出來了,但無人應和。


  史賓知道朝廷自有為難之處,但他這次鐵了心,一定要說動天子。今次不行,就下次,下次不行就明歲。「大明朝的海師太弱了,弱得能叫人打到家門口來。難道這不是對天子最大的輕視嗎?」


  「倭寇亦非大明朝在海上最大的敵人。朝鮮之役后,他們龜縮於國中,再不敢出來。可海上仍舊有其他的威脅。私通內外的假倭,馬六甲一帶的佛郎機人,現在就連英吉利也開始逐步往大明朝來了。」史賓木著臉,「若陛下不做出決斷,往後大明朝的海域將會被人為所欲為。」


  朱翊鈞哪裡不知道這些,「此事,朕還需……想一想。」藏在袖中的手不斷地捏緊。


  他知道史賓說得沒錯,無論是作為大明朝的天子,還是身為一個男人,朱翊鈞都無法忍受旁人對自己的挑釁。


  可現在提出開關,真的是最合適的時機嗎?


  朱翊鈞很懷疑。但這次海戰,實在令他痛心。「明日你再入宮一趟,將近年海上的情形再仔細說一說。」他疲憊地扶著額,「明日朕會將大學士也召來,一同商議吧。」


  「諾。」史賓這一次入宮,並未去見鄭夢境,直接自乾清宮離開。


  鄭夢境在里殿,等史賓走了才出來。她望著朱翊鈞的側臉,感同身受。「那位林鎮撫,奴家前些年還見過。是個……是個好女子,也是個好將領。」


  「可惜好人自來不長命。」朱翊鈞紅著眼眶,仰起頭,把即將湧出的淚水倒流回去。「朕,也想開關。可大學士們會答應嗎?」他輕輕地問,「那些沿海勾結假倭謀取私利的鄉紳,會答應嗎?」


  鄭夢境走過去,將手覆蓋在他的手上,溫聲道:「閣老們能有什麼不答應的?他們不缺銀,不缺權,缺的是對這天下百姓一個交代。舉凡他們還有些良心,哪裡會有不答應的?陛下,好生同他們說,曉以利害,自然會應的。」


  「嗯。」朱翊鈞用力眨了兩下眼睛,將還剩下一點的淚花都給眨沒了。「不能叫人白白枉死了。朕為天子,不能給人個公道,還談什麼國泰民安。」


  當夜,朱翊鈞就把朱常漵給留了下來,整夜商討如何說服閣臣開關。祖宗規矩,大明律法,還是那句老話,在能用得上的時候,它們自然用得上,一旦天子想要強硬起來,非做不可,也並非做不成。


  只需要閣臣在前面擋著,替自己背了這黑鍋。


  自然,如果能有更好的辦法,朱翊鈞並不想犧牲閣中的大學士。


  天已拂曉,該是視朝的時候了。


  朱常漵低聲道:「父皇,這回,萬不能退讓了。必須得開。」史賓入宮,將情況說明后,他就動了心。不僅明州,朱常漵更想開的是山東密州的市舶司。那裡是距離遼東最近的地方,即便是要運送馬匹,也不至於讓朵顏和女真太過警惕。


  現在只要咬住了開一處,往後就能開第二處,第三處,自南一路向北。


  視朝後,閣老們還沒來得及回閣處理政務,就被天子給留下了。乾清宮裡出現了個很多人都已經忘記,或者從未見過的面孔。


  史賓立在階下,面容不悲不喜。他心裡其實急得很,想要趕緊說動了朝廷,而後趕緊回去漳州,看看有沒有傳來林海萍的消息。只要有一點影子,他都願意信,哪怕空跑一趟,也想去親眼看一看,她究竟如何。


  朱翊鈞深呼一口氣,朝史賓示意,「說吧。」又對殿中落座的大學士們道,「今日召諸卿前來,為的是開關之事。」


  沈鯉皺眉,先前皇太子已經提過一回了,大家不冷不熱地叫天家碰了個軟釘子,怎麼今日又舊事重提?他將目光轉向波瀾不驚的史賓,莫非是因為漳州水師的林鎮撫遇襲?


  這可不大妙,若為一人,就撼動國之根本,太過兒戲了。


  史賓掃了一眼神情各異的大學士們,緩緩開口。「先前奴才出了趟遠海。」


  乾清宮裡很是安靜,鄭夢境抱著手爐坐在靠近門邊兒的地方凝神聽著。想起記憶中音容已是模糊的林海萍,潸然淚下。


  「回月港之時,遭到了佛郎機人以及假倭的偷襲,船上貨物及銀錢悉數葬於海中。」史賓知道,光是這短短的,蒼白的一句話,根本無法說動他們。「若能將這些銀錢全部帶回月港,合計二十萬八千一百五十二兩白銀。」


  李廷機激動地站了起來,「你、你說什麼?!」他知道海利頗豐,但不曾想到這其中的利潤竟然有這麼高。


  萬曆四年,商船課稅為一萬兩。萬曆十一年為二萬兩。而後因史賓南下漳州行海事,商船課稅逐年增加,至今有將近二十萬兩的稅收。這僅僅是月港一處罷了。若以史賓說的二十餘萬兩貨物,便是五十稅一,也有四千多兩的課稅。


  這還不過是一趟船,一個人。


  若能將沿海一帶全都開關,海商興起,國庫能加多少稅收?

  需知現在每歲國庫稅收也不過是四百餘萬兩。自隆慶到現在,田賦的極限止二百萬兩有餘,再想高,卻是不能夠了,百姓負擔不起。


  眼前放著大好的商船課稅不收,白白浪費了這許多年啊。也怪不得李廷機激動。


  朱翊鈞朝他示意,「李卿稍安勿躁。」雖然也心驚這筆銀錢,但現在需要的是穩住。


  史賓接著道:「現今因大明朝久不開關,造船技藝早已不比永樂年間,能造出出遠海的船本就少。出遠海的利潤雖大,可願意鋌而走險的人並不多。絕大多數海商依然和朝鮮、馬六甲的佛郎機人做營生。」


  其實還會和倭國做生意,只大明朝明律嚴禁此舉,所以這等事不便在殿上說出來。


  「不過僅僅是做近海生意,也足以令人一夜暴富了。」史賓彷彿是在說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只要能弄來船,再胡亂尋些茶葉、瓷器,這等大路貨,便是質地次一些也無妨,一來一回,便是起碼三倍以上的利。若遇上大手筆的西夷商人,能獲十倍利也是常事。」


  葉向高在心裡算開了,若海利真的如此豐厚,那就怪不得沿海鄉紳不願開關,而要執意行私船了。


  假如,他是說假如,大明朝將沿海一帶的市舶司全給開了。那豈不是……國庫再不用擔心空虛了?

  這般想著,葉向高將目光轉向了上首的天子。他知道天子早就勒令史賓出海行商。都這麼多年過去了,私帑該是有多豐厚?


  不過再想一想,打完三次大戰後,私帑佔了大頭,並太倉庫,總共花費了一千一百餘萬兩白銀,先前兩宮燒毀還拖了許久不曾重建。想必私帑也不會有太多的錢了。先前各地稅監引起民變,天子當即召回所有人,這就又少了一筆進項。


  葉向高咂巴了一下嘴。看來私帑也不會比國庫好到哪兒去,自己不用惦記了。


  「這次出遠海,雖然最終沒拿到賺來的貨銀,但也不算白跑一趟。」史賓正色道,「海上現今正是英吉利和佛郎機爭得厲害,保不準哪日就會禍及大明朝……」


  朱賡將他的話頭攔住,「非也!我大明乃泱泱上國,哪裡會受到蠻夷欺辱。史公公此言差矣,太過危言聳聽,不足為信。」


  史賓冷笑,「可這一回,卻是在近海受到了假倭和佛郎機聯手。人船盡毀。」


  朱賡語噎。


  「陛下,」史賓向朱翊鈞拱手,「若再不興水師,大明危在旦夕。而今內有土吏異心,各地民變不絕。北有蒙古、韃靼、女真侵擾,若再加上海域,屆時內憂外患,恐生巨變。倒不如現今開始,防患於未然。」


  這話叫在座所有人聽了都不舒坦。尤其是朱翊鈞,誰會向要聽見國朝不保,有亡國之兆。


  朱翊鈞正要發作,耳聽里殿一聲極輕的咳嗽聲。他知道這是小夢在提醒自己,別太過急於發怒。深吸幾口氣,將心頭的怒意暫且壓下,對史賓沉聲道:「朕倒是想要興水師,」國富兵強,哪裡還需怕外敵,「可水師比旁的軍隊更需花費銀兩,這筆錢,從何而來?」


  普通的陸戰,軍隊只需有稱手武器和還過得去的盔甲就好。充其量再加上戰馬。光這些就已經讓現在的大明朝覺得夠嗆了。再加上一個水師,這才是燒錢的大頭。


  戰船得要吧?這是最見真章的東西,若無堅船,就是兵士再精銳,一到了海上也死得比對方快。再有海戰不比陸戰,靠的是真刀真槍的肉搏,乃是遠程攻擊。靠什麼?自然是火器。可大明朝的火器本就是向西夷學的,仿的,哪裡有自己的東西?


  學來的,總歸比不上原造的。人家都已經在跑了,自家還在走呢。這怎麼打?只有被按在地上挨揍的份。


  而且現在火器並不穩定,時常有炸膛的危險。火藥是個好東西,可一旦逆行,成了極具危險的毒物,也是不得不防。


  遼東李氏重金打造的遼東鐵軍不就因為火器炸膛,而一直棄之不用嗎?


  面對朱翊鈞的質問,史賓很平靜。「奴才知道,水師耗錢。」身為天子家奴,頭一回,他在朱翊鈞的面前直起了向來彎著的腰板。「所以才要先開關,鄉紳行私船固然利大,可到底是犯法之事。能安穩賺錢,誰不想?不過朝廷不願給他們這個機會罷了。」


  「遍開市舶司后,提高商船課稅,賺得足夠銀兩,再投去水師。且……還算來得及吧。」史賓一嘆,「奴才並非有意叫大明朝在海上同英吉利、佛郎機相爭,起碼得保證周遭海域不受侵襲,沿海百姓安居樂業,不用擔心海寇侵擾。」


  葉向高冷笑,「這等話,也是你一個閹人能說的?逾矩了吧。」


  史賓挺起了胸膛,「今日所言,皆為奴才肺腑之言。奴才既然願將這話說出來,便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奴才本為天家之奴,是殺是剮,全由陛下一言而定。」


  朱常漵沉吟了一番。他一直在尋找著合適的機會可以插|進|去話,所以先前只做旁聽,並未出聲。現在史賓已將最重要的事兒給點破了,甚至有不少人都說動了,那自己也可以趁勢加一把火。


  「其實……先前我提議開設明州市舶司,乃是為了備戰。」朱常漵看了眼父親,見他沒有阻止自己的意思,就大著膽子接著說下去。「而今義州、廣寧再開馬市,對於大明朝未必不是個機會。趁機多儲存些馬匹,雖耗費銀兩,不過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李廷機問道:「備戰?不知殿下指的是什麼?備的又是什麼戰?」


  大明朝對於邊境開市一直保持著很曖昧的態度。固然有居安思危的想法,可到底太平了數百年,邊境從未有過太大的滋擾。慢慢地,也就鬆懈了下來。邊境開市,也是看北夷的態度,若是消停,那就開,繼續騷擾邊境,那就關了。


  「李閣老難道不認為一個有心統一女真的人,是日後大明朝的敵人嗎?」朱常漵恨恨磨著牙,他前世是吃盡了努|爾哈赤的苦頭,「平白無故,做什麼統一女真?攘外必先安內,這個道理不獨我們懂。受大明教化許久的女真人,也懂。」


  此言一出,閣老們不僅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們未必想不到,只不過心裡抱著僥倖的態度。想著……事情總不會那麼湊巧?何況遼東李氏一直與女真周旋,若有異動,他們才是最清楚不過的。


  但至今都沒有什麼確實的消息傳來……


  沈鯉面色一冷,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也只有兩個可能。一則李氏恐已對朝廷不忠,二來努|爾哈赤將李氏也給騙了過去。


  信哪個?自然是前者。


  沈鯉急切地想要拿出一個主意來,將遼東李氏藉機給辦了,好早日解除後患。可看來看去,卻發現大明朝毫無替代李氏之人。越急,越想不出法子。等亂成一團后,卻又徹底冷靜下來。


  沈鯉抬起頭,默默地注視著上首的天子和皇太子。真是下的好大一盤棋。皇三子被除籍,偏哪兒都不去,去的是李氏。聽說已為李氏家奴。這是什麼?怕是天家安在李氏的眼線。只要李氏有異動,頃刻之間,就能得到消息。


  怪不得,怪不得先前皇太子突然提出重開武舉殿試。恐怕早就猜到了努|爾哈赤遲早有一日會南下攻打大明朝,為了提前備戰,開始招攬人才。


  後頭又說要開關,現在又提出要備馬。


  一環扣一環。


  沈鯉沉默了半晌,問道:「先前殿下說要開明州之關,是為了備馬。可馬匹運輸從遼東至浙江,也是路途迢迢。途中若有不測,戰馬大批死於路途運輸,又當如何?」


  「所以我要開的,乃是密州。」朱常漵道,「山東是距離遼東最近的地方了,再合適不過。只是先提了密州,一定有人不同意。若自南向北,逐步開關,卻又是說得通了。」


  史賓不再說話,他知道自己今日的導火索已經點燃了,接下來,就看這一錘定的是哪一個音。


  沈鯉看看葉向高,葉向高看看朱賡,朱賡再看李廷機。


  幾位閣臣心中都已經有了決定。


  祖訓輕易不可違,但若是為了保住危在旦夕的大明朝,一切都是可以棄之不顧的。


  「臣,奏請開關。」身為首輔的沈鯉第一個站起來,「先由明州起,試行。若合適,再逐步北移。」他意味深長地看著朱常漵,「大明朝確是鎖關多年,對外面的事不甚明晰。固步自封,非善也。」


  「臣附議。」李廷機早就心痒痒地想贊成了。光是多出那麼多的稅賦,往後他再想奏請提高百官俸祿,就能開得了口了。


  葉向高和朱賡也起身,「臣附議。」


  史賓閉上眼。終於,沒算白跑一趟。


  塵埃落定了。


  不過對於史賓而言,這趟北上之行,還未完全落幕。他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來,雙手捧著,「此乃漳州一地的海商聯名,奏請聖上恩准漳州民間自行研製火器。」


  閣老們面色大變。


  比起開關、興水師,這件事卻是最牽動人神經的。


  民間是不允許擁有的火器的,一旦激起民變,再無可能控制。


  「不行!」葉向高急得上前幾步,越過沈鯉,提出反對聲音,「陛下,此例斷不可開!」他轉向史賓,語氣急迫地質問,「史公公這是久居福建,想要反了?火器這是能在民間擅自開的?這是動了國本!」


  朱翊鈞看了這一遭,心知史賓絕非無的放矢。這人先前倒是沒看出來,心思細膩,且城府極深,自開關,再到提出興海師,而今再加上一條自研火器。每一步都是循序漸行的。


  他雖然心中不喜,卻也談不上十分反對。畢竟中宮有言在先,只要是對百姓好的,便是當下有些錯處,也無妨。人不能總看著眼前的這一丁點的蠅頭小利,且將目光放長遠了。


  「呈上來,朕看看。」朱翊鈞示意朱常漵親自去取了書信。


  史賓無懼葉向高的怒視,努力平靜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興水師,且要等好幾年。可現在海商自己手裡卻是有錢的,他們心裡想著,同時也有這個需求。可以先在漳州一地開設火器研製,商船不許用,僅用於現今水師。」


  葉向高眼睛微眯,若是如此,倒也不是不能談。他勉強自己沉靜下來,聽史賓後面怎麼說。若有錯處,自己再拿捏著逼迫人收回這念頭也不遲。


  「現在大明朝並非沒有水師,不過因無良將,兵士沒有得到足夠的訓練,加之武器不如人,才顯得弱了。現在國庫空虛,根本拿不出錢來做這事,倒不如先讓海商自行出資。他們自己也是願意的。海商出海,本就時刻面臨危險,林鎮撫率軍多次護航,才有了他們現今的安全。」


  史賓心道,若是等朝廷扯皮,且不說猴年馬月才頒行,就是可行不可行,都說不準。


  朱翊鈞合上那封聯名信,問道:「那你心中可有人選?朕並不知道漳州還有人鑽研火器的。若無能人,怕是也行不通吧?」


  史賓拱手垂目,「若陛下恩准此事,奴才欲請了徐光啟前往漳州。研製火器的地方都已經挑好了,人手也是現成的。林鎮撫留下的水師大都是經過戰,見過血的老人,他們都會使用火器,也願意配合試驗新制火器。」


  他們每一個人心裡都堵著一股氣,想要為生死不明的林海萍報仇。史賓不過略一提,就有的是人站出來。


  這時候,曾為海寇的人卻是比普通人更講義氣些。


  朱翊鈞略一沉吟,「開關、興水師的事,朕都能允。但火器……還需想一想。」他望著報仇心切的史賓,「不過朕答應你,這事兒必會在你離京前就給個答覆。林鎮撫,不會白死了。」


  史賓梗著脖子,「她還沒尋著屍首,且不算沒了。」


  殿中一片寂靜。


  朱翊鈞合上眼,又睜開,「你去吧。」又轉向大學士們,「閣老們先留下,與朕商討火器之事。」


  史賓知道接下來的事,已經不是自己能夠參與的了。他拱手施禮,瀟洒地轉身離開。


  鄭夢境坐在里殿,心裡百感雜陳。盼來盼去,總算是盼來了這一天。


  朱常漵強壓了心裡的激動,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觀察著群臣。他和史賓卻是想的一樣,真要等朝廷去做這件事,且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成。若海商真的願意出資,又是僅用於水師,的確勉強可行。


  史賓回了宅子,原以為自己還要等好些日子。卻不料三日後,就重新被朱翊鈞給召進宮去了。


  「已經允了。」朱翊鈞身子微微向前傾,「不過你得答應朕一件事。研製出來的火器,只能用於大明朝的水師,絕不能用於民間商船。此事,你可能做主?」


  史賓跪下,磕了個頭,「若有民間私船擅自使用,奴才願以命謝罪。」


  朱翊鈞搖頭苦笑,這話不過是個玩笑。真到了那個節骨眼,就是史賓死了,也無濟於事。


  說服他的,不是別人,而是朱常漵。兒子的話至今還在朱翊鈞的耳邊回蕩。


  「且做死馬當活馬醫,若真的可行,則明州水師亦能用上。又不耗費國庫之姿,乃忠國朝之民間之士所提出的善舉。就先答應了,也比現在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朱翊鈞不知道,這是朱常漵心裡實在怕得狠了。一步錯,步步錯。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朱常漵還記得,前世與后金之戰,大都是拼的火器。大明朝能買得到的,努|爾哈赤也能買得到。商賈看重的是利,誰有錢,自然賣給誰。


  這一回,他要搶佔了先機,斷不能再落於前世的結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